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杉

水杉

水杉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53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中国文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0篇;相关期刊267种,包括花木盆景:花卉园艺、安徽林业科技、湖北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论坛、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七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大会、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等;水杉的相关文献由887位作者贡献,包括范深厚、姚兰、王希群等。

水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5 占比:86.2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74%

专利文献>

论文:70 占比:12.99%

总计:539篇

水杉—发文趋势图

水杉

-研究学者

  • 范深厚
  • 姚兰
  • 王希群
  • 艾训儒
  • 郭保香
  • 牟新利
  • 王长华
  • 黄伟祥
  • 刘云
  • 马履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浮
    • 摘要: 水杉红了的时候,在武汉有一个绝好的观赏处,那就是东湖宾馆。东湖宾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东湖之滨,庭院面积180多万平方米,水岸线长达3000多米,东眺磨山,南望珞伽,院内湖光山色,森林茂密,被称为湖北的中南海,是“白云黄鹤的地方”。
    • 苟姝贞; 余东; 杨冬; 邓仕槐; 向峻伯
    • 摘要: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pH值梯度(pH 2.0、pH 3.0、pH 4.0及pH 5.6)模拟酸雨,研究其对水杉SOD、POD及CAT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喷洒6次模拟酸雨后,pH 2.0和pH 3.0处理下水杉叶片SOD酶活性比对照组水杉叶片SOD酶活性显著降低,pH 2.0和pH 3.0的模拟酸雨已影响水杉的抗氧化系统。②各处理下水杉叶片POD酶活性随着酸雨胁迫次数的增加总体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pH 4.0处理下的POD酶活性明显低于pH 5.6,且与未喷洒酸雨前趋势保持一致,表明pH大于4.0的酸雨不会影响到水杉叶片的POD酶系统,从而推断酸雨对水杉POD酶系统的伤害阈值为pH<4.0。③各处理下水杉叶片CAT酶活性随着酸雨胁迫次数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pH 4.0处理下与pH 5.6对照的CAT酶活性不具有显著差异,酸雨对水杉CAT酶活系统的伤害阈值为pH<4.0。
    • 向智建
    • 摘要: 水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树型挺拔、端庄,是城市绿化理想的彩叶树种。主要阐述水杉的繁殖方法、移栽技术、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同时对水杉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加以介绍,以期为水杉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刘小红
    • 摘要: 以水杉原生种为材料,提取其幼嫩植株的根、茎和叶的总RNA,经mRNA纯化、反转录、全长转录组文库构建等过程,再采用SMRT技术测定其全长转录本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对获得的原始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总RNA符合建库要求;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包含5914711个亚读段(subreads)的14.0 Gb的数据,质量控制处理后包括236130个全长非嵌合读段(reads)和97626个一致性reads;转录本经去冗余处理后共获得61057个全长一致性读段(unigenes),其中有54099个被成功注释到7个数据库中,注释比达88.60%;对水杉unigenes作CDS(coding sequence)长度分布及转录因子分析,其CDS长度范围为144~6477 nt,平均长度约为679 nt;共检测到2386个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可以归类为29个家族。
    • 问宇翔; 冯坤乔; 童冉; 吴统贵; 王高峰
    • 摘要: [目的]研究水杉细根和粗根碳(C)、氮(N)、磷(P)计量特征对N添加的响应,揭示细根和粗根N、P养分分配格局的变化,为科学认识水杉对N沉降的适应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苏省东台市林场水杉人工林进行长期N添加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1))、低N(LN,56 kg·hm^(−2)·a^(−1))、中N(MN,168 kg·hm^(−2)·a^(−1))、高N(HN,280 kg·hm^(−2)·a^(−1))4个N添加处理,测定水杉细根(直径<2 mm)和粗根(2 mm≤直径≤5 mm)C、N、P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果](1)N添加对水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水解氮含量存在明显促进作用,且随着N添加量增加,这种促进作用有所减弱。N添加对土壤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和pH均无显著影响。(2)随着N添加量的增加,水杉细根和粗根N含量、C:P、N:P显著增加,P含量和C:N显著下降。此外,细根和粗根N含量、C:N和N:P在HN处理下对N添加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细根N含量、C:N和N:P在HN处理下对N添加响应减弱。(3)水杉粗根N含量和C:N可塑性响应在HN处理下显著高于细根,粗根N:P可塑性响应在MN和HN处理下显著高于细根。[结论]水杉细根和粗根C、N、P计量特征对N添加的响应较为一致,分析发现粗根N含量、C:N、N:P的可塑性响应在HN处理下显著高于细根。研究结果为认识N沉降持续增加背景下林木地下部分养分分配策略提供新的思路,也为沿海防护林养分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鲁旭荣; 李权; 林辉
