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病生存

无病生存

无病生存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专利文献1264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中华内科杂志等; 无病生存的相关文献由90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智、何学鹏、刘晓东等。

无病生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13.54%

专利文献>

论文:1264 占比:86.46%

总计:1462篇

无病生存—发文趋势图

无病生存

-研究学者

  • 郭智
  • 何学鹏
  • 刘晓东
  • 杨凯
  • 陈惠仁
  • 陈鹏
  • 张媛
  • 李娟
  • 楼金星
  • 焦顺昌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放; 孙志伟; 史幼梧; 孙婧; 杜丰; 肖艳洁; 余靖; 贾军; 杨颖
    • 摘要: 目的探索药代动力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关系,用于评估手术患者预后。方法以77例食管鳞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1(ABCB1)rs1045642、rs2032582、rs3213619,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ABCG2)rs2231137、rs2231142,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ABCC1)rs246221和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2(ABCC2)rs3740066这7个SNP行基因测序,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遗传变异和无病生存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半贝叶斯收缩方法对多次检验和小样本量进行校正。结果在显性基因模型下,ABCC2 rs3740066的次要等位基因与无病生存期缩短有关[粗HR(95%CI)为4.623(1.111~19.241),P=0.035;校正HR(95%CI)为4.290(1.010~18.215),P=0.048]。结论药物代谢动力学基因ABCC2 rs374006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有关。
    • 赖盛伟; 李晨; 王冰; 万政; 黄思思; 田文
    • 摘要: 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术后复发率高达30%,而目前中高危PTC患者^(131)I治疗后相关预后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手术后行131Ι治疗的中高危PTC患者复发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初次行甲状腺手术并于术后行^(131)I治疗的中高危PT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305例患者,男性96例,女性209例,年龄15~81(41.7±11.9)岁,中危223例(73.1%),高危82例(26.9%),I~Ⅱ期292例(95.7%),Ⅲ~Ⅳ期13例(4.3%)。随访时间3~8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44例(14.4%)复发。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HR=2.774;95%CI:1.420-5.418;P=0.003)、多灶癌(HR=2.464;95%CI:1.302-4.663;P=0.006)、腺外侵犯(HR=3.455;95%CI:1.589-7.510;P=0.002)、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HR=13.446;95%CI:5.524-32.733;P<0.001)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PTC的早期规范化治疗,年龄≥55岁、多灶癌、腺外侵犯、LLNM等因素与PTC复发密切相关,伴以上特征者行^(131)I治疗后应重点关注。
    • 许彬东; 黄国忠; 陈豪; 张强
    • 摘要: 目的 探讨隆突下淋巴结清扫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隆突下淋巴结清扫组,n=120例)和对照组(隆突下淋巴结未清扫组,n=120例).统计试验组隆突下淋巴结清扫个数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logistic回归分析试验组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5 年生存率.结果 试验组平均清扫隆突下淋巴结6.03枚,淋巴结转移率为18.33%(22/120).试验组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与隆突下淋巴结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部位、肿瘤长径有关.试验组手术时间为(271.76±69.48)min,长于对照组的(248.15±76.76)min(t=2.498,P=0.013);术中出血量为(250.95±79.26)mL,多于对照组的(202.13±84.87)mL(t=4.606,P<0.001);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0.00%(48/120),高于对照组的25.83%(31/120)(x2=7.533,P=0.004);术后住院时间为(19.72±9.41)d,长于对照组的(16.52±7.87)d(t=2.849,P=0.005);住院总费用为(77 297.15±50 955.57)元,高于对照组的(67 506.22±11 310.25)元(t=2.055,P=0.041).试验组的5年生存率为44.20%(53/120),高于对照组的27.50%(33/120)(X2=8.784,P=0.003).结论 食管癌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低,其转移率与隆突下淋巴结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部位、肿瘤病理分期有关.对于胸中段、肿瘤浸润达食管肌层以上及隆突下淋巴结大小超过1.0 cm的食管癌患者应常规清扫该区域淋巴结,虽能延长手术操作时间、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总费用,但能提高其5年生存率.
    • 陈连连; 罗鹏; 王海峰; 薛茹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及初诊时高SF水平对AML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新诊断的80例AML患者临床资料,以同期住院的100例非恶性肿瘤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AML患者初诊和治疗后SF水平、骨髓活检组织内铁染色和随访资料.基于C反应蛋白(CRP)排除亚临床炎症后将AML患者分为高SF组和低SF组,进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 AML患者初诊时SF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治疗后SF水平较初诊时升高(P0.05).生存分析发现,高SF组无病生存(DFS)期和总生存(OS)期较低SF组缩短(P<0.05).结论 AML患者初诊时存在较高的SF水平,与AML患者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 鲁笑欣; 颜兵; 李方
