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合成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775131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考试周刊、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90次学术会议暨全国第十三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等;有机合成化学的相关文献由546位作者贡献,包括伏再辉、张勇、沈健等。

有机合成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775131 占比:99.99%

总计:2775342篇

有机合成化学—发文趋势图

有机合成化学

-研究学者

  • 伏再辉
  • 张勇
  • 沈健
  • 何珍红
  • 刘玉婷
  • 吴毓林
  • 周诗彪
  • 孙喜龙
  • 尹大伟
  • 张向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然
    • 摘要: 有机合成化学是化学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提高和升华。课程知识体系庞大且各大反应类型间缺乏逻辑性,极易混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差。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将雨课堂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使教与学贯穿于课前―课堂―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多种课堂互动形式弥补了传统课堂师生的互动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 陈磊; 吴春丽
    • 摘要: 《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全方位育人的根本任务进行了课程改革,进行了课程德育内容的融合,专业课也成为学生提高思想价值的重要途径。介绍了课程进行德育建设的意义和特点,建设思路和教学实例,充分挖掘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了专业课的重要作用,构建了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德育教育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 王丽洁; 曲文娟; 刘嘉鑫; 李少香; 李厚为
    • 摘要: 通过选取植物源天然抗菌剂甘草、茶多酚、肉豆蔻、肉桂油等制备一系列抗菌型淀粉接枝苯丙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抗菌型淀粉接枝苯丙乳液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乳液的粒径分布进行分析,通过热重分析对乳液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研究系列抗菌型淀粉接枝苯丙乳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天然抗菌剂的用量对乳液的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影响较小,乳液的热稳定性较好,乳液粒径(70~95)nm;乳液粒径为纳米尺寸且粒度分布较窄时,乳液性能优良。当天然抗菌剂在乳液中浓度为5%时,乳液抗菌性能较好,节约成本。对不同种类抗菌剂的乳液横向比较表明,天然抗菌剂茶多酚制备的乳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天然抗菌剂肉桂油制备的乳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
    • 牛庆芬; 胡婷婷; 张大同
    • 摘要: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工科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改革。《有机合成化学》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一门重要的研究生专业学位必修课程,是提高化学、化工专业研究生化学合成理论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课程。基于培育新工科背景下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探讨了研究生课程《有机合成化学》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新工科素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 姚辉; 黄年玉; 刘明国; 罗华军
    • 摘要: 有机合成化学是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毕业生从事医药化工相关领域工作的一项核心技能,因此对其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改革是提高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为提升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探索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通过“项目式”实验教学培养和激励创新意识,基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课程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法研究,最终实现创新应用型化学与化工人才的培养目标。
    • 李明乐; 李盼欣; 张志光; 张勇
    • 摘要: 为了解决盐酸萘甲唑啉现有合成工艺落后、质量控制标准低等问题,对盐酸萘甲唑啉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ICH Q11对化学药品研发与生产的相关规定为指导,设计一条从源头控制杂质产生的合成路线.以1-萘乙酸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过酰胺化、酰胺脱水、催化加成环合和成盐等4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各步骤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酰胺化反应中,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1-萘乙酸):n(二碳酸二叔丁酯):n(氨水)〈1:1.2:1.2时,收率为88.6%;脱水反应和加成环合反应中,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后处理易操作且获得的中间体纯度高;成盐反应中,n(萘甲唑啉游离碱):n(36%盐酸)〈1:1.48时,收率为90.1%;经工艺参数优化后的4步反应的总收率为50.83%,产品中未检出欧洲药典所列的4种杂质,也没有产生新的杂质.合成工艺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后处理简单,可为盐酸萘甲唑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 张宁; 董志鹏; 张洁; 陈焕章
    • 摘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内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聚氰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和推广应用新兴制备方法迫在眉睫.系统综述了三聚氰酸制备中固相法和液相法的工艺过程及特点,指出了传统制备方法存在操作环境恶劣、能耗较高和环保不达标等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可以在以下方面对三聚氰酸的制备开展深入研究:1)开展回转窑及流化床技术装备研究,逐步取代隧道窑,实现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克服传统固相法的缺点;2)深入探索液相法溶剂体系的筛选及回收套用问题,加强液相法小试技术的研究及中试放大研究,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3)对新兴制备方法原料的来源、产品收率及生产成本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实现规模化生产.
    • 新型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傅尧与特任副研究员陆熹在手性胺合成领域取得进展,开发镍氢催化烯酰胺不对称氢烷基化,实现温和条件手性脂肪胺模块化合成。手性胺是重要的手性助剂以及医药、天然产物的关键合成中间体。2019年零售额前200名的药物中,超过三成都含有手性胺结构。高效、便捷合成手性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 董振华; 樊璐露; 郭书玲
    • 摘要: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选择未来就业和深造时最受欢迎的学科方向,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开设能够有效加强和巩固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传统的侧重于复杂有机化合物逆合成分析的课程设计对地方高校学生而言难度偏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合成化学课程的难度和内容进行了新的改进和设计,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朱守非
    • 摘要: 朱守非(1977—),1977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2000年和2005年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2005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工作,2013年晋升为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重点研究了几类以氢转移为关键步骤的有机反应,提出了"手性质子梭"概念,发现了催化卡宾对硼氢键的插入反应,发展了多种用于负氢转移反应的高效催化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