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时期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74篇;相关期刊558种,包括福建党史月刊、求实、上海党史与党建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等;民主革命时期的相关文献由1017位作者贡献,包括薛金艳、杨建、张静如等。

民主革命时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0 占比:69.9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474 占比:29.89%

总计:1586篇

民主革命时期—发文趋势图

民主革命时期

-研究学者

  • 薛金艳
  • 杨建
  • 张静如
  • 沈宝祥
  • 胡绳
  • 齐卫平
  • 冯晓蔚
  • 唐正芒
  • 宋亚文
  • 胡云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汉全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领导、组织并积极推进史学研究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这种贡献主要是:宣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积极推进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努力倡导和组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的研究。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在领导和组织历史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考察历史的进程、评析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外,还体现了“中国中心”的研究范式、“当代本位”的研究取向、“革命史观”的研究体系、“以史为鉴”的研究目标等特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组织和有效领导分不开的,这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及其特色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孟俭红
    • 摘要: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基本问题。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农民问题,开展土地革命,致力人民解放,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同样抓住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这期间,许多人为谋农民温饱孜孜不懈,为求农村发展殚精竭虑,为寻农业道路上下求索,有的遭受错误批评亦其心不悔,始终保持了农民的本色和共产党人的初心。
    • 刘汉峰
    • 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的地位。开展党内选举,作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党的建设各项制度一样,逐步在发展中走向制度化、科学化。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内选举制度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阐明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这个纲领经三分之二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同意,始得修改”。
    • 胡云生; 张彦
    • 摘要: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巡视制度建设,是以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为逻辑起点,既有其自身内部组织结构的生成动力,亦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客观需要。其设计与运行,是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决定、指示确立的,涉及组织结构、人员选拔、履行职责、制度权威等一系列工作规程和行动准则,具有革命性和选择性特征。该制度的实行,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 李秋烟; 鄢奋
    • 摘要: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革命需要,逐渐积累了用马克思主义灵活改造农民落后传统意识的卓有成效的经验,包括辩证看待农民文化传统的二重性,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农村革命文化宣传,把思想上建党放在首位。总结这一时期党对农民落后传统意识的改造经验,对于推进当代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王彦龙; 孙哲
    • 摘要: 党团关系在中国近现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党在政治生活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团关系经历了从形成、分化、调适到确定的过程。关于这一时期党团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在史料搜集整理、还是党团的成立先后顺序、合作原则与方式、分化与关系调试以及发展阶段,学术界都形成了多种不同观点,也取得了不少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内容上亟需拓展,史料有待发掘,研究视角需要开阔。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厘清党团关系调整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期推动学术界对这一领域更为深入地研究,为新时代党团关系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 汤志华; 魏晓宇
    • 摘要: 吴玉章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自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吴玉章在其四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通过创办进步报刊、创建群团组织、开办进步学校、开展统战工作等方式,深入广大工农群众、面向社会各界人士,持续不断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活动,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宋亚文
    • 摘要: 民主革命时期,施复亮发表了大量政治、经济理论著述,努力寻求中华民族的解放道路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从开始步入社会起,他就认识到从经济组织入手改造社会的重要性,并逐步坚定了终身研究中国经济的决心。20世纪30年代初,他提出了对中国经济性质和前途的正确判断。抗战时期,他积极普及经济知识,深入分析了战时中国的经济状况,详尽阐述了战后中国经济的前途、政策、建设目标和建设路线。综观施复亮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想历程,他始终都在为追求中国经济的平等地位而奔走呐喊,始终都在为争取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前途而不懈奋斗,他为中国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值得充分肯定。
    • 王兵
    • 摘要: 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革命的基本问题,决定着政治权威的最终归属.政治权威建立在"现实的人"理性选择基础之上.民主革命时期,面临生存危机的农民,吃饱饭是他们的第一需求,是其理性选择政治权威的依据.土地是农民生存根本,事关农民吃饭问题,相比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为农民谋幸福,践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土地政策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执行也更坚决,最终获得了农民的支持,树立了政治权威,1949年成为了中国的执政党.
    • 朴耘正
    • 摘要: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出版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思想高度认同,并进行了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核心——人民性,中国化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意即享有新闻出版自由权利的应包括人民大众,报刊、书籍等出版物应反映群众观点;"到群众中去"是指报刊、书籍等出版物的受众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而非某一个或几个阶级的少部分人;而且报刊、书籍等出版物应该对群众具有教育和引导作用.同时,这样的早期探索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