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11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第11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第11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海口
  • 出版时间: 2011-11-21

主办单位: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11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豚鼠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种常用实验动物,拥有及其重要及广泛的应用领域,涵盖传染病学,诊断学,药理学,营养学及变态反应等众多领域。由于豚鼠自身带病原的原因,导致在抵抗力低下时极易染病,而豚鼠的习性又常常使健康问题达到非常严重的时候才表现出来,因此如何提供健康符合条件的实验动物,是豚鼠饲养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方面。本文将简单总结介绍几种豚鼠常见病及预防措施,探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的日常管理方式。
  • 摘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老年、青年和幼年雌雄性SD大鼠的肺、心、脾、肾4种器官织24个样品中的Fe、Cu、Zn三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大鼠组织采用高氯酸和浓硝酸体积比为4:1的混酸进行消化。测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9%,平均回收率大于95%,方法简便可靠。
  • 摘要:实验动物福利问题是近年来在实验动物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3R原则是被公认的实验动物福利核心。本文依3R原则中“优化(Refinement)”,在实验豚鼠饲养盒内增加梯形和管形两种不同的模具,进行环境丰富化模具对豚鼠生长及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放入模具的豚鼠生长情况优越于对照组,且管形模具更接近豚鼠自然洞穴状态,更加有利于豚鼠实现自然躲藏行为和良好的生长、生活。
  • 摘要:目的:观察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对大鼠临床症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羟丙基倍他环糊精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分别给予羟丙基倍他环糊精500、1000、2000mg/kg,对照组给生理盐水,连续尾静脉给药6周。结果:1000、2000mg/kg剂量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亚积降低,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或P<0.01),2000mg/kg剂量组肌酐水平升高(P<0.05)。结论:羟丙基倍他环糊精1000、2000mg/kg剂量组能引起大鼠溶血和肾功能的减退。目的观察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对大鼠临床症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1:000、2000mg/kg剂量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亚积降低,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或P<0.01),2000mg/kg剂量组肌酐水平升高(P<0.05)。结论:羟丙基倍他环糊精1000、2000mg/kg剂量组能引起大鼠溶血和肾功能的减退。
  • 摘要:进入秋季,天气干燥,机体肺部易受损伤,本文借鉴人的养生观念,参照肺部的功能特点,对小型猪的秋季管理做一指导,来加强小型猪的秋季防病措施。
  •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H2O2对BALB/c小鼠CD4+CD25+Foxo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的SPF级BALB/c小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分为H2O2处理组和PBS组。H2O2处理组: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含有50mM H2O2的PBS250μl;PBS组(对照组):每只小鼠静脉注射无菌PBS250μl。分别在注射2周后处死全部小鼠,采集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胸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4+CD25+ Foxp3+T细胞比例。结果:实验处理2周后,两组小鼠CD4+Foxp3+ T细胞比例,在H2O2处理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分别为(0.28±0.030)%和(3.09±0.327)%;高于对照组小鼠外周血中的比例(0.15±0.029)%和脾脏中的比例(2.16±0.177)%,两组差异显著(P <0.05)。H2O2处理组小鼠体内 CD4+Foxp3+ + /CD4细胞比例,在外周血和脾脏中分别为(0.94±0.180)%和(13.71±1.309)%;高于对照组小鼠外周血中的(0.42±0.081)%以及脾脏中的(8.90±1.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Foxp3+T细胞在两组小鼠胸腺中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小鼠脾脏和胸腺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体内CD4+细胞比例也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小鼠体内,无论是CD4+CD25+ +细胞比例还是CD4 CD25+ + /CD4细胞比例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H2O2能上调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
  • 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是世界上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和香港等地是高发病区,发病率比其他国家地区高100倍以上。鼻咽癌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遗传易感性、EB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姚开泰和曾毅教授等提出三次打击学说来解释鼻咽癌的发生,即:一些家族性病例往往携带种系突变,也称生殖突变(一次打击),再加上EB病毒(二次打击)和环境因素(三次打击)的协同作用,最终导致鼻咽癌的发生。鼻咽癌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具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发生鼻咽癌的危险往往比正常人高出数倍。我国高发区居民移居低发病率国家数年后,鼻咽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会高于当地居民。显示出遗传因素对鼻咽癌的发生有影响。1974年,Simons等首先报道人类白细胞抗原-A2位点与鼻咽癌发病风险正相关。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与鼻咽癌发病率的关系己经得到证实。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与鼻咽癌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 摘要:肌纤维根据肌球蛋白重链(MyHC)的多态性可分为1,2a,2b和2x4种类型,在代谢上分别与慢速氧化型、快速氧化型、快速酵解型和中间类型相对应。肌纤维的生成在分子水平上受到肌细胞生成素基因的精确调控,肌纤维的类型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发生转化,并受营养和非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在小鼠快肌纤维基因5′序列上有一个对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转录效率影响较大的AT2元件,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大白和通城两个品种中扩增了三个快肌纤维基因(MYH1、MYH2、MYH4)的5′侧翼序列的AT2元件,分析发现,其序列没有品种特异性,但在三个快肌纤维基因之间存在序列变异。
