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线路

文化线路

文化线路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71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建筑科学、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02233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贵州社会科学、四川文物、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三届旅游高峰论坛暨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4学术年会、2013年中国第四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等;文化线路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小方、周维楠、林祖锐等。

文化线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4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2233 占比:99.74%

总计:102504篇

文化线路—发文趋势图

文化线路

-研究学者

  • 刘小方
  • 周维楠
  • 林祖锐
  • 丁援
  • 吴晓秋
  • 谢青桐
  • 赵逵
  • 赵霞
  • 孙华
  • 方伟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潘莹; 黄悦; 施瑛
    • 摘要: 西京古道是沟通岭南与中原的古代交通要道,也是民族民系迁徙、融合之路。西京古道乐昌段位于湘粤两省交界,沿线聚集了大量来自江西、湖南、福建的移民聚落。以西京古道乐昌段沿线的湘赣籍和福建籍移民聚落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迁徙源地、路线、时段、迁移方式进行考察,并运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分析移民聚落空间形态与民居形制,通过比较不同原籍的移民聚落形态差异,探讨移民在家园再造时受到的原乡文化影响以及在他乡产生形态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湘赣籍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南北两个片区,北片区聚落形态与原居地湘南、赣中地区聚落相似度高,南片区和福建籍聚落形态接近且具有明显的客家风格特点。从而总结出移民聚落形态的形成机制不仅与移民迁徙历程有关,还包括迁出地、途经地文化的影响、对新居地环境的适应以及与周边族群的文化融合,并且反映在与方言文化现象上的同构关系。
    • 徐卫民; 段春娥; 李昕蒙
    • 摘要: 秦直道作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关于其历史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研究成果甚少。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项交通工程来看待,它在技术以外的文化、社会等层面的价值尚未被充分认知,与其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形成所做的贡献不匹配,其研究视野亟待突破。鉴于此,本文以《文化线路宪章》对“文化线路”的定义及其判别标准为基础,从文化交流的视角将秦直道纳入系列遗产的范畴中,论证秦直道的文化线路遗产性质,力求更加全面地认识和阐述秦直道在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互动共享、碰撞交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乃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 黎子铭; 王世福; 易智康; 刘铮
    • 摘要: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绿道“升级版”,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中成为一种新型政策工具,并作为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建设语境差异、以及使用群体多元等原因而较少开展活化利用实效评估。以南粤古驿道西京古道乳源段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公众感知的角度在场所使用、文化传承和经济促进三个维度考察其活化利用效益。研究发现,受访者对南粤古驿道总体评价较为积极,但对于具体功能作用如文化传承与经济促进的体会较为模糊,这表明南粤古驿道建设仍然需要场所营造、活动策划、知识培育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长期持续投入。为此,从线路营造、文化特色、产业培育三方面对西京古道乳源段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并提出对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整体工作有所启示的参考。
    • 赵心宪
    • 摘要: 从阅读相关文献入手,试图厘清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这一概念的意涵。要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成世界性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学理研究很有必要。应该上升到哲学思维的高度,从当代旅游发展的地方性与现代化着眼,关注包括“武陵民族走廊”在内的“巴蜀文化线路”的历史存在与当代延续。
    • 许建强; 韩雪; 夏志楠
    • 摘要: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内容。我国拥有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且随着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及万里长城成功申遗,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也慢慢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该文以国内1999年—2019年期间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首先从年发文量变化、发文期刊分布、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等方面归纳分析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研究的总体特征;其次从线性文化遗产的理论内涵、研究对象及旅游开发3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最后对国内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期望对线性文化遗产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方伟洁; 高源
    • 摘要: 道路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建构的基础性文化景观,也是人类学进行区域研究的重要视角。道路在被建造的同时,其自身也孕育与联结着新的社会空间,道路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交互性影响。文化线路是历史上由于人类长期的跨区域流动而产生的道路轨迹,对于促进文化圈的延展与族群互动具有历时性的影响。以“路学”为视角对中国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多条文化线路进行研究后发现,文化线路在空间场域上展现出“连接-中断-连接”的曲折发展过程,其中“连接”是文化线路在时空中延续的常态化表征。文化线路的连接和流动促进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相互依附、多民族之间的共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线路承担了推动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网络化作用。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文化线路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 王影雪; 王锦; 陈春旭; 况景行
    •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线性遗产系列战略措施和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国际层面,线性遗产研究以欧洲文化线路和美国遗产廊道为主,同时涉及绿道、风景道、历史路径、文化廊道等部分内容。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侧重点不同,前者以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为核心,后者则注重打造景观和游憩功能。整体上欧美国家以国家战略措施和项目应用为主,学术研究中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居多,文献数量较少,理论研究相对欠缺。国内线性遗产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绿道、风景道等国外概念的借鉴及本土化研究;二是围绕线性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内创新概念进行多方探索。其中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和线性文化遗产的国内研究主要围绕遗产价值评估、廊道构建和旅游开发三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较为完善,但整体方法技术创新不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线性遗产研究新兴领域,尚无明确的概念定义和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潜力。
    • 言唱
    • 摘要: 大运河是一条具有活态生命力的文化线路,孕育和滋养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线路视域下的大运河非遗,个性与共性并存,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呈现出空间分布与价值属性上的整体性。其线性特征以及流动、开放、多元、融合的特质,显示并支撑着线路的系统功能与跨文化意义。它们由运河沿线的地域生态所塑造,与特定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空间生息与共,与运河的变迁和漕运的兴衰休戚相关,并且延续着运河文脉,承载着大运河文化的深层内涵与核心价值。大运河非遗的生存和发展,始终以大运河文化线路为背景和语境,二者之间深刻的内在关联是其独特性所在。
    • 倪应丹; 顾梓莹
    • 摘要: 中国戏曲的水路传播阐释了运河的文化意义。水路班“跑码头”的演出组织形式与“流动台”等运河戏曲舞台景观,呈现出戏曲传播受运河影响的特性。而运河文化的流动性也间接地推动新的声腔与表演风格的产生,形成了戏曲艺术的水文化特征。运河文化与戏曲艺术共同具备作为俗文化的包容性与市民性,充分体现运河线路对戏曲的影响。
    • 赵书峰
    • 摘要: 以“丝路”“流域”“走廊”“通道”等为代表的线性音乐文化空间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尤其是在民族音乐学中被关注的传统乐舞沿着特定的“文化线路”(“遗产线路”)展开的跨族群、跨区域、跨文化间的传播研究。线性音乐文化空间研究经历了从早期聚焦于“丝路音乐”为主的历史音乐学研究,到强调历史文献考证与田野工作的历史民族音乐学,再到当下立足于后现代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人类学思维的立体性、流动性、关系性的多点音乐民族志研究。这些探索推动了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即开始从传统村落与社区中的音乐个案研究走向以“路”文化空间中音乐的动态的、移动的“线索民族志”书写的范式转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