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0年第六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2010年第六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2010年第六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0-07

主办单位: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

会议文集:2010年第六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心血管疾病逐渐增多,其一级预防十分重要,在发病之前,多数有危险因素,及时发现与控制十分重要,目前虽有许多药物可以应用,但其应用亦需要根据心血管病的评估来进行。美国弗明汉的危险记分(Framingham Risk Score,FRS)无疑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尽管不一定适合我国,但其精神和内容还是很值得参考。
  • 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及室间隔不对称肥厚为特征,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室壁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其诊断需要除外瓣膜疾病与高血压病等引起左心室负荷增加的疾病。HCM人群发病率为0.2%,年死亡率达3%~5%,是年轻人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HCM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HCM是由心肌肌小节收缩体系相关蛋白的突变所致,迄今已确定10个编码肌节蛋白的300多种突变参与该病的发生。HCM根据左室流出道(Left vertdcular outflow tract,LVOT)有无梗阻可分为非梗阻性与梗阻性:根据肥厚心肌存在的部位,可分为室间隔肥厚、心尖部肥厚、心室中段肥厚、右室肥厚;根据肥厚心肌的形态,分为对称性与非对称性。rn HCM发病时间可从婴幼儿到成年,最常见的是在10~30岁之间。临床表现:年青人常以猝死为首发症状,老年人则以呼吸困难,胸痛和晕厥多发。目前无根治HCM的方法,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防止碎死发生是HCM治疗目的。药物是首选治疗,主要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苯烷胺类钙拮抗剂和丙吡胺等,多数患者药物治疗能减轻症状,约5~10%患者药物疗效差或复发,对于这部分病人需要借助非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肥厚间隔部分切开-切除术和(或)二尖瓣置换术、心脏移植)和介入治疗(双腔起搏器治疗、置入式心脏除颤器及经皮经腔肥厚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由于介入治疗损伤小、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等特点,现己被临床广泛使用。
  • 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常见病,多发病,VTE由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组成。PE是高死亡率疾病,也是全球性医疗保健问题。VTE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大部分VTE为获得性。VTE往往发生在特定的人群中。VTE发生在机体不同的脏器和部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无任何症状的VTE、VTE所致的器官衰竭、VTE所引起的猝死发生等呈现较宽的临床表现谱:脑皮质静脉VTE、脑静脉窦VTE,急性PE和慢性PE、肝小静脉闭塞症、布查氏综合症、肠系膜静脉VTE、外科术后发生的DVT和PE等。临床中常见到的是下肢DVT。由于临床专科分科的细化,临床医师多局限关注自身专科管理的脏器。而实际上,VTE是全身系统性疾病。不仅关注脏器,更要把握全身,用机体的整体观看待VTE的发生。研究结果提示获得性VTE可能是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在临床常见的原因有受到病毒感染,破坏和抑制了细胞免疫;恶性肿瘤也可抑制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抑制剂疗法可使T细胞被破坏或功能受到影响。但后两种情况在PE组并未发现或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的VTE,其临床过程是相似的,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和临床转归可能是不同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这一结论改变了获得性VTE的病理生理学认识,并对获得性VTE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的调整提供了新思维。
  • 摘要:急性心衰常危及生命,可是由于药物治疗进展缓慢,有价值的新的药物寥寥无几;非药物治疗虽有较快发展,但其对象往往是重症和晚期患者,并不能使病死率和预后显著改善:又缺少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临床治疗证据匮乏。我国关于急性心衰的研究严重滞后,缺少流行病学资料;急性心衰的处理各地自行其是,缺少规范,使病死率高居不下,成为我国心血管病急症治疗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决定编撰我国“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我国部分医院调查,心衰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17.9%,心衰病因主要为冠心病、入院时心功能都以Ⅲ级居多。基本为慢性心衰的急性加重。急性心衰多见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重症心肌炎等所造成的心肌坏死,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或高血压急症或严重心律失常使心脏负荷增加,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BNP及其N末端的前体NT-proBNP已成为公认的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也是近几年心衰临床诊断的一个重大进展。同时对急性心衰的治疗进行了总结。
  • 摘要:近年来关于离子通道研究进展越来越深入,从而推动了心律失常诊断治疗的进展。为了弥补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不足,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或采用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研究日渐增多。研究发现,不仅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离子通道异常具有多种作用,中药对离子通道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并建议开展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中药的实际作用及其机制,从而推动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我国每年1670万新生儿中先心病发病率为7‰-8‰,每年新增患儿14万左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60%于<1岁死亡,真正得到治疗的仅有2~3万人。先心病发生原因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线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我国目前医疗水平,绝大多数先心病患儿可以通过治疗得到康复,但由于许多医生和家庭对先心病认识不够,使先心病患儿不能及时被诊治;相当一部分患儿虽被及时发现,但由于无症状或因经济原因而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致使患者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期望通过此文的介绍,能使更多的医生与家庭认识先心病,使先心病患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 摘要:肺循环疾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部分,并不少见,也可累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此类疾病又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全身免疫系统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急性肺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肺栓塞已经引起临床极大的重视,但是各种原因的慢性系统疾病累积肺循环不同部位而产生慢性的肺高血压还存在概念上的混乱和诊治误区。这影响了相当多的老年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本文分析了肺高压的定义,总结了疾病的分类,并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情况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 摘要:目的:1.探讨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内皮前体细胞(EPCs)的方法及体外进行EPCs的鉴定;2.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进行生物学性状的对比分析;3.初步评价EPCs在细胞来源、细胞数量、增殖分化能力等方面是否具有内皮细胞潜能及作为种子细胞用于冠心病血管新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分别采集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和脐带,进行EPCs和HUVECs的体外培养;2.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进行内皮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VWF、KDR等,以及CD133的检测,应用细胞荧光化学对培养细胞进行内皮细胞功能检测,对培养细胞EPCs进行鉴定;3.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化学和流式细胞技术鉴定HUVECs,与EPCs进行细胞形态、表型的对比,进行EPCs连续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生长周期,评价EPCs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结果:1.人骨髓来源EPCs和HUVECs经体外培养成功,台盼蓝染色显示90%以上的细胞存活良好;2.人骨髓MNCs体外培养收获细胞出现内皮细胞形态特征,可以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包括CD34、VWF、KDR等,并且随培养时间延长抗原表达阳性百分比升高,培养第14天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CD34 47.15%,VWF 53.26%,KDR 45.83%;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收获细胞具有摄取ac-LDL、结合UEA.1等内皮细胞的功能特性,ac-LDL呈红色荧光,UEA-1呈绿色荧光,双荧光阳性百分比>60%,提示所培养细胞为EPCs,证实EPCs具有与HUVECs相似的内皮细胞表面蛋白特征和功能特性。3.对比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s的CD34、VWF、KDR等抗原表达阳性百分比高,而CDl33处于低水平,仅为3.48%,说明两者存在正常分化差异;Ⅷ因子相关抗原荧光染色胞质呈黄绿色荧光,对比EPCs,其颗粒密集、荧光强度高。EPCs培养细胞形态与HUVECs相似,数量可从104扩增至106个数量级。测定细胞生长周期G0/G1期为主占70.2%,说明EPCs增殖潜力大,增殖能力较强。结论:1.通过本实验的细胞培养和分离方法,可以在体外获得较高数量和纯度的成人骨髓来源EPCs;2.EPCs在细胞形态、表面抗原标志、细胞功能等方面具有与HUVECs相似的生物学特征;3.骨髓EPCs在细胞来源、细胞数量、增殖分化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特点,说明其有可能作为种子细胞用于冠心病的血管新生治疗。
