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性
不育性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38490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福建稻麦科技、中国水稻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等;不育性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汤述翥、J·A·霍华德、刘恒蔚等。
不育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8490篇
占比:99.97%
总计:438618篇
不育性
-研究学者
- 汤述翥
- J·A·霍华德
- 刘恒蔚
- 吴爽
- 周瑞阳
- 杜士云
- 王德正
- 等
- 顾铭洪
- E·帕斯克尔
- L·D·克罗斯兰德
- M·C·艾伯森
- S·M·哈泼
- S·马多克
- 万邦惠
- 卢永根
- 吕军
- 吕发生
- 唐桦
- 尚冰
- 廖亦龙
- 张宏根
- 张桂权
- 张辉
- 彭彩
- 曾晓霞
- 李思经
- 李炳林
- 李玉晖
- 李雅玲
- 杨霞
- 栾兴茂
- 池桥宏
- 王崇义
- 王辉
- 田笑明
- 秦素平
- 罗国才
- 苏文泉
- 蔡敏
- 裔传灯
- 邓晓建
- 邓芳萍
- 郑卫东
- 郑洲
- 陆驹飞
- 陈学森
- 陶洪英
- C.T.Hash
- Chuo.PV
-
-
庞有志;
赵淑娟;
尤祥宾;
杨再;
洪子燕
-
-
摘要:
骡子的繁殖力是一种性状,其可育性是相对的,从可育到不育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广泛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还表现在性行为、发情周期、精子和卵子的生成、胚胎发育和分娩等不同生理层次。骡子生育的遗传基础是染色体的同源性,同源性越高,可育性的机率越大。骡子可育性表现是骡子基因组在不同细胞、组织、器官和不同个体等层次上差异表达的结果。作者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骡子生育问题的研究,并对骡子生育现象及其机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
-
陈金焕
-
-
摘要: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普及,不少人对多倍体这个概念已经不再陌生。把它和无籽西瓜、巨峰葡萄、香蕉等联系起来,可知多倍体具有的无籽或少籽特性。其实,除不育性外,多倍体还有巨大性、次生代谢产物提高等优良特性,其应用不胜枚举。在林业领域,多倍体育种已经成为源头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通过多倍体良种化、产业化,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
-
-
吕军;
唐桦;
高纯;
刘洋
-
-
摘要:
研究林间喷雾灭幼脲对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成虫的不育效应,采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对栗山天牛成虫进行模拟林间喷雾处理.结果表明:灭幼脲对栗山天牛不仅具有明显的不育性,而且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对于栗山天牛,灭幼脲是一种兼有杀虫作用的不育剂,5000倍液作为不育剂喷雾使用经济有效,若要在喷雾时即时杀死较多天牛可首选3000倍液.
-
-
彭海峰;
陈雄辉;
葛艳艳;
万邦惠
-
-
摘要:
[目的]探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低温耐受度的影响因素,为选育不育性稳定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N28S、安农S、培矮64S、N9S、N2S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处于育性敏感期的各不育系分别进行持续3、7、10 d的21和23°C低温处理,通过调查花粉育性来研究各不育系对短期低温的耐受度差异.[结果]各不育系对低温耐受程度的强弱次序为:籼S、N28S>安农S>培矮64S> N9S、N2S.其中无花粉型不育系籼S、N28S、安农S低温处理3d时花粉均为不育;持续7d时,除安农S出现可育花粉外,籼S、N28S花粉育性均为0;持续10 d时,安农S的花粉可育率高于持续7d的处理,并且籼S和N28S转为可育;典败型不育系培矮64S、N9S、N2S经过持续3、7、10 d的低温处理,除培矮64S经23°C低温处理3d的花粉不育外,其他均出现可育花粉,且花粉的可育程度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和低温强度的加大而增强.[结论]光温敏核不育系对短期低温的耐受度除与不育临界温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花粉败育方式有关,低不育临界温度的无花粉型不育系的不育性较稳定.在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选育过程中,可多关注低不育临界温度的无花粉型不育系选育.
