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2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06篇;相关期刊948种,包括学术探索、书摘、炎黄春秋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管理分会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史学——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暨纪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西南联大的相关文献由1656位作者贡献,包括汪曾祺、杨绍军、杨立德等。

西南联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18 占比:87.8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306 占比:12.11%

总计:2526篇

西南联大—发文趋势图

西南联大

-研究学者

  • 汪曾祺
  • 杨绍军
  • 杨立德
  • 刘宜庆
  • 李光荣
  • 谢泳
  • 刘超
  • 孟祥海
  • 唐宝民
  • 袁国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德发; 荆莹莹
    • 摘要: 在西南联大,导生学术上的融洽相处主要表现为导师对研究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学术指导;导生进行平等宽容的学术对话;导生进行平等互利的学术合作。导生生活中的融洽相处主要表现为导生聊天、导生散步、导师请客。西南联大导生的融洽相处在三个方面与古代的书院教育息息相通,这三个方面实质上体现和代表了三种注重人格训练,且朴素、有效,值得普遍借鉴和推广的研究生培养路径,即导师注重成为道德表率,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研究生,注重对研究生进行无声的启迪和熏陶。
    • 曾新宇
    • 摘要: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是清华大学最为艰难的时段,这让还在成长中的清华大学饱受风雨。本文将以清华大学的南迁为基础,试论清华大学和抗日战争时期知名大学的南迁事项,以及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
    • 摘要: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杨潇著铸刻文化丨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5月杨潇在自己36岁本命年“陷入某种存在主义危机”,作为前资深媒体人,他辞职后规划的写作计划无法推进,感觉“生活像永远对不准的指针”。重走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西南联大)师生湘黔滇旅行团走过的1600千米旅程的计划,。
    • 沈从文
    • 摘要: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自建的,集中,成片的校舍叫“新校舍”。新校舍大门南向,进了大门是一条南北大路。这条路是土路,下雨天滑不留足,摔倒的人很多。这条土路把新校舍划分成东西两区。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昆明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肥皂箱,很便宜,男生女生多数都有这样一笔“财产”。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也有占了一个床位却不来住的。有的不是这个大学的,却住在这里。
    • 管飞
    • 摘要: 《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马识途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八年时间,但它建立在家国危难之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马识途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一代学术大师们,现以107岁高龄来回望那时的大师课堂,那将是一番怎样的体验?全书以甲骨文为主线分三卷:上卷为西南联大课堂拾趣,中卷为马识途甲骨文拾忆,下卷为马识途说文解字。
    • 夏彪; 李松梅
    • 摘要: 西南联大的教育可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现代教育树立了典范。浇灌英华的课堂载体,是联大遗留的精神矿藏,是打开联大教育精神的钥匙。通过对联大现存的讲义等内容的研究,发现教学中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精神。首先是历经南渡的郑天挺、闻一多、浦江清、钱穆等在讲义中体现出允公允能的爱国爱民的教育精神;其次是在西学和中学会通中体现了教育的世界眼光,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教育精神;最后是联大教师在讲义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清华校训和南开办学精神的基础上凝练为刚毅坚卓的教育精神,赓续中国传统文化。西南联大讲义中呈现的教育精神,属于西南联大教育精神的一部分,共同构成西南联大精神遗产,可为当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课程思政、讲义编写等提供范式。
    • 傅国涌
    • 摘要: 与师相遇,与书相遇相遇是人类最美好的词之一,我十分喜欢“相遇”这个词,世上一切美好都从相遇而来。江苏有一个高邮县,那里出了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汪曾祺在县立第五小学读书时遇见了国文老师高北溟,是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见的。正是高老师——他们学校那首校歌的歌词作者,带着汪曾祺走进了最初的文学世界。若干年后,汪曾祺考上了西南联大,成为沈从文和朱自清的学生,也是沈从文最喜欢的学生。沈从文对于汪曾祺来说当然十分重要,汪曾祺不遇见沈从文可能成不了一代作家,但是今天我要更确定地说,他在小学五年级遇到的高老师,对于他,也许更为重要。
    • 杨凯
    • 摘要: (接上期) 还原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的历史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在对她的了解中,我曾经有过一个想法,大家对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都非常熟悉,而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福建音专是不是也和"西南联大"有些类似呢?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汹涌澎湃,作为号角的抗日歌声传遍祖国的每个角落,音乐成为唤起民心、鼓舞士气的有力武器。国家需要大量的音乐人才。
    • 陶媛媛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初,在华工作的德裔美籍地质学家葛利普根据地质观察正式提出中国地质学上“震旦系”的概念,但是其内涵还不够准确。抗战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址云南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整合后的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成为当时国内重要的地学教学和研究机构,形成了西南联大地学家群体的学术谱系。该谱系内众多学者从葛利普提出的概念出发,对“震旦系”年代地层系统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以晋宁运动还是冰川作用作为确立震旦系下界的标准,不断推动我国震旦系范围的细化和确立。回顾“震旦系”概念确立的过程,认为包括米士、马杏垣、王鸿祯、黄汲清、刘鸿允等人在内的西南联大地学家群体,其研究成果被学界采纳并确立为学术传统,为推动“震旦系”概念被广泛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丁红卫; 冯用军
    • 摘要: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生态传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大学的五大核心职能之一,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名校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名校主要是抗战西迁高校和离世界一流大学最近的中国高校集合,他们的曲折办学历程既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给中国大学历史文化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范本,更为新时代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提供重要办学经验借鉴。文化遗产是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流校园文化是一流大学的底色,研究在科学界定中国历史名校和大学文化遗产等核心概念基础上,以若干抗战时期南渡西迁高校为中心分析中国历史名校文化遗产的共生内涵和重要价值,提出以其继承校为主体对其有效传承、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以丰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助力中国早日建成一批“文化文明意义”的“双一流”大学集群,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