  • 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慢性房颤模型心房肌钠通道电流(INa)及其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其防治房颤的机制以及不同干预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将普通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起搏组(control组)、起搏+依那普利组(enalapril组)、起搏+厄贝沙坦组(irbesartan组)和起搏+Ang-(1-7)组[Ang-(1-7)组,每组6只。control组、enalapril组、irbesartan组和Ang-(1-7)组犬心房快速起搏(500 bpm)2周,建立犬慢性房颤模型;sham组安置起搏器但不行起搏刺激。enalapril组、irbesartan组和Ang-(1-7)组在起搏期间分别给予口服依那普利(2 mg·Kg-1·d-1),厄贝沙坦(60 mg Kg-1·d-1)以及经颈静脉途径给予Ang-(1-7)(6 μg·Kg-1·h-1)。实验结束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犬心房肌细胞INa密度及其激活和失活特性;以右房肌组织行RT-PCR研究,观察钠通道蛋白Nav1.5α亚单位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control组INa电流密度较sham组明显减小(P<0.05);enalapril组、irbesartan组和Ang-(1-7)组INa电流密度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P<0.05)。与sham组相比,起搏对INa的电压依赖性激活没有影响(P>0.05);同这两组相比,在enalapril组、irbesartan组和Ang-(1-7)组,钠通道半激活电位更负(P<0.05)。与sham组相比,快速心房起搏以及三种干预因素对INa的电压依赖性失活没有明显影响(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房起搏组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心房起搏组相比,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可逆转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的Nav1.5α亚单位mRNA的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Ang-(1-7)对其则无明显影响(P>0.05 vs 心房起搏组)。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以通过降低犬心房肌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而降低INa电流幅度;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可通过超极化INa半激活电位和逆转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的降低而使INa电流幅度升高;Ang-(1-7)对Nav1.5α亚单位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可能通过过超极化INa半激活电位升高INa电流幅度;INa电流幅度的升高有助于提高心房肌传导速度,从而抑制电重构。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新发房颤(A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MI发病24 h内且为窦性心律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房颤分为AF组和非AF组,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心血管相关病史,检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同时常规检查血常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脏彩超等。结果:AF组患者年龄、BMI、合并糖尿病人数均高于非AF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升高且左房增大(P均<0.05)。结论:RAAS激活可能对AMI早期新发AF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阻塞积分的相关性及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病例资料完整患者2285例,冠脉阻塞积分的评估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分析危险因素在非冠心病与冠心病患者分布,探讨各危险因素与冠脉阻塞积分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对冠脉阻塞积分的预测价值。结果: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家族史、卒中史比例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血LDL-C、UA、FPG、INS、WBC、FIB、EF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B DB IB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冠脉阻塞积分与男性,年龄,高血压,DM,FPG, INS,家族史,卒中史,LDL-C,WBC,FIB,UA呈正相关,HDL-C,EF与冠脉阻塞积分呈负相关。EF,FPG,性别,年龄,DM,WBC,HDL-C,LDL-C,INS进入线性回归方程(P<0.05)。结论:冠脉阻塞积分与年龄、吸烟、高血压、DM、FPG、INS、LDL-C、WBC、FIB、与女性、HDI-C呈负相关。EF,FPG,性别,年龄,DM,WBC,HDL-C,LDL-C,INS对冠脉阻塞积分有独立的预测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CHF)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将196例患者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及再次入院、再住院平均住院天数及随访期死亡率。同时比较了不同程度CHF患者贫血发生情况和化验结果。结果:(1)54例缺血性CHF患者出现贫血,贫血患病率占27.22%(54/196);轻度心力衰竭组贫血患病率16.00%(16/100),明显低于重度心力衰竭组的39.58%(38/96),有统计学差异(P<0.001).(2)缺血性CHF合并贫血患者平均年龄较非贫血患者平均年龄(77.43±7.29岁比70.07±9.73岁,P<0.001)大,有统计学差异;缺血性CHF贫血患者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患者(121.04±41.13比101.32±24.93,P<0.001),有统计学差异;缺血性CHF合并贫血患者以男性多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性CHF患者合并贫血患者LVEF明显低于非贫血患者(46.984±11.04比50.96±11.40,P<0.05),有统计学差异。(3)贫血组再住院例数(24/54)与非贫血组(39/142)有统计学差异(P<0.05);贫血组平均再住院平均住院天数与非贫血组(16.67±4.35比12.54±5.51)有统计学差异(P<0.005);贫血组随访期死亡率与非贫血组(24.07%比7.04%)有统计学差异(P<0.05)。(4)重度心力衰竭组Hb(120.76+22.72)、MCHC(318.42±17.57),明显低于轻度心力衰竭组Hb(126.77±14.43)、MCHC(325.13±23.9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贫血在缺血性CHF患者中是常见的;贫血的发生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年龄、肾功能水平及心功能程度相关;贫血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缺血性CHF合并贫血患者预后差。
  • 摘要: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livc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分别测量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中部各时相的心房组织速度峰值,应用单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房容积并计算左房的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Atrial Emptying Fraction,AA-EF)、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Atrial Emptying Fraction,PA-EF)、心房扩展指数(Atrial ExpansionIndex,A-E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心房内径、容积及左心房的主动排空分数均增大,而左房被动排空分数及心房扩展指数均减小,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中部的心房收缩期组织速度峰值均增高,而左室收缩期及左室舒张早期的组织速度峰值均减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可以准确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桥Noble分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出的56例心肌桥患者,依据心肌桥Noble分级将其分为三组,分析心肌桥Noble分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56例MB患者中,心肌桥发生在左前降支55例(其中近端4例,中端46例,远端5例),左回旋支l例,右冠状动脉O例。合并冠状动脉狭窄33例,其中心肌桥近端27例(81.8%),壁冠状动脉狭窄1例(3.O%),远端狭窄5例(15.2%),Noble1、2、3级三组患者中近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分别为16.7%、45.8%和70%,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心肌桥近端较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与心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有关。