  • 摘要:以GC—MS联用技术测定大鼠灌服复方丹参滴丸后其血清中的冰片含量。冰片浓度在0.00505-40.1μg/mI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中回收率达72.82-86.77%,最低检测浓度为1ng/mL。本方法以萘为内标,SIM方式检测,定量准确、干扰少,日内及日间的RSD小于2.76%和1.93%: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应用于复方丹参滴丸所含冰片的药代动力学等的进一步的研究。比较研究冰片和复方丹参滴丸中的冰片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大鼠单剂量灌服冰片、含等量冰片的复方丹参滴丸后一系列时间点冰片的血中浓度。应用PK Solu 2.0药物动力学软件(USA)处理药一时曲线数据,求得冰片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等剂量的冰片和复方丹参滴丸中的冰片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单味冰片的吸收相,分布相及清除相的速率常数分别为2.630 h-1,1.788 h-1及0.273 h-1,远大于复方丹参滴丸中等量冰片相应的速率常数((1.635 h-1,0.784 h-1和0.116 h-1)。单味冰片的达峰时间((0.5 h)早于复方丹参滴丸((0.75 h),但峰浓度16.8μg/mL约为复方丹参滴丸的1/2(31.02μg/mL),药后18h的浓度((0.043μg/mL)约为复方丹参滴丸的1/ 10。因此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应注意其他成分(组成)对所研究(观察)成分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工艺的消渴降糖片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通过对四氧嘧啶、肾上腺素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实验。结果: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亦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但组间无明显差异。
  • 摘要:目的:观察创愈灵涂膜剂对豚鼠皮肤用药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动物按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分组,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和过敏试验。结果:创愈灵涂膜剂对豚鼠皮肤用药未引起任何急性毒性反应,无一动物死亡,给药组与对照组每日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局部皮肤刺激反应平均分值<0.49,与对侧基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未引起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及全身过敏反应(致敏率0%)。结论:创愈灵涂膜剂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过敏试验结果提示本品皮肤用药毒性小、无明显皮肤刺激作用、对豚鼠无过敏反应、安全范围大,可供临床使用。
  • 摘要: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大豆异黄酮协同葡萄籽原青花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干预。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饲料喂养组。正常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饲料喂养组用高脂饲料喂养。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将高脂饲料喂养组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对照组(B组),SIF+GSPE250mg/kg.d+250mg/kg.d剂量干预组(C组),SIF+GSPE50mg/kg.d+50mg/kg.d剂量干预组(D组)。第10周后实验终止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在各组大鼠胰岛中表达和大鼠血清中TNF-α,IFN-γ的含量。结果: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体重,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胰岛素含量显著增加,与普通饲料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连续小剂量注射STZ后大鼠血糖升高,表明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大豆异黄酮协同葡萄籽原青花素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NF-α,IFN-γ含量和Caspase-3蛋白表达 (p<0.05)。结论:高脂饲养和小剂量注射STZ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豆异黄酮协同葡萄籽原青花素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大鼠凋亡因子表达。
  • 摘要:目的:通过MRI技术,在体观察东方田鼠脑部的影像解剖学结构特点与基本特征,累积东方田鼠影像学基本数据,为进一步拓展东方田鼠的应用领域,提供有意义的基本资料。方法:健康东方田鼠2只,1%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行3.0TMR加上小动物专用线圈常规横截状位扫描。结果:MR扫描可以完整地显示活体东方田鼠的嗅球、大脑、四叠体、小脑等基本结构,嗅球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沿着嗅球外沿排列十分整齐,与嗅球表面平行的丝球小体结构;位于嗅球后端的大脑呈现扇形形态,左右脑室对称地位于左右脑半球内侧;四叠体内可观察到密集神经细胞的高信号结构,其中可见四叠体池;小脑呈椭园状,小脑鬈位于小脑外侧;清晰可见左右对称的脑动脉。结论:采用3.0TMR加上小动物专用线圈,可以清晰地分辨东方田鼠脑部的各种结构,并与尸解结果基本一致。
