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条斑紫菜

条斑紫菜

条斑紫菜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545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植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79828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与湖沼、渔业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中国渔业经济专家研讨会、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等;条斑紫菜的相关文献由970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培民、陆勤勤、胡传明等。

条斑紫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8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9828 占比:99.45%

总计:80269篇

条斑紫菜—发文趋势图

条斑紫菜

-研究学者

  • 何培民
  • 陆勤勤
  • 胡传明
  • 茅云翔
  • 周伟
  • 朱建一
  • 严兴洪
  • 李信书
  • 许广平
  • 张美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赟杰; 徐梦雪; 倪建忠; 杨信明
    • 摘要: 条斑紫菜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经济红藻。藻体薄而柔嫩,营养丰富,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紫菜种类,消费市场遍及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苏省沿海地区是我国条斑紫菜主产区,南通市条斑紫菜栽培集中在近岸连陆滩涂和辐射沙洲滩涂,栽培方式以半浮动筏式为主。随着沿海开发进程加快,港口、热电厂、化工产业的建立发展.
    • 单纯
    • 摘要: 通过对盐城市大丰区沿海多年的条斑紫菜养殖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影响条斑紫菜养殖产量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后续条斑紫菜养殖生产提供参考。1网帘采苗和养殖前期苗帘的管理1.1网帘采苗管理由附着于网帘上的紫菜苗萌发的叶状体是紫菜养殖产量的基础。网帘上紫菜苗采集的质量、密度是影响紫菜养殖高产的第一关键因素。
    • 尚浩江; 周伟; 胡传明; 申欣; 朱朋昌; 李帅
    • 摘要: 为筛选适宜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生长的天然培养基质,并为贝壳替代基质研究打下基础,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多种培养基质对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着生、生长与壳孢子放散的影响,在16°C、(12.5±1.0)μmol/(m^(2)·s)光照强度下,接种条斑紫菜Y-9101丝状体于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壳、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壳、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壳、海月蛤(Placuna placenta)壳、鸡蛋壳和珍珠等生物合成基质以及方解石原石、霰石原石、几丁质碎片与壳聚糖薄膜上,并培养至壳孢子放散,利用光学与电子显微镜等,观测丝状体的着生效率、水平生长速率、纵向生长深度及壳孢子放散量。结果显示,条斑紫菜丝状体可在生物合成基质与壳聚糖薄膜表面着生并向外呈自由丝状体样生长,向内只在生物合成基质中形成贝壳丝状体,未发现生长于壳聚糖薄膜内,且未在方解石原石、霰石原石与几丁质碎片内部着生。贝壳丝状体在近江牡蛎壳与鸡蛋壳中着生效率最高,分别达(4.5±0.6)%、(4.2±0.6)%;在三角帆蚌、近江牡蛎和文蛤贝壳中水平生长速率最大,平均为63.5μm/d;在鸡蛋壳中纵向生长最深,达(334.9±15.0)μm;在文蛤壳中的壳孢子放散量最高,其次为鸡蛋壳。综上所述,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均可在文蛤、近江牡蛎、三角帆蚌、虾夷扇贝与海月蛤等贝壳以及鸡蛋壳和珍珠中着生至放散壳孢子,除文蛤、近江牡蛎、三角帆蚌、虾夷扇贝外,鸡蛋壳较为适宜贝壳丝状体的着生、生长与壳孢子放散,贝壳丝状体未发现生长于方解石原石、霰石原石、几丁质碎片与壳聚糖薄膜中。
    • 陶菊红; 侯彬彬; 周伟; 沈宗根; 陆勤勤; 朱建一; 张涛
    • 摘要: 通过对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测定,研究了条斑紫菜“苏通2号”自由丝状体在不同光照度下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度的上升,样品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高光照度处理组要显著低于低光照度处理组,叶绿素a的变化与藻胆蛋白相似。藻红蛋白/叶绿素a(PE/Chl a)和藻蓝蛋白/叶绿素a(PC/Chl a)比值随处理光照度上升而下降,但别藻蓝蛋白/叶绿素a(APC/Chla)未有明显变化。高光照度处理组样品最大量子效率(F_(v)/F_(m))显著低于低光照度处理组,且较低光照度处理组样品实际量子效率(ΔF/F_(m)′)日变化高于高光照度处理组。快速光曲线参数中,初始斜率(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均随光照度上升而下降,而半饱和光照度(I_(k))差异不明显。光化学猝灭(q_(P))参数随光照度上升而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结果与之相反。本研究提示,条斑紫菜“苏通2号”丝状体在较低的光照度下表现出活跃的生理状态,并能通过调节吸收光能分配以适应较高的光照度,这为该品种自由丝状体高效培养的环境设定提供基础参考。
    • 阎永伟; 杨慧超; 莫照兰; 李杰
