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火处理
正火处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077176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机械工程材料、包钢科技、宽厚板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八届全国钎钢钎具年会、2015年全国中厚板生产技术交流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19届学术年会等;正火处理的相关文献由301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永文、殷仙凤、伍期江等。
正火处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7176篇
占比:99.99%
总计:1077258篇
正火处理
-研究学者
- 余永文
- 殷仙凤
- 伍期江
- 何英武
- 凌鑫
- 刘子利
- 唐昭平
- 夏致斌
- 张念
- 张恒华
- 易红亮
- 朱春华
- 朱松鹤
- 李伟
- 李志刚
- 李长生
- 汤存好
- 王玉玲
- 田青超
- 胡凌冰
- 邹杰
- 郑文超
- 陈平
- 陶学军
- 马鸣图
- 黄国飘
- Chen Chuanyong
- FU Jian-hua
- HE Chun-yu
- LEI Bu-fang
- LI Ming-ke
- LI Yong-tang
- QI Hui-ping
- QIN Fang-cheng
- SONG Guo-dong
- SU Guang
- SUN Guo-jin
- WANG Zheng-yong
- YU Wei
- Ye Duyi
- ZHAI De-mei
- ZHANG Ming-shan
- 万霄
- 丘沙沙
- 于洪若
- 于爱民
- 付建华
- 付胜敏
- 任向前
- 任津毅
-
-
焦帅杰;
贾玉力;
周宝金;
韩莹;
徐亦楠;
郝增龙
-
-
摘要: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轮的上冠、叶片、下环之间全部采用HS13/5L马氏体不锈钢焊丝进行MAG焊接,由于HS13/5L属于13Cr型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其MAG焊熔敷金属韧性低于母材,直接影响转轮的性能,为此对该熔敷金属进行微观组织表征及力学性能测试。熔敷金属的焊态组织为淬火马氏体+枝晶间δ铁素体以及部分回火马氏体,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逆变奥氏体;590°C×8 h回火处理使熔敷金属的韧性得到明显改善,在Ac1点附近温度回火而形成的逆变奥氏体是韧性提高的重要韧化相。正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能进一步提高熔敷金属的韧性,冲击功基本稳定在100 J以上,较590°C×8 h热处理工艺提高了10~20 J,HS13/5L熔敷金属力学性能优异,满足白鹤滩水轮机转轮的焊接要求。
-
-
刘振华
-
-
摘要:
在充分发挥470 mm大断面连铸机和5000 mm宽厚板轧机设备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配合适当的冶炼及轧制工艺,并进行正火热处理,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开发了200 mm特厚规格S355J2+N-Z35钢板.经检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良好,-20°C冲击功在200 J左右,Z向断面收缩率≥45%,探伤结果满足GB/T 2970-2016标准Ⅰ级要求,钢板综合性能优良.
-
-
-
-
明科宇;
李海;
付胜敏;
任向前
-
-
摘要:
降低ZG25Mn2碳当量,并加入硅铁稀土合金,设计了一种碳当量Ceq≤0.61%、热处理为正火的高强度稀土铸钢材质.熔炼后进行不同温度的正火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加入0.4%稀土硅铁合金的铸钢新材质,进行900°C正火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优越,且可焊性、铸造性优良.
-
-
万霄;
陈瑞航;
王颜;
刘佳欣;
李长生
-
-
摘要:
冲击韧性作为评价H13热作模具钢质量的标准之一,受锻后热处理工艺影响较大.利用箱式电阻炉对H13锻坯试样进行一系列热处理实验,研究热处理过程中正火冷却方式和亚温淬火对H13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显示:正火后采用空冷冷却方式可以获得均匀的退火态组织.亚温淬火可以显著提高H13钢的冲击韧性,淬火温度为900°C时,冲击功为17.2 J,硬度为HV575,强韧性匹配达到最佳.
-
-
韩亚辉;
李长生;
任津毅;
贺帅;
金鑫;
王煜
-
-
摘要:
利用箱式电阻炉在不同温度下(1000,1050,1100,1150°C)对H13锻坯试样进行正火处理,并进行了后续等温退火和淬回火处理,研究了正火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正火处理能明显改善H13钢的锻态组织;正火温度在1000~1100°C时,随正火温度升高,晶粒变得细小均匀,带状偏析和共晶碳化物减少,冲击韧性提高;1150°C正火处理后晶粒发生明显粗化,冲击韧性下降;H13锻件的最佳正火处理温度为1100°C。
-
-
-
吴小林;
张明;
孙宪进;
刘振伟
-
-
摘要:
针对抗H2S腐蚀钢板(质量分数/%:0.16C,0.32Si,1.25Mn,0.018Al,0.000 7S,0.007P)在失效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夹杂物和带状组织对H2S腐蚀(HIC)性能的影响,阐明了H2S腐蚀失效机理以及改善抗H2S腐蚀性能的方法.结果 表明,MnS夹杂物和连续的带状组织是导致H2S腐蚀裂纹的关键因素,通过两次880 °C保温60 min正火处理,可使带状组织由连续变为断续,抗HIC性能会明显改善,长度裂纹敏感率为0.
-
-
-
-
林鼎文;
刘正义
- 《第十八届全国钎钢钎具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化学成份、热处理工艺对555iMnMo钎钢正火组织的影响.55SiMnMo小钎杆经正火处理,获得以B4型特殊上贝氏体+(5~8)%的块状(马氏体+针状下贝氏体)的复合组织,并避免出现回火贝氏体,钎杆便具有高而稳定的使用寿命.
-
-
文新理;
纪岩;
梅珍;
张利冲;
刘雅政;
刘广磊
- 《北京金属学会第九届冶金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了Nb-V-Ti微合金化16MnT钢的相变临界温度Ac1和Ac3,使用45kw箱式电阻炉对实验钢进行了正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正火后试样的组织演变规律,分析了正火温度对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6MnT钢的Ac1约732°C、Ac3约871°C;当正火温度为820°C和850°C时,组织由针状珠光体和未发生重结晶的粗大原始铁素体构成,针状珠光体由针状奥氏体转变而来,相邻针状珠光体中的铁素体相具有相同的晶体取向特征;当正火温度≥880°C时,组织由重结晶后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随正火温度的提高组织尺寸逐渐增大;当正火温度为820~940°C时,随正火温度的提高冲击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组织类型、尺寸、形态和均匀性是影响大截面锻材16MnT低温韧性的主要因素.
-
-
张鑫;
李伟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19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ZG230-450、ZG270-500、ZG310-570分别在830~910°C、830°C~870°C和830°C温度区间进行正火处理,可获得组织均匀,晶粒细小的等轴状组织.相比晶粒粗大不均匀,且呈严重魏氏组织的铸态而言,正火处理后,3种铸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尤以伸长率及冲击吸收功性能提升明显.
-
-
高申友;
蔡纪雄;
赵虎泽;
陈胜甫
- 《中国岩土锚固工程协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岩土锚固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锚固钻杆在锚孔中要承受冲击、压缩、扭曲等复杂的交变应力.随着锚孔深度的加深,对钻杆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提升钻杆的加工工艺,提高钻杆的强度,从而满足深孔的施工要求,增加钻杆的使用寿命,减少事故.而为了避免摩擦焊接过程造成的缺陷,采用了对钻杆进行整体加厚的工艺,并对钻杆加厚部分进行两次正火处理,以及对钻杆进行整体调质处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