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清β2-微球蛋白

血清β2-微球蛋白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37300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健康之路、母婴世界、医疗装备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血清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文献由36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利君、刘辉、崔艳青等。

血清β2-微球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7300 占比:99.97%

总计:537435篇

血清β2-微球蛋白—发文趋势图

血清β2-微球蛋白

-研究学者

  • 刘利君
  • 刘辉
  • 崔艳青
  • 张毅
  • 张莹
  • 罗琳
  • 赵雨
  • 郭雅娜
  • 雷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关毅标; 罗福漳; 李艳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来氟米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24 h尿蛋白及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单一组(n=34)和联合组(n=34)。单一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治疗,联合组患者在静脉滴注环磷酰胺基础上,口服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采取环磷酰胺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24 h尿蛋白及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有助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且产生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汪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在诊断高血压肾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监利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37°C水浴10 min,然后离心10 min(3500 r/min),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β_(2)-MG、Cys-C进行监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设置试剂参数,并设立质控,β_(2)-MG与Cys-C检测方法是免疫透射比法,同时测定尿素和肌酐。结果:观察组β_(2)-MG、Cys-C、尿素、肌酐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_(2)-MG、Cys-C检测是诊断高血压肾病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指标,是判断临床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段相会; 李云; 李苗; 朱映霞; 黄丽珍; 符美华; 李少燕; 陈启兰
    • 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乳酸脱氢酶(LDH)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及与疾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VEGF、LDH及β_(2)-MG水平。比较两组的血清VEGF、LDH及β_(2)-MG水平;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疾病分型、不同危险度分层、不同疾病状态患者的VEGF、LDH及β_(2)-MG水平;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LDH及β_(2)-MG与危险度分层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VEGF(126.56±13.68)pg/ml、LDH(669.39±75.63)U/L及β_(2)-MG(3.19±0.39)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36±6.37)pg/ml、(163.63±18.97)U/L及(1.86±0.1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血清VEGF、LDH及β_(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VEGF、LDH及β_(2)-MG水平与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r=0.789、0.831、0.861,P<0.05)。结论血清VEGF、LDH及β_(2)-MG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且与急性白血病危险度分层及疾病状态有一定的关系,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李爱玲; 任卫国
    • 摘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 ALB/Cr)和血清β2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内分泌肿瘤科住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50)和DR组(n=70)。回顾性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尿mALB/Cr比值等各项临床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比较尿mALB/Cr比值和血清β2微球蛋白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结果: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DR组糖尿病病程(8.72±4.347)年、血β2微球蛋白(8.72±4.347)mg/L、尿mALB/Cr比值(89.50(188.5)mg/mmol,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尿mALB/Cr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715、0.861、58 mg/mmol,差异显著(P<0.05),β2微球蛋白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诊断临界值分别为0.677、0.528、2.595 mg/L,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mALB/Cr比值和血清β2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均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且较血清β2微球蛋白,尿mALB/Cr比值升高预测价值更高。
    • 艾玲
    •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β_(2)微球蛋白联合尿系列蛋白检测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安陆市普爱医院收治的3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损伤患者和30例未出现肾损伤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30例未出现肾损伤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β_(2)微球蛋白检测和尿系列蛋白检测,然后比较其血清β_(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MA)、尿免疫球蛋白(Ig)、尿转铁蛋白(TRU)、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的水平。观察并比较用尿系列蛋白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联合尿系列蛋白检测诊断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准确率(以综合检查为金标准)。结果:1)观察组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尿MA、尿Ig、尿TRU、尿α_(1)-MG的水平分别为(2.78±0.28)mg/L、(23.73±6.91)mg/L、(19.14±6.86)g/L、(10.27±4.41)mg/L、(15.74±5.89)mg/L,对照组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尿MA、尿Ig、尿TRU、尿α_(1)-MG的水平分别为(2.13±0.12)mg/L、(16.89±3.49)mg/L、(15.79±5.16)g/L、(7.46±3.06)mg/L、(10.68±3.81)mg/L。