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影像解剖学

影像解剖学

影像解剖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467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中国医学教育技术、基层医学论坛、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等;影像解剖学的相关文献由359位作者贡献,包括廖建春、王海青、郎军添等。

影像解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4678 占比:99.78%

总计:54798篇

影像解剖学—发文趋势图

影像解剖学

-研究学者

  • 廖建春
  • 王海青
  • 郎军添
  • 叶青
  • 吴建
  • 范静平
  • 陈菊祥
  • 吕春雷
  • 彭玉成
  • 赵舒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章献; 陈泰祥; 王庆; 胡鹏展; 谢衡; 李美云
    • 摘要: 目的分析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在骶S_(1)椎体上的影像解剖学参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纳入14例腰骶段解剖结构正常的成人尸体标本。CBT螺钉置入前进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比较骶S_(1)椎体左右两侧峡部高度、峡部宽度、钉道长度、钉道最大直径、螺钉外翻角及头倾角。结果骶S_(1)椎体左右两侧之间的峡部高度分别为(21.22±1.95)mm、(21.17±1.87)mm,峡部宽度分别为(23.15±1.69)mm、(23.32±1.52)mm,钉道长度分别为(32.98±1.40)mm、(32.88±1.70)mm,钉道最大直径分别为(5.98±0.37)mm、(5.96±0.33)mm,螺钉外翻角分别为(6.40±1.28)°、(6.37±1.28)°,头倾角分别为(28.55±1.52)°、(28.50±1.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测量的骶S_(1)椎体影像解剖学参数能为CBT螺钉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 贾承晔; 卢昊宁; 金凤
    • 摘要: 目的探讨HRCT及后处理技术在耳部影像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影像科本科实习生50名,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教学模式25名为对照组,传统教学并引入HRCT及后处理技术的教学模式25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间笔试成绩、实践成绩及问卷调查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笔试成绩、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问卷调查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R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耳部结构,并可多方位观察、测量解剖结构大小,应用于耳部影像解剖学中,其教学效果良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刘璐; 林志艳; 李莉; 张薇薇
    • 摘要: 影像解剖学课程是医学影像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多且杂,解剖识记信息量大且难,是将人体系统解剖学、断面解剖学与各种影像资料图片相关联的形态学学科,对空间思维整合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只注重单纯解剖部位知识点的讲授,并未将其与临床影像诊断思维紧密结合,亟待进行教学改革。本校通过网络平台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与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层次融合,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的模式改革,发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交流协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 姜琳; 吕及晟; 张雪君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块数字化影像解剖学课程实践教学和考核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选择天津医科大学2017级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以下简称影诊专业)和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影技专业)共91名学生为试验组,2016级影诊专业和影技专业共90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平台进行教学(包括数字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拓展云课堂、考核系统4个模块),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平时成绩,并对两组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平时成绩[影诊专业(80.36±8.43)分、(79.18±8.26)分、(83.77±5.38)分,影技专业(79.10±7.91)分、(80.31±8.32)分、(84.41±5.85)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影诊专业(77.19±7.55)分、(75.18±6.71)分、(81.75±5.57)分,影技专业(74.17±9.27)分、(74.03±6.81)分、(80.73±5.50)分],均P<0.05.2个专业试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也较高于照组学生,影诊专业试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满意度总分为(82.11±4.09)分比(78.98±1.96)分,影技专业试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满意度总分为(84.31±2.35)分比(79.17±3.16)分,均P<0.01.结论 实践教学和考核平台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医学影像思维,提高学生的影像综合能力.
