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提液
水浸提液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80088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种子、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届全国农产品贮藏加工科技交流大会、全国植物化学控制与化感作用交流研讨会、第二届长江三角洲地区植物学研讨会等;水浸提液的相关文献由789位作者贡献,包括任秀珍、夭建华、奥岩松等。
水浸提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0088篇
占比:99.96%
总计:580298篇
水浸提液
-研究学者
- 任秀珍
- 夭建华
- 奥岩松
- 曾婉俐
- 朱洲海
- 李志华
- 李雪梅
- 沈益新
- 管莹
- 米其利
- 陈业兵
- 高茜
- 黄海涛
- 刘伟堂
- 刘燕
- 叶玉娟
- 李增梅
- 李洁
- 杜茜
- 杨顺义
- 沈慧敏
- 胡绵好
- 董崭
- 董淑琦
- 袁菊红
- 邓立刚
- 邬彩霞
- 闫兴富
- 雷波
- 高岩
- 云兴福
- 何开跃
- 党占海
- 关德军
- 刘勇
- 刘建国
- 刘晚苟
- 刘瑞姣
- 刘红云
- 刘金祥
- 刘锴栋
- 原向阳
- 史冬冬
- 吴会芹
- 吴向华
- 周文宗
- 周立业
- 周立彪
- 唐萍
- 宋喜娥
-
-
陈雅;
张宇翔;
郭良芝;
魏有海
-
-
摘要:
为了明确密花香薷是否存在自毒作用,本试验以密花香薷的不同营养器官作为供体,密花香薷种子作为受体,采用纸培法,研究密花香薷叶、茎、根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密花香薷自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叶、茎、根水浸提液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就越明显,其中叶水浸提液浓度达到试验所设置的最高浓度50 mg/m L时,其发芽率降至4.44%,发芽速率较对照降低99.81%,发芽势骤降至2.22%,发芽抑制率达到93.85%,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分别降至0.66、0.01;从综合化感效应可以看出,叶水浸提液抑制效果最好,茎次之,根最弱,整体表现为抑制幼苗生长。可见,密花香薷存在自毒作用,其自毒作用强度表现为叶>茎>根,建议在种植密花香薷的田间管理中应当及时清理其中落叶,并且避免连作。
-
-
于东立;
郭韶鑫;
冯志培;
范贝贝;
杨喜田
-
-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短尾铁线莲和刺槐人工林的种间关系,探究短尾铁线莲是否对刺槐幼苗有潜在的化感作用。【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5、10、20、30和50 g·L^(-1))的短尾铁线莲根、茎和叶各部位水浸提液对刺槐幼苗根系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短尾铁线莲不同组织(根、茎和叶)水浸提液对刺槐根系生长和生理特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短尾铁线莲根、茎和叶浸提液在<20 g·L^(-1)时对刺槐幼苗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且作用程度与浸提液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根、茎浸提液对其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叶浸提液;而在50 g·L^(-1)时却抑制其生长;(2)3种浸提液在50 g·L^(-1)时对刺槐幼苗根系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50 g·L^(-1)时3种浸提液浇灌刺槐幼苗后,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减少38.10%、33.25%和51.49%(P<0.05);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增加38.09、25.25和18.99 nmol·g^(-1)(P<0.05);(3)短尾铁线莲的3种水浸提液在<20 g·L^(-1)时,使刺槐幼苗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而在50 g·L^(-1)时,根系中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小于CK(P<0.05);茎浸提液对刺槐根系SOD和CAT活性的作用大于根和叶浸提液。【结论】短尾铁线莲对刺槐幼苗存在一定的化感作用,且短尾铁线莲茎浸提液对刺槐幼苗根系生长及抗氧化酶整体影响较大。
-
-
王田涛;
关德军;
周文忠;
钟汝艳;
李河;
施娴
-
-
摘要:
从化感作用角度筛选适宜与灯盏花进行间作、套作、轮作的农作物,从而为解决灯盏花连作障碍、建立合理的灯盏花间作、套作、轮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提法制备灯盏花根、茎、叶浸提液,每种浸提液设4个浓度梯度[0(CK)、0.05、0.10、0.15 g/mL],研究灯盏花不同部位水浸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灯盏花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和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生理均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且化感作用强度随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灯盏花根、叶水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长的影响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灯盏花各部位水浸提液对小麦、萝卜化感作用的排序分别为叶=茎>根、根>茎>叶;灯盏花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萝卜的综合化感指数均为负值,综合化感效应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综合来看,小麦比萝卜更适宜与灯盏花进行间作、套作、轮作。
-
-
王辉;
马向丽;
另如贵;
张燕;
任健;
代微然
-
-
摘要:
