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免疫分析
放射免疫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9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237222篇;相关期刊428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放射免疫学杂志、实用医技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三核)论坛等;放射免疫分析的相关文献由2640位作者贡献,包括颜光涛、郝秀华、李振甲等。
放射免疫分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7222篇
占比:99.47%
总计:238496篇
放射免疫分析
-研究学者
- 颜光涛
- 郝秀华
- 李振甲
- 罗南萍
- 何云南
- 季乃军
- 樊必夫
- 陈东海
- 张中书
- 杜同信
- 梅益斌
- 王国洪
- 王录焕
- 薛辉
- 李付远
- 林季
- 童丽军
- 刘一兵
- 王成尧
- 王自正
- 褚海波
- 许瑞吉
- 韩世泉
- 唐朝枢
- 张凯
- 徐立根
- 杨道理
- 汪寅章
- 金坚
- 高平
- 叶建红
- 孙有香
- 陆思珍
- 卢艳馨
- 孙学军
- 杨希秀
- 杨永青
- 沈洪征
- 潘龙文
- 管丽华
- 袁志刚
- 贾娟娟
- 陈素娟
- 高美英
- 刘永莉
- 孔庆玺
- 李伟道
- 李银良
- 杜兴邦
- 林凤英
-
-
于小勇;
徐新丽
-
-
摘要: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1-84)及活性片段对钙磷稳态和骨代谢调节很重要。指南建议检测血清PTH浓度以监测CKD进展及骨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准确检测循环PTH1-84及活性片段并认识生物活性意义重大。目前主流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方法是免疫分析法。60年来,甲状旁腺激素免疫测定法更新了三代。第一代PTH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使用单一多克隆抗体靶向PTH 1-84氨基末端、中间区域或羧基末端部分,这些抗体可以同时检测PTH 1-84和各种PTH片段,但检测结果不能反映PTH 1-84的生物活性水平。
-
-
孙文顺
-
-
摘要:
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RIA)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双链DNA抗体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3月~2019年12月之间我院186例SLE患者、183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SLE)、78例非自身免疫疾病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SLE组、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组、非自身免疫疾病组、对照组,所有对象均分别采用ELISA法和RIA法进行血清抗dsDNA抗体的检测,评价两种检验方案的诊断效能.结果 抗dsDNA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显示,RIA法检测SLE组、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组、非自身免疫疾病组、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7.3%、23.5%、1.3%、0,ELISA法检测结果分别为62.9%、31.1%、0、0,两种检验方案SLE组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但ELISA法的敏感性为62.9%,显著高于RIA法的4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检验方案中度一致(Kappa系数=0.629).结论 两种检验方案在SLE患者的抗dsDNA抗体检测上均有较好效果,可帮助进行SLE病情活动情况的监测,ELISA法检验敏感性更好,更具有应用价值.
-
-
樊彩云;
韩世泉;
罗志福
-
-
摘要:
本文回顾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简称原子能院)建院70年以来在放射性药物方向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原子能院放射性药物、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及放射免疫分析研究、开发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发展,历年来的主要产品以及取得的主要成绩,并提出了今后原子能院放射性药物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
-
张俊涛;
祖爽
-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检验价值,为临床甲状腺检验提供依据.方法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4 月我院对 345 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 115 例甲状腺肿瘤,115 例甲亢,115 例其他甲状腺疾病,通气选取了 115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和放射免疫检验,对灵敏度,特异性,甲状腺球蛋白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四组患者接受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甲状腺球蛋白浓度均比放射免疫分析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甲状腺组最高,对照组最低,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甲状腺疾病的化学发光免疫和放射免疫检验的特异性均为 100%,对照组的化学发光免疫和放射免疫检验灵敏度是 100.0%,两种检测方式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的灵敏度比放射免疫检验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甲状腺疾病检验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灵敏度高,给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
张春芝
-
-
摘要:
目的 探索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生活免疫检验的80例疑似甲状腺肿瘤受检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把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40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法进行检验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检测法进行检验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甲状腺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经统计后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甲状腺球蛋白个数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经统计后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特异度、准确度以及灵敏度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高,经统计后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进行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生化免疫检验能够对更加准确的测定甲状腺蛋白水平,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有效帮助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病情判断,制定治疗方案.
-
-
李清学
-
-
摘要:
目的:讨甲状腺疾病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为单位,在2018年1月-2020年2月间,选取505例甲亢与甲低患者,均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同时对一些患者(134例)还进行了放射免疫测定,对比两者价值.结果:TSH、FT4、FT3可以对亚临床甲功、甲低、甲亢与正常值进行区分,不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Alb、TBG等),其价值高于TT4、TT3.结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能够将血中TSH、FT3、FT4的浓度给准确测出来,此指标相比于TT3、TT4,能够将甲状腺功能状态给准确反映出来.
-
-
张奇洲;
杨英;
李毓斌;
巴雅;
李肖红;
秦永德
-
-
摘要: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是应用核素示踪技术和体外放射分析技术进行机体的功能研究和对体内的微量物质实施超微量分析的一项实用技术.在这章内容的教学中,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系统讲授必不可少,原理分析生动有趣又严谨求实,临床实训课突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实验精神,懂得误差引入与控制,积极引导学生汲取网络资源,了解前沿.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不断改进,提高放射免疫分析教学质量.
-
-
曾春
-
-
摘要:
在生物医学检验发展中,放射免疫分析成为重点,其存在较高的灵敏度,在操作中更方便,是基础医学检验的重要技术。在反射免疫分析呈现后,一些非放射性标记免疫技术也开始增加,尤其是酶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得到新的发展。下面,对标记免疫检验技术进行聊一聊。
-
-
胡建琼
-
-
摘要:
目的:对于生化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甲状腺肿瘤患者加以分组,对比不同检测措施之后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情况;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指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甲状腺肿瘤患者接受不同检测方法之后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对比差异明显;甲状腺球蛋白指标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临床中给予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查,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应用.
