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543710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应用科学学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学术会议、第十一届中国Web智能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粒计算研讨会及第五届三支决策学术会议联合会议 (CRSSC-CWI-CGrC-3WD 2017)、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2009年西南地区网络与信息系统学术年会等;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的相关文献由23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林、张衡阳、朱清超等。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43710 占比:100.00%

总计:1543785篇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发文趋势图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研究学者

  • 张海林
  • 张衡阳
  • 朱清超
  • B·莫汉提
  • D·丛
  • L·何
  • M·克拉斯尼扬斯基
  • Q·薛
  • R·A·A·阿塔
  • R·库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超; 陶婷; 冯斯梦; 屈毓锛; 刘青昕; 吴钰蕾; 张珉
    •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更新,车联网(VANET)和无人机自组网(FANETs)已成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则是移动自组织网络未来发展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安全控制信息和用户业务信息是自组织网络最主要的两类信息,而两者不同的服务质量(QoS)需求对MAC机制的设计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该文主要考虑车联网和无人机自组网,针对其网络特征,从不同的优化目标出发,对其使用的MAC协议进行分析与归纳,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 王睿; 王文灿; 白丽; 范兼睿; 张莉涓; 雷磊
    • 摘要: 对无人机自组织网络中的协作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中继选择的无人机自组网协作时分信道接入协议。该协议在传输中继数据包时引入了双队列协作机制,在网络层数据包缓存队列之外引入了独立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中继数据包缓存队列,并且能够实现默认中继节点与辅助中继节点的动态选择,以满足大流量负载及网络拓扑快速变化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中继节点动态选择机制,在网络业务流量负载较大、网络拓扑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协作时分信道接入协议可获得比传统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协议与机会协作中继时分多址(Opportunistic cooperative relay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CR-TDMA)协议更高的中继数据包投递率及更低的端到端时延。
    • 彭美平; 李波; 闫中江; 杨懋
    • 摘要: 针对下一代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ccess network,WLAN)多小区高密集部署重叠覆盖场景中,冲突加剧所导致的缓存信息收集效率低、系统吞吐量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入点协作的多小区多用户全双工多址接入协议(access point cooperation based multi basic service set multi-user full duplex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CMMFD).设计了一种面向重叠覆盖区域站点(station,STA)的信道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中接入控制(access control,AC)设备根据重叠覆盖区域中STA个数的占比,为所有STA分配回复缓存和干扰信息(buffer state and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BI)时所使用的信道资源;设计了一种基于接入点(access point,AP)协同发送触发帧收集所有STA BI信息的协议流程,STA在收到触发帧之后,根据AC分配的信道资源以概率P接入信道回复并汇报BI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双工的多小区多用户信道资源分配算法,AC根据所有AP上报的BI信息,分配信道资源并调度多小区中STA在子信道上进行多用户全双工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小区重叠覆盖场景下,相比Mu-FuPlex协议,EnFD-OMAX协议,CMMFD协议的系统吞吐量提升了29.6%.
    • 邱钟维; 任智; 葛利嘉
    • 摘要: 太赫兹无线个域网是一种新型的无需基础设施的中心式网络,支持10 Gb/s~1 Tb/s的数据传输速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现有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和高效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定向MAC协议ED-MAC(Efficient Directional MAC protocol)存在节点间波束赋形训练开销大、耗时长的问题,对无线个域网内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场景,提出一种快速高效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定向MAC协议FE-MAC(Fast and Efficient MAC protocol).通过仿真验证,将提出的FE-MAC协议与基于802.15.3c的太赫兹MAC协议和ED-MAC协议进行性能对比,能够有效降低节点间数据发送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
    • 高士娟; 王喜军; 朱清超
    • 摘要: 针对移动自组网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的自私行为处理机制中存在的静态性、不公平性和复杂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自私行为优化处理算法.首先,结合最优化理论和反馈原理,利用历史样本推导最优接入概率,实现参数的实时动态变化,改善静态性;然后,设置所有节点特定时刻均采用最优接入概率,改善网络公平索引系数;最后,采用线性迭代机制,避免算法复杂度的增加.在此基础上,利用李雅普诺夫算法和全局稳态点,理论上证明了所提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优化前,所提算法自私节点数、时延分别降低了30%~50%、8~10 ms,吞吐量、公平索引值分别提高了0.5 Mb/s、0.05,控制开销基本保持不变,自私行为处理机制的性能得到改善.
