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预警评分

早期预警评分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0487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母婴世界、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七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等;早期预警评分的相关文献由57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雪凤、马向莉、黄晓波等。

早期预警评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0487 占比:99.61%

总计:60721篇

早期预警评分—发文趋势图

早期预警评分

-研究学者

  • 朱雪凤
  • 马向莉
  • 黄晓波
  • 丁力
  • 丁紫微
  • 仲骏
  • 冯小芳
  • 冯庆红
  • 凌萍
  • 刘晓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宝英; 周玲; 李豪; 梁惠冰
    • 摘要: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97例重症肺炎患儿,采取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早期预警评分为指导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情观察准确率、早期识别率,医疗质量评分和医生、护士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同时分析护理人员对PEWS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态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病情观察准确率、早期识别率、护理记录书写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病房护理质量管理评分、医生护士对护理过程满意度比对照组较高,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护理人员,对PEWS指导临床护理持积极态度。结论:PEWS在临床护理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病情观察正确率和早期识别率,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增加医护人员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PEWS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均有利。
    • 陈芳; 刘丙云; 曹晓倩; 王琛
    • 摘要: 目的:构建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及早识别高危人群并给予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病人221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效能。依据约登指数确定各独立危险因素截断值,构建胃癌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结果:221例病人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14%,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咳嗽咳痰困难(3分)、吸烟史(3分)、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2.71(3分)、最高体温≥37.8°C(2分)。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有较好的拟合优度(χ2=2.77,P=0.95),本研究构建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5%CI[0.92,1.00],P<0.001,依据评分的截断值将221例病人进行风险分级,0~7分为低风险组,8~11分为高风险组,两组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29,P<0.001)。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所纳入因素收集简便,预测结果科学有效,能够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 钱莹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痫前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妇产科干预,研究组40例予以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实施救治所需时间、终止妊娠时孕周、住院时间、血压、24 h尿蛋白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施救治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终止妊娠时孕周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和24 h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肝肾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应用基于早期预警评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延长孕周,控制病情进展,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 姜叶洁; 冯庆红; 魁艳凤; 廖燕玲; 李桥换
    • 摘要: 目的探讨适合急诊儿科的早期预警评分方法,并分析其对病情评估的作用。方法对文献报道的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改良,形成急诊儿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选取2010年11月至2019年8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病历资料,分别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急诊儿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儿病情进行评分,分析两种评分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急诊儿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危重及极危重患儿的识别作用。结果共收集符合条件的病历资料1147份。两种评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ρ)为0.62(P<0.0001)。急诊儿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识别危重、极危重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871,截断值分别为5和4。结论急诊儿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PCIS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准确度,具有评估病情的价值。
    • 浦洁; 周庆; 侯小会; 张琪
    • 摘要: 从早期预警评分概述、临床应用、对护理工作的意义等方面综述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危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提出对于危重症病人建立具有临床实用性的预警评分系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护理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构建易于临床护理人员使用的危重症病人早期预警评分表,有助于责任护士简洁、快速、准确地预测危重症病人病情潜在恶化风险。
    • 窦爱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创伤严重程度(CRAMS)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多发伤病人8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干预,并实施早期预警评分;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多发伤病人8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CRAMS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的院前急救干预。对比观察组两种评分系统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两组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死亡率、救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CRAMS评分系统≤6分组病人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死亡率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6分组病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途中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RAMS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多发伤院前急救中可有效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提升满意度。
    • 王跃胜; 吕璐瑶; 厉剑锋; 仰俊洁
    • 摘要: 为了研究高危病人早期识别对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安全管理的作用,笔者依托信息化构建高危病人预警系统,选择某医院对高危病人进行早期识别及干预,强化了过程监管,有利于提升医疗安全,总结了高危病人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同类医院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参考。
    • 段梁媛; 徐凌燕; 刘宁宁; 王月琴
    • 摘要: 早期识别和救治危重孕产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该文综述了危重孕产妇高危因素、早期预警评估工具的应用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目前,国外相继制定了多种孕产妇早期预警工具,在早期识别与干预、降低危重孕产妇发病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内尚缺乏本土化危重孕产妇预警评估工具,需要在循证证据和临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优化孕期健康管理质量,建立群组式孕期管理模式,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建立产科快速反应团队等干预手段有助于降低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率。
    • 杜梦韵; 甘丽丽; 陈亚萍
    •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在住院期间进行肺炎常规性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进行护理记录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和不同层级护士护理书写时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层级护士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进行护理记录,可有效减少小儿肺炎的护理记录缺陷,提高护理书写质量,缩短护士记录书写时间,该模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陶玲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MNEWS)和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NEWS)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转入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MNEWS和NEWS对328例新生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分数分析两种预警评分量表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作用。根据患儿是否入住NICU分为入住NICU组和普通病房组,比较2组新生儿的MNEWS和NEWS评分所用时间。结果:入住NICU组新生儿MNEWS总分≥6分、单项≥3分例数及新生儿总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P<0.01),且单项分指标的预测率(87.50%)明显高于总分预测率(70.24%)(P<0.01)。入住NICU组新生儿NEWS总分≥2分例数及新生儿总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0.01)。M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I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9、0.889~0.934、89.28%、81.13%,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的预测的AUC、95%I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12、0.687~0.765、69.12%、76.65%。MNEWS评估患儿入院时得分所用评估时间为(54.12±3.51)s,明显长于NEWS的(49.15±3.25)s(t=18.81,P<0.01)。结论:MNEWS和NEWS对新生儿转入NICU均有预测作用,MNEWS指标区间更加细致合理,对新生儿转入NICU有更高的预测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