-
-
范惠玲;
孙万仓;
白生文;
张芬琴;
雷玉明
-
-
摘要: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材料的创制已成为油菜(Brassica napus)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甘蓝型油菜品种Pfnergy(PF)与陇油2号(Longyou 2)的杂交,在后代中发现了植物学形态特征不同于油菜品种玻里马(Polim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Pol CMS)的雄性不育材料PL (Pfnergy×Longyou 2)CMS.为了明确PL CMS不育系是否为一种不同于现有雄性不育系的新型不育材料,本研究以Pol CMS和Ogura不育系(Ogur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Ogu CMS)为对照,分别从花器表型特征、不育性、恢保关系和DNA分子标记这4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PL CMS的植物学形态特征与Ogu CMS和Pol CMS的不同.PL CMS的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而Ogu CMS的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分别是98.5%和99.71%,Pol 5A的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分别是93.84%和99.36%.PL CMS的恢保关系与Pol CMS、Ogu CMS的完全不同.Pol CMS的保持系和恢复系都是PL CMS和Ogu CMS的保持系,而PL CMS的恢复系是Pol CMS和Ogu CMS的保持系,且Ebolite-04冬134和Ebleme-04冬151仅是PL CMS的恢复系.mtDNA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结果表明,研究中所用的3类不育系被聚为3类.研究表明,PLCMS为一种不同于Pol CMS和Ogu CMS的新型不育系,这一结果有助于扩大油菜种质资源的类型,避免不育材料的单一化和遗传脆弱性.
-
-
刘刚
-
-
摘要:
为探索出可安全有效防治栗山天牛成虫的不育剂,辽宁省森保科技人员采用植物性鼠类不育剂———0.2%莪术醇饵剂进行了模拟野外喷雾法、喂食法处理栗山天牛成虫的不育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莪术醇饵剂对栗山天牛成虫具有明显的不育效应,以莪术醇饵剂30倍液喷雾使用以及用其30倍液喷在桃肉上直接喂食的方法均有明显的不育效果,而以后者为最好。
-
-
李佩福;
吕军;
滕贵波
-
-
摘要:
为探索出可安全有效防治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成虫的不育剂,采用植物性鼠类不育剂———0.2%莪术醇饵剂(curcumol bait)进行了模拟野外喷雾法、喂食法处理栗山天牛成虫的不育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莪术醇饵剂对栗山天牛成虫具有明显的不育效应,以莪术醇饵剂30倍液喷雾使用以及用其30倍液喷在桃肉上直接喂食的方法均有明显的不育效果,而以后者为最好。因而,莪术醇饵剂可作为今后进行林间小面积防治试验的首选不育剂。%In order to search out an infertility agent for controlling the adults of Massicus raddei safely and ef-fectively,laboratory test of sterile activities on the adults of Massicus raddei have been carried out with 0.2%curcumol bait which diluted 30 times.Methods of spraying and feeding curcumol bait were used in the re-search.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cumol bait has obvious sterile activities for the adults of Massicus raddei, using the curcumol bait with spraying method and feeding method both have obvious sterile activities,and the latter as the best.So,the curcumol bait can be the first selection as infertility agent for controlling the adults of Massicus raddei on small area experiment in future.
-
-
李辉;
李德芳;
陈安国;
唐慧娟;
李建军;
黄思齐
-
-
摘要: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具有抗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特性,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纤维作物。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可以增加生物产量,改善纤维品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文主要是对新选育的10个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株系201A、202A、203A、204A、205A、206A、207A、208A、1A、2A 的不育度进行鉴定,通过自交、镊子辅助自交和人工辅助授粉杂交的方法处理,调查其座果情况,对不育株系的不育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0个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株系的不育度达到了100%。这些不育株系进一步回交改良其它性状,为红麻不育系的选育、三系配套育种奠定坚实的基础。%Kenaf (Hibiscus cannabinus L.)is an annual fiber crop with the advantages of drought, salt and barren resistance.The use of kenaf heterosis can increase biological yield,improve fiber quality, save labor and material resources.This paper is mainly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terility of 10 kena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s including 201A,202A,203A,204A,205A,206A,207A,208A,1A and 2A,which were bred by 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degree of sterility,the fruits which were from these lines by self - pollination, self - pollination assisted with forceps and artificial -pollination were surveyed.The results showed the sterility degree of the 10 lines was 100%.These sterile lines need further backcrossing to breed other properties,which woul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breeding the male sterile lines and matching of three lines breeding.
