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
心理学专家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心理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563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解放军健康、健康大视野、护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等;心理学专家的相关文献由194位作者贡献,包括小单(文/图)、侯凤源、张玲玲等。
心理学专家
-研究学者
- 小单(文/图)
- 侯凤源
- 张玲玲
- 本刊编辑部
- 李晓
- 管安勤
- 金圣荣
- A·H·奥列霍夫
- Fiona Judd
- Grant Blashki
- Leon Piterman
- Miumiu
- N·N·伊利亚索夫
- Ю·巴班斯基
- 丁新生
- 万承奎
- 丹尼尔·戈尔曼
- 于一臣
- 于丹
- 付洋
- 仝富强
- 侯威生(图)
- 侯虹斌
- 俞群
- 元生
- 刘佳俊
- 刘士文
- 刘姿含
- 刘巍
- 刘成友
- 刘猛
- 刘纳新
- 刘翔平
- 刘铁民
- 包世同
- 包沫
- 卡乎
- 卢悦
- 卢晓月
- 卢燕
- 叶壮
- 叶天蔚
- 吴国平
- 吴盛
- 周丽
- 周利波
- 周林
- 周雪
- 唐惠忠
- 夏媛媛
-
-
刘佳俊;
王战涛
-
-
摘要:
拖延症指将所计划执行的任务推迟到稍后时间的行为。拖延症患者通常会对开始或完成任何任务或决定感到焦虑,而将拖延作为应付焦虑的一种机制。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克服焦虑症呢?美国《COSMOPOLITAN》杂志援引心理学专家的最新理论称,找到导致拖延症的起因是关键。法国心理专家雅克勒加尔在其新书《50种方法教您摆脱拖延症》中指出,拖延症将会影响工作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抗拖延症其实就是对抗精神萎靡的状态。
-
-
周丽
-
-
摘要: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40年前它是武侠小说,30年前是香港电影,20年前是网络,10年前是电子游戏,5年前是智能手机。”如这个网络段子所言,近20年,屏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给养育孩子这件事也带来了越来越高难度的挑战。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专家银子,从2005年开始,一直从事网络沉迷与成瘾相关心理治疗和研究工作,是国内最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之一。
-
-
金圣荣
-
-
摘要:
“人在海边为什么容易产生恋情?”当丹尼尔·吉尔伯特教授提出这个问题时,他的学生们立即纷纷讨论起来。哈佛大学的学生们特别喜欢上吉尔伯特教授的心理课,因为在这些学生的心中,吉尔伯特教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而且在情感心理方面他有颇深的认识和研究,而情感心理又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一种心理现象。吉尔伯特教授指出,湛蓝的大海和柔软的沙滩总会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而和亲密的恋人、友好的伙伴们坐在沙滩上听音乐、打沙滩排球、跳舞以及在海边看夕阳等,这些都会增进恋人或朋友之间的感情。
-
-
小单(文/图);
李文道
-
-
摘要:
李文道博士是我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早年与孙云晓、赵霞合著的《拯救男孩》一书风靡_时,现在仍是家长的必读书。李博士是心理学专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十分关注,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日前,笔者采访了他。
-
-
莫鹏(摄影)
-
-
摘要:
2020年12月16日至25日,为期10天的火箭军第一期"心理医师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来自火箭军部队的58名基层心理医师参加培训班学习。此次培训由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承办,内容紧贴部队任务实际和官兵特点,方法灵活、针对性强,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北京大学等军地的8名心理学专家进行了十多场专题授课辅导。
-
-
-
-
摘要:
《幸福的最小行动》作者刘轩,在“刘墉之子”这个身份之外,他还是哈佛心理学专家、创意广告人、音乐创作人、广播节目主持人,他是《我是演说家》第二季总冠军,在“十点课堂”开设的心理学视频课拥有超过10万人次的订阅量。
-
-
-
金圣荣
-
-
摘要:
“人在海边为什么容易产生恋情?”当丹尼尔·吉尔伯特教授提出这个问题时,他的学生们立即纷纷讨论起来。哈佛大学的学生们特别喜欢上吉尔伯特教授的心理课,因为在这些学生的心中,吉尔伯特教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而且在情感心理方面他有颇深的认识和研究,而情感心理又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一种心理现象。
-
-
-
-
摘要:
6月18日上午,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承办的“六个一起”育人行动之校领导与青年学生“一起茶叙”专场活动,在上街旗山校区“福医·大梦”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示范基地举办。校领导陈晓春教授、佘菲菲教授,医患沟通和心理学专家,相关部处(学院)领导和学生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以“职业共情与医患关系”为主题。
-
-
-
-
摘要:
飞机上氧气面罩能用多久?能提供约15分钟的氧气。心理学专家认为,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创造潜力要高出奶奶们比父母更经常夸孩子,给他们充分的选择和自我表现空间,这种“纵容”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叫“瘦子”(1945年试爆成功,这之后在广岛爆炸的叫“小男孩”,在长崎爆炸的叫“胖子”)。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名叫“南瓜”(1949年试爆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叫“邱小姐”(1964年试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