  • 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STI)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80例AMI患者(AMI组)及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并在AMI患者出院后4-6个月进行随访。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Simpson’s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以STI技术测量左室心尖和心底各个节段旋转角度,同步记录左室扭转峰值(Ptw)、心尖旋转峰值(PAR)、心底旋转峰值(PBR)、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期末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 R)、解旋减半时间(HTU),并分析左室扭转峰值与EF的相关性。结果:AMI组Ptw、PAR、AVCtw、MVOtw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急诊PCI组及择期PCI组出院后随访Ptw、PAR较住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w与EF呈显著正相关(r=0,527,P<0.05)。结论:STI技术可通过定量检测收缩期左室扭转运动较好的评价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是指导临床诊治的新型无创性方法。
  • 摘要:目的:初步分析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IgM(oxLDL-Ab-IgM)与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等的关系。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8月于某院心内科连续收集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且接受择期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138例,于患者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oxLDL-Ab-IgM、NO、MDA等,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不稳定心绞痛组108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结果:不稳定心绞痛组oxLDL-Ab-IgM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与NO、MDA显著相关,以oxLDL-Ab-IgM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O、MDA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oxLDL-Ab-IgM与NO、MDA密切相关,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血清总胆红索(TBIL)、尿酸(UA)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32例ACS患者分为2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2例(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130例(B组),同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各组TBIL、UA及FIB的含量,并与冠脉病变积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CS患者UA及FI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TBIL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UA、FI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TBIL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UA和FIB的升高及TBIL的降低与ACS发生和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紧急介入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首发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173例,根据应用替罗非班的时机将患者分为术前即刻组(G1,PCI术前给药)及预先干预组(G2,同意介入治疗后立即给药)两组,分析他们的基本情况、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史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包括:ST段抬高导联数、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球囊时间、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术前Killip Ⅰ级比例、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动脉舒张压、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前降支的比例、IRA术前TIMI3级比例、血栓抽吸比例、造影剂用量、植入支架比例)、药物支架使用率、支架或球囊直径、最大扩张压力(atm)、植入支架枚数等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预先干预组应用替罗非班时间更早(2.96±0.70h Vs 0.55±0.21h,P<0.05)。术前实验室检查包括入院血糖、空腹血糖、入院BUN、入院Cr、TG、TC、LDl-c、HDL-c、LDL/HDL、VLDL-c、入院时WBC、中性粒细胞分数、术后BUN、术后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2组患者肌酸激酶(CK)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较G1组明显下降(分别为3271±29444 iu/L Vs 1694±1143 iu/L和315±219iu/LVs170±110 iu/L,P<0.05)。G2组与G1组患者相比,术中无再流明显减少(31.9%Vs 19.0%,P<0.05),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明显减少(32.1±8.2Vs22.7±3.1帧,P<0.05),2周内LVEF(%)明显增加(47.5±7.4%Vs 53.3±6.0%,P<0.05),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增加(88.4%vs 99.2%,P<0.05),术后ST段回落幅度明显增加(66.1±16.7%vs80.9±18.4%),但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出血事件及大出血事件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先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介入术中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肌进一步损伤、保护心脏功能,且未增加住院期间出血的几率。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未能改善,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
  •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其主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如何简便、无创、经济、可靠低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仍是研究的热点。踩臂指数(ankle-brachial blood pressure index,ABI)是评价外周动脉疾病的一项可靠指标,可以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低ABI可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ABI与冠心病人一年内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而再住院的关系,从而评价ABI对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判断作用。低ABI者多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炎症标记物的增加,一年因缺血性再住院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正常ABI者。低ABI是患者一年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独立预测因子,对ABI降低者要强化抗动脉硬化的二级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老年高血压组134例与非老年高血压组106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老年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47.01%(6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9.43%(10/106),有统计学差异(p=0.000).(2)老年组脉压78.004±16.83mmHg,明显大于对照组57.354-19.52 mmHg,有统计学差异(p=0.000),(3)晨峰现象老年组占38.06%(51/134),对照组22.64%(24/106),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老年组占35.07%(47/134),对照组15.09%(16/106),有统计学差异(p=-0.000).(4)老年组合并血脂异常50.75%(68/134)、糖尿病29.85%(40/134),明显高于对照组35.85%(38/106)、17.92%(19,106),有统计学差异(P<0.05).(5)老年组并发心血管疾病73.88%(99/134)、脑血管疾病35.07%(47/134)、眼底病变12.69%(12/134),明显多于对照组36.79%(39/106)、21.70%(231106)、4.72%(5/10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组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幅度加大,并发症多;针对老年高血压特点,遵循个体化原则。
