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观力学

微观力学

微观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0392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技财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四川省力学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全国功能陶瓷薄膜和涂层材料研讨会等;微观力学的相关文献由38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岩、赵宏伟、张泽等。

微观力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0392 占比:99.41%

总计:20514篇

微观力学—发文趋势图

微观力学

-研究学者

  • 马岩
  • 赵宏伟
  • 张泽
  • 张跃飞
  • 李吉学
  • 王晋
  • 王俊
  • 王永维
  • 郝一枫
  • 韦真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天宇; 任柳杰; 李辰龙; 王舒琪; 姚文娟; 丁光宏
    • 摘要: 从1961年Békésy揭示耳蜗内行波现象,开创实验听力学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以来,耳蜗力学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进展,尤其是外毛细胞主动响应机制和耳声发射现象的发现,并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使得耳蜗微观力学领域成为持续研究的热点。随着“内耳振动测量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Corti器微米级分辨率振动测量技术持续进步与成熟。
    • 杨涛
    • 摘要: 角砾岩破碎带是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对于角砾岩多为宏观尺度上的力学性质研究,很少涉及微观尺度上的矿物力学特性。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角砾岩矿物组成成分,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获得矿物成分的杨氏模量,根据材料随机模型获得宏观杨氏模量。研究结果表明:角砾岩岩样的矿物组成和体积占比分别是:石英占比20%,钾长石占比40%,斜长石占比40%;AFM测出岩样中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三种矿物的杨氏模量为99.13 GPa、91.78 GPa、63.36 GPa;角砾岩材料随机模型杨氏模量为81.20 GPa。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微观岩石测试方法,测得角砾岩岩样的组成成分和微观力学性质,为从岩样中获得力学性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
    • 孙宏雨; 吕兴聪; 郭垂根; 王清文; 袁纳新; 孙理超
    • 摘要: 制备了不同杨木纤维含量的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利用Hirsch模型、Kelly-Tyson模型和Bowyer-Bader模型对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进行建模,通过对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塑料基体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杨木纤维长度分布的研究,计算得到杨木纤维在聚乙烯基体中的取向系数、界面剪切强度和本征抗拉强度,解释了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变化规律.此外,利用微观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了亚临界纤维、超临界纤维、塑料基体对杨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贡献比例.
    • 李睿鑫; 邹贻权; 胡大伟; 周辉; 王冲; 周永祥; 王祖琦
    • 摘要: 为了模拟研究混凝土海水环境下的侵蚀损伤及劣化规律,采用质量分数10%?Na2SO4溶液对混凝土试样进行不同渗透压和不同时长下的室内侵蚀试验.?结合微米压痕试验、CT扫描试验和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对高渗透压-硫酸盐耦合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侵蚀损伤及微观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渗透压加速了离子迁移,主要起到了促进化学侵蚀作用.?渗透压越大,混凝土化学损伤速率越快,侵蚀深度越深;骨料与砂浆胶结处是易侵蚀、易破坏的薄弱点;混凝土内部孔隙易生成水化产物,高渗透压下容易生成大量短柱状石膏晶体及细密的针状钙矾石晶体.
    • 摘要: PEMFC密封结构的泄漏机理模型及应力松弛影响,摘要: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金属双极板的压缩密封结构提出了一套泄漏率理论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基于粗糙间隙流动数值分析的泄漏机理模型为基础,耦合了粗糙元微观力学变形特性分析和橡胶垫片宏观力学变形特性分析.由于不依赖任何经验参数,该方法可以被用来定量评价各种因素对密封结构密封性能的影响,包括密封材料的长期应力松弛行为.
    • 黄达勇; 赵先琼
    • 摘要: 基于Hsueh模型的应力场分布,采用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平均近似方法,推导出可以退化成Halpin-Tsai模型的泊松比v12的显性表达式,与桥联模型基本重合.结合Fu模型和Giner模型,引入与纤维长径比(l/a)相关的指数衰减函数得到横向模量E22修正的Halpin-Tsai模型,与自洽模型重合.基于泊松比各向同性假设而推导出的泊松比v23与有限元结果逼近,远优于Halpin-Tsai模型;基于逆向工程,修正了被Halpin-Tsai模型低估的剪切模量G23.基于经典的层合板分析方法(LAA),引入纤维长度分布(FLD)及纤维取向广义分布函数,对两种注塑成型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FRT)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进行预测.结果 表明:4个微观力学组合模型均很好地预测了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但纤维长度质量分布的预测结果比纤维长度数量分布的结果更为合理,特别是对于纵向杨氏模量EL的改进效果大于5%.
