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8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25469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当代电大、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北京力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等;强度理论的相关文献由673位作者贡献,包括俞茂宏、陈四利、李鹏等。

强度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8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5469 占比:99.75%

总计:125783篇

强度理论—发文趋势图

强度理论

-研究学者

  • 俞茂宏
  • 陈四利
  • 李鹏
  • 方慕真
  • 施养杭
  • 范文
  • 刘海平
  • 吴大林
  • 张玉荣
  • 杜中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永泽; 郑利钦; 何兴鹏; 陈心敏; 李木生; 李鹏飞; 林梓凌
    • 摘要: 背景:与基于面骨密度的临床工具相比,特定载荷条件下的有限元模型强度分析越来越多用于改善对骨折风险的评估.然而,大多数有限元模型仅限于估计骨强度和可能发生骨折的位置,不能对骨折过程本身进行建模.目的:在ABAQUS软件中使用扩展有限元法对股骨颈骨折裂纹进行模拟,采用基于最大主应力和能量的准则来确定裂纹的起裂位置和裂纹扩展路径.方法:收集1名健康志愿者股骨近端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重建三维模型,赋予皮质骨、松质骨相应材料参数.最初进行静态分析,以评估骨应力分布并确定骨折危险区域.基于应力结果和排除边界附近的单元,定义了允许在扩展有限元法分析中发生断裂的富集区,当主应力超过116 MPa时单元发生裂纹萌生,预测裂纹位置与演变过程.结果 与结论:①静力学分析:在站立位载荷下,股骨颈出现应力集中,最大等效应力为711.8 MPa,根据第四强度理论,股骨皮质骨屈服强度为116 MPa,当前载荷下股骨颈将发生不可逆的塑性破坏.此外,最大主应力集中于股骨颈外侧,最大值超过116 MPa.②裂纹扩展分析:裂纹的产生是一个蓄积能量的过程,随着应力不断增大并超过阈值时,股骨颈外上方开始出现单元损伤,此时为黏性裂纹状态,仍有抗断能力.随着应力继续增大,该单元完全失效,此时裂纹面周围及尖端应力值迅速降低,应力集中向单元两侧分布.裂纹先后向股骨颈前上、后下方向延伸,最终形成股骨颈骨折.③基于断裂力学建立的股骨近端骨折模型,既能很好地预测弹性行为,又能很好地预测站立载荷下的断裂裂纹路径及评估力学性能和临界主应力的影响,同时强调了充分校准断裂标准的重要性.该方法较强度理论建模方法提供了更多关于骨折裂纹扩展机制的信息,有助于对骨折潜在风险的深入探究.
    • 郑永泽; 郑利钦; 何兴鹏; 陈心敏; 李木生; 李鹏飞; 林梓凌
    • 摘要: 背景:与基于面骨密度的临床工具相比,特定载荷条件下的有限元模型强度分析越来越多用于改善对骨折风险的评估。然而,大多数有限元模型仅限于估计骨强度和可能发生骨折的位置,不能对骨折过程本身进行建模。目的:在ABAQUS软件中使用扩展有限元法对股骨颈骨折裂纹进行模拟,采用基于最大主应力和能量的准则来确定裂纹的起裂位置和裂纹扩展路径。方法:收集1名健康志愿者股骨近端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重建三维模型,赋予皮质骨、松质骨相应材料参数。最初进行静态分析,以评估骨应力分布并确定骨折危险区域。基于应力结果和排除边界附近的单元,定义了允许在扩展有限元法分析中发生断裂的富集区,当主应力超过116 MPa时单元发生裂纹萌生,预测裂纹位置与演变过程。结果与结论:①静力学分析:在站立位载荷下,股骨颈出现应力集中,最大等效应力为711.8 MPa,根据第四强度理论,股骨皮质骨屈服强度为116 MPa,当前载荷下股骨颈将发生不可逆的塑性破坏。此外,最大主应力集中于股骨颈外侧,最大值超过116 MPa。②裂纹扩展分析:裂纹的产生是一个蓄积能量的过程,随着应力不断增大并超过阈值时,股骨颈外上方开始出现单元损伤,此时为黏性裂纹状态,仍有抗断能力。随着应力继续增大,该单元完全失效,此时裂纹面周围及尖端应力值迅速降低,应力集中向单元两侧分布。裂纹先后向股骨颈前上、后下方向延伸,最终形成股骨颈骨折。③基于断裂力学建立的股骨近端骨折模型,既能很好地预测弹性行为,又能很好地预测站立载荷下的断裂裂纹路径及评估力学性能和临界主应力的影响,同时强调了充分校准断裂标准的重要性。该方法较强度理论建模方法提供了更多关于骨折裂纹扩展机制的信息,有助于对骨折潜在风险的深入探究。
