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弯扭耦合

弯扭耦合

弯扭耦合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06809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合材料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11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第十六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第九届全国风能应用技术年会等;弯扭耦合的相关文献由611位作者贡献,包括蔡敢为、温芳、史缘缘等。

弯扭耦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6809 占比:99.77%

总计:107051篇

弯扭耦合—发文趋势图

弯扭耦合

-研究学者

  • 蔡敢为
  • 温芳
  • 史缘缘
  • 唐俊杰
  • 李俊明
  • 杨旭娟
  • 王湘
  • 陈渊
  • 韦为
  • 黄院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华
    • 摘要: 在城市与公路桥梁建设中,大跨径小半径曲线桥梁目前多采用连续刚构或连续梁,在后期运营中都存在腹板开裂和跨中挠度大等问题。曲线部分斜拉桥是一种经济合理兼具良好景观效果的结构形式,然而国内外设计、修建的曲线部分斜拉桥数量很少,相关研究也局限于直线部分斜拉桥范围,故曲线部分斜拉桥的实践和研究意义重大。九江市新建快速路跨昌九快速路节点桥是目前国内平曲线半径最小的空间双索面部分斜拉桥,通过对该桥的设计及分析研究,总结出该种桥型结构设计的一些实用经验,可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 张运涛; 李以农; 张志达; 罗法氿; 王成
    • 摘要: 针对某特种车辆传动系统由于结构布局限制导致的主轴两侧非等强度设计问题,综合考虑传动主轴-轴承系统内外多源激励,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系统非线性振动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利用Runge-Kutta进行数值仿真求解,分析了稳态工况下系统弯扭耦合振动响应以及系统动载荷和振动能量的分布特点,得出了主轴右侧断裂的主要原因。为解决传统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易陷于局部最优解问题,通过调整算法参数和粒子变异提出一种改进的PSO算法。然后,针对主轴断裂原因,采用改进的PSO算法,以系统的波动扭矩和扭转振动能量为优化目标,对传动主轴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对优化得到的Pareto最优解集进行选优。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主轴左右两侧趋近于等强度设计,系统的扭转振动响应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主轴左侧的波动扭矩虽有所增加,扭转振动能量保持不变,但出现断裂故障的右侧波动扭矩幅值下降25%左右,右侧扭转振动能量下降15%左右,优化效果明显。
    • 孙震; 姜鑫; 高铭泽; 赵科; 田瑞
    • 摘要: 研究了由三维角联锁机织与双轴向经编玻纤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叶片其增强体结构对叶片弯扭耦合特性的影响,选用NACA4415为基础翼型,设计了功率为2 kW、长1.9 m风力机叶片,应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叶片应变特性,基于节点位移法分析了铺层结构对叶片弯扭耦合特性影响,进而得出增强体结构对叶片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集中载荷作用下,同种几何形状的叶片由挠度均随叶片展向递增,并呈非线性相关;铺层结构对叶片的弯扭耦合效应影响较明显,新型结构的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等效弯扭耦合系数为0.0616,约为传统的双轴向经编复合材料风力机叶片的2.8倍。
    • 彭林; 董卫红; 张健; 周传月
    • 摘要: 本文建立了高压汽轮机转子、低压汽轮机转子、挠性联轴器、高速齿轮转子、扭力杆和套筒轴装配而成的低速齿轮柔性转子、发电机转子组成的复杂轴系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空负荷起机时因齿轮轴承对齿轮转子弯曲振动的约束弱因而弯扭耦合效应显著,主要表现为扭转振动的前两阶频率与纯扭转计算结果相比分别下降了6.5%和4.5%,因此建立弯扭耦合计算模型是必要的;满负荷运行时因齿轮轴承对齿轮转子弯曲振动的约束强因而弯扭耦合效应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扭转振动的前两阶频率与纯扭转计算结果相比分别下降了0.8%和0.9%,可采用纯扭转模型代替弯扭耦合模型;满负荷运行与空负荷起机相比扭振主导频率下伴随的弯曲振动减弱,轴承对弯扭耦合系统引入的阻尼比变小。