    •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前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RLR)对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DF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年12月至2020年1月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08例非转移性结直肠腺癌患者资料,计算RLR,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RLR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手术前后RLR对患者DFS的预测价值,根据约登指数确定RLR界值;按RLR界值分层,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分层患者间DFS,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手术前后RLR对患者DFS预测的约登指数分别为8.86%和9.15%,以此分为术前RLR < 8.86%组(73例)和术前RLR ≥ 8.86%组(35例)、术后RLR < 9.15%组(48例)和术后RLR≥9.15%组(60例).经ROC曲线分析,手术前后RLR预测患者DF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95%CI 0.55~0.77,P = 0.01)和0.62(95%CI 0.51~0.74,P = 0.04),以手术前后RLR界值预测患者3年DFS率的灵敏度分别为51.60%和71.00%,特异度分别为76.60%和50.60%.经Kaplan-Meier法分析,术前RLR < 8.86%组DFS优于RLR ≥ 8.86%组(x2 = 7.35,P < 0.01),而术后RLR ≥9.15%组和<9.15%组间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69,P = 0.06).术前RLR是患者DFS独立影响因素(HR=1.13,95%CI1.04~1.22,P<0.01).结论 手术前后RLR对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年DFS率预测有一定的价值,术前RLR是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RLR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好.
    • 樊雪娇; 毕建蕾; 林琳; 赵琳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取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手术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为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6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联合手术治疗组(n=95,采取NACT联合手术治疗)与同步放化疗组(n=101,仅采取同步放化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组患者总体生存(OS)期、无进展生存(PFS)期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2组患者5年OS率、PFS率等,并采用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OS期、PFS期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对2组患者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本研究联合手术治疗组患者的5年OS率、PFS率分别为91.9%与84.0%,均显著高于同步放化疗组的64.2%与64.8%,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20、P=0.015,χ2=4.560、P=0.033).②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OS期与PFS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是其OS期的独立影响因素(HR=0.267,95%CI:0.094~0.758,P=0.013);治疗方式、肿瘤组织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患者年龄,均非其PFS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③对联合手术治疗组患者OS期与PFS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缘情况为其OS期、PFS期的独立影响因素(HR=0.027,95%CI:0.003~0.281,P=0.003;HR=0.004,95%CI:0.000~0.197,P=0.006).④联合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4.2%(4/95),显著低于同步放化疗组的13.9%(14/10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7、P=0.019).结论 对于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取术前NACT,再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采取NACT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切缘情况,为其OS期、PFS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由于本研究仅为回顾性研究,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NACT联合手术治疗该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 孙明明; 熊燕燕; 李丹阳; 徐淑宁; 乔磊; 刘莺
    • 摘要: 目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NECs)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对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可选择根治性手术,但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术后辅助化疗在NECs中的疗效尚不明确,缺乏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观察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消化道NECs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对比单纯手术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手术的消化道NE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分为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辅助化疗组于术后4~6周开始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2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次要研究终点为不同辅助化疗方案DFS.结果:共筛选62例患者,其中男性52例(83.9%),女性10例(16.1%),中位年龄为65(38~84)岁.