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农作物、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0666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二届(2015)中国羊业发展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科技成果峰会暨2015年度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励大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等;性状鉴定的相关文献由82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小江、等、谈远锋等。

性状鉴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1.14%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0666 占比:98.74%

总计:20929篇

性状鉴定—发文趋势图

性状鉴定

-研究学者

  • 周小江
  • 谈远锋
  • 包海鹰
  • 向平
  • 廖月葵
  • 李成义
  • 李硕
  • 杨阳
  • 林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亚杰; 李昱樱; 申状状; 陈天; 荣二花; 吴玉香
    • 摘要: 多倍化是物种形成及植物育种的重要途径。以实验室前期合成的草棉同源多倍体后代S_(1)为材料,对其进行流式细胞术、形态学、细胞学和SRAP分子标记鉴定。流式细胞倍性鉴定表明,以二倍体的荧光峰值作为参照,8株后代中有5株三倍体和3株四倍体。形态学鉴定表明,二倍体表现为株高、茎细、叶薄、叶片较小、叶色翠绿、花朵较小,三倍体和四倍体则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秆粗壮、叶片增厚和皱缩、叶片较大、叶色浓绿、花朵较大。细胞学鉴定表明,随着倍性的增加,气孔密度呈下降趋势,而气孔长度、叶绿体数和花粉粒直径均呈上升趋势;二、三和四倍体草棉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出现正常和异常行为,包括单分体(0.17%,2.50%和2.17%)、二分体(0.33%,0.67%和0)、三分体(4.17%,10.00%和2.33%)、正常四分体(94.83%,54.00%和73.67%)、异常四分体(0.17%,0.33%和0.83%)和多分体(0.33%,32.50%和21.00%);异常多分体均不能形成正常花粉粒,所以三者的正常花粉粒所占比例分别为95.33%、58.83%和77.67%。SRAP分子标记鉴定表明,三倍体和四倍体不仅扩增出与二倍体完全一致的条带,还出现了条带的缺失与新的特异性条带,其中三倍体的遗传比例分别为80.81%、6.73%和12.46%,四倍体的遗传比例分别为76.59%、10.37%和13.04%,从分子水平证明了多倍体的真实性。
    • 李琪; 张莹; 马超; 陶梁春; 吕惠子
    • 摘要: 为研究珍珠梅的生药学特性,采用基源、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定的方法对珍珠梅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珍珠梅的生药学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该研究结果可为珍珠梅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 王丽红; 陈洁琳; 闫勇杰; 王超; 周奇
    • 摘要: 通过生药学鉴别方法,对黑吉辽三省不同采收期的北青龙衣,即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青果皮的生药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青龙衣内胡桃醌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不断累积,黑龙江省9月中下旬的北青龙衣中胡桃醌含量最高,初步确定黑龙江省是北青龙衣道地药材的优质产地。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北青龙衣在性状与显微特征方面存在差异,黑龙江省9月中下旬的北青龙衣以毛茸棕黄色,味辛,水试溶液棕黑色为性状鉴别特征;以中果皮薄壁细胞排列紧密且内含液泡,石细胞壁厚、纹孔呈分枝状,分泌组织散在为显微鉴别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北青龙衣的采收、道地产区的确定及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其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 付雅丽; 梁丽鹏; 王海山; 宋聚红; 高振贤; 张亚宏; 高桂珍; 周广英; 雷建明; 田东良
    • 摘要: 为培育高产多抗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推动河北省油菜品种升级换代,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引进耐寒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天油2255、Baltia、Edita、Elena、Rapso、Santana、Mickey和天油14号,以当地主栽白菜型油菜品种天油1358为对照(CK),在大田露地自然条件下,对参试材料的生育期、越冬率和子粒产量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与考种。结果表明:天油14号和Elena早熟性好,在6月上旬成熟;除天油2255冬季全部冻死、春季无返青苗外,其他5个材料均在6月中旬成熟;天油14号、Elena和Baltia的越冬率超过70%,抗寒性较好,其中天油14和Elena的越冬率超过90%;Elena、Santana、Mickey和天油14号的产量高于CK,增产率分别为25.0%、16.9%、14.4%和5.6%。综合分析认为,Elena在早熟性、抗寒性和高产潜力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天油14号在早熟性和抗寒性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 蔺涛; 李漓; 廖世平; 袁志鹰; 卢辛甜; 陈嫚; 李定祥; 周小江