    • 陈晓丽; 鲜军舫; 燕飞; 陈青华; 李建红; 付琳; 郭健
    • 摘要: 人体影像解剖学与临床联系密切,是重要医学基础课程.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细小,不同影像检查图像特点各异,其影像解剖教学内容繁杂、重点及难点较多、不易掌握.传统的理论授课对头颈部影像解剖重点和难点的关注不足,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结合微课应用于头颈部影像解剖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对头颈部影像解剖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和临床思维能力,在人体影像解剖学其他部位影像解剖教学中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石梦尧; 黄歆; 胡尊琪; 王为民; 蔡清萍; 朱振新
    • 摘要: 外科手术教学是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而临床解剖学是普通外科手术决策的重要基础,是普通外科手术操作的重要基石.在我国目前解剖学教学体系中,存在一定的解剖学教学与普通外科临床教学脱节的情况.在建设国家首批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过程中,长征医院胃肠外科充分认识到临床解剖教学对普通外科专培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融合基础解剖学、影像解剖学知识,结合外科手术的术中教学,将临床解剖学融入到整个普通外科专培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员对外科手术学有更全面的掌握.使得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获得很大提升,得到专培医师的认可.
    • 张静; 周林艺; 张春来; 冉启胜; 唐伟; 王毅
    • 摘要: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定量观测成人正常闭膜管活体影像解剖,并探讨闭孔疝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40例健康成人行腹盆腔MSCT扫描,根据受试者年龄段分为18~29、30~39、40~49、50~59、60~69及70岁以上,共6组,分别标记为1~6组,每组男、女性各20例.在后处理工作站重建闭膜管区域多平面重组影像,并观测闭膜管倾斜方向、倾斜角、内外口形态、闭膜管脂肪含量、闭膜管长度、内外口最大长径、与之垂直的最大宽径及面积.结果:闭膜管多向内下(77.71%)及前下(93.75%)方向倾斜走行,且左侧闭膜管矢状倾斜角大于右侧(P<0.05).86.35%的闭膜管内外口呈椭圆形,且82.50%的受试者两侧闭膜管内口对称,77.50%的受试者两侧闭膜管外口对称.闭膜管脂肪含量可分为I级(17侧,3.54%)、II级(262侧,54.58%)、III级(112侧,23.34%)和IV级(89侧,18.54%),脂肪含量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闭膜管长度、内口宽径、外口面积、长径及宽径均大于女性(P<0.05),闭膜管内口面积、长径及宽径、矢状倾斜角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结论:闭膜管内口大小和面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可能是老年人发生闭孔疝的原因之一,闭膜管倾斜角和脂肪含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可能对闭膜管结构稳定具有保护作用,左侧闭膜管脂肪含量更高且矢状倾斜角更大,可能也是闭孔疝少见于左侧的重要原因.
    • 韩孟龙; 方向军; 贺中云; 颜学亮
    • 摘要: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但随着手术的开展,也有各种并发症不断报道,而影像学对OLIF术前评估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广泛查阅近年来相关论文,对影像学在手术窗大小、血管解剖、神经和输尿管损伤风险评估等预防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减少或避免术中相关解剖结构的损伤,以期更好地指导手术开展.
    • 王睿君; 王儒帅; 赵盛; 高建梅; 刘丽君
    •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影像资料CT三维重建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结构和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判断影像学征象和评估各种疾病的能力,是奠定影像学诊断学的基础.方法 收集正常胸部CT图像,利用三维重建的模型应用于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估自主个性化学习情况.结果 通过3D-DOCTOR进行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再现胸部的三维结构并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学生普遍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效率.结论 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能够简单方便地显示人体的三维结构,应用于影像解剖教学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影像资料CT三维重建在解剖学教学中的探索研究,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涛; 司运辉
    • 摘要: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教学领域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与针对性.影像解剖学教学中,常需要应用到信息技术,在多媒体或计算机中呈现解剖图,使得影像解剖图更加清晰,也能够形成细节讲解.慕课是信息技术手段下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其以互联网为平台,能够在网络上形成课程教学,具有共享性、独特性,将影像解剖学教学以慕课模式进行有机结合,能够使影像解剖学的教学形式得到创新,增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并提高教学有效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