  • 摘要:目的:比较冠心Ⅱ号不同剂型丹参素、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揭示不同剂型对两种成分体内过程的影响规律。方法:Beagle犬灌服冠心Ⅱ号全方有效组分重组方和全方汤剂,应用LC-MS/MS检测犬血浆中丹参素、阿魏酸含量。利用药代动力学软件DAS2.0计算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比较各组药动学参数。结果:对丹参素而言,冠心Ⅱ号全方提取物重组方与汤剂比较, AUC(0→t)、MRT(0→t)、Cmax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V、C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max、t1/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阿魏酸而言,冠心Ⅱ号全方提取物重组方和冠心Ⅱ号汤剂比较, Cmax、Tmax、CL、V有显著性差异(P<0.01),MRT(0→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冠心Ⅱ号全方有效组分重组方的药代动力学相比,汤剂丹参素吸收更充分、表观分布容积小,清除更快;而全方汤剂阿魏酸吸收较差,清除较慢,体内滞留时间较长。即不同剂型对不同组分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影响不同。
  • 摘要:目的:观察四氯化碳、酒精与四氯化碳联合、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TGF-β1、α-SMA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建立四氯化碳、酒精与四氯化碳联合、胆管结扎致SD大鼠肝纤维化三种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麻醉动物,解剖取动物肝脏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脏TGF-β1、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肝脏未见肝纤维化发生,三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均见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发生。正常对照组肝脏TGF-β1在散在的Kupffer细胞、星状细胞胞浆中少量表达。三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TGF-β1在Kupffer细胞、星状细胞及肝纤维化附近部分受损的肝细胞胞浆中的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正常对照组肝脏α-SMA在汇管区血管平滑肌细胞胞浆中少量表达。三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α-SMA在汇管区血管平滑肌细胞、肝纤维化部位肌成纤维细胞胞浆中的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肝组织TGF-β1、α-SMA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纤维化的程度,TGF-β1、α-SMA的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指标。
  • 摘要:目的:筛选试验鱼适宜急性毒性试验的发育阶段。方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参比毒物,比较研究诸氏鲻虾虎鱼胚胎、早期仔鱼、中期仔鱼、晚期仔鱼、稚鱼及幼鱼对毒物的敏感性。结果:不同发育阶段诸氏鲻虾虎鱼对SDS的敏感性依次为:早期仔鱼>胚胎>中期仔鱼>晚期仔鱼>稚鱼>幼鱼。结论:诸氏鲻虾虎鱼早期仔鱼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 摘要:目的:确定合理的人参多糖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限值,建立降压物质检查法。方法:采用猫血压法确定人参多糖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限值,并对限值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人参多糖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限值确定为0.079mg·kg-1较为合理。结论:人参多糖分注射液按限值0.079mg·kg-1进行降压物质检查结果安全可靠。
  • 摘要:目的:观察阿胶补血软胶囊原料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耐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灌胃途径,评价阿胶补血软胶囊原料的急性毒性;另取小鼠随机分为7组,试验组给予2.21g·kg-1、1.10g·kg-1、0.55g·kg-1、0.28 g·kg-1剂量的阿胶补血软胶囊原料,阳性对照组给予18ml·kg-1的复方阿胶浆,原剂型对照组给予12 g·kg-1阿胶补血膏,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均灌胃(ig)14d,观察、检测常压下小鼠的耐缺氧情况。结果:阿胶补血软胶囊原料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79.2g·kg-1,约为拟临床剂量的1292倍,动物未见死亡,至实验结束剖检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阿胶补血软胶囊原料0.55、2.21 g·kg-1剂量组在促进小鼠常压下耐缺氧能力方面较阿胶补血膏组明显增强( 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阿胶补血软胶囊原料未见明显毒性,且对小鼠耐缺氧能力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 摘要:目的:观察白粉藤软膏Ⅰ和Ⅱ号对小鼠浅Ⅱ度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KM小鼠浅Ⅱ度烫伤模型评价其治疗烧烫伤作用;在造模同时分别皮肤涂抹不同质量浓度的白粉藤软膏和阳性药物,模型组动物皮肤涂抹等容量的赋形剂。结果:白粉藤膏Ⅱ号高剂量组能明显促进浅Ⅱ度烫伤小鼠模型皮肤创面的愈合,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能够促进浅Ⅱ度烫伤小鼠皮肤表皮损伤和真皮胶原纤维束排列紊乱的修复,促进真皮毛囊增生,减轻炎症细胞对烫伤皮肤的浸润,对烫伤皮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结论:白粉藤软膏具有促进烧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 摘要:目的:比较大承气汤超微速溶制剂与传统汤剂的药理作用与剂量关系。方法:通过小鼠粪性腹膜炎及套叠性肠梗阻试验。结果:超微速溶大承气汤3.3、1.7g生药/kg即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2、1/4倍剂量组粪性腹膜炎小鼠的肠推进率有显著性差异,1/8倍剂量组也有改善趋势;超微速溶大承气汤3.3g生药/kg即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2倍剂量组小鼠肠套叠性肠梗阻还纳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其它剂量组也有改善趋势。结论:通过小鼠粪性腹膜炎及套叠性肠梗阻试验,表“下法”的大承气汤应用剂量可大,建议其超微速溶制剂以1/2剂量为宜。
