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腹压力

气腹压力

气腹压力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42252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齐鲁护理杂志、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4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全国第十二次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等;气腹压力的相关文献由390位作者贡献,包括励秀武、肖金苗、谢涛等。

气腹压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2252 占比:99.90%

总计:142401篇

气腹压力—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严志勇; 樊倩楠; 苏小虎; 吴浩; 许旭; 陆璇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老年肥胖患者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老年肥胖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L组和H组,每组54例,L组患者术中的CO_(2)气腹压力为11 mmHg,H组患者术中的CO_(2)气腹压力为15 mmHg。比较2组患者在麻醉前(T1)、手术1 h(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等时间点的酸碱值(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2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前(T2)、T3以及T4等时间点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以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T3及T4时间点,L组患者的PH及PaO_(2)高于H组,PaCO_(2)低于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低的CO_(2)气腹压力(11 mmHg)同样可以满足老年肥胖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手术需求,且患者术中的氧合能力及肺的顺应性更好,苏醒期不良反应更少。
    • 慕晶晶; 许学兵; 陈壮源; 谷寅; 姜涛; 史晓勇
    • 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不同程度肌肉松弛及气腹压力对头低位腹腔镜手术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的影响。方法64例行头低位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常规肌松高气腹压组,术中维持四个成串刺激计数(train of four count,TOF)>2,气腹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B组为深肌松低气腹压组,术中维持强直后刺激(post-tetanic count,PTC)计数1~2,气腹压力9 mmHg。两组患者采用超声测量气腹前(Tb),头低位气腹1 h后(T2),2 h后(T3),3 h后(T4),停气腹关腹平床(TF)等时间点ONSD值,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头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双侧Tb时点ONSD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2、T3、TF时点A组ONSD较B组明显增宽(P0.05);左侧ONSD侧组内T3、TF与Tb时点ONSD的差值,A组显著大于B组(P<0.05),右侧ONSD组内T2、T3及TF与Tb时点ONSD的差值,A组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深肌肉松弛低气腹压力下麻醉可满足腹腔镜手术要求,对ONSD影响明显减小,提示术中该管理方法对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影响小,有利于围术期脑保护。
    • 孙惠华; 田秋菊; 吴蓓雯
    • 摘要: 目的·观察稳压气腹模式与传统气腹模式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根据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4月-2021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腹腔镜下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共60例,比较采用稳压气腹模式的患者(观察组,n=30)与采用传统气腹模式的患者(对照组,n=30)在麻醉开始前(T0)、麻醉后(T1)、CO2气腹建立稳定后(T2)、气腹60 min(T3)、气腹120 min(T4)、气腹结束(T5)各时间点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包括收缩期静脉血流峰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期静脉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手术前24 h、手术后24 h分别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行凝血功能检测,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D-二聚体(D-dimer,D-D)值。结果·CO2气腹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变缓。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SV,F_(时间)=1253.171,F_(组间)=4.905,F_(交互)=13.338,均P<0.05;EDV,F_(时间)=1046.798,F_(组间)=21.163,F_(交互)=11.090,均P<0.01。各时间点2组间存在交互效应,传统气腹模式对PSV、EDV影响较大。2组不同时间点血流速度差比较结果显示,随着气腹时间延长,在T3、T4、T5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血流速度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24 h APTT、PT及D⁃D值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1.000)。结论·稳压气腹与传统气腹均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存在影响;对手术及气腹时间较长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稳压气腹可延缓其下肢血流速度下降。
    • 叶孟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疗效和术后胰腺功能及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6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A组(54例)、B组(53例)和C组(53例)。术中CO气腹压力A组、B组、C组分别为10 mmHg、12 mmHg、14 mmHg。观察三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检测三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的血清淀粉酶(AMS)、C肽水平,于术前、手术结束6 h后检测患者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与C组(P0.05)。结论随着气腹压力增高,患者应激反应越大,胰腺功能损害较明显,气腹压力控制在10~12 mmHg左右为宜。
    • 朱屹峰; 张佳星; 侯旭东
