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8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41篇、会议论文60篇、专利文献3210篇;相关期刊1805种,包括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2015年学术报告会、2013北京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十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等;政治文明的相关文献由5199位作者贡献,包括虞崇胜、李抒望、包心鉴等。

政治文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41 占比:63.71%

会议论文>

论文:60 占比:0.67%

专利文献>

论文:3210 占比:35.62%

总计:9011篇

政治文明—发文趋势图

政治文明

-研究学者

  • 虞崇胜
  • 李抒望
  • 包心鉴
  • 梁衡
  • 臧乃康
  • 吴自斌
  • 孙岩
  • 韩振峰
  • 仇小敏
  • 吴学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爱军
    • 摘要: 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是政治秩序构建的两个基础,政治文明规范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建设推动政治文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互为前提和基础,二者互嵌与驱动,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内容、范围、程度决定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范围、程度。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共同聚焦于制度建设,核心在于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系统性制度文明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互嵌,汇集于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务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管理。
    • 徐吉军
    • 摘要: 钱穆《国史大纲》一书认为,宋代社会有三个新现象:一是学术文化的传播更加普及;二是政治权力解放得更加彻底,出现了"白衣卿相"的局面;三是社会阶级更加消融。宋代无论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还是文化的普及、文学艺术的繁荣、学术思想的深邃、宗教的兴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文明高度,而且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杨聪粉; 宁会志
    • 摘要: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下位概念,在跨越民族、超越地域的宏观文明尺度内,它既代表了政治发展所取得成就的总和,也是测度一个社会体系政治生活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特定社会场域内政治文明建设可划分为城镇型、农村型两类。城镇政治文明与农村政治文明并不是对立概念,而是社会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基本规律是由城市政治文明(先进的政治文明)向农村政治文明(落后的政治文明)拓展,整体上促进整个国家政治文明进步。
    • 汤荣光; 李嘉霖
    • 摘要: 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有机构成,承继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内核,聚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吸纳既往政治文明的经验教训,把握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脉络,最终形成本国政治文明的总体性以及本质性认识,引领政治文明理念创新与形态重塑。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体主义追求以及文明主体性为价值表达,于实践中证成其政治发展样态,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着力推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实现了对旧有政治文明形态的超越,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 李琳琳
    •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
    • 曲秀玲; 唐彦章
    • 摘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新时代中国式民主的最新理论概括和最新形态。从政治实践、政治制度、政治话语、政治认同、政治文明等层面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维政治呈现和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政治实践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具体现实的政治参与实践;从政治制度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科学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从政治话语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批判与建构相统一、自我与他者相融通的植根本土的政治话语表达;从政治认同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民主与治理双促进、国家与社会互融吸、价值与工具相整合的双向互动的政治认同提升;从政治文明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从政治衍生到资本逻辑再到人民至上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转变。
    • 王建光
    • 摘要: “和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概念,经过长期的理论发展,由之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和生世界观”思想。“和生世界观”强调“人天之和”“人事之和”“人人之和”与“人心之和”,强调世界因“和”而成,社会因“和”而善。在历史上,“和生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对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明建设及社会治理起到过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球化、工业化时代,提倡“和生”思想,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于加强当代社会秩序建设,以及将物理意义的空间秩序转化为充满着“和生”内涵的道德秩序等,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 王灵桂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 杨晓琳
    • 摘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会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其中包括: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从中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守住初心、守正创新,致力双赢、合作共赢,文明引领、文化共享,尊重不同、谋求大同,在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创造了奇迹,也在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中创造了奇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浅谈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理解。
    • 刘丽敏; 刘文静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始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立足新的时代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人民民主做出了创新性理论概括,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性概念,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中国这块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式民主,其本质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广大人民群众、为劳动者服务的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社会主义民主。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精准把握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