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3D腹腔镜

3D腹腔镜

3D腹腔镜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30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78223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护理学会第3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广西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3D腹腔镜的相关文献由1035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海、李松岩、杨剑等。

3D腹腔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78223 占比:99.94%

总计:478530篇

3D腹腔镜—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涛; 尹黎波; 陈巍; 权博源; 李萌; 高腾
    • 摘要: 目的探讨3D腹腔镜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2D腹腔镜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取3D腹腔镜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情况、疼痛程度、TNF-α、IL-6水平、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计数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TNF-α、IL-6水平及CTC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腹腔镜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循环肿瘤细胞负荷,提高治疗满意度。
    • 罗红杰; 黄运德; 王万鹏
    • 摘要: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开腹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对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胃肠激素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细胞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开腹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观察组40例给予3D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胃肠激素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进食、排便、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1 d 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GAS、MTL比对照组高,观察组CCK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MDA、AOPP比对照组低,观察组SOD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比对照组22.5%低(P<0.05)。结论:3D腹腔镜可改善开腹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伴肝细胞癌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严铁寰
    • 摘要: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佳木斯市肛肠医院收治的8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CME治疗,观察组给予3D腹腔镜下CME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血清MACC1、CEA、CA199水平,术后并发症及12个月内局部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局部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3D腹腔镜下CME治疗右半结肠癌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血清MACC1、CEA、CA199水平,减少肿瘤负荷,降低术后局部复发风险。
    • 曾虎; 肖广发
    • 摘要: 目的:研究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湘雅常德医院行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的5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右半肝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肝中叶切除术、肝Ⅴ段切除术及肝左外叶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73±27)min、(123±9)min、(246±33)min、(96±18)min和(92±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97)ml、(134±28)ml、(252±36)ml、(108±25)ml和(107±36)ml;住院时间分别为(16±6)d、(12±1)d、(14±3)d、(11±2)d和(8±2)d。结论: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具术中出血少、分离管道结构更清晰、并发症少、手术用时短、康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小翠; 陈伟涛; 付志情; 杨子英; 俞纪东; 徐燕苗
    • 摘要: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妇科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2D腹腔镜手术,研究组采用3D腹腔镜技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2D腹腔镜手术,3D腹腔镜技术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少成; 孙元星; 胡生银; 张慧文; 曹海东
    • 摘要: 目的研究3D腹腔镜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的疗效、安全性及3D腹腔镜的优势。方法选取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58例,其中研究组应用3D腹腔镜技术30例,男22例,女8例;对照组应用2D腹腔镜技术28例,男21例,女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等临床资料和临床疗效、术中术者视觉舒适度主观感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均随访6个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3D腹腔镜技术空间定位更好,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率。
    • 黄桂英; 宫满成; 董文静; 袁润强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09、0.52,P>0.05);肠内营养组手术并发症(切口愈合不良、尿瘘)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63,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4.90,P<0.05)。结论: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余智涛; 温建燔; 张磊
    • 摘要: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老年患者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64例老年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使用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使用3D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效果、炎症状态、血浆胃肠激素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生长激素(SST)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低于对照组,胃动素(MTL)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D腹腔镜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炎症状态及血浆胃肠激素相关指标,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松岩; 林海冠; 刘帛岩; 晏阳; 滕达; 胡时栋; 李浩; 宋建霖; 杜晓辉
    • 摘要: 目的对比3D完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资料,探讨3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病人87例临床资料,3D完全腹腔镜组47例,腹腔镜辅助组40例。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肿瘤复发及生存率情况。结果3D完全腹腔镜组与3D腹腔镜辅助手术组相比,手术切口短[(4.0±0.8)cm比(6.1±0.8)cm,P0.05)。结论3D完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_(3)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1年的复发与转移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陈化磊; 卓小岸; 卓小丽; 车宪平; 胡鑫明
    • 摘要: 目的 比较3D与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4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3D-LRP组37例患者行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2D-LRP组87例行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观察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 等临床指标.结果 (1)3D-LR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道重建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天数时间方面优于2D-LRP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尿道狭窄、淋巴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尿管后3D-LRP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低于2D-L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LRP组术后3个月PCa生化复发1例,2D-LRP组复发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LRP较2D-LRP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近期疗效上未见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