  •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冠心病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心衰Ⅱ-Ⅳ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访,计算新发房颤发生率,采用SPSS17.0软件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EI与房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入选的111例患者,共有21位患者发生房颤,其中ACEI组(6/57例)6例(10.5%),对照组(共15,54例)15例(27.8%)(p=0.020),ACEI组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EI是降低房颤发生的最强影响因子(p<0.0001)。结论:ACEI显著降低冠心病心衰患者房颤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较大剂量与常规剂量他汀相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是否有进一步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间本院收入院的ACS患者1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氟伐他汀40mg(氟伐他汀40mg组)或氟伐他汀80mg(氟伐他汀80mg组),每晚睡前服用。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O、Hs-CRP、IL-6、HSP60的浓度,临床随访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氟伐他汀40mg/d组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NO水平均明显升高(56.68±2.01umol/L vs 74.49±12.38umol/L,P<0.05);氟伐他汀80mg/d组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NO水平均明显升高(51.29±14.67umol/L vs 82.57±12.17umol/L,P<0.01),且80mg/d氟伐他汀组升高患者血清NO水平的作用更明显(P<0.05)。氟伐他汀40mg/d组血清Hs-CRP水平(14.79±12.68mg/L vs 6.17±4.68mg/L,P<0.05)、IL-6水平(47.96±37.54ng/L vs 36.21±20.06ng/L,P<0.05)和HSP60(6.36±1.24ng/mL vs 3.14±1.09ng/mL,P<0.05)均明显下降;氟伐他汀80mg/d组血清Hs-CRP水平(14.48±12.32mg/L vs4.31±3.56mg/L,P<0.01)、IL-6水平(50.35±40.17ng/Lvs 31.24±15.49ng/L,P<0.01)和HSP60(6.25±1.16ng/mL vs 1.25±0.98ng/mL,P<0.01)均明显下降,且80mg/d氟伐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5)。临床事件的随访观察显示,氟伐他汀40mg组共有10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氟伐他汀80mg组仅有4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6.67%(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升高ACS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Hs-CRP、IL-6及HSP60水平,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作用在短期内里剂量依赖性。较大剂量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可以明显减少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在社区被强化管理治疗效果。方法: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服药率、治疗率、控制率、高血压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结论:采取社区强化管理是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
  • 摘要:随着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非ST段抬高性心梗、糖尿病患者接受PCI术治疗。可是,所有介入医生头痛的是,PCI术后,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就是按照标准方案规律服用双重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加上Ⅱa/Ⅲb受体拮抗剂,其中晚期的再狭窄率、血栓形成率、内膜增生率、死亡率仍然很高。甚至,目前没有非常理想的方法。但是,在中国很多临床试验表明,中医药在PCI术围手术期及中晚期干预,其整体观念、辩证施治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发挥非常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小板抵抗的作用,既降低了再狭窄率、血栓形成率、内膜增生率、死亡率及风险率,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晚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不远的将来,中医药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随着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与新技术的开展,使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得以救治,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存活时间,使得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机体各脏器退行性改变,常兼患其他系统疾患,他们影响了心衰的发生与发展。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睡眠呼吸障碍、贫血、肺疾患、甲状腺疾病、电解质紊乱及心理障碍等。有研究显示:随着合并疾病的增加,导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死亡率增高。心衰多数发生于老年人群。老年心衰常常由多种基础病因引起,常常与多种疾病并存。这些基础疾病及合并疾患,可以共同构成心衰的病因,引起心衰的发生和进展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性。这种病因构成的复杂性及多种合并疾病的存在,可能对老年人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对其临床表现、预后转归及药物治疗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同时,要重视非心脏疾患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将有助于提高心力衰竭防治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既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室、右室或双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通常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DCM是心肌疾病的常见类型,是心力衰竭的第三位原因。其病因众多,约有75种特异的心肌病可产生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但目前认为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心肌炎与本病发病密切相关。与病毒有关的扩张型心肌病称之为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通过动物实验,认为病毒感染是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毒感染所致扩张型心肌病或病毒性心肌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病毒持续感染介导的心肌损伤和病毒感染等原因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心肌损伤,可能是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并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总结。
  • 摘要:报告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改为隔日一次交替使用引起迟发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病例。患者男性,76岁,主因“胸闷,憋气,伴大汗3小时”以急性下壁再梗死入院,患者一年前曾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右冠状动脉远段置入2.25×24mmTAXUS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术后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一年,入院前2周患者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改为隔日交替使用。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5-1mm;Ⅰ、avL、V3-V5导联ST段压低0.5-2mm。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半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Ⅰ、avL、V3-V5导联压低的ST段恢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无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存在。认为对于有支架内血栓形成高危险的病变,应当适当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增加用药间隔时间是不可行的,有形成支架内血栓的危险。
  • 摘要: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肾肿瘤的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的转移及评价药物治疗后的效果,该无创诊断技术图像清晰真实可信,重复性较好,结合临床可准确地与心脏的其余占位病变相鉴别。
  • 摘要:心律失常多数发生于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这些器质性心脏病中,部分是遗传性疾病,例如各种类型的原发性心肌病(包括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线粒体心肌病等)都会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应属遗传性心律失常中的一类,但一些心脏骤停致死病人的尸检发现约5%~8%无心脏器质性异常,被认为是原因不明的心室颤动所致。近10~15年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被认为是各种致心律失常综合症的分子基础。证明控制心脏电活动的蛋白遗传学异常可使心脏结构正常者发生心脏骤停。这一类遗传性心律失常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至少有14种基因与遗传性心律失常有关,并在心脏正常者中引致猝死。大系列队列研究表明青年人猝死中的35%,婴儿猝死中的9%为心脏离子通道有病所致。将心脏离子通道病列为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文章对这一类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 摘要:通过对致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总结,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同时对所致心律失常的预防及处理进行分析。
