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学史意义

文学史意义

文学史意义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97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齐鲁学刊、学术论坛、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新世纪中华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第十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文学史意义的相关文献由29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江、吴夏平、席建彬等。

文学史意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5 占比:13.8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897 占比:86.03%

总计:2205篇

文学史意义—发文趋势图

文学史意义

-研究学者

  • 刘江
  • 吴夏平
  • 席建彬
  • 张再林
  • 班业新
  • 黄林蒙
  • 龙文玲
  • 何家兴
  • 刘丽红
  • 刘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京一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红柯的小说世界始终洋溢着人性的温暖、闪耀着神性的光芒。他特别善于以感性世界的营构来提纯、升华出一种哲理化的生存境界,其艺术世界的核心簇拥着关于大地、生命、爱、自由等令人肃然起敬的词汇。其中,以《生命树》为界碑,红柯开始注重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持续凝视与拷问,小说的题材选择与文本建构发生了日益鲜明的转变。这种转变表面看来是写作场域的有效开拓与敞开,实则是由写作理念所主导。
    • 孙泰然
    • 摘要: 1930年代兴起的农村破产小说,是在农村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叙述农村破产的独特小说类型。它们深受读者欢迎,但并未获得独立的文学史位置。回到历史语境,整体审视这一文学类型,农村破产小说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发现。经济视角的开创与运用,是农村破产小说的重要贡献。农村破产小说取材农村经济破产并获成功,推动了农村题材小说的健康发展。此外,农村破产小说中蕴含的民生关怀意识,是作家对新文学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 熊碧
    • 摘要: 唐传奇有机融合史传、诗歌、骈文、辞赋等文体于一篇之内,呈现出"文备众体"的典型特征,其融合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用史传法而以志怪、诗文交错、歌传相偶。唐传奇经常在史传的框架内叙奇述异、驰骋想象,也关怀现实、针砭时弊,体现出史家的批判精神;能够将诗与文交叉、组合运用,或为小说创造出诗意的境界,或传达人物的情感,或增强作品的艺术真实性;而歌传相偶则形成了文体之间的对话,构成叙事学意义上的"互文本",拓展了文学作品的表现空间。文体融合使得唐传奇在叙事、抒情、议论方面灵活自如,对后世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
    • 贺仲明
    • 摘要: 2018年,在听闻红柯骤然去世的消息后,我在微信朋友圈上发了一条信息,认为未来文学史会给予红柯比今天更高的地位。到今天,我依然坚持这一看法。这不完全在于红柯作品本身所达到的高度,还缘于他的创作在当代中国文坛的独特性。红柯为当代中国文学提供了具有探索性的审美和思想景观,具有很强的创新和启迪意义。
    • 罗晓晖
    • 摘要: 文学史课文学史课的价值是确定单元内各文本的文学史意义,深化对文学以及文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的理解。文学史课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的,通常是独立安设的。假如评价鉴赏课需要相关的文学史知识,那么,文学史课的内容可以合并到评价鉴赏课中,在此情况下文学史课即可取消,因为相关教学任务已经被评价鉴赏课解决。
    • 代亮
    • 摘要: 清代文坛名流对寿序虽有贬抑和推尊之别,但都显现出祛除积弊的强烈意愿,最终在标举归有光寿序上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他们既从中总结出足资借鉴的写作手法,特别是叙事的简练与真实以及时时运用议论和白描等,又将其化用到在自身创作实践中。以此为前提,清人将其当作衡量同类文体写作水平的准绳,同时借助选本的力量进一步确认了其经典地位。归氏寿序经典地位的形成具有丰富的文章学内涵和文学史意义。其地位的提升与其古文声誉的走高相同步,反过来又促成了后者地位的巩固。清人通过对归氏寿序与古文相通之处的推扬与趋从,将寿序从大众文化心理与世俗趣味的载体,部分转变为抒发士大夫情志与学识的工具。寿序也从为人所轻的应酬文体,成功跻身古文的行列之中。
    • 李小荣; 林素坊
    • 摘要: 陈瓘是北宋后期著名谏臣之一,伴随其贬谪生涯而有不少佛偈创作,主要类型有开悟偈、劝世偈、临终偈、问答偈、赞叹偈。其文学史意义则有:一者从陈氏的个体生命体验说,它们全面记录了贬谪时期陈瓘对佛教思想的接受历程;二者从三教融合的社会思潮看,它们又是当时理学、佛学、诗学互动的真实反映,并以其鲜明个性在武夷理学诗人群体和后世教内外作家中产生过持续的影响。
    • 刘春娜
    • 摘要: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鼎盛与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而唐代诗歌便是这广阔的文学海洋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在这一时期,文与武之间的碰撞,使得侠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咏侠诗便成为体现侠文化的重要载体。唐代诗人为塑造具有审美特性的侠客形象,在艺术技法上极为考究,并且使之蕴含着深厚的文学史意义
    • 王子成
    • 摘要: 作为文学形象之一种的僧尼,自出现至今,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历代小说文献中,虽然不乏高僧大德的形象,但总体来说,随着时代发展,而僧尼形象的演变基本上是由清雅变世俗,由受人尊敬变得令人不屑乃至厌恶痛恨,特别是明清时代,淫僧恶尼屡见不鲜.他们的恶习恶行,不仅败坏了山门,也危害了社会.文学作品中僧尼形象的恶变,究其因,不外乎人性之恶和社会风习之恶的相互影响、合力作用所致.对历代小说特别是明清小说之僧尼形象恶变轨迹的探索,以及恶变原因的分析,有着深层的文学史意义和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 张志平
    • 摘要: 浩然是“文革”时期的标志性作家,是改革开放后工农兵名作家的榜样。他评价自己的业绩抑或是研究者评价他及其作品,实则是评价中国某段历史甚至某个时代,兹事体大,难免争议。他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1994年8月完整面世后,“争议浩然”波澜迭起、气象万千,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道特异的风景线。研究者厘清“争议浩然”的缘起、过程,揭示“争议浩然”的根源、实质,不仅具有文学史意义,而且具有学术史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