    • 摘要: 将水杉木材用于基材制备实木复合地板并与市面常见的多层和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理化性能、导热及声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杉基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含水率为10.7%,甲醛释放量为0.112 mg/m^(3),浸渍剥离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3种实木复合地板由于结构和树种组成不同,导热性有较大差异,水杉基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导热系数为0.188 W/(m·K),在3种实木复合地板中最低,保温隔热效果最好。水杉基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在0.2~2 kHz范围内11个频率条件下的吸声系数,均高于相同频率条件下其他2种实木复合地板。密度、含水率、漆膜厚度等均对产品吸声系数有影响。
    • 周辰琴; 余拥军; 方陆明; 刘雨真; 胡建锦
    • 摘要: 树冠是树种识别、估测树木胸径、估算森林蓄积量、监测树木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无人机遥感具有低成本高精度等优势,非常适合高分辨率影像的获取。以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风景区的水杉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获取不同飞行高度以及不同郁闭度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面向对象法提取平均冠幅。以地面实测的平均冠幅作为参考,在相对低郁闭度的情况下飞行高度在65,70,75m时冠幅提取精度分别为:95.39%,94.80%,94.29%。在相对高郁闭度的情况下冠幅提取精度分别为:89.10%,88.10%,88.03%。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无人机高度的增加,冠幅提取的精度逐渐降低,且在两种不同郁闭度的情况下同样适用,其精度都在88%以上。该方法高效可靠,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广云; 曹永富; 刘瑞倩; 郁万文
    • 摘要: 以水杉叶水浸提液为供体,银杏幼苗为受体,研究银杏幼苗对水杉叶浸提液添加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银杏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浓度水杉叶浸提液处理中低于对照,但随着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银杏叶中游离脯氨酸、总黄酮含量及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T2处理的3个指标最高。(2)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及总黄酮含量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其中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存在显著性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存在极显著的高强度正相关,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总黄酮与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存在弱度的正相关。(3)基于隶属函数评价,第一次采样时的处理排名为T2>T4>CK>T1>T3,第二次采样时的处理排名为T2>T3>T4>T1>CK,两次采样均是以T2较优。综上所述,水杉叶浸提液对银杏幼苗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表现为中高浓度下促进,低浓度下抑制。
    • 王茹; 罗永坚; 刘相泉; 卢新雄; 尹广鹍; 邓志军
    • 摘要: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是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的孑遗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的濒危特有树种,对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水杉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物种保护和种质创新.从在线数据库下载完整的水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共筛选出57条蛋白编码序列.总的GC平均含量和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GC平均含量分别为37.44%和26.79%,密码子适应指数平均值为0.61,有效密码子数平均值为46.55,表明水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具有较弱偏好性.ENC-plot、PR2-plot分析及中性绘图分析表明,影响水杉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最主要因素为自然选择.高频密码子有31个,高表达密码子24个,既是高频表达又是高密度表达的最优密码子有10个.
    • 吴香玲
    • 摘要: 水杉是一种杉科落叶大乔木植株,同时也是我国珍贵的保护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水杉的经济价值较高,适用于建筑、桥梁、家具及造船等诸多领域。文章介绍了水杉的生态习性及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阐述了其常见病虫害(立枯病与赤枯病)的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