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问题
教科书问题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19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中国文学、亚洲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专利文献6535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瞭望、外国问题研究、同舟共进等;
教科书问题的相关文献由76位作者贡献,包括龙应台、孙亚菲、崔磊等。
教科书问题
-研究学者
- 龙应台
- 孙亚菲
- 崔磊
- 张建萍
- 新井一二三
- 方舟子
- 江行
- 董菲晨
- 赵剑
- К·Γ·克亚齐莫夫
- 严圣禾
- 付玥
- 仲雯雯
- 凡雨
- 刘丽君
- 刘婉媛
- 刘常庆
- 刘建飞
- 包宝泉
- 吉田纯
- 吴亚明
- 吴小鸥
- 周波
- 姚同发
- 孫平化
- 宗文
- 尹天宇
- 崔相录
- 张哲
- 张宏杰
- 张明军
- 张淑香
- 张琦
- 张艳
- 星迷
- 李付堂
- 李国秀
- 李星
- 李楠
- 杨彪
- 树农
- 梁明
- 横川伸
- 王丹丹
- 王卫新
- 王新生1
- 王智新
- 王玉强
- 王继平1
- 王聪
-
-
吴小鸥
-
-
摘要:
教科书是教材的核心文本,是民族文化、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集中反映。近代以降,教科书见证并影响着中国社会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变革,随着“历史的视界”的拓展,需要不断解读的主题。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强调“以全面提高教材质量为目标,以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为重点,推动大中小学教材整体建设。”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2017年3月,教育部成立教材局。2017年5月,教育部启动部署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五年规划(2018-2022)。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成立。2018年5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大会,推动教材工作适应新时代要求。本专题旨在成为教科书主题相关研究的交流平台,纳入愈来愈多由不同理论、研究领域的角度探讨教科书问题的论文,也使得教科书研究的主题与方法愈趋多元化,更可以对教科书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期三篇专题论文以较为宏阔的视域,分别探讨改革开放教科书研究历程、清末民国教科书编审制度、新中国教材研究理论创新,提出创建教科书学、实行教科书模范制、教材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等观点,显示教科书研究领域有宽阔的探索空间。
-
-
王继平1
-
-
摘要:
2012年初,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2017年9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全面推开。为了推动一线教师对部编教科书问题探讨,2018年我刊开辟了“部编教科书研究”专栏。一年来,我们持续发表了30多篇相关文章,对部编教科书编写结构、内容选取、内容表述、图片选取,以及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我们也在教学观摩与交流中,与一线老师们研讨、与职前教师讨论,探讨如何将2011版初中课程标准、部编教科书指导思想、2017版高中课程标准倡导的核心素养三者与学情有机结合,实现对历史学科培养目标的达成。
-
-
-
付玥
-
-
摘要:
中小学开展价值教育是当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在价值教育方面的研究才是刚刚起步,理论基础尚不完善。在现代性价值危机的影响下,需要及早重视价值教育。本文拟通过对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价值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剖析,使一线教师能够正确、充分的了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并能够清晰地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价值教育,更好的激起其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
-
王玉强
-
-
摘要:
1982年为了平息日本教科书问题风波,日本政府制定"近邻诸国条款"以此规范教科书的审定和编写.而以渡部昇一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文人,抨击该条款是日本媒体"误报"导致中韩等国"误解"进而在教科书问题上对日本"政干涉"的产物,因此求废除该条款.本文依据1982年日本的国会记录对渡部昇一等人的论调予以驳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