  • 摘要:阵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是比较独特而危险的房室传导阻滞,在此类患者中,1:1的房室传导(偶尔2:1房室阻滞)时会突然转变为完全性房室阻滞。在房室传导恢复或次级起搏点产生逸搏之前,常有一段心室停搏时期。心室停搏时期往往因逸搏心律延迟发生而延长,从而产生显著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的临床症状。Mobitz早年在临床观察已发现,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可伴随阵发性房室阻滞和Adams-Stokes综合征。Erlanger在1906年就已提出,心房率减慢是阵发性的完全性房室阻滞和Adams-Stokes综合征的可能诱因。在有二度房室阻滞的患者,心房率减慢引起反复发生的隐匿性传导可能是长时间心室停搏的发生机制。希氏-浦肯野系统近段急性缺血的狗模型实验研究表明,希氏束是发展为阵发性房室阻滞的关键部位,即使心电图上有束支阻滞的图型也是如此,而这在临床上通常误认为是双侧束支阻滞的表现。在阵发性房室阻滞的长间歇中,窦性心律逐渐加快,最后出现一系列下传的窦性心律,其QRS波群和P-R间期是正常的,且无稳定4相阻滞的临界心率。rn 心源性晕厥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发作时心电图等相关证据难以捕捉,故其诊断及鉴别带来很多困难。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房室传导阻滞是诱发晕厥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缓慢性或无脉性心律失常,由于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易诱发晕厥。当阻滞是高度的或完全性的,且阻滞以下起搏点又不能发挥功能时,还可出现心室停搏,此时心室的机械收缩全部停止。在某些病例中,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可发生于心脏停搏一段时间后,并引起碎死。心室停搏并非少见,是晕厥、阿-斯综合征、猝死的直接原因。当心室停搏发生时,应迅速进行药物治疗达到必要的心室率支持,并紧急床边心脏临时起搏,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基本上是病理性的,几乎总与室内传导系统的弥漫性病变有关,4相-度房室传导阻滞和逸搏QRS波正常的4相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变在希氏束分叉以上,多见于心肌炎。而逸搏QRS波畸形的4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变在希氏束分叉以下,因双侧束支或三分支都已受累。多见于冠心病等较严重心脏病变,逸搏心律不稳定,预后更差。rn 阵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比较独特,因为其发生是间歇性的,具有不可预测性,且在不发生阻滞时其房室传导和QRS波形态均正常。故诊断相对困难。但由于缺少有效逸搏位点,有发生猝死的风险,故对阵发性房室阻滞应提高警惕加以识别。
  • 摘要:自1958年Furman首次经静脉安置心脏起搏器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随着电子、能源、材料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脏起搏技术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心脏起搏器的功能也不断提高,使心脏起搏的作用。从最早仅限于救命,发展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进一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心脏起搏技术以成为医学治疗学上应用高精尖技术最有成效的实例。心脏起搏技术的内容较多,本文仅对传统心脏起搏部位进行深入剖析。
  • 摘要:现代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措施有两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和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医学界和病忠的广泛认同和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非药物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lifestyle modification,以下简称LM)。研究证明,非药物措施能有效降低和控制血压,从而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现今所有权威性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均推荐LM作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或一线治疗,尽管LM己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降压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措施,且无副作用,无需支付额外的费用,因此看起来十分诱人。但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开展LM仍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是因为医患双方及社会各界对LM的有效性认识不足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困惑或困难。为了节省诊治时间,也为了显示自己的医术水平或避免医疗纠纷,医生往往只采用效果比较明显的药物治疗。这样也正满足了患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各国的经验证明LM在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包括政府、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倡导和支持,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药物治疗很重要,但从防病角度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更重要。要根本解决高血压和心血管的问题必须要,“药物”和“非药物”措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另外要特别重视“从小抓起”,因为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鉴于卫生工作者的特殊指导作用和榜样作用,一定要教育和鼓励他们宣传和推广LM措施并自己身体力行,做健康生活方式的楷模。
  • 摘要:心电远程监护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心电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各国学者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对该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rn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心脏监护室的诞生,于1960年出现电话远程传送心电图和心电遥测技术,主要是有线的心电远程监护技术。从2000年起世界各国起动研究手机和网络通讯方式进行心电远程监护阶段,将有线电话通讯心电监护技术,发展为无线手机和网络通讯心电监护技术,可将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大心电监护室>,在地球上,任何时间(Any time)、任何地点(Any where)、任何人(Anybody),只要有手机通讯和网络通讯达到的地方,使心电远程监护进入<三A时代>,为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增添了重要的新手段。目前世界各国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无线通讯网络监护技术,在各种医学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心电个人预防保健监护、临床医疗心电监护、急救心电监护和特种医学心电监护。2008年在上海召开第一届心电远程监护国际学术会议,有22个国家的名代表出席,代表们认为:心电远程监护技术的“航船”已经起航,本文介绍了中国在该领域的进展,无论在检测病例数据和设备开发方面,处在国际领先地位,受到世界学者的较好的评价。
  • 摘要:随着介入治疗器械的进步和术者经验的积累,现在认为只要是冠脉造影(包括高选择性造影,Tip Injection)全程可视的侧枝血管均有可能用于逆向导引钢丝技术。选择合适的侧枝血管是逆向导引钢丝技术成功的关键。在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发展初期,一些术者建议必须选择发育良好的侧枝血管(Rentrop 2-3级),其直径应大于1mm。必须指出的是,侧枝血管迂曲程度是逆向导引钢丝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侧枝血管迂曲度对手术成败的影响大于侧枝血管直径。因此如果侧枝血管直径差别不大,应首选迂曲程度较小的侧枝血管,不要轻易尝试将导引钢丝送入螺旋状扭曲的侧枝血管,否则有可能对该血管造成损伤,导致痉挛、夹层甚至血管穿孔。
  • 摘要: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是导致ACS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抗栓在ACS的治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大量的研究证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ACS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摘要:心脏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情况,每年中国有50余万人发生SCD,全球大约有300万人发生SCD。心脏性猝死:《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将心脏性猝死(SCD)定义为因任何心脏疾病引起并发生在院外、急诊或到达医院时已经发生的死亡。此外,死亡必须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以内。由于SCD发生突然,预后严重,经常使得亲人好友难于接受,因此,它也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重灾区。发生SCD的患者80%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进行早期诊断、预警监测和早期干预,实施有效措施成为主要目标。当前已经进入到“3A时代”,即远程心电监测可以anytimeanywhereanyconditong,可以做到心电图实时监测,对于心律失常可以做到早期诊断。但是心脏性猝死预测目前仅仅30%,如此之低的预测率是难于满足临床需要,难于满足广大人们群众的需要的。最有前途担当此任的是对于无创指标的动态监测与分析。集无创的优势,即患者易于接受、性价比好、可以连续或动态监测,能够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内在的规律,及时发出警报,提高心脏性猝死预测率。并对心脏性猝死预测新指标进行了分析总结。rn 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从基础还是临床研究,心脏性碎死预测无创指标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遗传密码的解析,进入了“3P时代”,即预测、预防、个性化治疗时代。加强疾病临床数据库和样本库的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结合,可以加速开发针对SCD的早期预警、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以获得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推动心脏性猝死预测无创指标在临床的应用。
  • 摘要:尽管药物洗脱支架(DES)显著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以及进一步的介入治疗的几率。随着近年来,支架内晚期血栓的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具有复杂解剖结构及复杂临床情况的患者更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支架内再狭窄已经成为不常见的现象。而支架断裂发生的原因多认为与支架对血管壁的不适宜覆盖为主要原因,而不是血管壁对药物的作用产生抵抗所致。本文建议在冠脉介入之前仔细的研究血管解剖特点以及采取合适的方法置入支架,可以减少支架断裂的发生。另外,通过进一步进行研究,以期了解不同药物洗脱支架发生支架断裂的比例,并明确治疗支架断裂最佳方法。