食管NECs为12例(19.3%),胃NECs为45例(72.6%),小肠和结直肠NECs为5例(8.1%).38例(61.3%)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其中21例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EP)方案化疗,17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铂类(IP)方案化疗.21例患者术后辅助治疗超过4个周期.24例(38.7%)患者接受了单纯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2年DFS分别为58.7%和14.7%(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获益(HR:6.403,95%CI:1.329~27.465,P=0.020).结论:在可切除的消化道NECs中,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获益,但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 文豪; 兰瑛瑛; 王祖森; 姜英俊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与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D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于我院经病理学确诊为PDC并行十二指肠癌根治性手术的2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与PD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术前血清CA19-9水平升高患者较CA19-9水平正常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降低(χ^(2)=16.845、12.153,P<0.05)。患者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与性别、肿瘤T分期、脉管癌栓有关(χ^(2)=3.861~12.13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肿瘤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病理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与患者DFS显著相关(P<0.05);患者性别、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肿瘤TNM分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病理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与患者O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9-9水平、肿瘤N分期、神经侵犯、病理分化程度与患者的DFS和OS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9-9水平正常患者相较于术前血清CA19-9水平升高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术前血清CA19-9水平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评估PDC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复发情况。
    • 吴文霞; 张萌
    • 摘要: 背景 血脂异常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血脂代谢水平还可能与乳腺癌分期、病理特点、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紧密相关,但多项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基线血脂代谢水平对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3月检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电子病历系统中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02例,均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病史.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绝经状态、高血压史、体质指数(BMI)〕;空腹血标本检验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病理结果包括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组织分级.将患者按照肿瘤分期进行分组,即乳腺癌分期Ⅰ~Ⅱ期为组1,Ⅲ期为组2.记录患者DFS和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DFS和OS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血脂对乳腺癌OS及DFS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 组2 TG水平高于组1,而HDL-C水平低于组1(P<0.05).TG和HDL-C预测肿瘤分期Ⅲ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9 mmo/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6,95%CI(0.562,0.690)〕和1.14 mmol/L〔AUC为0.599,95%CI(0.531,0.668)〕.TG≥1.39 mmol/L和HDL-C<1.14 mmol/L患者Ⅲ期比例高于TG<1.39 mmol/L和HDL-C≥1.14 mmol/L者(P<0.05).TG≥1.39 mmol/L患者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TG<1.39 mmol/L者(P<0.05).HDL-C<1.14 mmol/L患者肿瘤T分期高于HDL-C≥1.14 mmol/L者(P<0.05).HDL-C≥1.14 mmol/L患者总生存率(98.1%)高于HDL-C<1.14 mmol/L患者(90.9%)(χ2=4.669,P=0.031);HDL-C<1.14 mmol/L患者无病生存率(77.4%)低于HDL-C≥1.14 mmol/L患者(89.8%)(χ2=3.859,P=0.049).矫正绝经状态、BMI、血压和血糖水平后,基线HDL-C<1.14 mmol/L为复发转移〔HR=2.907,95%CI(1.024,8.255),P=0.045〕和死亡〔HR=8.718,95%CI(1.148,66.198),P=0.036〕的影响因素.结论 HDL-C<1.14 mmol/L是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预后差的影响因素.
    • 瞿文超; 李艳敏; 万华; 吴雪卿; 冯佳梅; 高晴倩; 邵士珺; 孙佳晔
    • 摘要: 目的 研究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术后患者10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观察并随访2002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手术,并就诊于我科门诊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根据是否服用以乳癌术后方为基础的中药复方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中药组10年的总生存率为93.2%,对照组为83.4%,中药可降低64.4%的死亡风险(P0.05).结论 乳癌术后方可以给乳腺癌术后患者带来远期生存获益,提高乳腺癌术后10年的总生存率,降低死亡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