    • 陈建稳; 张若男; 张阳; 王明洋; 马俊杰; 范进
    • 摘要: 为研究气囊蒙皮梯形撕裂行为及其破坏机制,针对典型经编织物气囊蒙皮膜材,考虑其纱线细观结构及材料非线性,建立系列参数下膜材梯形撕裂数值模型。首先,将得到的数值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其次,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梯形撕裂的破坏形态及典型偏轴角度下的撕裂破坏历程。然后,探讨了膜材梯形撕裂力学行为及与破坏强度受切缝长度及纱线偏转等关键参数的影响机制。最后,纳入剪切影响因素,提出了梯形偏轴撕裂破坏强度预测理论。结果表明:裂缝邻域内应力集中翼型区域形状、范围的变化对撕裂扩展方向、撕裂抗力起控制作用,而切缝长度及纱线偏轴是影响应力集中翼型区形状演变的主因;缘于裂缝长度可干扰膜面外变形、裂纹前端区域形态及其纱线应力水平,随裂缝长度增加,断裂位移下降明显,而在轴初始撕裂抗力非减反增;纱线偏转可对翼型区及纱线受载水平施加复杂效应,纱线偏转角度的增加导致撕裂强度呈倒“V”型规律。所得结论及研究方法可为经编织物气囊蒙皮裂纹止裂分析及气囊结构安全性评估提供有益参考。
    • 兰进胜; 齐乃娟
    • 摘要: 虽然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说在学术界认可度较高,但仍有诸多不足。本文观点简述:陆壳的漂移速度,在膨裂后和融合时持续减小,在聚集时持续增大。超大陆或次超大陆会因温度应力膨裂。据力学推断,冈瓦纳古陆包含北美洲,但不含格陵兰岛。现阶段的地壳运动主要是因冈瓦纳膨裂的惯性,与地幔对流无关。恐龙灭绝主要因冈瓦纳膨裂的地震,现今绝大多数的构造地震都是其余震,可用“七个结论”来宏观分析。构造地震发生是因地壳(岩石圈)出现破坏,岩石圈破坏的规律(地震成因)可用材料力学的“四个强度理论”解释,岩石圈的“危险截面”“危险点”等应力集中的部位是构造地震的多发地带。陆壳可在力矩或力偶矩作用下产生水平转动,并产生水平扭力,水平扭力可产生水平拉应力、水平压应力、弯力、“受拉剪切应力”“斜向下剪切应力”和水平剪切应力。俯冲是洋壳在压力或扭力作用下,形成的“斜向下剪切”破坏。深源地震、地幔楔,绝大多数的海沟、火山、火山弧,都与俯冲有关。海沟均由剪切破坏形成(俯冲或水平剪切)。洋脊是因拉力、压力或扭力,洋壳中部区域出现破裂,地幔物质涌出新的洋壳。岩石圈减薄、地堑和地垒地貌、多数盆地地貌,与水平拉应力或水平剪切应力有关。地壳碰撞、摩擦或变形会产生热量。地壳应力集中的部位,通常也是热量集中的部位,易引发地震、地热和极端天气。现今的非极地冰川,均位于地壳应力集中的部位(冈瓦纳膨裂)。冰川消融,通常伴随着干旱气候带的扩展,全球气候趋向炎热干旱。南美洲西海岸的中部弯矩最大,故产生“凹陷”;南美洲西海岸火山和地震频发、气候复杂多样,以及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均与南美洲顺时针转动有关(南美洲西海岸承受巨大扭力)。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构造地震、火山和熔岩喷发、地壳形成、冰川消长、气候变化、物种演化、生物大灭绝等,实际是由“陆壳分合”(陆壳运动)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 杨炼金
    • 摘要: 文章针对135t钢水罐耳板轴开裂失效的问题,结合钢水罐本身的外形结构及工艺特点,通过对钢水罐耳板轴的工作环境进行受力分析,找出钢水罐耳板轴开裂失效的原因,然后针对失效原因采取措施,彻底消除钢水罐耳板轴开裂失效的设备隐惠,并运用强度理论,对钢水罐的本体耳轴及吊耳装置的耳板轴进行强度校核,确保设备的本质安全。
    • 王通; 秦国民; 钱才富
    • 摘要: 多层包扎高压容器筒体由内筒和多层层板包扎组成,筒体在制造过程中,层板的包扎会在筒体产生预应力。为充分利用预应力,进而提高筒体制造的经济性,本文推导了考虑筒体预应力时,基于拉美公式和不同强度理论的内筒应力计算公式;提出了在考虑筒体预应力且内筒采用不同材料的情况下,以容器筒体材料成本最低为目标,以内筒厚度、层板层数以及层板厚度为变量的优化设计模型。以某高压换热器为例,内筒和层板材料均为Q345R时,优化后筒体相比原始筒体的材料成本减少28.8%;内筒改用304不锈钢和316不锈钢以提高防腐性能时,筒体材料成本分别减少17.3%和9.1%,所以优化设计方法可以较好地降低筒体的材料成本,即使内筒改用性能更好的高合金材料,筒体所需材料的总成本也有所降低。