本试验以滇西北人工草地建设中常用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舟叶橐吾(Ligularia cymbulifera(W.W.Smith)Hand.-Mazz.)地上部和根部的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舟叶橐吾植株浸提液对3种供试牧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有抑制作用,其中根部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比地上部更为明显,且具有很强的浓度效应。另外,高、中浓度的提取液进一步抑制了供试牧草苗高和根的生长(P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对舟叶橐吾叶片开展的非靶向分析一共发现了283种成分,主要是有机酸、酰胺类。由于舟叶橐吾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在人工草地建设中应尽可能去除舟叶橐吾,避免给生产带来损失。
-
-
李广云;
曹永富;
刘瑞倩;
郁万文
-
-
摘要:
以水杉叶水浸提液为供体,银杏幼苗为受体,研究银杏幼苗对水杉叶浸提液添加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银杏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浓度水杉叶浸提液处理中低于对照,但随着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银杏叶中游离脯氨酸、总黄酮含量及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T2处理的3个指标最高。(2)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及总黄酮含量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其中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存在显著性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存在极显著的高强度正相关,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总黄酮与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存在弱度的正相关。(3)基于隶属函数评价,第一次采样时的处理排名为T2>T4>CK>T1>T3,第二次采样时的处理排名为T2>T3>T4>T1>CK,两次采样均是以T2较优。综上所述,水杉叶浸提液对银杏幼苗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表现为中高浓度下促进,低浓度下抑制。
-
-
杨秀娟;
李卫雅;
李彩苗;
成碧君;
高芬;
赵军
-
-
摘要:
黄芪和三七根腐病害日益显著,严重制约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旨在探讨茶籽饼水浸提液和挥发性气体,以及茶籽饼中有效抑菌成分对黄芪和三七根腐病6株优势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究茶籽饼中各物质成分抑制根腐病病原菌生长的能力。试验采用平板接种法对黄芪和三七根腐病6株优势病原菌进行培养,每日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抑菌率。结果表明,2 g·L^(-1)茶籽饼水浸提液对黄芪根腐病病原菌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率分别为52.08%、20.89%、41.98%。5 g·L^(-1)茶籽饼水浸提液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腐皮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土赤壳菌(Ilyonectria sp.)的抑菌率分别为25.31%、30.51%、13.33%。50 g·L^(-1)茶籽饼挥发性气体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F.solani、F.oxysporum、Ilyonectria sp.的抑菌率分别为52.16%、60.16%、40.47%。茶籽饼中茶皂素和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6株病原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1-辛烯-3-醇和2-甲基丁酸抑菌能力最强。研究结果为茶籽饼防控中药材根腐病奠定了基础。
-
-
李培;
郑崇兰;
龙丽;
黄庆;
刘永安
-
-
摘要:
为研究泡核桃凋落叶对生菜(Lactuca sativa)、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菜心(Brassica chinensis)和辣椒(Capsicum annuum)4种蔬菜的化感综合效应,采用发芽试验,利用培养皿纸床法,研究泡核桃凋落叶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4种不同参试材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参试材料对泡核桃叶化感作用的敏感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生菜>菜心>白菜>辣椒,对生菜的抑制作用最强(SE=-0.30),辣椒具有很好的适应性(SE=0.22);浸提液对种子的发芽指数影响最大,其次为发芽势,发芽率影响最小;在幼苗生长阶段,浸提液对地下部分根长影响最大(SE=-0.12),对地上部分影响相对较小,当浓度为40 g/L时,对根长均起到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泡核桃水浸提液对蔬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辣椒用于农林复合种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
-
张曼;
单春燕;
陈志远;
王柳洁;
张少龙;
侯贺平;
李玉英;
张龙冲
-
-
摘要:
【目的】探讨石榴(Punica granatum L.)叶浸提液对6种常见牧草的化感作用,以期为石榴林下复合种植牧草提供参考。【方法】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鸭茅草(Dactylis glomerata L.)、黑麦草(Festuca ovina L.)、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6种常见牧草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5、0.025、0.005 g·mL^(-1))石榴叶片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除鸭茅草、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的部分指标在低质量浓度的石榴叶片水提液下(0.005 g·mL^(-1))表现出化感促进作用外,大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且处理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结论】石榴叶浸提液对6种常见牧草均有化感作用,且表现出质量浓度效应,不同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及其幼苗对石榴叶片水提液的化感综合响应各异,利用所设置质量浓度下的总化感效应指数综合比较这6种牧草草种所受化感抑制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毛苕子>白三叶>黑麦草>鸭茅草>红三叶>狼尾草。