  •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对脂多糖(Lip polysaccharides,LPS)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ATⅡ)AQP1及AQP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提取纯化大鼠ATⅡ后,分5组:正常对照组加入2mL DMEM培养基;LPS细胞模型组加10ug·mL-1 LPS致ATⅡ损伤模型;大黄含药血清3组:每组分别再加入占总体积5%,10%,20%的大黄含药血清,4h后收集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AQP1,AQP5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LPS模型组AQP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含20%大黄血清可显著提高AQP1 mRNA表达(P<0.05),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LPS模型组AQP5 mRNA表达升高,但无显著差异;大黄各干预组对AQP5 mRNA高表达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大黄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上调AQP1mRNA、下调AQP5mRNA的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噪音对成年雄性大鼠睾酮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22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置85~100分贝噪音环境24h后与对照组一同处死,采集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睾酮水平。摘取每组大鼠睾丸,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睾丸组织中睾酮合成相关的类固醇急性调节蛋白(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以及3β-羟甾脱氢酶(3β-HSD)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睾酮水平为0.50±0.139ng/ml,对照组大鼠睾酮水平为0.32±0.099ng/ml, P<0.05,差异显著。2组大鼠睾丸组织中StAR和3β-HSD的表达差异不明显,P450scc的表达下降。结论:急性噪音暴露下大鼠睾酮水平升高,睾酮水平的升高与StAR mRNA的表达没有关系。
  • 摘要:干细胞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如研究干细胞移植研究用于重建机体功能;基于个体发育最佳模型的干细胞研究;研究干细胞做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用胚胎干细胞体外整合外源基因,研究基因功能,包括癌症的发生机制以及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和新药开发等等。以下对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干细胞系的建立、基因表达与发育调控、转基因动物及实验动物、重要成体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干细胞与药物研发等几方面做一综述。
  • 摘要: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度)对实验棉铃虫卵、幼虫、蛹和成虫均有显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卵孵化的温度是22℃和26℃,湿度是98%RH,光照度是12000LX。最适合不同龄期(一龄初至蛹初期)幼虫生长的温度分别是26℃、22℃、26℃和30℃、26℃和30℃、22℃和26℃、。湿度分别是55%RH、75%RH和85%RH、85%RH、85%RH、75%RH和85%RH。光照度分别是12000LX、2400LX、2400LX、7200LX、7200LX、。最适合或较适合蛹羽化的温度是22℃和30℃,湿度是85%RH,光照度是4800LX。最适合或较适合成虫交配产卵的温度是26℃,湿度是85%RH,光照度4800LX和9600LX。
  • 摘要:为考察甲硝唑凝胶(10g:75mg)制剂安全性,分别进行豚鼠主动皮肤过敏性和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与法国药品甲硝唑凝胶(15g/0.75%)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动物给药后在观察时间点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法国药品甲硝唑凝胶去除药物后即刻观察对豚鼠皮肤有轻度致敏性,24h、48h、72h肉眼观察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两者评分积分均值0~0.25之间表现为无刺激性,表明本品符合皮肤用药安全性要求。
  • 摘要:目的:分析食蟹猴中抗生素总体应用现状,探讨合理配制抗生素,规范抗生素使用。方法:总结实际工作中食蟹猴养殖和科学研究抗生素适应症,介绍四类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头孢菌素类对多数食蟹猴细菌感染敏感性仍比较高,安全性较好,一些抗生素在食蟹猴应用中存在耐药性,在食蟹猴中仍存在不规范应用抗生素情况。结论:抗生素合理使用对食蟹猴成长和用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硫酸铍对小鼠的肝脏毒性作用,探讨硫酸铍致肝脏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6周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以不同剂量硫酸铍生理盐水溶液腹腔注射染毒,隔日一次,染毒两周。测定其脏器系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肝脏线粒体肿胀程度;肝脏线粒体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硫酸铍染毒组小鼠脏器系数、血清中AST和ALT水平随剂量增加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染毒组小鼠肝脏线粒体肿胀明显、肝线粒体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GSH-Px活性、SOD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结论:硫酸铍致小鼠肝毒性作用明显,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硫酸铍致肝毒性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家兔眼接触马应龙八宝去黑眼圈眼霜后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和恢复情况,检测马应龙八宝去黑眼圈眼霜作为化妆品的安全性。方法:给家兔右眼滴用马应龙八宝去黑眼圈眼霜,每天2次,连续7天后继续观察7天角膜、虹膜及结膜的反应情况和恢复情况。采用家兔进行急性眼刺激性实验、多次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马应龙八宝去黑眼圈眼霜急性眼刺激性实验,为无刺激性。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结论:马应龙八宝去黑眼圈眼霜是安全的。
