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松质骨

松质骨

松质骨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56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6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29篇;相关期刊201种,包括西藏医药杂志、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6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会大会、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2011西安-上海市声学学会第二届声学学术会议等;松质骨的相关文献由1399位作者贡献,包括他得安、王威琪、马洪顺等。

松质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6 占比:72.24%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4.80%

专利文献>

论文:129 占比:22.95%

总计:562篇

松质骨—发文趋势图

松质骨

-研究学者

  • 他得安
  • 王威琪
  • 马洪顺
  • 李德源
  • 李青南
  • 雷伟
  • 刘成成
  • 戴克戎
  • 陈海斌
  • 陈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丹; 袁慧书
    •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强度降低引发骨折风险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现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目前主要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通过测量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症,但该方法预测骨质疏松相关脆性骨折风险的准确性较低。近年来研究发现,除骨密度外骨结构变化也是导致骨强度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影像学方法对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笔者对Micro-CT、HR-pQCT、UTE-MRI、HR-MRI、DXA-TBS、MSCT等现有的骨结构影像学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上述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这些影像学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及相关脆性骨折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韩青文; 李海南; 邵竞赛; 秦胜超; 明新广; 明立功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Herbert螺钉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20年11月应用Herbert螺钉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63例,术后定期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63例获4个月~6年随访,平均3.25年。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2.5~4个月,平均3个月。结论 Herbert螺钉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耿琪; 张志宏; 刘红红; 陈佳; 韩倩; 徐笛
    • 摘要: 目的:研究拟种植区冠根向的皮质骨和松质骨厚度比率(cortico-cancellous thickness ratio,CCTR),评估其与植体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57例患者(65个缺牙位),种植术前将患者CT图像导入动态导航软件,设计完成后测量并计算CCTR,术后即刻及修复前记录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CCTR与ISQ的相关性。结果:CCTR与初期ISQ值和二期ISQ值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708,P<0.01;r=0.568,P<0.01),上下颌后牙区初期ISQ值、二期ISQ值、CCTR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CTR可作为测量拟种植区骨质的客观指标之一,对植体稳定性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张长灏; 孟昊业; 汪爱媛; 刘有军; 马海洋; 杨海胜
    • 摘要: 目的 采用结合显微CT和显微有限元分析方法,即基于显微CT图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无创研究不同分期的坏死股骨头松质骨的微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以期了解在股骨头坏死的发展过程中,松质骨微结构和微观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预测股骨头坏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集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标本的显微CT图像,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分期标准分为Ⅱ期样本3例,Ⅲ期3例,Ⅳ期4例.将图像中骨组织进行阈值分割,分区域建立坏死区、侧向区、硬化区和远端区的松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边长8 mm),并根据CT值赋予非均匀材料属性.利用ImageJ软件中的BoneJ插件通过识别显微CT组图像,计算测量各区域松质骨的微结构参数,包括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隙、结构模型指数.对松质骨块施加表观应变为1%的压缩载荷,计算骨组织应力和松质骨表观刚度等参数,对比分析各分期、各分区结果.结果 在松质骨微结构方面,Ⅳ期较Ⅱ期的股骨头内部硬化区和坏死区的变化最为明显,硬化区的骨体积分数不断上升,骨小梁间隙下降,结构模型指数减小,而坏死区域与之相反;在骨组织微观受力方面,Ⅱ期到Ⅲ期坏死区域的应力并没有明显变化,而硬化区域随着分期增加应力不断上升,侧向区的应力不断下降.表观刚度变化与应力变化一致.结论 随着股骨头坏死程度的加剧,硬化区的松质骨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最大,应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中重点关注的区域.此外,微结构参数并不能准确体现松质骨的力学行为,而股骨头塌陷最终取决于其力学特性,因此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可更加全面了解股骨头坏死的微观力学演变规律.
    • 杨双; 肖喜刚