    •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气腹压力设置不同分组,分为高压组(14-15 mmHg)、低压组(10-11 mmHg),各7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循环系统指标、卵巢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的心输出量(CO )、平均动脉压(:MAP)、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术前(P <0.05 ),而每搏输出量(Sv)低于同组术前(P <0.05 );高压组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PETC02术后变动更明显,与低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卵泡雌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高于同组术前(P <0.05 ),而雌二醇(E2 )低于同组术前(P <0.05 ),高压组术后各卵巢功能性激素指标变化幅度更明显,与低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压组术后并发症率(62.7% )明显高于低压组(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呼吸循环系统及卵巢功能产生不同影响,高气腹压力可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建议术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低气腹压力.
    • 李祥龙; 刘迪; 袁露; 褚晓露
    • 摘要: 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术中气腹压力对术中循环系统及术后创伤性应激反应的影响.86例因结直肠癌行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8~12 mmHg组(43例)和13~15 mmHg组(43例).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循环状态、术后创伤性应激指标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8~12 mmHg组苏醒时间均短于13~15 mmHg组(<0.05).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及放气后5 min,8~12 mmHg组的SBP、MAP低于13~15 mmHg组(<0.05),SpO2高于13~15 mmHg组(<0.05).术后1 d、术后3 d 8~12 mmHg组的WBC、CRP、皮质醇低于13~15 mmHg组(<0.05),8~12 mmHg组的FT3、FT4高于13~15 mmHg组(<0.05).不良反应率8~12 mmHg组(9.3%)低于13~15 mmHg组(27.9%,<0.05).结果表明,低气腹压力利于麻醉苏醒和有较高临床安全性,对术中循环系统及术后创伤性应激反应影响相对较小,可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基础上适当降低气腹压力.
    • 叶永青; 周志坚; 叶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疼痛发生率及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上饶市和康医院有限公司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采用相同手术方式,A组维持10 mmHg CO2气腹压力,B组维持12 mmHg CO2气腹压力,C组则维持15 mmHg CO2气腹压力.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内,A组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气腹压力大小与LA术后疼痛有相关性,在低CO2气腹压力下行LA对手术操作影响不明显,且低CO2气腹压力能减轻LA术后疼痛,为临床LA时选择气腹压力提供依据.
    • 谈世刚; 夏中元
    •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侧卧折刀位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 60 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n = 30 ),即气腹压力为 12mmHg (1mmHg =0. 133kPa,A组)和气腹压力为15mmHg(B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种类和剂量一致,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记录气管插管后1min( T0 ) 、侧卧折刀位即刻( T1 ) 、气腹后 10min( T2 ) 、气腹后 30min( T3 )、气腹后 60min( T4 ) 、手术结束后10min(T5 )6 个时间点 MAP、HR、PetCO2 、右眼 ONSD,同时记录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眼痛、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 时比较,T3 ~4时两组 MAP、HR、PetCO2 、右侧 ONSD均明显升高(P<0. 05);与 A组比较,T3 ~4时 B组 HR、PetCO2 、右侧 ONSD明显高于 A组,T2 ~4时 B组 MAP明显高于 A 组(P <0. 05).结论 侧卧折刀位腹膜后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 12mmHg 和15mmHg均可增加患者视神经鞘直径,但15mmHg气腹压力对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更大.
    • 杨有名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肠道黏膜损伤程度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青州荣军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对照组,术中行高气腹压力(15 mm Hg,1mm Hg≈0.133 kPa),一组为观察组术中行低气腹压力(10 mm Hg),分析患者术后的肠道黏膜损伤程度和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肠道黏膜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中,肠鸣音、排气和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行以低气腹压力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患者的肠道黏膜损伤,有利术后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应在确保手术可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低气腹压力的方式治疗.
    • 李凯君; 海杰; 贺成彦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不同气腹压力对术中创伤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的1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8例;A组和B组术中设定气腹压力分别为10 mmHg、15 mmHg;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腹持续时间、CO2消耗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肠道排气时间、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腹持续时间、CO2消耗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肠道排气时间、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41%,低于B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B组,IL-10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中较高气腹压力可能加重术中创伤,不利于术后恢复,在保证手术视野清晰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气腹压力,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