  •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奥克兰Alan Go教授于新英格兰杂志2004上发表的文章报告了他们长达4年对1,120,295名CKD尚未接受透析患者的观察,强调了预防和延缓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重要性,肾功能变化与心血管转归是密切相关的。对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123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室肥厚患病率最高,达58.5%,而冠心病、心衰、脑卒中、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等疾病患病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调查结果还发现,2~3期轻度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冠心病和心血管意外发病率已明显高于同地区一般人群,高达41.2%的轻度肾功能减退患者合并左室肥厚,13.8%有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证据。由此可见,在慢性肾病患者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同时考虑心脏保护。
  • 摘要:高血压脑病是发生在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现象。在血压显著升高的情况下,脑小动脉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痉挛后,出现被动性或强制性扩张,脑循环发生急剧障碍,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高血压脑病是发生于高血压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即应尽快采取紧急降压措施降低血压,情况可望好转,否则,可因颅内压升高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害或发生脑病而导致死亡。高血压脑病可由多种伴有高血压的疾病引起,特别是高血压病病史长、脑血管有显著硬化的患者。它多发生于急进型高血压病和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病患者,亦可发生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动脉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的病人中。高血压脑病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可能与脑循环的自动调节功能失调有关。高血压脑病是脑小动脉被动性或强制性扩张,脑循环发生急性障碍,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一种特殊临床现象,可以看作发生于脑部的高血压危象。它的发生常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血压进一步突然升高引起,对高血压脑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了分析。
  • 摘要:急性胸痛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病人群。有资料显示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病人占急诊内科病人的5%~20%,在三级医院里更是占了20%~30%。急性胸痛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危险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对于危及生命的凶险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需要在短时问内作出恰当的诊断和处理,倘若误诊或漏诊就会导致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反过来,如果把一些预后良好的非心源性胸痛误诊为严重的心源性胸痛,又会增加病人的顾虑和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其生活质量,并且会带来不必要的医疗花费。因此,充分认识胸痛病人临床症状,及时恰当地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对其危险性给予准确的评估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是医生的责任。能够引起胸痛的疾病极其繁杂,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医生知识全面、头脑清晰地加以鉴别,才能作出正确处理,为患者解除痛苦。
  • 摘要:CTO(慢性全梗阻)在冠状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中极为常见,目前是介入心脏病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综述了过去近十年本实验室对实验性CTO模型中细小动脉的研究.采用家兔股动脉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制作CTO模型,用核磁共振,显微CT和组织病理的方法对实验性CTO内的细小动脉做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组织病理发现在CTO形成的第二周,已有细小动脉的形成,随后其数量开始增多,约第六周左右达最高;核磁共振数据显示CTO内相对血容量从第二周至第六周增加了三倍之多。十二周时CTO内细小动脉数量已明显减少。细小动脉的病生理演变与实验性CTO的负性重塑一致。实验性CTO内细小动脉的形成可能与炎症细胞的侵袭浸润有关。胶原酶软化CTO瘢块的临床前实验表明,导丝通过富含细小动脉CTO的成功率高于细小动脉匮乏的CT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显著性刺激实验性CTO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对实验性CTO模型内细小动脉的研究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CTO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核磁共振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应有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氯沙坦组。观察各组药物干预前后体重、血脂,血管AngⅡ含量及炎症指标(IL-6、CRP)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脂组和氯沙坦组血脂及IL-6、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药物干预8周后,氯沙坦组IL-6、CRP水平低于高脂组(P<0.05),但氯沙坦组及高脂组均高于对照组。氯沙坦组及高脂组血脂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无显著变化,高脂组和氯沙坦组较对照组均增大,氯沙坦组较高脂组显著减小(P<0.05).高脂组及氯沙坦组AngⅡ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氯沙坦具有抗AS作用,该作用与脂质代谢无关,与抑制AS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和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联合使用对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geography,CAG)显示多支血管临界病变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6支CAG显示中度狭窄(直径狭窄率40%~70%)的冠状动脉,行FFR及IVUS检查。定量CAG测定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minimum Lumen Diamctcr,CAGminLD)和参考段管腔直径,计算直径狭窄率(Diameter Stenosis,CAGDS)。压力导丝测定FFR。WUS测定病变部位最狭窄处及参考段管腔面积(Lumen Cross Sectional Area,LCSA),最小管腔直径(minimum Lumen Diameter,IVUSminLD),外弹力膜面积(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 Cross SectionalArea,EEMCSA),病变长度(Lesion Length,LL)及钙化程度,并计算斑块及中膜面积(Plaque & Media Cross SectionalArea,P&MCSA),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面积狭窄率(Area Stenosis,AS),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FFR<0.75及LCSA<4.00mm2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rcutanc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 FFR>0.80及LCSA>4.00 mm2者行药物保守治疗;介于上述范围之间或仅满足一个条件者结合其他IVUS特征、临床资料及病变部位决定是否行PCI。结果:共对6处病变(37.50%)行PCI治疗。介入及非介入患者LL(20.00±7.07vs9.5±4.48mm,P=0.003)、LCSA(2.32±0.28vs4.25±1.68mm2,P=0.015)、IVUSminLD(1.60±0.09vs2.03±0.35mm,P=0.012)、P&MCSA(13.28±4.51vs7.29±2.91 mm2,P=0.006)、PB(83.18±8.85vs62.42±13.04,P=0.004)、AS(78.79±5.86 vs 59.32±8.71,P=0.000)、及FFR(0.72±0.03vs0.86±0.03,P=0.000)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S与FFR相关性最强(r=0.713,P=0.002)。CAGDS及CAGminLD与FFR无相关性。结论:对于CAG显示的多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IVUS及FFR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指导多支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并优于任一方法的单独使用。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IgM(ox-LDL-AbIgM)水平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诊断明确并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9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瘸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并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分别测定血清ox-LDL-AbIgM、丙二醛(MDA)、血脂,计算体重指数(BMI),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情况,分析ox-LDL-AbIgM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STFEMI患者血清ox-LDL-AbIgM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降低(P<0.05),但与Gensini积分未见相关性(P>0.c15);ox-LDL-AbIgM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等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与MD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319,P<0.05);ox-LDL-AbIgM水平与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7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x-LDL-AbIgM是STEMI患者住院预后的保护因素(OR=-0.588,P<0.05)。