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时务报》

《时务报》

《时务报》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304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647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贵州文史丛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时务报》的相关文献由286位作者贡献,包括方慧琪、徐新平、朱至刚等。

《时务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3 占比:15.5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647 占比:84.42%

总计:1951篇

《时务报》—发文趋势图

《时务报》

-研究学者

  • 方慧琪
  • 徐新平
  • 朱至刚
  • 汤志钧
  • 王淑琴
  • 刘兴豪
  • 汪叔子
  • 许高勇
  • 贺越明
  • 闾小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晨
    • 摘要: 本文以媒介实践的视角切入梁启超的政治概念“群”,探讨晚清的新媒介报刊如何介入以士人与宗族为国与民中介的“礼治社会”。梁启超从社会变革的整体考量,报刊以士人为读者,凭借人际关系、科举改制、官员支持取得成功,其社会基础是士人和宗族围绕“家礼”构建的“礼治社会”。报刊的同时性打破知识的崇古取向,阅报重建共同体;对地域、阶层、人际关系的脱域,建立起国与民的联系。在报刊实践中他感知到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赋予“群”不同于“礼分”的“通”的内涵,最终用足以概括所有人的抽象词汇“国民”取代“群”,引发文体转变与通俗艺术革命。
    • 张鸣
    • 摘要: 甲午战后,中国上流社会痛定思痛,开始改变。戊戌维新酝酿,其实从公车上书之日,已经开始。整个维新期间,最为耀眼的明星,不是康有为,也不是光绪帝,而是梁启超和《时务报》《时务报》不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华文报纸,但却是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一时无两。作为主笔的梁启超,笔端带有感觉,恣肆汪洋,如大江大河般的政论文章,风靡了整个政界和知识界。还顺带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人称“时务体”。一直到民国,时务体还在学生中流行。
    • 艾俊川
    • 摘要: 光绪二十一年(1895),梁启超到北京参加会试。考试之前,他与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落第后又一起组织强学会,这成为他参与政治活动的开端。在强学会创办前后,梁启超主办《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两份报纸,开启了他的新闻出版生涯。本文通过对《师友绪余》中梁氏书札的解析,钩沉其走进出版领域前后的史实。
    • 李新宇
    • 摘要: 用世俗的目光看,鲁迅的新学学历和旧学学历一样令人遗憾.他的旧学是用了11年时间做准备,最终却未能在科举考场获得证明;他的新学竟然也是认真研读了11年,最终也没拿到一份体面的文凭.鲁迅手里唯一能够证明他的新学学历的凭证,是1902年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获得的毕业《执照》.学者们对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期的情况关注甚少,但对于鲁迅的成长,这4年无疑是重要的.进入历史现场,对鲁迅接受新学教育的过程和表现做些必要的考察,为深入了解鲁迅和他的时代提供并核实一些细节是必要的.鲁迅的新学学历是从江南水师学堂开始的,但不到半年时间,他就退学了.在鲁迅的回忆中,退学的原因是该学堂"乌烟瘴气".但在事实上,退学也有他个人方面的原因.所以,鲁迅退学并不说明江南水师学堂本身真的很差,学术研究不应将其污名化.周作人关于水师学堂学制和班级差别的说法也与学堂留下的文献多有不符,而且不能自圆其说,真实情况还需要考证核实.鲁迅与江南水师学堂无缘,却与矿务铁路学堂有缘.矿务铁路学堂附属于江南陆师学堂,在这所学堂,鲁迅成了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并且开始广泛地接受新知,在思想上进入了一个新天地.但是,关于《时务报》的记忆以及俞明震在马车上读《时务报》的说法,虽然被学界作为史料采信,但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却非常可疑.作家可以想象,可以随意采用各种传说,学者在使用时却不应该不加核实即作为史实使用.
    • 华雪瑶
    • 摘要: 古城贞吉受聘成为“东文报译”栏目主持人后,十分关注台湾的情况,有所选择地翻译了 11 篇和台湾相关的译报,为中国 读者介绍日本国内热议的台湾经营政策,也让中国读者了解到日本政府重视开发台湾的原因。但受限于《时务报》办报时间短,古城 的译报中没有展现出日本国内围绕台湾经营政策展开的争论,且由于古城的译报内容有限,并没有让中国读者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性”, 在农业和经济上对台湾进行了严重的殖民剥削。
    • 南园
    • 摘要: 古汉语中,早就有涉及“免疫”的用例,在《物理小识》(1643)和《松峰说疫》(1782)等古籍里,指“免受瘟疫邪气侵害”。1898年,由梁启超倡议编选、选文多出自《时务报》《知新报》《湘报》等维新报刊的《皇朝经世文新编》出版。
    • 石同瑶; 吴燕
    • 摘要: 1896年刊登于《时务报》上的一篇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标志着西方侦探小说正式被引入中国。相比于中国传统的公案小说,西方侦探小说以其生动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模式吸引了中国读者的目光。民国小说作家、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译者之一程小青,吸收了西方侦探小说的创作风格,将科学元素融入侦探小说的故事情节。
    • 田中阳; 杨清华
    • 摘要: 胡适曾在1923年说:“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三份报刊”代表“三个时代”,其语境更多的是从思想启蒙角度切入的.从《时务报》《新民丛报》到《新青年》,近代中国报人启蒙群体的知识结构由新旧杂糅走向学贯中西;群体集结由人际关系的短视走向群体聚合的自觉;社会理想由“求变”“新民”到“人”的共同发现,最终实现了由开明士绅向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丕变”.
    • 蒋建国
    • 摘要: 《时务报》作为维新报刊的灵魂,得到了地方大员和民间力量的多方支持,其发行系统深入到边远地区,成为广受读者欢迎的全国性大报.通过“官费订报”活动,《时务报》深入到官府、书院与学堂,提升了制度化阅读的水平.通过报人与文人的社交网络,《时务报》在读书人中间产生了共振,他们的阅读趣味由“古典”走向“现代”,读者对《时务报》的阅读体验,内化成一种日常的仪式,在“过渡社会”中形成“变法图强”的共识,这种共同的追求,使《时务报》与读者之间形成一个“阅读共同体”.
    • 谢丹
    • 摘要: 维新知识分子是《时务报》的主要传播者,维新官员是操控《时务报》的另一只手.儒学与西学相融相激的知识结构,构成《时务报》传播主体的群体特征,这也使得《时务报》在宣传民权时具有中西比附的特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