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数学味

数学味

数学味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44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数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3篇、专利文献25727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新课程(小学版)、四川教育、都市家教(上半月)等; 数学味的相关文献由40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卫东、张卫星、施银燕等。

数学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3 占比:1.69%

专利文献>

论文:25727 占比:98.31%

总计:26170篇

数学味—发文趋势图

数学味

-研究学者

  • 周卫东
  • 张卫星
  • 施银燕
  • 梁玲英
  • 丁淑君
  • 于福云
  • 任卫兵
  • 伏芸芸
  • 何惧
  • 冯卫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明宏
    • 摘要: 作业作为学生一项日常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诊断学习、巩固知识、深化理解的手段,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载体。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作业的设计被提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生活味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形式呈现作业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跃跃欲试,让学生觉得写作业是没有负担的学习,乐在其中。
    • 蔡雨菲; 刘银露(指导)
    • 摘要: 创意时钟是常见的物品,文章分析了部分时钟设计中的差错,并自定义规则给出了有数学韵味的数字时钟设计方案.
    • 谢超秀
    •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实践,用数学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链接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去生成、去内化。数学教学要有数学味,更要有生活味。一、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化中彰显数学味教师要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 毛崇腾
    • 摘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重点完成的教学任务。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需要构建“数学味”的课堂,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巧妙地渗透其中。基于此,文章从生活导入、画图分析、游戏活动、信息技术、悬念思考、实践体验等角度进行论述,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 杨勇
    • 摘要: 数学课应该有独特的“数学味”,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其中的具体现象后进一步发现内在的结构和规律,经历从生活问题到建立模型再到提炼思想等一系列的“数学化”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不断品位“数学味”、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和发展.
    • 苗剑
    • 摘要: “数学味”的数学课堂就是以教师生命体验的渗透为前提,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宗旨,以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为形式,主要通过情境激发、语言激励、探究引领、合作交流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科本身独有的生活气息和数学魅力,感悟数学思想的同时体验数学之美.文章主要从什么是“数学味”课堂、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溢“数学味”这两个问题中探索并打造富有“数学味”的课堂.
    • 徐筠
    • 摘要: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丰富的当下,数学课堂更是精彩纷呈,在这种“热闹”的课堂氛围下,数学课的“数学味”却渐渐隐匿。纵观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数学化”的倾向,有的教学过于注重形式的创新,而淡化了数学本质;有的教学过于追求热闹的场面,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此,数学课在“生活味”越来越浓的同时,“数学味”已变得越来越淡,使得数学课堂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思维魅力,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
    • 许开锜
    • 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讲,自身的逻辑性、思维性比较强,学生只依靠死记硬背、理论学习是无法透彻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体现出数学课堂的“生活味”和“数学味”,围绕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观察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展现出数学课程的逻辑思维、结构性,实现“生活味”和“数学味”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思考、类比、归纳、实践、操作、分析中深化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与探究,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是对数学课堂的“生活味”和“数学味”展开探究,希望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提供指导,仅供参考。
    • 顾万波
    • 摘要: 学生进入五年级,开始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关于高的知识。这也许是他们在生活之外首次接触数学图形中的高。图形为什么有高?图形的高有什么特点?图形的高与生活中的高有什么区别?这是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追求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契合,既要唤醒学生关于高的生活经验,也要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数学图形中的高,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 王佳文
    • 摘要: 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数学语言与艺术的课堂。但目前的很多数学课程设计,很花哨,虽然生动有趣,教师竭力展示自己的课程设计创意,但学生在课堂上却依然不为所动,不被吸引。确实,如今很多教师的课堂变得越来越“精彩”,用到的信息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复杂,课堂设计PPT做得相当巧妙,但忽略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公是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笔者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期对一线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