结论:血清ox-LDL-AbIgM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它可能通过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减少LDL氧化修饰生成ox-LDL,从而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面积,可能对STEMI患者近期预后具有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大港油田在职职工代谢综合征(MS)患病及流行病学特点,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3 269人入选分层随机抽样、现场横断面的调查。依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诊断代谢综合征标准,对该人群进行MS有关指标的检测和统计。结果:大港油田20~60岁在职职工MS患病率为7.89%,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3.84%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38.48%、24.75%、20.19%、7.8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谢综合征的不同组分中,以“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组患病率最高,为4.10%,与其他各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港油田在职职工男性MS患病情况不容乐观,作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和干预的研究十分必要。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并观察缬沙坦对其干预的效果。方法:选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缬沙坦组,正常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AMI患者于入选时检测MMP-9,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NEF)],服药1周、4周、12周后再测定MMP-9、超声心动图指标,正常对照组病例入选后测定MMP-9。比较各组病例MMP-9值;比较两治疗组患者用药1周及4周后MMP-9值、用药4周及12周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其变化。结果:AMI患者与正常对照纽MMP-9值、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周时B组较A组MMP-9值减小(P<0.05);用药4周时A、B两组MMP-9值均减小,而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后A、B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发生变化(P<0.05);用药1周后、4周后两组MMP-9值均较用药前减小(P<0.05)。结论:缬沙坦能降低AMI患者MMP-9的表达,降低心室重构发生率。
  • 摘要:目的:联合应用多项超声心动图指标观察房颤患者经导管消融术或药物治疗的心功能的变化,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分别接受导管消融治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阵发性房颤及持续性房颤患者各35例,设为消融组和药物组。于治疗前采集房颤患者二尖瓣血流彩色M型图像、组织多普勒运动曲线及左房应变曲线,测定VP、Em、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等指标,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重复上述指标检测。结果:(1)平均随访6个月,消融组仍为窦律者占91.43%,药物组转复为窦律者占68.57%。(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P、Em、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6个月后均明显升高,p<0.05。(3)与药物组比较,消融组各指标差值△VP、△Em、△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升高更明显,均p<0.05。结论:(1)应用导管消融及单纯药物治疗房颤均能提高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房功能,但前者改善更为明显。(2)导管消融治疗较药物治疗具有更高的房颤转复率。
  • 摘要:目的:观察危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和分析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2006年4月-2010年4月住院的killp's Ⅲ-Ⅳ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2例,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评估危重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32例患者中,院内死亡者68例(51.5%),其中死因为心衰或心源性休克者58例,好转出院者64例。死亡组中广泛前(侧)壁心肌梗死占44.1%,好转组中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占93.8%,与好转组相比,死亡组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所占比例明显升高,死亡组的HGB、eGFR、SBP降低,BUN、CREA、CK-MB、CTnI、WB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广泛前(侧)壁AMI,心律失常和BUN是危重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得logistic回归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取假阳性率为10%后求得诊断点为0.462。结论:危重AMI患者院内病死率高,广泛前(侧)壁AMI、心律失常和BUN是其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得logistic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
  •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空腹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如下四组:(mmol/L)A.≥3.9-4.4;B.≥4.4-5.1:C.≥5.1-5.6;D.≥5.6-6.1.计算各组异常临床变量的相关指标及与空腹血糖的线性关系,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性.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正常空腹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结果:①潜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与正常水平的空腹血糖成强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是独立的.②正常空腹血糖D组的(≥5.6-6.1 mmol/L)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明显,与其余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正常空腹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显著相关,正常空腹血糖的不同水平结合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能够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空腹血糖水平并不一定安全,正常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可能需要调整。
  • 摘要:目的:分析天津市大港区35岁以上常驻(≥5年)居民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四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应用卡方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四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该地区居民患病率为19.28%,男、女性分别为18.74%、19.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OR=1.680)、年龄(OR=2.259)、饮食情况(OR=2.287)、胆固醇(TC)(OR=1.740)、甘油三酯(TG)(OR=1.300)、收入(OR=1.763)、压力(OR=1.253)、体质指数(OR=1.183)、腰围(OR=1.222)、Fib(OR=1.850)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认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已成为调查地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科学整合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以确定高危人群和个体,并采取特异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 摘要:目的: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阵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院患者共63例.年龄39-83岁,平均(61.80±10.93)岁,男34例,女29例。阵发房颤组33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窦性心律时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应用Echo PAC软件脱机分析,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面积、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测量二尖瓣舒张晚期A峰峰值速度及A峰积分。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左心房长轴方向整体应变曲线,测量左心房长轴整体峰值应变和达峰值应变时间,房缩期应变计算两组间四腔观及二腔观达峰值应变时间差的绝对值。结果: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比较两组间四腔切面及二腔切面达峰值应变时间差的绝对值,阵发房颤组较大(分别为52.83±32.29及31.33±20.27,p<0.05),阵发房颤组心房收缩期应变值较对照组减低(分别为-10.09±3.33及-13.74±3.14,p<0.05)。结论: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心肌储存血液势能的能力不变,但心房壁间传导存在明显的不均一性,左心房整体的助力泵功能下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无创及定量评价左心房整体的功能异常。