-
-
丁杰萍;
罗永清
-
-
摘要:
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的优势灌木之一,可通过强烈的化感作用限制其他物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种子添加是植被群落结构优化的有效措施,而物种选择是种子添加的关键。因此,选取两种不同种源4个牧草物种[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用差巴嘎蒿根、茎和叶凋落物的水浸提液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类型和浓度(0、10、20、40、60、80和100 g/L)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差巴嘎蒿凋落物水浸提液对乡土物种冰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具有强烈的化感抑制效应,不同类型凋落物的抑制效应存在差异。而对于引进物种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差巴嘎蒿各类凋落物水浸提液均对其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明这两个物种对差巴嘎蒿的化感效应有较高的耐受性。因此,从种子萌发角度来看,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半固定沙丘植被群落结构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
陈志怡;
李金月;
李敏
-
-
摘要:
本研究以核桃根、叶为材料,对其水浸液对半夏生长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显示,除100mg·mL^(-1)的根浸提液外,其他各浓度的核桃根、叶水浸提液处理的半夏出苗数均高于对照,初步推测是由于不同浓度核桃根、叶水浸提液对导致半夏种茎腐烂的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提高了出苗率。100mg·mL^(-1)的叶浸提液,2mg·mL^(-1)、25mg·mL^(-1)的根浸提液不仅提高了半夏出苗率,还能促进半夏苗的生长,其他浓度的叶浸提液和根浸提液对半夏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也无抑制作用,因此初步断定,在核桃林下种植半夏从化感效应上来分析是可行的。
-
-
马永林;
马跃峰;
郭成林;
王彦辉;
覃建林
-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假臭草是近几年来入侵中国南方的外来杂草,目前已成功侵占海南、福建、广东等省沿海的大部分果园、草地、农田等农业生态系统,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明确其为害作用机制,更好的对其进行治理,本文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假臭草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西瓜、水稻、萝卜和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各浓度的假臭草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都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并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化感效应显著增强。当浓度为0.O5留mL时,4种受体作物的化感综合效应强弱顺序为西瓜>萝卜>水稻>辣椒。明确假臭草对不同供试作物的化感作用,可为该入侵杂草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
邱静;
翁丽萍;
姜慧燕;
刘军波
- 《第十届全国农产品贮藏加工科技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以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目标,筛选出抗氧化能力最优的乌饭叶水浸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优化水提乌饭叶固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对乌饭叶水提取液还原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用Box-Behnken中心设计及其响应面法实验优化乌饭叶水浸提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终得到乌饭叶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40,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50°C,提取次数为1次.
-
-
-
叶玉娟;
何开跃;
谢纯纲;
谢彩琴
- 《第二届长江三角洲地区植物学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以刺槐、萝卜和苏丹草3种植物作为受体,通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7年生深山含笑新鲜叶片自然挥发物、水浸提液和挥发油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深山含笑叶片自然挥发物、水浸提液和挥发油降低3种受体的发芽率,对受体的根长、苗高和鲜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均使3种受体幼苗蛋白质含量、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因此,深山含笑对刺槐、萝卜和苏丹草均有化感抑制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