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唐诗

晚唐诗

晚唐诗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1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专利文献8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船山学刊、江海学刊、求索等; 晚唐诗的相关文献由88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倩、关龙艳、崔霞等。

晚唐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91.75%

专利文献>

论文:8 占比:8.25%

总计:97篇

晚唐诗—发文趋势图

晚唐诗

-研究学者

  • 余倩
  • 关龙艳
  • 崔霞
  • 张巍
  • 李红梅
  • 汪曾祺
  • 田耕宇
  • 赵敏
  • 严小军
  • 丰华瞻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查洪德; 王飞镜
    • 摘要: 方回论诗集矢晚唐,在诗学史上影响颇大.但方回所谓"晚唐诗"不同于今人观念中的晚唐诗.今人的"晚唐诗"是以时间为断,以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韩偓等为代表.方回《瀛奎律髓》中"晚唐诗"并非以时段划界,而以诗风特点与气象论,其特点是"工""切"而气格卑弱,代表诗人是姚合、许浑、李频.更重要的是,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使用的"晚唐诗"概念,是由宋入元诗论家对"晚唐诗"的一般理解,故辨析方回诗论中"晚唐诗"概念,对准确把握宋元之际的唐诗观,很有必要.
    • 黎美玲
    • 摘要: 南宋文人姜夔有浓厚的宗唐情节.透过南宋与晚唐相似的时代悲剧,结合江西诗派及宋代推尊词体的文化背景,发现姜夔词具有抒发黍离之悲、不得志而倾向归隐以及将情感朦胧抒发出来的晚唐诗的特点.姜词还在晚唐诗歌的风格特点上有所突破,词中的情感在伤感中蕴含理性特征,描写细腻而又灵动跳跃,语言温软而又古雅峭拔.姜夔词对晚唐诗的借鉴与发展,为词的创作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 仲瑶
    • 摘要: 中晚唐五代苦吟派的诗歌崇拜和耽溺不仅基于诗教传统,还带有浓厚的谶纬诗学意蕴.一方面,汲取谶纬诗学的政治伦理意蕴建构起经天纬地的神学"诗道"观.诗是造化之精,诗人则是璀璨的"文星",也是国运盛衰的象征,"诗谶"遂流行.另一方面,苦吟派还彰显了谶纬诗学的"自持其心"之义,以诗为立心之道,诗格因之以盛.就方法而言,则是在"比兴"传统之中融入谶纬诗学杂糅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以天象、四时比附人事的解经方式.同时兼法《类书》的类目和体例,建构起一个封闭自足、包罗万象且有着特定对应关系的符号象征系统,诗之"秘旨"得以呈现,其弊则失之穿凿.
    • 周朝晖
    • 摘要: 广为人知的诗作和鲜为人知的诗人未甘冷淡做生涯,月榭花台发兴奇。一种风流吾最爱,南朝人物晚唐诗。这是日本幕末汉诗名家大沼枕山(1818-1891)的一首七言律诗。律诗后两句大获周作人的共鸣和激赏,因此国人虽对枕山本人不甚了解,但对这两句诗并不陌生。
    • 戴涛
    • 摘要: 副文本是译文的延伸和补充,多维度展示了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对文化的取舍、对形象的构建,有助于译文在目标语读者中的传播和接收。宇文所安《晚唐诗》中丰富的副文本元素揭示了译者的个性化印记,具体体现在:诗学观、文化价值观和翻译观。
    • 尚志会
    • 摘要: "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意象,晚唐诗歌中的落花意象描写不仅数量多,在内涵上除继承前代伤春惜时主题之外,又创新出与时代社会相照应的家国兴亡之喻。晚唐诗人借落花意象,表达了伤春惜时的生命之感、功业未成的不遇之感以及盛衰有无的兴亡之叹。从中唐到晚唐,落花意象由明净逐渐走向悲凉,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 陆帅
    • 摘要: 首先介绍一下为什么要起这个题目。讲到魏晋时代,我们自然就会想到魏晋名士、魏晋风流,就像诗中所说的:“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名士风流是魏晋时代的永恒标签,但是除此之外,魏晋时代与秦汉时代,就时代特征而言究竟有什么差别?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生活在魏晋时代与生活在秦汉时代究竟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基本生活状态是怎样的?这些是我今天想要讨论的基本问题,希望大家在听完这堂课后能够找到答案。
    • 邱晓
    • 摘要: 松原朗所著《晚唐诗之摇篮:张籍·姚合·贾岛论》是以闻一多《贾岛》为学术起点,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呼应,且使贾岛和晚唐诗研究有了实质性进展的一部力作。松原朗以贾岛的"原东居"为切入点进入贾岛的生活世界,探讨贾岛与姚合诗歌集团的关系,进而阐明"武功体"的虚构特质及其与张籍"闲居诗"的关系,发现了一条不曾为学界注意的中晚唐诗歌史线索。《晚唐诗之摇篮:张籍·姚合·贾岛论》立足文学本位研究,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体现了松原朗重写中晚唐诗歌史的学术抱负。
    • 王卫星1
    • 摘要: 唐宋词论公认词体别于诗的本色特征是柔婉,由唐末五代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奠定。然而,前代各体诗及词调中本不乏柔婉之作,晚唐诗受时势影响同样趋向纤柔,为何词调仍能凭借柔婉特色兴起,取代诗成为最富生命力的时代文体呢?只因此时词调能顺应流行燕乐的韵律,彰显出别于诗体的柔婉之妙。而要了解这种妙处,最好的范本便是《花间》鼻祖温庭筠词。温庭筠率先采用的许多词调,将此前文人词调灵变、精致、韵律感丰富等合时宜的主流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独到特色,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篇幅更短小,如精美玉盘;句式更短小,如精致珍珠,而句式更灵变,如各式大小不一的珍珠;押韵更频繁,能增强韵律感,宛如珍珠般圆润圆转;换韵更频繁,在律句中加入更多拗句,能增强跌宕感,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急促灵变,摇曳生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