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功率控制
恒功率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3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560021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工程机械、液压气动与密封、液压与气动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第九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等;恒功率控制的相关文献由67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建公、李斌、蔡志伟等。
恒功率控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60021篇
占比:99.99%
总计:1560197篇
恒功率控制
-研究学者
- 朱建公
- 李斌
- 蔡志伟
- 许建炳
- 钱照明
- 卢铁斌
- 宾宏
- 邱学飞
- 陈敏
- 乔良
- 于跃
- 任永春
- 凌在山
- 刘代永
- 刘波
- 吴捷
- 姚红菊
- 姜悦礼
- 尤银刚
- 庞建光
- 张俊俊
- 张思庆
- 张晓宝
- 张胜发
- 徐海波
- 文代明
- 李睿
- 李锡光
- 汪定华
- 王文廷
- 王艺颖
- 裴杰
- 赵斌
- 赵焕
- 郭岗
- 阳志超
- 韩啸
- 高洪光
- 付重
- 任坤龙
- 冯建周
- 刘丹丹
- 刘刚
- 刘卓
- 刘宗杰
- 刘权
- 刘江
- 刘海舰
- 刘钊
- 刘雨
-
-
-
黄明辉;
王照卓;
潘晴;
李毅波;
文晨阳
-
-
摘要:
针对混凝土泵车系统中的关键核心液压元部件柱塞泵进行数字化建模仿真和验证分析。以锥形缸体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运动规律和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几何的方法表征柱塞运动学特性和流量特性,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变量泵体柱塞模型。基于变量泵恒功率控制、恒压力控制及电液比例控制变排量原理等的分析,建立了包含泵体柱塞模型、配流盘配流模型、滑靴模型、变量机构模型等子模型的功率-压力-电比例复合控制变量泵AMESim仿真数字化模型。通过对斜盘倾角、电机转速、系统负载及控制电流的组合控制,研究了柱塞泵出口流量特性、压力排量特性、电流排量特性以及瞬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液压泵数字化模型所获得仿真特性曲线与测试结果吻合度较高,压力排量特性与电流排量特性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6.31%和7.73%,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工程机械数字孪生和性能优化升级提供了模型支撑。
-
-
陈建华;
陈有锦;
阳勇
-
-
摘要:
K5V液压变量柱塞泵以其优良的控制性能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其变量调节机构的控制功能包括电比例排量控制、恒功率控制、压力切断控制等方式,能够适应主机的不同工况,使主机具有良好的工作效率。介绍了K5V液压变量柱塞泵控制机构组成,分析了K5V变量泵不同控制方式的控制原理和特性,结合K5V液压变量泵在泵送机械上的实际应用,针对K5V液压泵在泵送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分析了故障产生原因,提出了故障诊断思路及排除方法。
-
-
付光杰;
毛远志
-
-
摘要:
为使不同阻值的负载在充电时都能维持较高效率,提出在负载端接入双管buck-boost变换器,通过调节变换器占空比使等效负载阻值始终等于系统最优负载阻值,实现最大效率追踪。同时设定期望输出功率,根据不同的负载阻值计算出对应的输出电压并给到控制器作为参考电压,通过闭环移相控制调节逆变器的移相角,稳定地输出对应电压,从而实现恒功率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载阻值在10~40Ω变化时,系统传输效率均能维持在85%且稳定输出4 200 W的功率。
-
-
-
黄鹏;
戴威;
张莹;
张敏霞;
文跃然;
冯建周
-
-
摘要: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为了能将风能和光伏等转化过来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高效率传输到微电网单元内,通常采用恒功率(PQ)控制。当微电网系统中带非线性负载运行时,为保证入网电流的质量,在传统的PQ控制策略中加入谐波抑制功能,即将PQ控制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功能合二为一,形成兼具APF功能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既向电网传送了有功功率又达到了补偿谐波的目的。文中从并网逆变器入手,分析其工作原理及PQ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谐波抑制功能,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主要包括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和多谐振控制器部分。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
黄鹏;
戴威;
张莹;
张敏霞;
文跃然;
冯建周
-
-
摘要: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为了能将风能和光伏等转化过来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高效率传输到微电网单元内,通常采用恒功率(PQ)控制.当微电网系统中带非线性负载运行时,为保证入网电流的质量,在传统的PQ控制策略中加入谐波抑制功能,即将PQ控制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功能合二为一,形成兼具APF功能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既向电网传送了有功功率又达到了补偿谐波的目的.文中从并网逆变器入手,分析其工作原理及PQ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谐波抑制功能,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主要包括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和多谐振控制器部分.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
刘彪
-
-
摘要:
针对目前由于采煤机截割功率不稳定而导致降低截割电机的使用寿命以及采煤机的工作效率等问题,以单神经元自适应PID为核心,基于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建立恒功率的调速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优势明显,可实现采煤机截割电机恒功率的控制.
-
-
祁伟光;
李红娟;
谢勇;
李良庭;
马路明
-
-
摘要:
三角激光测距系统中用到的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会直接影响激光测距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激光器的驱动电路需要根据激光器的这个特性,进行温度补偿,最终使得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不受温度影响,这称为激光器的恒功率控制.依靠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际测试与改进,最终实现了激光器在-20~70°C的恒功率控制.在此基础上,驱动电路引入数字模拟转换模块(DAC),通过软件可以实时调整激光器的实际输出光功率,以应对更加复杂工作环境.
-
-
周喜超;
孟凡强;
李娜;
丛琳;
孟高军
-
-
摘要:
现有针对电化学储能在电网调峰领域的研究缺乏在不同负荷场景下不同控制策略的应用对比,使得削峰填谷控制策略的选择缺乏理论依据.本文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和对储能系统特性的分析,首先在考虑电网负荷、电池功率、电池容量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以削峰填谷效果为目标的储能系统优化模型;然后在现有典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池储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和功率差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地区实际负荷数据为例,结合电池储能装置自身充放电特性,通过仿真对比了2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验证了考虑实际约束条件的功率差控制策略具有更优的削峰填谷效果.
-
-
-
郑清良;
徐玉珍;
李智;
林维明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单级集成PFC电路以其低成本、高功率因数的特点,在中小功率的LED驱动电源中广有应用.考虑到芯片结温对LED输出光通量的影响,恒功率(CP)控制比恒流(CC)控制更能实现对LED输出光通量的精确控制.本文以单级集成Buck-Flyback电路作为主电路,采用工作在TM模式的L6562控制芯片实现网侧功率因数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乘法器的恒功率控制策略,最后设计了一台输入AC175V~265V,输出0.7A/30W的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
-
-
邢彤;
杨华勇;
龚国芳
- 《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研究的盾构掘进机刀盘驱动液压系统是闭式油路容积调速液压系统, 系统由两个大排量的 HD 控制型变量泵驱动8个变量液压马达。液压系统中的泵和马达的控制是通过一个集成的电液控制模块实现的, 模块中包括有比例溢流阀和功率限制阀, 实现了变量泵的比例控制和恒功率控制。分析了这种多驱动泵液压系统的恒功率控制原理, 计算了功率限制阀的调节参数; 建立了液压系统的AMEsim 仿真模型, 仿真分析了液压系统的基本特性。仿真分析表明, 该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