-
-
-
卢艳馨
- 《第十一届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三核)论坛》
| 2014年
-
摘要:
针对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RIA)中的一些影响检测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包括:RIA血标本采集及保存;试剂的配备及储存;细菌对RIA存在一定影响;实验室、温育箱、离心机的温度;RIA操作、分离技术及r计数器的使用;r计数器要定时校正;质量控制及设兼职质量管理员或质量管理小组等.主要结论为:确保RIA检测质量的关键在于要注重检测前(病人、仪器、药品的准备、标本采集)、检测中(试剂质量、加量准确准时、仪器正常、操作正确)、检测后(核对患者姓名、标本及检查项目,确保准确无误后,按规范要求书写报告单)的每个环节,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
-
-
袁志刚;
贾娟娟;
韩世泉;
刘一兵
- 《第五届(2008)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08年
-
摘要:
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生物标志物。定期检测血液中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发的C-反应蛋白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测量范围为1~50 mg/L,灵敏度为0.30 mg/L,回收率为91.7%~114.0%,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4%和6.3%;高浓度血样系列倍比稀释后测定,实测值和计算值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90.这将为检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提供方便。
-
-
常英
- 《首届中原检验医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方法和医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AFP含量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放射免疫分析,做出线性评价、精密度评价与回收实验,并进行对比,运用两种方法对60例患者血清标本的AFP含量进行平行检测,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重复率明显优于放射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回收率明显优于放射免疫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精确度与准确性都要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
姜丹丹;
张春燕;
黄天壬;
利基林;
邓伟;
曹骥;
张力图;
余家华;
谢维;
鲁笑欣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通过运用碘[125I]β2-微球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肝癌发生过程中血清β2-MG浓度进行动态定量分析,明确肝癌组与非肝癌组、肝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以及复发转移时血清β2-MG浓度含量的变化趋势,以探讨β2-MG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复发转移中的临床意义.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3-12肝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中选取四组血清样本,分别是正常对照组30例、肝硬化组35例、肝血管瘤组35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采用RIA法测定所有组别血清β2-MG含量,并对原发性肝癌组术前和术后血清β2-MG的含量变化进行多阶段检测,并通过与从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获得的AFP值作比较,结合ROC曲线分析其对早期肝癌是否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结果表明,血清β2-MG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早期及复发转移阶段均出现特征性的升高;与AFP联用时可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率。提示血清β2-MG检测在诊断早期肝癌及判断其预后方面均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
王梅;
高晓黎
- 《第一届生物颗粒制备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技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及首过效应情况,探讨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卵巢摘除术去除内源性黄体酮干扰,分别灌胃、尾静脉注射、肝门静脉注射给予天然黄体酮脂质体溶液(PL)和微粉化黄体酮胶丸内容物(QN),不同时间经颈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处理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并求算不同给药途径下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考察首过效应.结果:灌胃给药后,脂质体组黄体酮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绝对生物利用度由15.11%提高到24.51%;脂质体组在实验条件下,约49.49%的药物于首过肝脏时被代谢,约26.00%的药物被胃肠道代谢.结论: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尽管具一定的肝脏代谢和胃肠代谢,但其仍能够通过促进黄体酮的胃肠道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从而提高黄体酮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
-
-
-
-
王梅;
高晓黎
- 《第九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
| 2008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及首过效应情况,探讨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卵巢摘除术去除内源性黄体酮干扰,分别灌胃、尾静脉注射、肝门静脉注射给予天然黄体酮脂质体溶液(PL)和微粉化黄体酮胶丸内容物(QN),不同时间经颈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处理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并求算不同给药途径下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考察首过效应.结果灌胃给药后,脂质体组黄体酮的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绝对生物利用度由15.11﹪提高到24.51﹪;脂质体组在实验条件下,约49.49﹪的药物于首过肝脏时被代谢,约26.00﹪的药物被胃肠道代谢.结论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尽管具一定的肝脏代谢和胃肠代谢,但其仍能够通过促进黄体酮的胃肠道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从而提高黄体酮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
-
-
Li-Zongqiang;
黎宗强;
Zhen-fu;
郑福;
Gao-Mingwei;
高铭蔚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探讨广西人工饲养雄性食蟹猴在少年、青年、中年阶段睾酮分泌情况,为解决人工饲养食蟹猴的繁殖问题提供基础科研资料.选用2岁11月龄(少年)、4岁2月龄(青年)、6岁10月龄(中年)等三组健康雄性食蟹猴为研究对象,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清睾酮含量变化.广西地区人工饲养雄性食蟹猴中年阶段睾酮分泌量是最大的,睾酮浓度达84.94±52.29 ng/mL峰值达198.02 ng/mL,青年猴次之,浓度为72.44±20.13ng/mL峰值为98.52 ng/mL,少年猴睾酮分泌量最少,浓度是56.84±15.32ng/mL峰值是87.53 ng/mL.试验期间少年、青年、中年食蟹猴的平均睾酮含量分别为56.84±15.32、72.44±20.13和84.94±52.29 ng/mL,并且少年组组与中年组平均睾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经过平均温度与三组动物的平均睾酮含量进行相关系数比较,结果三个实验组的相关系数分别是少年组为0.77,青年组为0.92,中年组为0.75,因此温度与青年组相关系数极显著,温度与少年组和温度与中年组相关系数不显著.广西人工饲养雄性食蟹猴睾酮含量因性功能的年龄改变而呈现出显著差别,环境温度则是影响雄性食蟹猴睾酮浓度的可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