    • 潘国港; 孙士勇; 杨睿
    • 摘要: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的结构热变形物理模拟方法,建立了悬臂梁结构热变形与MFC驱动变形的相关性方程,并与有限元仿真进行对比验证。面向复合材料层合板以结构热变形模拟为目标,利用优化的方法反求出MFC的驱动电压,从而指导MFC驱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悬臂梁的弯曲变形,仿真结果与理论表达式一致;面向层合板的弯扭耦合变形、MFC驱动变形与热变形的测点位移误差均在5%内,验证了该文提出的物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 杨部廷
    • 摘要: 桥梁顶推施工法以其对桥下净空无要求,且不影响桥下通车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空间双向折线钢桁梁在顶推过程中面临“弯扭耦合”效应引起主梁受力不明确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依托莆田站顶推钢桁梁天桥工程,建立了全桥有限元模型,对顶推施工工况进行计算,结合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了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顶推施工过程中钢桁梁是安全的,据此得出桥梁不同的斜度在顶推阶段对主梁应力的影响规律,保证桥梁顶推施工的安全。
    • 王连广; 许一鸣; 叶金库
    • 摘要: 目的对均布荷载下曲线U型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变形计算进行研究,以便于实际工程中限定曲线组合梁的变形范围。方法依据能量法,考虑界面滑移影响,建立均布荷载下曲线组合梁的变形公式,并进一步得出不同参数对于曲线梁的变形影响。结果当均布荷载增加时,曲线组合梁的变形随之增大,且变形值与均布荷载大小成正比;圆心角从10°增加到50°,变形值增加了大约44%;混凝土板厚从110mm增加到440mm,变形值降低大约43%;钢梁壁厚从20mm增加到80mm,变形值降低大约58%;连接刚度从0增加到30×10^(4)MPa,变形值降低大约22%。结论不同参数对于曲线组合梁变形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变形有严格要求时,应当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优先考虑适当降低圆心角或增加钢梁壁厚。
    • 闫杰栋; 刘承启
    • 摘要: 小半径曲线梁桥的弯扭互相耦合作用十分明显,梁体在平面内还会出现横桥向位移,且随着曲线半径的减小,扭矩值和径向位移会急剧增大。预应力弯梁桥较普通钢筋混凝土弯梁桥弯扭耦合作用更加复杂,而且不同的支撑方式对扭矩和位移也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对某极小半径预应力弯梁桥(曲线半径R=48 m)的分析,得出不同支撑方式下的扭矩和位移结果以及各种作用对扭矩和径向位移的影响占比。分析结果为,该类桥梁中除恒载、活载外,预应力也是影响扭矩的重要因素;桥梁设计时应加强方案比较,从减小扭矩、支座赘余力和径向位移方面进行择优选择。
    • 汪志雄; 张志田; 郄凯; 吴长青
    • 摘要: 针对某大跨径π型叠合梁斜拉桥的气动性能,利用刚性节段模型针对其成桥状态展开了系统的风洞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桥主梁在设计风速范围内存在明显的竖弯及扭转耦合涡激共振现象,即使将竖弯以及扭转阻尼比提高到1%左右,仍然存在明显的涡激共振现象并且振幅超过规范限值.频谱分析表明,该桥主梁断面的竖弯和扭转耦合涡激共振的频率是一致的,其涡振"锁定"的频率接近竖向固有频率.探讨分析了主梁断面的弯扭耦合共振频率特性及成因.通过风洞试验对包括中央稳定板、边稳定板以及导流板在内的一系列气动减振措施进行了参数化的研究,并提出了最优的减振方案,有效抑制了该桥的涡激共振现象.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桥梁断面涡激共振减振设计提供参考.
    • 李文超; 李学敏; 赵朋
    • 摘要: 叶片主梁是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Matlab自行开发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研究叶片主梁的结构参数对风力机叶片弯扭耦合产生的影响。首先,对L形型材开展格式精度验证与模态分析,并与商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中Solid单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程序精确性和有效性。其次,对圆筒型薄壁、厚壁主梁结构在弯曲载荷下的直接扭转,研究中心偏心量对圆筒型梁弯扭耦合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