观察组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尿MA、尿Ig、尿TRU、尿α_(1)-M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综合检查证实,用尿系列蛋白检测诊断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准确率为60.0%(18/30),用血清β_(2)微球蛋白联合尿系列蛋白检测诊断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准确率为96.7%(29/30)。与采用尿系列蛋白检测相比,用血清β_(2)微球蛋白联合尿系列蛋白检测诊断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准确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_(2)微球蛋白联合尿系列蛋白检测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张连垂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间段100例到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检测其血清β_(2)微球蛋白,将两组受检人员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进行比较,再将观察组患者在不同病程与不同肾功能分期中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为(3.50±0.45)μg/L,对照组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为(1.40±0.23)μg/L,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病程越长,其血清β_(2)微球蛋白会随之增高,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肾功能分级越高其血清β_(2)微球蛋白也会越高,从第Ⅲ期开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指标与健康正常人相比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β_(2)微球蛋白检验,有利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诊断患者病情,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与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监测中。
    • 王凯乐; 钱申贤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水平变化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88例,依据国际预后指数(IPI)分为低中危组51例和中高危组37例,两组患者化疗前均留取外周血,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IPI评分的相关性.两组患者均接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化疗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对其进行随访,比较不同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生存曲线.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Hans分类及细胞形态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与其IPI评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表达呈正相关(P<0.05);伴B症状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未伴B症状的患者(P<0.05);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P<0.05);中高危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_(2)-MG水平高于低中危组(P<0.05);血清β_(2)-微球蛋白高水平组PFS、OS均短于血清β_(2)-微球蛋白低水平组(P<0.05).结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与预后存在相关性,血清β_(2)-MG水平可作为初诊时血清学预后指标来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情况.
    • 胡文秀; 徐润和; 许珊珊; 叶启宝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肌肽酶⁃1(CN⁃1)、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方法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庐江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是否合并DAMP分为对照组(不合并DAMP,n=64)和观察组(合并DAMP,n=34)。采用单因素分析T2DM患者并发DMAP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血清CN⁃1、β2⁃MG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N⁃1、β2⁃MG水平与T2DM并发DMAP的关系,并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N⁃1、β2⁃MG水平评估T2DM患者DMAP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单因素分析,观察组的FPG、TC、TG、CN⁃1、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病程较对照组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9,2.701,2.159,3.944,7.245,2.598,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的血清CN⁃1、β2⁃MG水平均与T2DM患者DMAP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FPG水平、血清CN⁃1水平、β2⁃MG、TC、TG水平为DMA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N⁃1、β2⁃MG诊断DM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42、0.800,两者联合诊断DMAP的AUC为0.905,诊断价值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CN⁃1、β2⁃MG是DAMP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联合诊断T2DM患者的DMAP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赵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肾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接受治疗的81例SL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肾损害程度分为轻度组(n=29)、中度组(n=28)与重度组(n=24).所有患者均接受β2-MG水平检查,并分析SLE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肾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提示β2-MG水平升高是导致SLE患者肾损害加重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β2-MG水平与SLE患者肾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是导致SLE患者肾损害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可加强对SLE患者β2-MG水平的检测,为制订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晏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同型半胱氨酸(Hcy)、尿肾损伤分子-1(Kim-1)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1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健康群体作为对照2组,抽取三组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β2-MG、Hcy、尿Kim-1水平.比较三组血清β2-MG、Hcy、尿Kim-1水平及其单一、联合诊断价值.结果 经检测,观察组血清β2-MG、Hcy、尿Kim-1水平最高,其次为对照1组、对照2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β2-MG、Hcy、尿Kim-及联合诊断高血压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756、0.774、0.877,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 血清β2-MG、Hcy、尿Kim-1联合检测可有效诊断高血压肾病,利于为临床后续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提供依据,值得推广进一步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