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状况
思想道德状况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45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9篇、专利文献10431篇;相关期刊338种,包括政工研究动态、青年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等;
思想道德状况的相关文献由54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华、张秀传、于国丽等。
思想道德状况—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431篇
占比:95.79%
总计:10890篇
思想道德状况
-研究学者
- 张华
- 张秀传
- 于国丽
- 刁秀兰
- 吕其庆
- 娄亚
- 孟坤
- 张桂杰
- 方艳
- 曹淑兰
- 林开洪
- 段鑫星
- 王少东
- 王引兰
- 王燕玲
- 王萍
- 田建国
- 程晓侠
- 罗骞政
- 范友悦
- 蒋发忠
- 裴云
- 赵旭阳
- 郑忠平
- 陈伟
- 高占军
- 丁三青
- 丁亚红
- 丁鹤鸣
- 上海市总工会宣教部课题组
- 丛培琴
- 丛屹
- 乔宁怀
- 乔金珍
- 于威
- 于春杰
- 于晓东
- 介健美
- 代拥军
- 伍复康
- 何其长
- 何军新
- 何梦州
- 何莲
- 何迎春
- 余华
- 余泽娜
- 余焕菊
- 侯亚明
- 侯平
-
-
徐茜
-
-
摘要:
西汉学者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的思想,指出教育中既要重“智”,更要重“德”。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常抓不懈。我在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几年时间里,一直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
-
-
-
-
曹然
-
-
摘要:
以山西省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正交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较低,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该地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有推动作用。山西省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是:建立生态化德育模式;加大思想道德建设硬件投入,重点扶持贫困地区思想道德建设。
-
-
杨兴臣
-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作用愈加凸显,它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承担无比重要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少年儿童的文化思想教育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
-
魏生顺;
翁娟秋
-
-
摘要:
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
-
申联斌;
李静;
武海晶;
赵建丽
-
-
摘要:
一、课题提出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学校在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