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肌桥

心肌桥

心肌桥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5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0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56213篇;相关期刊359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等;心肌桥的相关文献由2745位作者贡献,包括葛均波、丁皓、张国辉等。

心肌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0 占比:1.61%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6213 占比:98.35%

总计:57155篇

心肌桥—发文趋势图

心肌桥

-研究学者

  • 葛均波
  • 丁皓
  • 张国辉
  • 沈力行
  • 赵新斌
  • 杨立
  • 袁明远
  • 钱菊英
  • 龚波
  • 宁忠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曹宝卿; 赵国红
    •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4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按照中医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型(100例)、心血瘀阻型(72例)、气阴两虚型(92例)及痰瘀互结型(84例),分析患者性别、心肌桥、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348例患者中,有223例心肌桥患者;轻度冠状动脉狭窄129例,中度狭窄115例,重度狭窄104例;单支病变129例,双支病变105例,三支及以上病变114例。男性病患中痰瘀互结型居多,女性病患中气阴两虚型居多;心肌桥病患则以气滞血瘀型居多;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以气阴两虚型为主,中度狭窄以气滞血瘀型为主,重度狭窄以痰瘀互结型为主;单支病变以气阴两虚型为主,双支病变以气滞血瘀型为主,三支及以上病变以痰瘀互结型为主(均P<0.05)。结论性别、有无心肌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均与冠心病病患的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进行诊断可从多方面、多角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郭玉冰
    • 摘要: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联合地尔硫卓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2~3级心肌桥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入我院的52例2~3级心肌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药物联合治疗组(26例)和支架植入术组(26例)。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联合地尔硫卓治疗,支架植入术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发现支架植入术组2~3级心肌桥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药物联合治疗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典型临床症状的2级和3级心肌桥患者中,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能更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仍然有少数患者通过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会产生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下,或者无变化甚至更严重。
    • 周蕊; 李健; 郭庆乐; 乔建民
    •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心肌桥收缩期压迫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CCTA检查的110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收缩期壁管腔狭窄率,将患者分为显著压迫组(n=38,收缩期狭窄率≥50%)、轻度压迫组(n=40,收缩期狭窄率10%~49%)和无压迫组(n=32,收缩期狭窄率<10%)。根据CCTA图像,进行管腔内CT值的测定,计算心肌桥段管腔内平均CT值,及心肌桥段近段管腔内平均CT值,计算管腔密度衰减梯度(TAG)=(心肌桥段近段官腔内平均CT值-心肌桥段管腔内平均CT值)/心肌桥段近段官腔内平均CT值×100%。比较各组CCTA参数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CTA参数诊断心肌桥压迫程度的效能。结果:相比无压迫组,显著压迫组或轻度压迫组TAG、心肌桥长度和心肌桥深度均增大(P<0.05);相比轻度压迫组,显著压迫组TAG、心肌桥长度和心肌桥深度均增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CTA参数TAG、心肌桥长度和心肌桥深度均对心肌桥收缩压迫程度有一定诊断效能,其中以TAG诊断效能最高,其诊断显著压迫和存在压迫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95%CI=0.817~0.942)和0.899(95%CI=0.826~0.948)。结论:CCTA参数TAG、心肌桥长度和心肌桥深度均与心肌桥收缩期压迫程度相关,尤其是TAG对收缩期压迫程度的诊断价值最高。
    • 卢铮; 赵波; 杨奕; 王涛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设备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mary Angiography,M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中得以广泛应用,因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促使MSCTCA检查准确性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MSCTCA检查在预测CAD病程进展与心血管事件中具有重要作用此项检查已成为筛查CAD有效、安全的检查方式。M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及其引发的病变能够作出较高的诊断指导,对评价CAD患者的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的稳定性,指导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即便MSCTCA在临床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256排、320排螺旋CT、双源螺旋CT的出现以及光谱CT不断研发进展,大大弥补了目前MSCT的技术缺陷,并且进一步提升影像质量。故就MSCTCA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 贾亚男; 赵鹏飞; 李若平; 李育威; 张今尧; 许晓阳; 朱海峰