  • 摘要:较小鼠等啮齿类动物而言,猴和小型猪等大型实验动物在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更为接近,在解剖、生理生化代谢及疾病发病机制等多方面与人类更接近,使它们在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新药研发等中有无可替代的应用。而制备遗传工程大动物可以更深入地解析人类疾病,并可为器官移植和新药研发提供更充分的实验材料。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近几年已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制备遗传工程猴和小型猪。与传统的原核显微注射方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相比,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转基因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因此,构筑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遗传工程猴和小型猪的技术平台将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醋酸铅染毒对大鼠脑细胞caspase家族表达的影响,探讨铅中毒诱导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双蒸水,A组),高铅浓度组(0.2%,B组),中铅浓度组(0.1%,C组),低铅浓度组(0.05%, D组),各组大鼠分别自由饮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水溶液2个月;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匀浆液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的含量。结果:与A组大鼠比较,随染铅剂量增加B、C、D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01、 p<0.01、p<0.05),并出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铅中毒能明显增加caspase家族蛋白的表达,诱导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
  • 摘要:目的:探讨芒果苷一般药理和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观察芒果苷对小鼠自主活动行为,十二指肠给药方式观察芒果苷对麻醉猫呼吸流量和频率、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影响;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观察芒果苷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给芒果苷30、60、90、120min后对小鼠的一般行为和自主活动均无明显影响;芒果苷2.5g/kg、5.0g/kg的剂量在给药后,对麻醉猫的呼吸流量和频率、血压、心率、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133.3g/kg。结论:芒果苷在灌胃、十二指肠给药试验范围内对小鼠神经系统无抑制作用,对麻醉猫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无明显的影响。芒果苷经口给药的毒性小。
  • 摘要:目的:观察母爱剥夺和慢性温和应激对大鼠成年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按窝别随机分为母爱剥夺组(n=15)、双重应激组(n=10),对照组(n=15)。母爱剥夺组大鼠接受母爱剥夺应激,双重应激大鼠组接受母爱剥夺应激和慢性温和应激,对照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实验性处理。在大鼠13周龄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母爱剥夺和双重应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即寻找平台所花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母爱剥夺和双重应激导致大鼠成年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 摘要:目的:研究秋茄枝乙醇提取物(EEK)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大鼠分为为正常对照组、T2DM模型组、二甲双胍组、EEK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4周后处死,取肝脏和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随着EEK剂量的增加,大鼠肝脏和胰岛组织的病理损伤逐步减轻。结论:EEK有助于修复T2DM大鼠受损的肝脏和胰岛组织。
  • 摘要:生物标志物是一种用来进行环境污染物毒性效应早期预警的重要工具。文章对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综述了乙酰胆碱酯酶、腺苷三磷酸酶、抗氧化系统、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DNA损伤等多种生物标志物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特点,同时指出了各生物标志物在应用中的影响因素等需要注意的问题。文章还提出了有关利用生物标志物监测海环境污染的建议。
  • 摘要:目的:研究石花菜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观察石花菜多糖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结果:石花菜多糖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且能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在1200mg/kg剂量水平下能降低大鼠的血糖。结论:石花菜多糖对糖尿病大鼠有降血糖作用。
  • 摘要:实验树鼩接种含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清,其中围生期接种的树鼩77只、非围生期接种的树鼩49只。定期获取接种后动物的血清和肝活检组织标本。以ELISA定性检测所有血清标本的HBV感染标志(两对半),以FQ-PCR检测所有血清和肝组织的HBV DNA,初测阳性的血清标本加以TRFIA定量检测血清HBsAg,并以nPCR、Southern blot、 Dot blot检测HBV DNA,以电镜观察HBV颗粒,以免疫组化检测HBsAg和HBcAg。结果显示围生期接种的树鼩中,6只已确定感染HBV达1~3年以上,7只疑似为持续感染;非围生期接种的树鼩无一确定为持续感染者。认为新生树鼩能够体内感染HBV并长期携带。
  • 摘要: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和维生素C(VitC)、维生素E(VitE)的协同作用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后的雄性SD大鼠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普食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SIF250 mg/kg.d+VitC30mg/kg.d+VitE40IU/kg.d剂量干预组、SIF50 mg/kg.d+VitC10mg/kg.d+VitE20IU/kg.d剂量干预组。观察各组大鼠每周的体重变化,检测各组喂养6周、10周的血糖水平,检测第10周后大鼠血清中SOD、MDA、GSH及NO的变化。结果:与糖尿病组大鼠比较,SIF250 mg/kg.d+VitC30mg/kg.d+VitE40IU/kg.d剂量干预组大鼠血清中SOD、MDA、GSH、NO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5,P<0.05);SIF50 mg/kg.d+VitC10mg/kg.d+VitE20IU/kg.d剂量干预组大鼠血清中MDA、NO有显著性差异(P<0.05),SOD、GSH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VitC、E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其中SIF250 mg/kg.d+VitC30mg/kg.d+VitE40IU/kg.d剂量效果较好。
