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扁蓿豆

扁蓿豆

扁蓿豆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学、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0735篇;相关期刊31种,包括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植物学报、种子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草业科技创新与草业发展大会等;扁蓿豆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鸿雁、李志勇、师文贵等。

扁蓿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0735 占比:99.31%

总计:20879篇

扁蓿豆—发文趋势图

扁蓿豆

-研究学者

  • 李鸿雁
  • 李志勇
  • 师文贵
  • 石凤翎
  • 蔡丽艳
  • 鱼小军
  • 刘磊
  • 杜建材
  • 王海庆
  • 王照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伊风艳; 杨鼎; 温超; 晔薷罕; 巩青; 吴玉霞; 布仁朝古拉; 张璞进
    • 摘要: 为探求破除扁蓿豆种子硬实特性的最佳方法,采用砂纸打磨、切割、液氮处理、热水浸种、酸(98%浓硫酸、20%盐酸溶液)、碱(30%氢氧化钠溶液)等7种处理方法,开展了破除扁蓿豆种子硬实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切割处理能够完全破除种子硬实,种子发芽率达到99.00%;砂纸打磨后种子的硬实率可下降到7.50%,发芽率达到82.50%;100°C热水浸种5 min,发芽率可达77.00%,并且对幼苗伤害较小;浓硫酸处理15~40 min,硬实率下降到3.00%,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但处理时间过长会导致萌发后幼苗不能正常生长;液氮处理5~40 min,均能使发芽率提高到60.00%以上,但处理时间过长对幼苗伤害较大;20%盐酸和30%氢氧化钠处理对破除种子硬实效果不显著。
    • 王玉霞; 刘耀峰; 鱼小军
    • 摘要: 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扁蓿豆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于定西市安定区进行了为期3年(2017-2019年)的田间试验,以平作处理为对照,设置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垄沟覆秸、平作覆秸和垄沟5种处理,研究了扁蓿豆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扁蓿豆生长第2年、第3年垄沟覆秸和平作覆秸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0~10 cm土层,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垄沟覆秸、平作覆秸和垄沟处理与平作处理相比,生长第2年、第3年平均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4.4%、22.6%、33.9%、26.4%和3.4%;生长第2年、第3年平均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9.2%、4.9%、108.3%、105.0%和0.9%。总体来说,各处理对扁蓿豆生长第2年和第3年草地0~10 cm土层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且秸秆覆盖种植的土壤酶活性最高。
    • 张小娟; 杨航; 张琪琳; 张鹏程; 宋建超; 鱼小军
    • 摘要: 为了明确扁蓿豆是否存在自毒效应,以期为扁蓿豆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扁蓿豆种子为受体,采用室内培养皿种子萌发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0.001、0.025、0.050、0.100 g/mL)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水浸提液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扁蓿豆植株地上部分与根部水浸提液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和单株鲜质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总体表现为在质量浓度0.100g/mL下抑制作用最强。扁蓿豆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处理在0.100 g/mL质量浓度下发芽率较对照蒸馏水显著降低了39.00%(P<0.05),种子发芽指数较对照蒸馏水降低了82.00%;根部水浸提液在0.100 g/mL质量浓度下胚根长较对照蒸馏水显著降低了50.00%。各指标的化感效应指数与质量浓度均呈负相关。
    • 李颖; 鱼小军; 赵一珊; 王琳; 彭珍; 范丽花; 王玉霞; 马晓东
    • 摘要: 为筛选出提高低温下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种子发芽能力的处理措施,本研究选取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分别对扁蓿豆进行了7种不同浓度的浸种处理,测定了2种外源物质对低温下扁蓿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外源物质浸种处理下扁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初次发芽天数无变化.供试处理中,低浓度的SA(0.1~10μmol·L-1)和ABA(0.001~0.5μmol·L-1)对扁蓿豆种子萌发﹑根长和芽长均有促进作用,且对根长和芽长的促进效果较种子萌发好,高浓度的SA(>20μmol·L-1)和ABA(>1μmol·L-1)显著抑制了种子萌发及根和芽的伸长(P<0.05).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0.05μmol·L-1的ABA浸种处理是低温下促进扁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
    • 白泽珍; 杨美红; 赵祥
    • 摘要: 采用活体植物动态顶空吸附法(DHA)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收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黑豆(black soybean)和野大豆(Glycine soja)3种豆科植物气味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3种植物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探究了不同收集方法对豆科植物挥发物组分分析的影响.结果 表明:3种植物通过2种方法收集到7类化合物:醇、醛、酸、酯、酮、萜和烃类,动态顶空法收集到的挥发物组分与固相微萃取收集到的组分不同.挥发物扁蓿豆动态顶空法收集到33种,固相微萃取法收集到24种;黑豆和野大豆动态顶空法收集到18种和16种,固相微萃取法收集到24种和22种.2种收集方法检测出扁蓿豆中有6种相同化合物,黑豆和野大豆中的相同化合物分别为3种和4种;其中,4-乙基苯甲醛和乙酸叶醇酯是3种豆科植物的共有化合物.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的挥发物以酯类为主,固相微萃取法收集挥发物以醇类为主.动态顶空吸附法可反映植物近自然状态,因此建议使用该法收集活体植物挥发物.该研究结果可初步确定豆科植物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筛选豆科植物中对昆虫具有引诱活性的挥发物提供参考.
