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性恶

性恶

性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0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管子学刊、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3·国际经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等;性恶的相关文献由489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桂榛、J·G·L·普鲁伊特、佐佐木隆等。

性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7 占比:77.9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80 占比:21.74%

总计:368篇

性恶—发文趋势图

性恶

-研究学者

  • 林桂榛
  • J·G·L·普鲁伊特
  • 佐佐木隆
  • 黄霄
  • 何大维
  • 王璋
  • 梁涛
  • 周炽成
  • 廖名春
  • 曾暐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杜超; 边策
    • 摘要: 人性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有其自身的研究系统,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宇宙论(或天道论)、人生论(或人道论)、致知论(或方法论)、修养论与政治论五个部分。人性论作为这五大研究内容的重要一环,对于了解中国哲人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人性论一直是历代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命题,而这一问题的实质其实也就是性善性恶之争。在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问题上,看似哲学家们是争锋相对的,但其理论之间还是有着丝丝的联系。先秦时期孔子第一次提出了人性的问题,随后孟子荀子在其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三者的人性思想代表了先秦儒家的人性观之精华。本文通过对孔孟荀三位先贤的人性论的微浅探讨,进一步分析其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 章亮亮
    • 摘要: 以荀子“性恶”为代表的先秦儒墨道法诸家关于人性之恶的种种论述或以“性恶”立说引出性善之论,或将人性之恶作为阐发政治观点的理论依据,或是因人的原初淳朴否定了恶的客观实在性,从而呈现出一种超越“性恶”的哲学态度。总体上看,先秦诸子超越人性之“恶”的实质,就荀子“性恶”论而言,是注重对人进行后天德性培养;就儒家“幽暗意识”而言,是强调君子应当自觉加强德性修养以战胜人性中的昏暗力量;就老庄“自然人性”而言,是回归“浑沌”以恢复并葆有人性的原初淳朴;就墨家、法家性“恶”说而言,是尽可能地消解、摒除由“恶”导致的不良后果以建立稳固的社会规范。由此可知,注重人的德性的后天培养、建立稳固的社会规范、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是先秦诸子超越人性之“恶”的价值旨归。
    • 王馨
    • 摘要: 关于“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孟子从人人皆有“不忍之心”切入,将心与道德之性相等同,采取了“以心善言性善”的方式进行论述;荀子则将心从消极的人性中剥离开,以“性恶”支撑圣王礼治教化之正当性,而在回答“善何以可能”时,视“心”为价值根源,走向了“伪而成善”的思想理路。孟荀虽对人性的理解迥异,然都视“心”为内在价值根源,可谓殊途而同归。
    • 孙旭鹏
    • 摘要: 荀子人性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陷入了荀子人性究竟为“性朴”还是“性恶”的争辩之中。造成这种争辩的根源在于没有厘清荀子所言“性”的不同层面,荀子在“性朴”语境下所言的“性”是人性未发动的本初状态,在“性恶”语境下所言说的“性”是人性的已发状态,呈现为“情”,严格来讲,荀子“性恶”实为“情恶”。当我们从“情恶”的角度重新审视荀子人性论的时候,不仅可以解决当今学界对于荀子人性论的困惑,也可以解决儒学史上后世儒者对于荀子“性恶”的诘难。
    • 王毕铮
    • 摘要: 荀子认为“天”作为创生万物与社会制度的本源,具有根本性。人是“天”的产物,具有与“天”相合的一面,也有与“天”相分的一面,在人性中体现为“性恶”与“性朴”之分。而“性恶”与“性朴”之间有一个中间状态——“情”。
    • 安菊
    • 摘要: 在先秦儒家对于礼的认识当中,荀子的礼学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荀子对于礼的起源与性质的思考是独特的,是对礼之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正当性的回答。荀子对于礼的起源的回答是根据人性论和“礼之三本”论做出回答的,分别从人性中的性恶和“礼之三本”中的超越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来认识礼的来源;对于礼的性质则注重于从宗教性、伦理性和政治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荀子对于礼的起源的追问,是为了论证礼的合理性,最终的目的是证明人不可须臾离开礼。
    • 贝承熙
    • 摘要: 荀子后王论、天论、性恶论的理论依据与旨归均以礼作为根本。法后王并不意味着顺应时事,史料可征的先王皆可为荀子取法的对象;荀子的天论并非唯物主义式的宇宙论,荀子之天仍有道德、主宰的意涵;荀子的性恶亦未从形而上层面否定孟子性善论,而是在自然状态意义上否定了人具有向善的倾向。荀子提出法后王、天论和性恶论的目的均不在于批判旧有的哲学观念,建立新的形而上学体系,而是为了纠正思孟学派等前儒空谈心性之谬,重新确立礼的重要意义,为切实地恢复先王礼制提供可能。
    • 朱蔚彰
    • 摘要: 荀子名学是其人性论得以构建的逻辑基础,人性论内容则体现了荀子名学灵活性与片面性的二重特征.其中,荀子对"性""伪""化"的新界定为其人性论提供了概念支撑,状实二分法为人性演化理论提供了主要思路.此外荀子在概念层面强调"性伪之分",在实践层面强调"性伪合",体现其"用名"之灵活性.然而在圣人与常人之性的同异问题上,荀子的论断陷入片面.荀子擅长通过状实之辨来正名定辞,可在将"名"组织成"辞"即形成判断、命题的过程中,他却一味地以"实"(实质性方面)为判断的依准,轻视"状"(事物自身的非本质方面)的作用——在实践中,这种思维偏差会导致盖然性失误.
    • 石征宇
    • 摘要: "性"无善恶可言,其哲学根源是"天人之分"."性恶"非指人性之恶,其哲学根源是万物相异:万物相异生"蔽","蔽"生"陋","陋"生"性恶"."性"属本体论范畴,"性恶"属伦理学范畴,两者相杂则人性有善恶之分,两者相区别则人性无善恶.
    • 许袖飞; 沈泽文
    • 摘要: 人性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支撑,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认识,生发于性与天道的交互过程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学说。先秦儒家的不同学者围绕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核心问题,形成了性善、性恶的不同学说,但都以德性及其培育为落脚点。从道德哲学视域来看,先秦儒家人性论秉持人道原则,以培育理想人格为指向,而理想人格以真善美的统一为内容,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