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权威

政治权威

政治权威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5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067篇;相关期刊375种,包括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武汉大学2014年历史学博士论坛、2009年行政法年会等;政治权威的相关文献由55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岩、伍俊斌、佘灵芝等。

政治权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7 占比:14.8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067 占比:85.05%

总计:3606篇

政治权威—发文趋势图

政治权威

-研究学者

  • 孙岩
  • 伍俊斌
  • 佘灵芝
  • 杜才平
  • 王兵
  • 郭国祥
  • 黄卫平
  • 丁漩
  • 任剑涛
  • 侯晋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付瑀; 李美玲
    • 摘要: 政党认同体现了政党在国家、社会之中的影响力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能力,反映着政党获得民众支持与认可的程度。因此,建构以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成员形象与政党实际贡献为主要因素的政党认同对于每个政党而言都是必要的。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建构政党认同具有必然的逻辑性,不断建构、维系与深化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层面应把握方向,不断推动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把握要点,不断塑造良好的党员形象;把握根本,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
    • 舒练
    • 摘要: 政治权威是以“强制性”政治权力为支撑而获得的社会成员的“自愿性”服从,是正当性与认同性相统一的政治权力。“正当”作为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转化的逻辑起点与深层根基,主要源自政治权力所代表与维护的公共利益与价值目标。“认同”即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表示出的自愿性支持、认可与服从,是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的关键要素与内在驱力,可通过政治仪式等中介加以建构、强化。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转化也离不开以强制性手段为辅助的秩序保证。在维系和保证国家秩序的层面,转化为政治权威的政治权力更具效度与力度、运行成本更低。探究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的转化逻辑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付子文
    • 摘要: 政治权威是政治学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恩格斯权威思想指出权威的本质,提出权威是人们组织起来进行联合活动的客观需要,社会发展离不开权威。新时代我国政治权威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政治权威的提升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因此从恩格斯的《论权威》出发,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大环境下分析我国政治权威建设的重要意义,探寻新时代政治权威的提升路径。
    • 张美娜
    • 摘要: 社会契约论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卢梭代表了契约论在古典阶段的巅峰,他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是社会契约理论传统之核心方面的典范。《社会契约论》第一卷主要描述了人类的原始自然状态,批驳了政治权威建立在强力、奴役、战争等基础上的观点,指出人类结成政治社会真正的基础,说明合法的政治权威是如何通过社会契约而形成的。
    • 舒练
    • 摘要: 现代政治学中,政治权威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是社会成员自愿认同政治权力而形成的积极的合法性权力关系。相较带有强制性的政治权力,政治权威可以更有效且持久、真实而稳定地维护统治秩序。建构政治权威需围绕“自愿认同”这一核心要素。其中,政治权力所内蕴的公平正义,所表征的良好绩效、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政治领袖的超凡魅力等是获得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自愿认同的价值基础与前提保障,政治社会化作为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培育自愿认同、建构政治权威的关键路径,政治记忆、政治仪式以及政治修辞为此路径的开展提供技术要素支持。
    • 甘绍平
    • 摘要: 在规范伦理学的大家庭里,将契约视为道德论证之出发点的契约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作为近代以来标志性的理论范式,契约论是一种道德哲学、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其特点就在于将道德规范的本源、社会秩序的基础和政治统治的依据,归溯为自由与平等的行为主体在一种虚拟的初始状态下所签订的契约。这种契约体现的是行为主体在维护自身基本利益与需求上的自主意志,因而能够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并且构成了人类行为的规则、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政治权威的合法性的一种客观标准。作为近代以来标志性的理论范式,契约论伦理学凭借其内容简洁深刻、形式明了实用的优势,在与伦理学领域其他各种理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当代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流派。
    • 王兵
    • 摘要: 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革命的基本问题,决定着政治权威的最终归属.政治权威建立在"现实的人"理性选择基础之上.民主革命时期,面临生存危机的农民,吃饱饭是他们的第一需求,是其理性选择政治权威的依据.土地是农民生存根本,事关农民吃饭问题,相比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为农民谋幸福,践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土地政策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执行也更坚决,最终获得了农民的支持,树立了政治权威,1949年成为了中国的执政党.
    • 周庆智
    • 摘要: 今天的乡村权威结构最具有实质性的变化,是体制外不断成长起来的权威因素和权威形式。因此,如何把新的乡村权威纳人党一国家一社会这个体制结构框架当中,是当前乡村基层政治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在社会政治的分析视角下,对构成乡村政治权威的两个部分,即村支部(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村民自治组织)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作出概括分析,试图从乡村经验观察当中辨认两种不同的权威形式对基层政治发展的功能和作用,进而透视基层政治整合的结构性难题。
    • 毕晓梅
    • 摘要: 为掌控改革议程设置,协同推进改革事业,中共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分析中央深改组审议或审议通过的文件发现,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总体上看,中央深改组的政策措施主要围绕政府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社会建设,力求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体制性分权趋于理性化,形成有限政府、市场决定与社会自主的关系模式.
    • 田旭明
    • 摘要: 强大的社会号召力是中国革命、中国道路、中国之治的鲜明特点和优势,是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和攻坚克难历史经验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当前,社会结构变迁和调整、党的政治权威面临新挑战、转型期社会信任困境,给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带来了新的考验.为此,中国共产党须顺势而为、应时而动,立足于社会需求和发展,着眼于人民群众需要,在利益调控、意识形态建设、组织建设、社会动员方法优化等方面寻求策略并积极有为,确保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党对社会的强大引领力和号召力,从而凝聚社会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为顺利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凝聚深厚伟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