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妇科腔镜手术

妇科腔镜手术

妇科腔镜手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814782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家庭保健、母婴世界、东方药膳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三届两岸三地妇产科高峰论坛暨西北五省妇产科学术年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妇科腔镜手术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亚华、刘功俭、刘苏等。

妇科腔镜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14782 占比:99.98%

总计:814915篇

妇科腔镜手术—发文趋势图

妇科腔镜手术

-研究学者

  • 刘亚华
  • 刘功俭
  • 刘苏
  • 吉芳
  • 吴虹
  • 夏乐彬
  • 岳冬梅
  • 张海燕
  • 张稳稳
  • 成舒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冬梅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式截石位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宜黄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式截石位护理,对比分析2组体位舒适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血压变化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维度评分及GCQ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位摆放后1 min、术毕平卧后5 min SBP、DBP与观察组相比波动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实施改良式截石位护理,能够使血压处于平稳状态,提高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 杜新华; 李斯羽; 姜丽华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四组罗哌卡因的浓度和剂量都相同,对照组(C组)加入生理盐水,实验组加入氢吗啡酮,分组为低剂量组(L组,0.25 mg氢吗啡酮)、中剂量组(M组,0.5 mg氢吗啡酮)、高剂量组(H组,1 mg氢吗啡酮)。全麻诱导后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各组手术及拔管时间;术中镇痛及镇静药物的总量,术后8 h、12 h、24 h的静息及下床运动时镇痛评分(VAS),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及48 h内按压次数,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M组和H组在术中镇痛,镇静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8 h、12 h、24 h的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均减少(P<0.05);且四组中M组术后拔管用时最短(P<0.05);M组和H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P<0.05);M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有效减少术中镇痛镇静药用量,延长镇痛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0.5 mg的氢吗啡酮剂量较为有效。
    • 沈海琴; 王枢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专项管理对妇科患者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7月-2021年8月在我院行妇科腔镜手术的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截石位管理,观察组给予改良体位专项管理。评估两组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OPCQ评分),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T_(1)、T_(2)、T_(3)、T_(4)时间点的血压(SBP、DBP)水平,对两组胃肠功能和手术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位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但在T_(2)、T_(3)、T_(4)时间点,观察组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正常饮食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改良体位专项管理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不仅能有效降低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稳定术中血压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术后胃肠功能。
    • 吴雅松
    •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于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厦门市湖里区妇幼保健院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年龄20~55岁,实施腔镜手术时间2 h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全程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在维持阶段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全身麻醉苏醒期分别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不同时间段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对患者认知情况进行评分;记录患者呛咳、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2.78±0.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0.51)分(t=7.587,P0.05);观察组麻醉后12 h及24 h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评分分别为(27.89±0.41)分及(29.01±0.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10±0.38)分及(27.15±0.43)分(t=29.527、16.496,均P<0.05);观察组呛咳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1.43%(4/35)及8.57%(3/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14/35)及31.43%(11/35)(χ^(2)=7.479、5.714,均P<0.05)。结论2 h内实施妇科腔镜手术全程实施全凭静脉麻醉,不影响其苏醒及拔管时间,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减少拔管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提高了全身麻醉苏醒的质量。
    • 周雅丽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中凹截石位与人字形分腿位在妇科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20.01至2020.10时段内收治的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共160例,以双盲法纳入A组(80例)、B组(80例).A组为人字形分腿位,B组为改良中凹截石位,比较患者各妇科腔镜手术耗时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和A组比较,可知B组患者各妇科腔镜手术耗时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虽改良中凹截石位、人字形分腿位均可起到手术效果,但前者具有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可推广.
    • 汪东洋
    •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8年1月-12月期间接受的行妇科腔镜手术的220例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与常规组(开展手术室常规护理),每组11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投诉率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投诉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工作责任心、服务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将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中对于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差错的预防和降低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加以普及和推广.
    • 朱婷
    •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妇科腔镜手术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80名妇科腔镜手术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40名.参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实行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成效.结果:试验组病患的腹胀情况显然优于参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患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显然优于参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手术以后的早期康复护理对妇科腔镜手术病患的护理成效取得了理想效果,有助于病患的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 杨旭妤; 马利
    • 摘要: 目的:探索我院妇科腔镜手术,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临床效果分析与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妇科手术室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收治的128例患者,运用随机法分为M组(64例)与N组(6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术后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N组护理差错率与术后感染率均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N组满意度(98.4%)明显优于M组(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时,通过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高,术中差错率和术后感染率可以获得有效降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林文慧; 张秀贤; 黄爱虹
    • 摘要: 目的:探讨围术期一体化保温护理模式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2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术期一体化保温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保温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同时刻深部体温(DB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时刻DBT、HR、SBP、DBP、PaO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 h(M3)、麻醉1.5 h(M4)、手术完成(M5)时刻,研究组DBT、SBP、DBP、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HR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一体化保温护理模式可有效保障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平稳,改善血氧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 姬雅君; 闫立华; 陈海军; 李玲玲; 胡晓东
    • 摘要: 目的 观察外周前庭功能对妇科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全身麻醉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122例,根据前庭温度试验结果分为前庭功能异常组和前庭功能正常组(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0~2、0~24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根据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前庭功能异常患者60例,其中单侧前庭功能异常患者47(78.3%)例,双侧前庭功能异常患者13(21.6%)例;前庭功能正常患者62例.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0~2 h,前庭功能异常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5.00%,高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24 h,前庭功能异常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1.67%,高于对照组的45.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0~2 h,双侧前庭功能异常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1.53%,高于单侧前庭功能异常组的34.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0~24 h,双侧前庭功能异常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9.23%,高于单侧前庭功能异常组的46.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0~2h恶心呕吐的发生可能与前庭功能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