-
-
萧竹
-
-
摘要:
用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偃系列小麦;枸杞与辣椒杂交,培育出个头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的宁夏枸杞辣椒;竹子和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稳产、抗倒、米质优良的水稻新品种“竹稻”……这些都是远缘杂交技术创造的奇迹远缘杂交是一项农业前沿技术,它让传统观念中“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相联系,达到发挥杂交优势、改良旧物种、创造新物种的目的。
-
-
-
胡鑫江
- 《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通过鱼类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可育的改良四倍体鲫鲤和改良二倍体红鲫,利用改良四倍体鲫鲤(父本)与改良二倍体红鲫(母本)交配,研制形成了不育的改良三倍体鱼-三倍体湘云鲫2号.线粒体作为半自主性细胞器,不仅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还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参与者和放大者,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被提出是影响生殖细胞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探究异源三倍体的不育性,外部形态结构方面,在鱼类繁殖期观察比较了湘云鲫三种类型的性腺;分子生物学方面,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法从湘云鲫2号、改良红鲫、改良四倍体鲫鲤繁殖期性腺组织中提取总DNA,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计算mtDNA/β-globin的比例得到mtDNA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不育的精巢型和卵巢型三倍体的线粒体水平都表现出特别之处,验证了不育的雄性个体mtDNA含量较高、不育的雌性个体mtDNA含量偏低的理论.
-
-
-
-
-
-
-
石凤翎;
吴永敷;
布和;
王照兰;
李红
- 《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 2001年
-
摘要: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与其可育系,在不同器官及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同工酶活性及酶谱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育系MS-4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数多于其可育系,同时酶的活性较强,其中在B区总有一条特征酶带出现;不育系MS-4在返青期叶的酯酶同工酶谱,较可育系缺少4条酶带.在小花发育的不同时期,不育系POD活性在紫蕾期增高,这时也正是花药内部小孢子的败育时期.通过不育系MS-4与其杂交种的同工酶谱分析还发现,杂交种在开花期的过氧化物酶谱上显示出杂种酶带和互补酶带,但在苗期、返青期的同工酶谱却没有优势酶带的出现,杂种优势并不是在任何时期都能用同工酶检测到.
-
-
石凤翎;
吴永敷;
布和;
王照兰;
李红
- 《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 2001年
-
摘要: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与其可育系,在不同器官及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同工酶活性及酶谱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育系MS-4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数多于其可育系,同时酶的活性较强,其中在B区总有一条特征酶带出现;不育系MS-4在返青期叶的酯酶同工酶谱,较可育系缺少4条酶带.在小花发育的不同时期,不育系POD活性在紫蕾期增高,这时也正是花药内部小孢子的败育时期.通过不育系MS-4与其杂交种的同工酶谱分析还发现,杂交种在开花期的过氧化物酶谱上显示出杂种酶带和互补酶带,但在苗期、返青期的同工酶谱却没有优势酶带的出现,杂种优势并不是在任何时期都能用同工酶检测到.
-
-
石凤翎;
吴永敷;
布和;
王照兰;
李红
- 《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 2001年
-
摘要: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与其可育系,在不同器官及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同工酶活性及酶谱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育系MS-4在不同发育时期叶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数多于其可育系,同时酶的活性较强,其中在B区总有一条特征酶带出现;不育系MS-4在返青期叶的酯酶同工酶谱,较可育系缺少4条酶带.在小花发育的不同时期,不育系POD活性在紫蕾期增高,这时也正是花药内部小孢子的败育时期.通过不育系MS-4与其杂交种的同工酶谱分析还发现,杂交种在开花期的过氧化物酶谱上显示出杂种酶带和互补酶带,但在苗期、返青期的同工酶谱却没有优势酶带的出现,杂种优势并不是在任何时期都能用同工酶检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