    • 杨映湖; 高德彬; 严耿升; 白柯楠
    • 摘要: 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对建筑垃圾废混凝土与废砖的再生粗粒料及级配碎石的抗剪强度特性进行研究,分别选用摩尔-库仑强度理论与幂函数强度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幂函数强度理论能较好地反映建筑垃圾再生粗粒料强度包线的非线性特性.
    • 吴晓; 刘奇元
    • 摘要: 在材料力学推导出的矩形截面梁剪应力公式基础上,利用夹芯梁轴向位移,弯曲挠度与剪切应变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了夹芯梁截面弯曲应力及弯曲挠度表达式,弹性理论及有关试验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计算精确度较高.理论计算分析表明:外载荷作用下夹芯梁四点弯曲时,在外载荷作用处夹芯梁面板与芯材结合部位应采用强度理论进行校核;均布载荷作用下剪切变形对梁的弯曲正应力及挠度都有影响;集中力作用下剪切变形仅对梁弯曲挠度有影响,而对梁的弯曲正应力没有影响.该结论对材料力学关于夹芯梁四点弯曲试验内容的教学有一定启发和指导作用.
    • 杨锐敏; 吴文正; 郑永泽; 郑晓辉
    • 摘要: 背景:目前评估骨折风险仍依靠骨密度测试,然而,骨密度检测忽略了影响骨折的其他机制,包括多个尺度上的骨三维结构和材料特性。尽管骨密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其在预测骨折风险方面的价值有限。目的:通过构建不同松质骨体积分数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微观参数松质骨体积分数对股骨近端表观力学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1例健康志愿者股骨近端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重建三维模型,并赋予骨质疏松皮质骨、松质骨相应材料参数,导入Abaqus中通过单元均匀删除脚本,构建35%,30%,25%,20%,15%松质骨体积分数的有限元模型。在股骨头上方建立参考点并施加载荷于股骨头上方与髋臼接触区域,分析股骨近端在生理站立位应力下的力学响应差异。结果与结论:(1)站立位载荷条件下,股骨颈外上侧所受张应力始终大于颈内下侧压应力值,随着松质骨体积分数降低,股骨近端所受张应力、压应力均逐渐增大,15%模型最大张应力、最大压应力分别是35%模型的1.91倍和1.42倍,最大主应变增加4.76倍,股骨整体刚度下降58%;(2)单足站立状态下,股骨皮质骨较松质骨相比承担了更多的应力,而松质骨在股骨整体弹性响应中承担不可或缺的作用;(3)随着松质骨体积分数的下降,股骨颈外上侧张应力增加幅度更大,结合颈外上侧区域作为骨量丢失最为显著的区域,在跌倒载荷下同样处于应力集中区域,在临床中常常为骨折断裂的起点,这提示着颈外上侧的相关参数(如骨密度和体积分数)是否可能成为预测脆性股骨颈骨折更为敏感的指标,值得进一步探究。
    • 肖红菊; 孙玉永; 沈新昊
    • 摘要: 工程中经常遇到黏土承受拉应力的情况,如接近失稳破坏的边坡表层、承压水作用下的隔水层表层等,但在系统分析低应力条件下土体既有强度理论可知,既有强度理论都存在不足.为了解决黏土在低应力条件下的强度理论问题,根据既有的土体三轴拉伸试验成果及受力特性,认为土体在低应力状态下的破坏为拉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张拉-剪切复合破坏.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利用土体常规剪切强度指标(C和ψ)和单轴抗拉强度(σt)来确定张拉-剪切强度指标(σL和ψL)的公式.最后,结合上海④层淤泥质黏土的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挤出拉伸试验装置,得到了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张拉-剪切强度指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