    •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TA)构建左前降支(LAD)心肌桥检出和分类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6例因胸痛不适接受冠状动脉CTA患者,由2名影像科医师诊断心肌桥并分为浅表型或纵深型。分别按7∶3及1∶2比例将心肌桥患者及非心肌桥患者归入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基于CCTA的深度神经网络残差-长短期记忆级联网络(Resnet-LSTM)模型,用于检测及分类LAD心肌桥。采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学习训练;以影像科医师诊断结果为标准,利用测试集数据检测模型性能。结果CCTA显示,726例中,453例存在至少1处LAD心肌桥;共检出654处心肌桥,其中561处位于LAD、93处位于左回旋支及第一对角支等。561处LAD心肌桥中,503处为浅表型、58处为纵深型。训练集含333例心肌桥患者共406处LAD心肌桥(365处浅表型和41处纵深型)和91例非心肌桥患者;测试集含120例心肌桥患者共155处LAD心肌桥(138处浅表型和17处纵深型,139处位于LAD近、中段,16处位于LAD远段)和182例非心肌桥患者。针对测试集数据,Resnet-LSTM模型检出130例存在137处LAD心肌桥(含浅表型120处、纵深型17处),误诊27例、漏诊17例,诊断敏感度为85.83%(103/120),特异度为85.16%(155/182),与医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70,P<0.05);检出131处LAD近中段心肌桥,误诊2处、漏诊10处,诊断准确率为92.81%(129/139);检出36处LAD远段心肌桥,误诊28处、漏诊8处,诊断准确率为50.00%(8/16);将其中13处纵深型误诊为浅表型、9处浅表型误诊为纵深型,分类准确率为83.94%(115/137)。结论基于CCTA的深度神经网络Resnet-LSTM模型用于检出和分类冠状动脉LAD心肌桥性能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褚千琨; 高德宏; 张铭金; 杨洋; 辛顺宝
    • 摘要: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A技术分析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及左心室功能及二者相关性,探讨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5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资料,统计测量患者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分布及分型、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并按不同分型、有无合并壁冠状动脉近端斑块分组,与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可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以及左心室功能各项参数进行准确测量,经过统计分析,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与心肌桥厚度密切相关,与壁冠状动脉长度无关。纵深型壁冠状动脉与浅表型壁冠状动脉、壁状动脉有无合并近端粥样斑块对患者部分左心室功能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Revoutin 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不仅能够清楚的显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表现及伴发粥样斑块特点,而且可以同时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所导致的左心室功能下降进行测定分析,对于诊断和治疗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的评估和预后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国雷; 石凤祥; 王雷; 孔繁亮
    •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肌桥患者应用冠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评估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高效、科学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心肌桥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纵深50例、表浅50例,同期选择50例冠脉CT血管成像正常者为常规组。分析2组患者FFR1、FFR2、FFR3收缩期和舒张期FFRct值,Logistic多因素分析造成FFRct值下降的高危因素。结果心肌桥纵深患者收缩期FFRct值高于舒张期,纵深与表浅者舒缩两期FFRct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心肌桥100例患者中,FFRct值异常(<0.75)46例,其中纵深32例、表浅14例。心肌桥深度、长度是导致FFRct值下降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纵深型心肌桥患者FFRct值明显异常,与心肌桥深度、长度有关。
    • 曹汝豪; 李丽
    • 摘要: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 MB)的形成是由于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之间的一种先天性解剖变异。资料显示,心肌桥在尸检病例中检出率高达40%~80%,但冠脉造影发现率仅为0.5%~12%。近年来随着冠脉内超声(IVUS)的发展,对于心肌桥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升。本文报导一例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年,加重2天”疑诊“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造影,可见前降支中段固定性狭窄,管腔内径不随心动周期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与投照体位无关,随后行IVUS检查时,发现为典型的心肌桥改变,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例,提高对冠脉造影下表现为固定性狭窄性病变的诊治思路以及强调IVUS在介入领域的独特优势,指导治疗。
    • 高爱红; 周浩亮; 田伟
    • 摘要: 目的探讨MSCT和CAG诊断MB-MCA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5例MB-MC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检查与CAG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比较不同检查对MB-MCA狭窄的检出率及分析MB-MCA各段的数据。结果95例患者经MSCT和CAG检查,共同检出131段MB-MCA,其中96段位于左前降支(LAD)(占71.64%);14段位于左回旋支(LCX)(占10.45%);21段位于右冠状动脉(RCA)(占15.67%);单个MB79例,多个MB16例。多个MB中,LAD+LCX并发MB患者6例,LAD+RCA并发MB患者8例,LAD+LCX+RCA并发MB患者2例。MSCT检查MB-MCA平均长度、平均厚度及平均狭窄程度与CAG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检查和CAG检查均可有效显示MB-MCA的影像学特点,在诊断MB-MCA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 王昊; 马瑶; 王泽穆; 王连生; 王齐明
    •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病人心肌桥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40%的病人,根据有无心肌桥将病人分为观察组(有心肌桥,82例)和对照组(无心肌桥,191例)。使用冠状动脉内注射乙酰胆碱(Ach)评估两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注射Ach后冠状动脉呈收缩反应定义为内皮功能障碍。分析心肌桥是否为影响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内皮功能障碍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心肌桥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OR=1.950,95%CI(1.143,3.326)]。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合并胸痛病人心肌桥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可能是心肌桥病人胸痛发作的潜在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