  • 摘要:目的:了解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对115例NYHAⅡ-Ⅳ级至少1个月的住院CHF患者(年龄73.6±9.3岁)进行血EPO测定。基于对照者数据建立logEPO与血红蛋白(Hb)的回归方程,计算实测与预计logEPO(O/P)比值。对所有患者进行全因死亡和因HF再入院的随访观察。结果:在中位数为1131天的随访期内,55例患者(48%)死亡。死亡组患者多高龄、高NYHA评分、低Hb和高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存活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HF患者EPO中位数为24.2U/L(四分位数间距,15.2-34.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贫血患者死亡率增高,危险度2.50(95%可信区间,1.38~4.54;P=0.002).EPO水平升高(≥44.4U/L)和BNP水平升高(≥752pg/ml)也预示患者高死亡率(P分别为0.036和<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低Hb水平、高BNP水平和高NYHA指数对CHF患者全因死亡率有独立预测价值;而男性、高BNP和低Hb水平则对因HF再入院率有独立预测价值。CHF患者中66例(57.4%)合并贫血.对于贫血的CHF患者,高EPO水平是独立于Hb的全因死亡率的强预测指标(危险度,2.86:95%可信区间1.18-6.94:P=0.020)。结论:贫血是CHF患者不良预后(全因死亡率和因HF再入院率)的独立预测因素。EPO是贫血CHF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 摘要:目的:普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实用本编制的教材和统一制作的规范教学多媒体演讲幻灯,对全省11200名基层医院的社区医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培训。培训前、后采用不记名、闭卷笔试,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方式。进行高血压病有关临床知识和实际处理病例能力考核的调查。结果:培训前,仅有27.3%基层医生读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危险因素回答正确率为32.1%,仅8.5%和16.7%的医生能正确回答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血压水平分级,20%的医生正确回答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同时仅有47.3%的基层医生能正确应用降压药物。培训后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诊治能力有很大提高,分别是培训前的2.5,9.5,4.1,4.1和1.8倍。结论:基层医生关于高血压病的诊治知识和正确处理高血压病例的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应加强基层医生实际情况的教育途径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
  • 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 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发作及终止后常见早期复极,这在大多数患者中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无关,但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胸闷、胸痛及胸部压迫感,这些症状体征与CHD患者表现极其相似,心电图早期复极表现是T波电张调整性改变还是心肌缺血改变,很不容易鉴别。文献报道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约20%~40%冠状动脉有显著狭窄。提示对那些PSVT发作时既有明显胸闷、胸痛又有显著ST段压低改变者,应考虑同时合并有CHD的可能。某院心内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用射频消融术治疗PSVT发作时合并明显胸闷胸痛及ST-T改变并行冠状动脉造影42例,PSVT发作时有胸痛合并ST-T改变者,其CHD发生概率并不高。此类患者若平时并无胸闷、胸痛,活动耐量良好,射频消融术前行冠脉造影的必要性有待商榷,但若发作终止后仍出现活动时心绞痛者应先行冠脉造影至少一周再行射频消融,以避免由于高渗性造影剂可能引起心肌细胞脱水及心肌复极化延迟,严重时可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影响心电生理检查,从而增加射频消融的安全性。
  •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入选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2005年5月~2006年11月确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163例,按有无心肌梗死分为冠心病有心肌梗死(A)组和冠心病无心肌梗死(B)组进行分析。结果:入选病例占同期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76.9%(163/212)。年龄45岁~89岁,平均年龄(65.60±8.50)岁,A组49例(30.1%),B组114例(69.9%),B组多于A组(x2=25.920,P<0.01)。A组患者男性的比例多于B组,B组合并COPD比例多于A组,两组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功能NYHA(Ⅲ+Ⅳ)、左心室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和E/A≤1的比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应用洋地黄制剂、硝酸酯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高于B组。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以无心肌梗死型居多,但总体临床情况复杂,不论是何种类型,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进一步增加,人群的发生率可达0.5-1%,60岁以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发病率达10%。Miyasaka等在2006年发表的明尼苏达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美国1980年房颤的发病率为3.04%,2000年房颤患者已为510万,2050年将达到1210万,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忠者中,房颤的发病率更高。Framingham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非房颤患者的1.5-1.9倍,房颤是脑卒中最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20%的中风事件与房颤有关。房颤常见于瓣膜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也可无器质性心脏病,即“孤立性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后仍有20-30%手术不成功或术后复发以及环肺静脉隔离术后新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既往认为与电隔离不完全有关,但多次电隔离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有学者认为可能与心房的功能改善不佳或者心房基质重构不佳有关,深入探讨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与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对深入研究房颤发生和维持的电生理机制及解剖重构与房颤复发的关系有深远的意义,对指导术式的改进,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积极的作用。
  • 摘要:在美国,平均120万人患有急性冠脉综合症(ACS)。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NSTEMI)占有相当的比例。NSTEMI区别于不稳定心绞痛依赖于血浆中心脏生化标志物的升高。NSTEMI患者出现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明显增加,一年死亡率较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增多。这种情况是由于多支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远端缺血。本文探讨为NSTEMI患者选择最新治疗观点。NSTEMI是主要引起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它表现极高危险性的NSTEACS,及时诊断和适当治疗对改善治疗结果极为重要,依据基础治疗,对于NSTEMI联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严重患者给与早期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同时抗缺血治疗是主要措施。急性期事件后危险因素控制对于心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是必要的。ACC/AHA指南推荐的结论应用于临床能改善预后。
  • 摘要:证据显示,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损伤伴随炎症过程,因此炎症在高血压和其并发征的病理生理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炎症的病理过程复杂,当组织受到病理刺激时一般都伴有炎症出现。炎症还能恢复或修复组织的完整性,但是如果这种修复不适当,炎症则会产生持续的组织损伤。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是一强效缩血管肽,也是RASS的主要效应物。它在引起血压升高的同时还能引起血管重构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但是AngⅡ对血管的损伤不仅限于血流动力学作用,AngⅡ独立于血压的血管损伤作用至少部分是其促炎作用所致。本文对近年关于高血压中的血管性炎症的病理生理学,特别是AngⅡ在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 摘要:心房内分布着许多潜在的节律点,当窦房结不能按时发放激动时则心房有节律的发放激动,来自左房者称左房心律。体表心电图不仅取决于起搏点位置还与心房内、心房间传导情况有关,正常状态下心房内至少有两种传导方式,既辐射状非均匀传导和延结间束向心室快速定向传导,两种传导方向相互交错对起搏点判定影响甚大,特别是起搏点由窦房结移于心房时激动的传导方向更难以预测。左房心律的临床意义,一般认为可见于先心病、冠心病窦房结功能不良者,正常人也偶可见到;也有学者认为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房负荷增加的疾病,其临床意义与病因相关,其治疗也主要为病因治疗。本例属健康人出现的左房心律,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迹象,也无药物及电解质影响,是存在窦房结和房室结双结病变有待进一步电生理检查证实。
  • 摘要:王玉兴教授治疗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型心悸患者,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患者服药后,心慌未再发作,心律由每分钟92次减至80次;治疗水饮凌心,脾肾阳虚型心悸患者,运用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加减,患者服药后,心慌症状消失,心律由每分钟88次减至76次。两例同为心悸,但证不同,治亦不同,分别辩证,取效甚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