    • 刘强; 袁万刚
    • 摘要: CM-MAC protocol proposed is a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protocol based on clustering structure.The protocol is mainly applicable to largescale multi-hop mobile ad hoc networks.It uses clustering technology to divide the entire largescale network into many clusters.These clusters do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because each cluster has a different operating frequency band.In a cluster,a dynamic TDMA protocol is used and network resources are dynamically occupied by nodes according to their traffic lows.Intercluster communication is realized through gateway nodes.In the end we use OPNET Modeler software to model and simulate the CM-MAC protocol.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he large-scale network,the CM-MAC protocol increases throughput at about 2.2 times,improves slot reuse rate at about 4 times,and reduces the end-to-end delay at about 3 times than the standard USAP protocol.%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结构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s)接入控制协议(CM-MAC).该协议主要适用于大规模多跳移动自组织网络,采用分簇技术将整个大规模网络分成多个簇,每个簇拥有不同的工作频段,各个簇之间互不干扰.簇内采用了动态时分多址协议,每个节点根据自身业务强度动态地占用网络资源,簇与簇之间通过网关节点实现跨簇通信.本文采用了OPNET Modeler进行网络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大规模拓扑网络中,CM-MAC协议比标准USAP协议的吞吐量提升了约2.2倍,时隙复用率提升了约4倍,端到端延时降低了约3倍.
    • 任智; 吕昱辉; 田洁丽; 邹明芮; 徐兆坤
    • 摘要: 为解决现有太赫兹无线网络定向MAC协议存在的节点间波束成形训练开销大、定向Beacon子时段时隙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定向MAC协议ED-MAC(Efficient Directional MAC protocol).ED-MAC协议通过采用全网波束成形训练机制和机会性复用定向Beacon子时段机制,能够有效降低节点间波束成形训练开销,提升数据帧传输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IEEE 802.15.3c、IEEE 802.11ad和ENLBT-MAC协议,ED-MAC的波束成形开销减小了约51.48%,MAC层吞吐量增加了约2.04%.
    • 郑思远; 李斌; 曹秀岭; 陈友淦; 童峰
    • 摘要: 由于进行真实的水下网络系统试验较为困难, 近年来提出的众多专门针对水声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 (MAC) 协议和路由协议大多只有仿真结果.为了便于在真实的水下环境中对通信性能、网络协议等研究进行评估分析, 以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中网络化环境参数获取作为应用背景, 设计并构建了一个跨介质水声网络试验平台, 实现了水下网络和岸上控制中心的连接, 介绍了水声网络平台技术方案及软硬件实现, 并进行了试验平台的湖试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了该平台进行跨介质水声网络性能评估、测试的有效性.%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any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s and routing protocols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 have been endowed with only simulation results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real underwater network system test, a cross-media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 test platform i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performances of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protocol in actual underwater environment.The design of this platform considers the application background of networked environment parameters acquisition in marine environment stereoscopic monitoring, and reali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 and shore control center.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tform are introduced.Lak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platform is effective in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
    • 许绘香
    • 摘要: 水下声传感网络广泛用于海洋环境的监测.然而,声信号的低传播速度给接入通信媒介提出挑战.为此,提出基于传输时延分配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Transmit Delay Allocation-MAC,TDA-MAC).TDA-MAC协议能够在无需集中时钟同步环境下,为节点提供时分多址接入(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具体而言,网关先估计离网络内所有传感节点的传播时延,然后,网关向每个节点传递传输时延指示包(Transmit Delay Instruction,TDI),一旦接收到来自网关广播的REQ包,节点就等待TDI包内的传输时延后,再传输数据包.仿真数据表明,提出的TDMA-MAC协议的网络吞吐量逼近于基于同步策略的TDMA协议.
    • 郑思远1; 李斌1; 曹秀岭1; 陈友淦1; 童峰1
    • 摘要: 由于进行真实的水下网络系统试验较为困难,近年来提出的众多专门针对水声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和路由协议大多只有仿真结果。为了便于在真实的水下环境中对通信性能、网络协议等研究进行评估分析,以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中网络化环境参数获取作为应用背景,设计并构建了一个跨介质水声网络试验平台,实现了水下网络和岸上控制中心的连接,介绍了水声网络平台技术方案及软硬件实现,并进行了试验平台的湖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该平台进行跨介质水声网络性能评估、测试的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