    • 祝鸿; 沈菊男; 余静
    • 摘要: 沥青混合料在全气候条件下老化能更加正确模拟沥青路面中的沥青料实际老化规律.本研究将沥青混合料放入全气候老化加速仪中进行不同时间老化后,抽提其中的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及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分别探索老化后沥青的微观性能、宏观流变特性及其相关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沥青老化的机理与规律,建立一定的沥青老化模型及方程,科学预测老化后沥青性能的变化提供有效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全气候老化后提取的SBS改性沥青微观形貌粗糙度变小,而微观粘附力及模量粗糙度增大,三者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2)老化程度的加深,其车辙因子增大,但随试验温度的上升,车辙因子减小.老化程度和试验温度对车辙因子的大小及其变化率都有影响;(3)全气候老化后提取的沥青微观形貌和粘附力粗糙度微观特性分别与宏观流变性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而微观模量特性与宏观流变性更接近于幂指数关系,其相关性程度取决于试验温度.
    • 赵亚鹏; 刘乐乐; 孔亮; 刘昌岭; 吴能友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资源储量大、分布范围广、能量密度高的清洁能源,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竞相研究安全高效、持续可控的开采方法.充分掌握含天然气水合物土的力学特性并厘清其在开采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规律,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要前提.含天然气水合物土的力学响应行为本质上是其内部结构演化的宏观反映,相关的微观力学特性研究对于深化含天然气水合物土力学特性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天然气水合物晶体、天然气水合物与土颗粒界面、含天然气水合物土3个尺度对含天然气水合物土微观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系统归纳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晶体结构类型及天然气水合物的孔隙微观赋存模式;重点介绍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原子力显微镜等微观测试技术原理与特点;简述了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联用的三轴剪切实验、颗粒流程序模拟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天然气水合物微观力学特性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综合现有研究结果对含天然气水合物土内颗粒界面剪切机理及微观力学理论模型进行了概述分析;最后探讨了含天然气水合物土微观力学研究目前仍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含天然气水合物土的力学特性研究发展.
    • 朱韵昇; 张海红; 邱雪; 吴宝婷
    • 摘要: 为研究不同膨压处理对冬枣薄壁组织细胞微观力学特性的影响,分别使用0.1,0.45,0.8 mol/L的甘露醇溶液对冬枣薄壁组织进行渗透处理,使冬枣薄壁细胞处于不同的膨压状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膨压下的冬枣薄壁细胞进行纳米压痕试验,分析比较不同膨压下冬枣薄壁细胞的微观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高膨压、常膨压、低膨压下的杨氏模量E值分别是:(6.76±7.57),(20.21±16.95)kPa和(5.58±4.24)kPa,常膨压杨氏模量E值与低、高膨压的杨氏模量E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观刚度值从高膨压到低膨压分别是:(0.013±0.003),(0.018±0.004),(0.008±0.002)N/m,其变化趋势与杨氏模量一致,表明杨氏模量E值可反映表观刚度的大小。高膨压、常膨压、低膨压下的黏附力分别是(102.06±163.55),(178.41±141.59),(187.96±76.17)pN,且高膨压时黏附力与常、低膨压的黏附力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膨压会导致冬枣薄壁组织细胞微观力学特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冬枣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 胡传林; 李宗津; 王发洲
    • 摘要: 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结构材料,现代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混凝土性能提出新的挑战。水化硅酸钙(C-S-H)是水泥水化最重要的产物(约占水化产物的70%),也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结性物质,起到胶结砂石骨料、发挥强度的关键作用。在微观尺度上,C-S-H是一种多孔介质材料,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对C-S-H微观力学性能进行解析和设计,是认识和提高水泥基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关键,同时也是混凝土研究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该文旨在介绍混凝土微观力学性能表征方法、混凝土微观力学计算理论以及其在混凝土应用过程的新发现,同时展望混凝土微观力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