  • 摘要:目的:观察通光散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反应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35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药物实验组。模型组和药物组以鸡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药物组在最后一次致敏后每天灌胃给予通光散汤0.72ml(相当于0.04g生药);对照组以等体积的NS代替OVA致敏、激发。末次激发48 h后处理小鼠:无创法测定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观察气道阻力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学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①药物组小鼠气道阻力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②药物组BALF白细胞总数和Eos(%)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 (P<0.05)。③模型组小鼠肺脏组织支气管、血管黏膜下和周围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大量炎症细胞向支气管和血管迁移,上皮细胞部分有脱落,部分可见黏液栓,血管壁明显水肿;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管腔黏液分泌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气道粘液的分泌量得到明显的控制。结论:通光散汤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
  • 摘要:目的:克隆西藏小型猪OBR基因并原核表达ECD近跨膜区重组融合蛋白。方法:(1)根据猪OBR基因序列(GenBank号:AF092422.1)设计并合成5条特异性引物,以西藏小型猪肝脏组织总RNA为模板,经RT-PCR方法获得了OBR基因ECD(胞外域)和 ICD(胞内域)片段;再以这两片段为模板,利用Overlap PCR法扩增OBR基因全cDNA序列,序列测定后与GenBank上报导的其它动物作同源性比较及亲缘进化树分析。(2)另设计1对带有BamH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OBR基因ECD近跨膜区(1705-2364bp),经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RSETA的BamHⅠ和HindⅢ两酶切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结果:(1)同源性比较及亲缘进化树分析显示,与广西巴马小型猪、家猪的亲缘性最高(99.6%),其次奶牛(91.1%),再次犬(90.0%),人类为88.3%;(2) 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在IPTG诱导下OBR基因克隆及ECD近跨膜区重组表达菌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约27.6KDa左右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表达西藏小型猪ECD近跨膜区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研究OBR基因的功能、研究肥胖发病机制、探寻预防与控制肥胖方法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构建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非编码蛋白(UTR)片段标准品,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方法:RT-PCR扩增TMEV UTR片段上80-1094nt之间长度为1014bp的片段,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分别经PCR鉴定和序列测定验证重组质粒的正确性。分光光度计测量重组质粒的吸光值,换算成拷贝数浓度后作10倍梯度稀释制得质粒标准品。然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分析,绘制标准曲线。结果:TMEV UTR片段成功克隆至pMD18-T载体中,重组质粒序列完全正确,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10倍梯度系列稀释的质粒标准品所得到的标准曲线良好,统计学分析显示C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回归系数在0.99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TMEV UTR片段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
  • 摘要:目的:以缺铁大鼠为模型研究燕窝阿胶口服液改善营养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体重50~70g雌性SD大鼠,给予低铁基础饲料造模8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选择Hb<100g/L的个体,按Hb水平分层后将动物随机分为低铁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2只大鼠。试验剂量为10.0、5.0、2.5mL/kg BW,低铁对照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法给样,每日一次,连续灌胃42d.。试验终末测定大鼠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结果:对低铁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组大鼠Hb含量显著上升,FEP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燕窝阿胶口服液有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家兔皮肤接触羊胎素保湿润肤霜后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和恢复情况,检测羊胎素保湿润肤霜作为化妆品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家兔进行多次皮肤刺激性实验。给家兔皮肤涂抹羊胎素保湿润肤霜,每天1次,连续:14天后继续观察皮肤的反应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羊胎素保湿润肤霜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结论:羊胎素保湿润肤霜是安全的。
  • 摘要:目的: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红细胞内原卟啉,并对其进行比较,在两者之间选出更好的检测方法。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选出比较好的测定方法。结果: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红细胞内原卟啉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论:选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原卟啉比紫外分光光度计更为灵敏。
  • 摘要: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是应用生物学方法使分化的体细胞发生重编程,从而获得的可不断自我更新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iPSCs既具有向多种细胞或组织分化的特性,又可避免免疫排斥,并且不涉及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已成为了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自首例iPSCs的成功诱导以来,各国科学家纷纷投入研究,使iPSCs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就近年iPSCs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 摘要:众所周知,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影响很大。1984年,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入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我国目前将其定为一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因病死亡猪数占饲养总数的8%—10%,根据养猪专家的数据统计表明,其中三分之一是由猪瘟引起的死亡。