    • 摘要: 目的 找出4种黄精地上部分的主要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的方法对4种黄精地上部分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 4种黄精地上部分在性状特征和叶横切面、茎横切面、叶表皮和粉末的显微特征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 性状和显微方面的主要鉴别特征可作为4种黄精地上部分的鉴定依据.
    • 刘春花; 游景瑞; 王爱民; 王永林; 陈旭利; 马雪; 郑林; 李勇军
    • 摘要: 目的 建立水族药鸡胚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方法研究鸡胚的外观形态特征,用粉末制片方法研究鸡胚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鸡胚真实性进行鉴定;对鸡胚的水分、总灰分、挥发性盐基氮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鸡胚的显微特征明显,可见灰色的羽毛、片状的肌纤维组织、表面有空隙及陷窝的不规则骨碎片组织等;薄层色谱中主条带清晰、分离度好,条带颜色和位置与对照药材一致;3批鸡胚的水分、总灰分、挥发性盐基氮和醇溶性浸出物平含量存在差异.结论 本实验初步建立了鸡胚的质量标准,该方法简单、稳定、可靠,为该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 刘春花; 游景瑞; 王爱民; 王永林; 陈旭利; 马雪; 郑林; 李勇军
    • 摘要: 目的建立水族药鸡胚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方法研究鸡胚的外观形态特征,用粉末制片方法研究鸡胚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鸡胚真实性进行鉴定;对鸡胚的水分、总灰分、挥发性盐基氮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鸡胚的显微特征明显,可见灰色的羽毛、片状的肌纤维组织、表面有空隙及陷窝的不规则骨碎片组织等;薄层色谱中主条带清晰、分离度好,条带颜色和位置与对照药材一致;3批鸡胚的水分、总灰分、挥发性盐基氮和醇溶性浸出物平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鸡胚的质量标准,该方法简单、稳定、可靠,为该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 赵祝跃; 申状状; 王一帆; 杨亚杰; 荣二花; 吴玉香
    • 摘要: 棉花远缘杂交是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以实验室前期合成的陆地棉与野生斯特提棉远缘杂种为材料,对其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SSR分子标记鉴定.形态学分别从植株、叶片和花三方面进行了双亲和杂种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杂种植株高于双亲,叶片大于双亲,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叶色与父本相近,为翠绿色,杂种花基部花斑与父本相近,为深红色;细胞遗传学上对杂种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杂种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许多异常行为,其中二分体占24.00%,三分体占10.40%,四分体占40.60%,多分体占25.00%.在四分体中,正常四分体占72.91%,异常占27.09%,以至于最后形成很多异常花粉粒,所占比例为24.00%,正常花粉粒占76.00%,这是杂种不育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杂种F1不仅扩增出双亲的互补带,还扩增出双亲没有的特异性条带,遗传成分比例分别为:父本占7.69%,母本占34.62%,双亲的互补带占23.07%,特异性新带占34.62%,既表明在杂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也从分子水平证实了该杂种是陆地棉和斯特提棉的真杂种,同时为棉花遗传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 李程勋; 李爱萍; 徐晓俞; 郑开斌
    • 摘要: [目的] 引进国内先进的大粒蚕豆种质资源在福建地区种植,对其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适宜福建地区种植的优良大粒蚕豆品种.[方法] 以福建省认定的陵西一寸品种为对照,对来自青海、江苏的10个大粒蚕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测其生育期、株高、分枝数、荚长、荚宽、鲜荚产量、籽粒长、籽粒宽、百粒重、出籽率、鲜籽粒产量等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 生育日数、单荚鲜重、荚宽、鲜籽粒百粒重与鲜荚每667 m2(下同)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分枝数、单株实荚数与鲜荚产量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鲜荚产量显著负相关.青海大粒蚕豆品种在福建表现为生育期短、株型高、分枝少、产量低、总体经济产值低,江苏的通蚕品种整体表现较好,其中通09-110-1蚕豆品种的荚长、荚宽、鲜荚产量、籽粒长、籽粒宽、百粒重、出籽率、鲜籽粒产量等指标均较高,干籽粒百粒重为200.08 g,出籽率达到50.53%,鲜荚产量达到1200.58 kg,高出对照32.81%.[结论] 通09-110-1蚕豆品种在福建地区种植时表现良好,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 摘要: 在刚刚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的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十三五"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工作画上圆满句号。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天宇团队牵头完成的"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破解了复杂性状鉴定准确性差的难题,发掘优异资源186份,挖掘抗病、抗旱和产量相关主效QTL 78个、杂种优势类群特征分子标记308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