    • 王芬; 石凤翎; 张雨桐; 吴馨羽; 伊风艳
    • 摘要: 利用新一代载人飞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3个不同株型的扁蓿豆品种(直立型扁蓿豆、蒙农1号扁蓿豆、蒙农2号扁蓿豆)种子67h,以探求太空环境对3个扁蓿豆种子萌发及其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太空搭载促进了蒙农1号扁蓿豆和蒙农2号扁蓿豆种子萌发,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一些优异性状变异,诱变率为2.22%~4.26%.其中,第一真叶呈方形的变异株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幼苗期为0.55cm/d,生长期为1.23cm/d,是培育扁蓿豆新种质的重要材料.
    • 王芬; 石凤翎; 张雨桐; 吴馨羽; 伊风艳
    • 摘要: 利用新一代载人飞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3个不同株型的扁蓿豆品种(直立型扁蓿豆、蒙农1号扁蓿豆、蒙农2号扁蓿豆)种子67h,以探求太空环境对3个扁蓿豆种子萌发及其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太空搭载促进了蒙农1号扁蓿豆和蒙农2号扁蓿豆种子萌发,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一些优异性状变异,诱变率为2.22%~4.26%。其中,第一真叶呈方形的变异株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幼苗期为0.55cm/d,生长期为1.23cm/d,是培育扁蓿豆新种质的重要材料。
    • 雷雨晴; 张业猛; 王海庆
    • 摘要: 乙烯应答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ERF)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低温胁迫转录组测序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克隆了一个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的ERF转录因子基因MrERF1.序列分析表明,MrERF1基因包含了一个94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316个氨基酸组成的序列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AP2结构域,具有典型的ERF转录因子特征.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其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MtABR1蛋白的同源性最高.构建表达MrERF1融合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载体,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下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结果证明MrERF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结果表明,构建pGBKT7-MrERF1载体转化AH109酵母感受态细胞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对MrERF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扁蓿豆的茎、叶、芽和花序中均有表达,但在根中不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MrERF1基因的转录与光周期和生物节律无关.此外,MrERF1的表达受高盐、干旱、水淹、低温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诱导.本研究表明,MrERF1能够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为进一步分析MrERF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王玉霞; 柴锦隆; 周洋洋; 徐长林; 王琳; 鱼小军
    • 摘要: 为探究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生产的最佳种植方式,以期为该地扁蓿豆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于2017-2019年在甘肃定西设置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垄沟覆秸、平作覆秸、垄沟和平作(对照)研究了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前3年扁蓿豆植株绝对高度、分枝数、主根长度、光合特性、荚果数、种子数、实际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皆表现为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平作覆秸>垄沟覆秸>垄沟>平作处理;2017年植株绝对高度、分枝数、光合特性、实际种子产量在垄沟覆膜和地膜平覆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18-2019年植株绝对高度、分枝数和实际种子产量在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平作覆秸和垄沟覆秸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3年实际种子产量垄沟覆膜处理均表现最好,较平作处理分别提高110.4%、38.6%和20.4%,其次是地膜平覆和平作覆秸处理,较平作处理分别提高了94.6%、38.4%、15.5%和48.0%、37.1%、13.3%.考虑到种子产量、地膜成本、土壤污染以及耕作便捷程度等因素,平作覆秸处理适宜在陇中地区扁蓿豆种子生产中推广应用.
    • 吴建禹; 李俊; 李志勇; 王树英
    • 摘要: 对50份扁蓿豆种质材料的单株荚果数、千粒重、单荚种子数、实际种子产量、理论种子产量和裂荚率等性状进行观察记载与统计分析,筛选低裂荚率种质并统计其后代的裂荚率和实际种子产量,探究扁蓿豆成熟时荚果开裂的特性、遗传特点以及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自然条件下扁蓿豆单株平均裂荚率为76.50%,呈正态分布;人工选择1年后,抗裂荚种质后代群体裂荚率降低了25.91个百分点,实际收获的平均种子产量提高了14.50g;确定了裂荚性为数量性状,可遗传且为隐性性状;从群体中筛选出1个低裂荚种质,为扁蓿豆抗裂荚种质筛选和遗传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