  • 摘要:目的:通过RT-PCR扩增巴马小型猪GGTA1基因,分析其序列的机构特点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为生产GGTA1基因沉默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奠定基础。方法:根据NCBI上发布的猪α-1,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cDNA序列(AF221508),设计合成一对含有HindⅢ和BamHI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肝脏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所得目的片段经纯化、克隆、鉴定和测序;将目的基因与pEGFP-N1进行双酶切后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GGTA1,通过测序,双酶切鉴定。结果:所克隆的广西巴马小型猪GGTA1基因存在缺失第五外显子(81-116)的GGTA1序列,序列全长1080bp和未缺失第五外显子的GGTA1序列,全序列为1116bp。构建两个表达载体(缺失第五外显子pEGFP-GGTA1-1、未缺失第五外显子pEGFP-GGTA1-2)。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GGTA1基因存在第五外显子缺失的现象,通过对GGTA1基因克隆序列进行分析以及构建两个真核表达载体,为后面在猪源PK-15细胞中对其进行表达鉴定以及巴马小型猪α-1,3半乳糖转移酶基因的沉默实验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巴马小型猪U6和7sk的沉默效应,为生产GGTA1基因沉默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巴马小型猪siRNA启动子U6和7SK,并利用PMD18-shEGFP载体对PEGFP-N1在猪肾细胞中的表达进行了RNAi实验。该研究以人U6启动子为阳性对照、无启动子的PMD18-shEGFP载体为阴性对照、单独转染PEGFP-N1为空白对照,验证这两种启动子在猪细胞中的功能。结果:试验表明:广西巴马小型猪RNA聚合酶Ⅲ型siRNA启动子U6和7SK的序列全长分别为553bp和437bp。成功构建了PMD18-pU6-shEGFP和PMD18-p7SK-shEGFP干扰载体,转染猪源PK-15细胞,证明U6以及7sk两个启动子具有较高的siRNA表达活性。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U6和7sk具有较高的siRNA表达活性,可以用于α-1,3半乳糖转移酶等猪源基因的沉默实验。
  • 摘要:神经干细胞用于神经学临床修复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是首先完成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并大量扩增。鼠、人、猪中都已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已尝试用于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尽管在鼠和人上的研究很多,相对于鼠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学临床应用上的局限和人神经干细胞在材料来源上的不便,猪作为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模式动物有很大的潜力。但关于猪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非常少,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摘要:目的:观察山芝麻水提取物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日达仙组(4.2μg.kg-1.d-1),以及山芝麻高、中、低剂量组(20、10、5g.kg-1.d-1),各组预防性给药15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20mg.kg-1刀豆蛋白A(Con A)损伤小鼠肝脏。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比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0、20g.kg-1.d-1给药剂量的山芝麻能明显降低Con A介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ST、ALT的水平,显著提高CD3+、CD4+、CD4+/CD8+比率,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含量。结论:山芝麻水提取物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整T细胞亚群的活性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CYP3A4活性在金花茶抑制黄曲霉毒素B1(AFB1)实验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金花茶组和对照组;AFB1组腹腔注射AFB1;金花茶组,每天以灌胃的方法饲以30%金花茶浓缩液,腹腔注AFB1剂量同AFB1组;对照组则给与溶媒二甲基亚砜。在诱发肝癌过程中,分别于第13W、23W、33W、43W、53W、63W对大鼠进行肝活检;实验至第73W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利用大鼠肝组织微粒体混合酶体外代谢体系,采用荧光分光光度定量法动态检测肝标本中CYP3A4酶代谢活性;结果:各组CYP3A4酶活性在23W和53W呈现双波峰变化;AFB1组和金花茶组CYP3A4酶活性在23W升高到顶峰,AFB1组在53W和63W,CYP3A4酶活性高于金花茶组和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CYP3A4酶活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33W和63W出现明显降低外,其他各阶段变化不大。结论:在AFB1诱癌过程中,金花茶浓缩液能抑制CYP3A4酶的活力,从而减少前致癌物的代谢,降低其致癌性及其化学性肝损伤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方法建立人大肠癌SW480裸鼠模型,探索其差异,为后续药物与临床基因治疗人大肠癌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细胞移植法和组织块移植法把人大肠癌SW480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人大肠癌裸鼠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肿瘤成瘤率,并进行细胞调亡的相关检测。结果:组织块接种法未能建立人大肠癌裸鼠模型;接种2×107大肠癌SW480细胞肿瘤生长情况良好,成瘤率100%,肿瘤生长曲线无差异(p>0.05)。结论:接种2×107人大肠癌SW480细胞时,成瘤率明显提高。