    • 摘要: 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orphyra sensu lato)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拟油壶菌感染海区内不同健康状态下的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未发生任何病烂(PyOlpH)、部分紫菜发生病烂(PyOlpM)和发生严重病烂(PyOlpS)],分析其附生菌群多样性、群落结构和主要类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3种紫菜附生菌群α多样性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PyOlpM组指数高于其他组。3种紫菜附生菌群共有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仅占总OTU数的22.7%,菌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置换多元方差分析,R^(2)=0.405,P<0.05)。紫菜感染程度越高,与PyOlpH之间的差异类群数量越多。共注释出23门208属,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所有样品中均占优势,相对丰度前20个属中有16个也位于这3个类群中,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增加分别出现递增或递减的趋势。其中,贪铜菌属(Cupriavid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是共现网络中连接度最高的细菌类群,二者及其依靠正相互作用连接的细菌类群之间存在负相互作用。本研究可为阐明拟油壶菌致病的微生态机制及寻找生防细菌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孙文珂; 沈照鹏; 权浩严; 徐锡明; 乔乐克; 杜春影; 王鹏
    • 摘要: 为了探究快速、无损地检测条斑紫菜质量的可行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条斑紫菜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对来自不同海域的紫菜样本的菌落总数进行了测定,然后采集了155组样本的原始光谱信息和菌落总数信息。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二阶导数(Secondorder derivative)等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在完成最佳预处理方法筛选后,建立了基于光谱信息的非线性拟合(MLR)、支撑向量回归(SVR)、人工神经网络(ANN)、卷积神经网络(CNN)菌落总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标准正态变量变换与二阶导数的组合预处理效果最优,基于全波段下深度学习模型CNN预测效果最好(r值为0.940)。由此说明,CNN作为一种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实现针对条斑紫菜微生物品质的快速评价。
    • 欧阳乐飞; 王林华; 段健诚; 张庆起; 高焕; 阎斌伦
    • 摘要: 为阐释藻际芽孢杆菌对条斑紫菜生长生理的影响,以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叶状体及其一种附生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LPyS1)为材料,研究不同时间点(0、6、12、24、48、72 h)藻-菌共培养后芽孢杆菌对条斑紫菜叶状体相对生长率(R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光和色素(Chla)、藻胆蛋白(RPE、RPC、APC)、总蛋白(TP)、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短期内芽孢杆菌可显著促进条斑紫菜RGR上升(P0.05);培养24 h后,共培养组与对照组条斑紫菜均产生过量渗透调节物质,其中总蛋白、光合色素、藻胆蛋白共培养组在48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ro含量在48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芽孢杆菌(Bacillus sp.LPyS1)有利于促进条斑紫菜生长,推测该藻际附生菌可能为藻际环境中的条斑紫菜提供营养物质,从而影响条斑紫菜的生长与生理状态。
    • 李沁蕊; 皮赛; 李霞; 周淼; 刘长发
    • 摘要: Cu(Ⅱ)暴露诱导大型海藻抗逆性与适应。为探讨Cu(Ⅱ)胁迫对大型海藻光合生长性能和抗逆系统的影响,以孔石莼(Ulva pertusa)和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为受试生物,分别设置0、1、2 mg/L的Cu(Ⅱ)胁迫,研究了Cu(Ⅱ)暴露下两种大型海藻的生长适应与抗逆反应。结果表明:Cu(Ⅱ)暴露胁迫下,孔石莼和条斑紫菜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光合色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在不同浓度暴露组中均呈现含量减少。在抗逆系统中,孔石莼体内丙二醛含量和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Cu(Ⅱ)浓度增加而降低,而条斑紫菜体内丙二醛含量和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Cu(Ⅱ)浓度增加而升高。不同种属的大型海藻对铜暴露的敏感度不同,但均对Cu(Ⅱ)胁迫环境产生一定响应。藻类抗逆响应存在差异可能与藻体细胞受到胁迫时产生自由基的多少以及抗氧化剂强弱有关。
    • 朱赟杰; 徐梦雪; 倪建忠; 杨信明
    • 摘要: 近年来,条斑紫菜(下称紫菜)各主产区的滩涂与海区利用率日趋饱和;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和沿海开发的影响,海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已不适宜紫菜栽培。养殖户为追求产量,将紫菜栽培网帘的网线变粗,网孔变密,栽培的紫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烂、不生长、脱苗等问题。为进一步降低紫菜栽培密度,减少病、烂,现象发生,于2020—2021年,开展了紫菜改造网帘栽培试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