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94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农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9017篇;相关期刊226种,包括河北农机、江苏农机化、农业开发与装备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内燃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材料与工艺分会和昆明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内燃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和山西省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等;气门间隙的相关文献由1305位作者贡献,包括阮天林、安延涛、杨玉娥等。
气门间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017篇
占比:98.21%
总计:39728篇
气门间隙
-研究学者
- 阮天林
- 安延涛
- 杨玉娥
- 柯文根
- 王炳成
- 赵东
- 田福林
- 谭影航
- 刘俊
- 叶志伟
- 张亚洲
- 张应兵
- 徐继东
- 惠昭晨
- 朱浩杰
- 李柳佚
- 欧阳彩云
- 王友成
- 王英杰
- 白志丰
- 穆芳影
- 谭伟权
- 邹凯
- 铃木博之
- 陈友祥
- 马文选
- 于丽萍
- 于军
- 保坂明彦
- 刘杰
- 吴凡
- 周建
- 唐述俊
- 姜伟
- 宋进
- 尚军勇
- 弋晓康
- 张冬化
- 张富伟
- 强文华
- 徐有军
- 惠东杰
- 戴玲玲
- 朱涛
- 李宏涛
- 李强
- 李昊
- 李明诚
- 李春成
- 李永志
-
-
白雲杰;
贾希胜;
梁庆海;
白永生
-
-
摘要:
柴油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其气门间隙会随其性能状态退化发生改变,为了解决传统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健康指标确定困难、权重人为经验依赖性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柴油机气门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包分解算法对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得到的节点信号分别提取常见的14个时域特征和小波包分解信号能量比向量,构建多维综合健康评估指标向量。然后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构建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将得到的健康评估指标向量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与健康状态评估。通过柴油机实验台开展气门退化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解决了健康指标的筛选问题以及人为主观经验带来的影响,并具有更好的健康状态评估效果。
-
-
王恒;
刘玉谦;
张闯闯
-
-
摘要:
配气机构是控制发动机进排气的装置。发动机工作时,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物越多,发动机能释放出的功率越大。理论上,曲轴在进气、压缩、做功、排气每个冲程转角都是180°,也就是说进、排气门都是在上、下止点打开和关闭,但实际工作不适合。每款发动机都预设了最佳的配气正时,本文简单介绍了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说明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探究了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柴油机运行的影响。
-
-
-
-
摘要:
Q1鹰眼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摩托车维修工,有3个问题向您们请教,盼望得到满意的答复。a)在维修摩托车的时候我发现1个问题,气门间隙应该在冷车时大,热车时小。而现实恰恰相反,气门间隙在冷车时候小的,但热车后,为什么反而变大了。这不符合金属特性-热胀冷缩的机械原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怪现象?b)为什么有的摩托车的进、排气门间隙都是一样的,而有的进气门小,而排气门大呢?c)有些书上介绍相关知识时,提到密度和比重,它们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
-
微波
-
-
摘要:
1实例1故障现象:一辆天剑125摩托车行驶2万多km,用户反映原来车辆很正常,这几天气缸头部分出现异响,用户曾经到多处维修点检查过气门间隙和配气正时,均未发现问题所在,缸头异常声响故障原因不明。
-
-
陆学丽;
李客
-
-
摘要:
冷车起动困难、怠速抖动是发动机常见故障之一,而该故障产生该故障模式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发动机进气系统、配气机构(如气门间隙)、点火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怠速控制系统的故障等等,结合工作实际案例,对由于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不当的问题进行分析,查出导致发动机出现冷车起动困难、怠速抖动等故障原因,以供大家借鉴和参考,以共同提高汽车发动机理论技术水平.
-
-
赵明祥;
钟俊夫
-
-
摘要:
通过顶置式凸轮直驱气门机构典型案例,从汽油发动机气门机构结构及发动机运行原理分析,说明气门间隙的设计原则,并以实例计算和测试结果展示气门系统的设计方法,以期给发动机气门机构设计以借鉴.
-
-
张九升;
丘岳栋;
苏建明;
谢东风
-
-
摘要:
通过现场对比、要因确认等方式,对公司某机型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气门间隙合格率低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关解决措施,相关措施实施后,气门间隙选配合格率提升到98%,生产节拍提升至50台/小时,取得良好的攻关效果.
-
-
-
胡治;
朱晓阳;
方茂文;
杨正凯;
周毅;
赵德勇
-
-
摘要:
气门间隙和气门升程是发动机配气机构中重要的两个检测项,其在线测量方法的科学性能综合反映发动机配气机构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等关键指标的精准度,通过对这两个关键参数测量方法的分析,研究了测量方案的设计特点和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意义,同时为类似零部件的测量选型方案提供参考.
-
-
霍俊杰;
王志坚
-
-
摘要:
研究了柴油发动机气门间隙异常对配气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配气机构进行了多质量动力学模型计算,建立了配气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设置3种不同的气门间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气门间隙变大会造成气门速度、加速度增大以及气门连接部件的冲击力增大,会使发动机产生异响;气门间隙变大也会使配气机构之间的接触力增大,加速凸轮轴的点蚀磨损,气门发生故障的危险系数增加;相对而言,排气门发生故障的概率远大于进气门.所进行实验的验证结果与模拟分析结果相同,从而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经过实验验证发现:排气门间隙过小将会使气门与活塞头部碰撞,造成活塞头部损坏.
-
-
董璠;
汪俊;
明艳;
吕方奎;
金振福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汽油发动机上开展了发动机冷热态气门间隙实验研究,分析安装正时系统以及温度对发动机气门间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装正时系统对发动机凸轮轴产生下压力,导致发动机靠近正时系统附近气门间隙偏小,远离正时系统端气门间隙变大.热态下发动机气门间隙数值大于冷态值,待发动机恢复室温与热试前气门间隙无较大变化.
-
-
-
-
岳建林;
康兴无;
王汉功
- 《2006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研究了柴油机气门间隙异常的振动监测.首先对气门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探讨了气门间隙异常的振动诊断机理.通过模拟试验得知,随着气门间隙的增大,缸盖振动信号的落座响应时间提前,振动信号的频域功率谱值显著增大,其能量的主要分布频带也有显著差别.这说明机体表面振动特征值的改变可以反映气门间隙的变化,因此,基于柴油机机体振动对气门间隙进行监测是可行的.
-
-
武占华;
王迎新;
段树林;
关德林
- 《2005年亚太地区船舶维修与修理工程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利用傅立叶谐波分析方法,精确确定高速发动机N次谐波凸轮配气机构的动态变形响应跟转速和气门间隙的关系.结合对某一具体配气机构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转速变化对起阀点影响较小,对落座点以及机构的变形量和动态角面值影响较大.气门间隙在设计值附近变化,对起阀落座点以及动态角面值影响较小,仅在起阀阶段对机构变形量的影响较明显,在落座阶段几乎没有影响.
-
-
罗国良;
张鹏伟;
张成强;
张强;
孟丽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材料与工艺分会和昆明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峰值爆压、不同气门间隙对柴油机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基于多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动力学数值仿真方法,并通过发动机台架配气机构实机动态特性测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与实机测试结果显示了极好的吻合性,此数值仿真方法对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飞脱转速仿真与试验结果完全一致,推杆载荷的峰值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偏差也满足了10%的精度要求;研究进一步表明,仅峰值爆压单一因素对配气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影响很小;气门间隙对配气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