  •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肺癌模型,探讨应用Walker-256癌细胞建立大鼠移植性肺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用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高、中、低三种不同细胞浓度的大鼠Walker-256细胞悬液,观察动物的生存时间、体重变化、移植性肺癌模型的成模率,其他脏器转移情况及HE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癌细胞后14d,模型组动物均出现体重下降、摄食减少等体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明显降低(P<0.05);注射癌细胞后21d,高浓度组动物开始出现死亡;高、中、低三组不同细胞浓度的移植性肺癌成模率分别为100%、80%、30%,HE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肺部可见明显的癌症病灶,而其他脏器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注射高浓度walker256癌细胞(3×106个细胞/只)能成功复制移植性肺癌模型,为移植性肺癌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助孕方对肝郁不孕模型大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将育龄期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疏肝助孕高剂量组、模型疏肝助孕低剂量组。按束缚筒束缚+程控穿梭箱声电刺激法复制肝郁不孕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疏肝助孕方治疗,给药完成后断头处死大鼠,测定血清性激素FSH、LH、E2水平。结果:舒肝助孕方可以抑制FSH、LH、E2水平的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助孕方治疗因郁所致肝郁型不孕症的机理,与其抑制FSH、LH、E2水平下降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利于MRI观察骨-肌腱结点愈合过程的动物模型。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行兔髌骨部分切除后,再与髌腱结合术,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进行大体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大体和MRI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2、4、8、12周骨-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良好,以松质骨再生和骨-肌腱愈合接点纤维软骨带的再生为特征,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恢复。结论:经改良的动物模型不影响骨-肌腱结点愈合,有利于MRI的正确观察。
  • 摘要:目的:建立食源性的老年肥胖大鼠模型,为探讨老年肥胖症的发病机理及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3组:青年组(A组6~8周龄)、老年组(B组12月龄持续标准饲料喂养)、老年肥胖组(C组12月龄持续高能饲料喂养);测量各组大鼠的体重、体长计算Lee's指数;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A组大鼠比较,B大鼠Lee's指数(305.70±8.15)具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大鼠Lee's指数(318.62±12.94)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Lee's指数升高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生化检测实验表明,C组大鼠血清中TG(1.98±0.92)、TC(5.31±2.17)、LDL(0.63±0.22)及血糖(5.60±0.35)mmol/L水平显著高于A、B两组(p<0.05),HDL(1.30±0.29)水平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Lee's指数及血生化水平变化表明食源性老年肥胖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了前期的实验基础。
  • 摘要:目的:对三种常见小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进行探讨比较,对模型建立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相关描述。方法:采用水浸法、利血平法、乙醇法在不同条件下诱导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以溃疡指数及胃黏膜组织改变为指标,观察不同实验性急性胃溃疡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结果:三个模型均能形成应激性溃疡,病发部位为浅表为主。水浸法在21±1℃,水浸15h,乙醇法在0.2ml/只及0.1ml/只条件下得到较好的急性胃溃疡模型,死亡率低。结论:乙醇法成模效果最好,水浸法次之。
  • 摘要:鱼类大约占了脊椎动物数目的一半,但相对无脊椎有机体和啮齿类动物,鱼类很少用于老年病方面研究。最新研究发现,有几种鱼的衰老特征与人类的衰老特征极其的相似,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实验证明,虹鳚是研究衰老发展过程的极佳的动物模型;鱂的寿命很短,这有利于我们对生命周期的研究;斑马鱼是一种有潜力的衰老动物模型。这些鱼类非常适合用于研究衰老的基本过程,如:胰岛素信号途径,氧化应急途径,比较研究不同物种间生命长短的差异。如果对以上这些鱼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许它们还能在疾病模型的建立,化学分子的发现,新药开发等发面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 摘要:目的:观察四氯化碳、酒精与四氯化碳联合、胆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TGF-β1、α-SMA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建立四氯化碳、酒精与四氯化碳联合、胆管结扎致SD大鼠肝纤维化三种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麻醉动物,解剖取动物肝脏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脏TGF-β1、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肝脏未见肝纤维化发生,三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均见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发生。正常对照组肝脏TGF-β1在散在的Kupffer细胞、星状细胞胞浆中少量表达。三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TGF-β1在Kupffer细胞、星状细胞及肝纤维化附近部分受损的肝细胞胞浆中的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正常对照组肝脏α-SMA在汇管区血管平滑肌细胞胞浆中少量表达。三种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α-SMA在汇管区血管平滑肌细胞、肝纤维化部位肌成纤维细胞胞浆中的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肝组织TGF-β1、α-SMA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纤维化的程度,TGF-β1、α-SMA的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指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