    •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采用影像学方法检测骨密度可以判断骨量变化,从而早期筛查和诊断骨质疏松症.近年来,定量CT以其独特的三维成像优势在骨密度测量领域广泛应用.与双能X线相比,定量CT可选择性对骨骼中代谢转化率较高的松质骨进行检测,准确性高,同时定量CT可通过已有的CT扫描图像进行骨密度测定,具有经济、便捷的优势.定量CT有望在临床风险预判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大数据研究已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骨密度参考值范围,未来可纳入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 唐明玥; 张周阳; 孔亮; 胡奥; 蔡卜磊; 高晔; 刘富伟; 吕前欣; 靳丹; 侯燕; 王乐
    • 摘要: 目的 探讨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the casein kinase 2 interacting protein-1,CKIP-1)基因对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为颅颌面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6月龄雄性CKIP-1基因敲除小鼠(KO)作为实验组,野生型小鼠(WT)作为对照组,用Micro-CT对小鼠颅颌面部硬组织(顶骨、鼻骨、切牙、磨牙)的骨量进行分析,另外用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颌面部软组织(鼻软骨、唇黏膜、舌)的组织形态差异.结果 CKIP-1基因可负调控小鼠颅颌面骨松质骨的骨量及牙齿的牙本质矿化,相较WT小鼠,KO小鼠的顶骨板障层厚度增加93%,而皮质骨未见明显差异;鼻骨松质骨厚度增加160%,皮质骨无显著差异;牙釉质厚度未见异常,但牙髓腔变小,牙本质厚度增加48%;HE及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发现KO小鼠的鼻翼软骨板厚度增加57%,并发现局部出现异常骨化;唇黏膜角化层增厚170%;舌肌肌纤维直径增加45%.结论 CKIP-1基因对小鼠颌面部多种软硬组织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杨锐敏; 吴文正; 郑永泽; 郑晓辉
    • 摘要: 背景:目前评估骨折风险仍依靠骨密度测试,然而,骨密度检测忽略了影响骨折的其他机制,包括多个尺度上的骨三维结构和材料特性。尽管骨密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其在预测骨折风险方面的价值有限。目的:通过构建不同松质骨体积分数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微观参数松质骨体积分数对股骨近端表观力学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1例健康志愿者股骨近端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重建三维模型,并赋予骨质疏松皮质骨、松质骨相应材料参数,导入Abaqus中通过单元均匀删除脚本,构建35%,30%,25%,20%,15%松质骨体积分数的有限元模型。在股骨头上方建立参考点并施加载荷于股骨头上方与髋臼接触区域,分析股骨近端在生理站立位应力下的力学响应差异。结果与结论:(1)站立位载荷条件下,股骨颈外上侧所受张应力始终大于颈内下侧压应力值,随着松质骨体积分数降低,股骨近端所受张应力、压应力均逐渐增大,15%模型最大张应力、最大压应力分别是35%模型的1.91倍和1.42倍,最大主应变增加4.76倍,股骨整体刚度下降58%;(2)单足站立状态下,股骨皮质骨较松质骨相比承担了更多的应力,而松质骨在股骨整体弹性响应中承担不可或缺的作用;(3)随着松质骨体积分数的下降,股骨颈外上侧张应力增加幅度更大,结合颈外上侧区域作为骨量丢失最为显著的区域,在跌倒载荷下同样处于应力集中区域,在临床中常常为骨折断裂的起点,这提示着颈外上侧的相关参数(如骨密度和体积分数)是否可能成为预测脆性股骨颈骨折更为敏感的指标,值得进一步探究。
    • 高栋梁; 周璇; 石星星; 米佳
    • 摘要: 目的:分析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中,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连同松质骨移植术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将患者术前、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分期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相比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分期较优(P<0.05).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术,在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有效促进了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 左艳萍; 汪永跃; 王荣; 刘宁; 傅云婷; 周颖
    • 摘要: 目的 建立2种方式(螺旋和敲击)挤压松质骨后植入种植体的动物模型及有限元模型,探讨松质骨经不同方式挤压后植入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在犬股骨髁模拟临床种植手术,用先锋钻对种植窝松质骨进行初级备洞,采用敲击和螺旋2种方式对种植窝松质骨进行等量挤压并植入相同规格种植体,术后1、2、4、12周进行种植体推出实验.建立敲击和螺旋2种挤压方式的有限元模型,对牙冠部分进行水平向负载,比较侧向力作用下2种挤压方式植入种植体稳定性的差异.结果 种植体推出实验中,螺旋挤压植入的种植体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水平向负载的作用下,敲击挤压植入的种植体位移量更小.结论 螺旋挤压在对抗垂直力方面优于敲击挤压,敲击挤压在对抗侧向力方面优于螺旋挤压.
    • 杨锐敏; 吴文正; 郑永泽; 郑晓辉
    • 摘要: 背景:目前评估骨折风险仍依靠骨密度测试,然而,骨密度检测忽略了影响骨折的其他机制,包括多个尺度上的骨三维结构和材料特性.尽管骨密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其在预测骨折风险方面的价值有限.目的:通过构建不同松质骨体积分数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微观参数松质骨体积分数对股骨近端表观力学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1例健康志愿者股骨近端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重建三维模型,并赋予骨质疏松皮质骨、松质骨相应材料参数,导入Abaqus中通过单元均匀删除脚本,构建35%,30%,25%,20%,15%松质骨体积分数的有限元模型.在股骨头上方建立参考点并施加载荷于股骨头上方与髋臼接触区域,分析股骨近端在生理站立位应力下的力学响应差异.结果 与结论:①站立位载荷条件下,股骨颈外上侧所受张应力始终大于颈内下侧压应力值,随着松质骨体积分数降低,股骨近端所受张应力、压应力均逐渐增大,15%模型最大张应力、最大压应力分别是35%模型的1.91倍和1.42倍,最大主应变增加4.76倍,股骨整体刚度下降58%;②单足站立状态下,股骨皮质骨较松质骨相比承担了更多的应力,而松质骨在股骨整体弹性响应中承担不可或缺的作用;③随着松质骨体积分数的下降,股骨颈外上侧张应力增加幅度更大,结合颈外上侧区域作为骨量丢失最为显著的区域,在跌倒载荷下同样处于应力集中区域,在临床中常常为骨折断裂的起点,这提示着颈外上侧的相关参数(如骨密度和体积分数)是否可能成为预测脆性股骨颈骨折更为敏感的指标,值得进一步探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