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

《张协状元》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专利文献33294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文史知识、文学教育、语文学刊等; 《张协状元》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郭作飞、徐顺平、胡雪冈等。

《张协状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72%

专利文献>

论文:33294 占比:99.28%

总计:33536篇

《张协状元》—发文趋势图

《张协状元》

-研究学者

  • 郭作飞
  • 徐顺平
  • 胡雪冈
  • 武迪
  • 徐宏图
  • 叶建军
  • 孙崇涛
  • 张勇风
  • 许建中
  • 俞为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明慧
    •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娱乐传播方式日渐多元化,传统戏曲表演在演进过程中多方受阻,事实证明,只有不断进步、适应时代,才可以使它更好地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张协状元》作为最早的南戏本子,吸引着众多剧作家对其进行改编排演,目前有莆仙戏、京剧、永嘉昆剧等多种改编版本。本文意在对永昆本与宋代南戏唯一传本《永乐大典》本进行比较,探求永昆本的进步和缺漏,以及为之后的戏剧改编提供经验与价值。
    • 林心怡
    • 摘要: 作为南戏的早期作品,《张协状元》比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早面世将近一个世纪,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时间跨度,但它们的内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是关于负心汉和苦情女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但是,在相似的故事框架之下,两位处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作者却塑造了两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一位是《张协状元》中的贫女,另一位是《琵琶记》中的赵五娘。 本文着重分析这两位女性命运、性格以及最终团圆结局的异同,探究产生异同的客观与主观原因,从而揭示宋元两代的社会状况和女性命运。
    • 刘梦亚
    • 摘要: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一《张协状元》是早期南戏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现今关于《张协状元》的研究重点及争议焦点仍在作品的年代断限。因为对其编剧时间的确定,一方面涉及到南戏究竟何时成熟的问题,另一方面更关涉到北杂剧与南戏孰先孰后这一戏曲史上的关键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以及关于戏文的版本、作者近百年的研究成果作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爬梳,以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 张勇风; 刘容
    • 摘要: 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作者,关涉到南戏的渊源与发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既往学界主要有“小知识分子”“双才人”与“宋教坊乐人及其后裔”诸种说法。据该剧前两出“真个梨园院体”“虽宦裔”“除师怎比”等内容,结合南宋教坊罢黜后,艺人的流向和宫廷祗应组织机制,可以发现《张协状元》的主要创作人员当为可参加宫廷祗应、接受过修内司教乐所“内中上教”指导的温州府衙前乐人。参与创作的“双老哥”或为《西湖老人繁盛录》和《武林旧事》所载擅长合笙之双秀才。
    • 樊波
    • 摘要: 董其昌的书画理论有一个重要说法:“门庭”。作为一个概念,“门庭”这一词语当然不是董其昌首次提出的。略举一番,先秦以来关于“门庭”的说法比比皆是。如《周礼》中就有“掌门庭”的说法:《墨子》亦有“门庭庶子”之论;《荀子》论“门庭”说“妄人者,门庭犹可诬欺也,而况千世之上乎”:《三国志》同样载有“未出门庭”之言;《旧唐书》则有“不得出入门庭”的禁令之语;《朱子语类》讨论“门庭”与“读书之法”相联系,“六经浩渺,乍难尽晓。且见得路径后,各自立得一簡门庭。问:‘如何是门庭?'日:‘是读书之法。如读此以一书,须知此书当如何读’”;宋代无名氏撰写的戏文《张协状元》中说“试看别样门庭”。
    • 刘小梅
    • 摘要: 说唱艺术对宋元南戏的影响已逐渐为学术界所关注。南戏《张协状元》数次使用一种多层次的叙述与评价方式,往往从一个超越剧情的潜在叙述角度来表达剧中特定人物的内心感受。这个角度和感受与剧中情境彼此并不相关,这种距离方式就是一种陌生化的“间离效果”。这种中国式的“间离效果”正是来自于说唱艺术表演和接受方式的影响。
    • 李春光
    • 摘要: 作为南戏的早期作品,《张协状元》比"南戏之祖"《琵琶记》面市早将近一个世纪.二者虽然年代相距甚远,但在内容上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二戏均为负心汉与苦情女悲欢离合的故事.但是,后者辅助性人物的功能有了发展与转变,作者的主观创作目的与作品的客观效果产生不可预计的背离.因此,《张协状元》是《琵琶记》的先声,《琵琶记》是《张协状元》的变奏.
    • 李春光
    • 摘要: 作为南戏的早期作品,《张协状元》比“南戏之祖”《琵琶记》面市早将近一个世纪。二者虽然年代相距甚远,但在内容上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二戏均为负心汉与苦情女悲欢离合的故事。但是,后者辅助性人物的功能有了发展与转变,作者的主观创作目的与作品的客观效果产生不可预计的背离。因此,《张协状元》是《琵琶记》的先声,《琵琶记》是《张协状元》的变奏。
    • 吴敏
    • 摘要: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南戏剧本,由于其具有极高的舞台表演价值先后出现了多个改编版本,影响力较大的四个版本分别是南戏版、莆仙戏版、永嘉昆剧版以及京剧版。京剧版《张协状元》是2003年由林兆华导演,王若皓改编,江其虎,李海燕等联合出演,开场时创作者就借丑角之口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图,为给观众呈现一出“崭新的老戏”。如何理解这出“崭新的老戏”,笔者将通过对京剧版《张协状元》的解读论述中国古代经典戏剧作品的现代改编问题。
    • 许建中
    • 摘要: 《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戏文全本.它采用了古庙成亲、张协负情、生旦团圆"合—离—合"的三段式剧情结构,开启了爱情正剧的新型格局,体现了戏文由表现民间爱情道德判断向曲终奏雅的"风骚"爱情理想观念靠拢的努力与趋向.在"爱情喜剧—负情悲剧—团圆正剧"的主要戏剧冲突中,生旦爱情主线贯穿始终,另有李太公和赫王两条重要的辅助线索.主辅线索交叉发展,悲喜交错,剧情突转构成了整体上"调剂冷热""动静相间"的表演效果,但过于追求故事性而忽视造成剧情曲折的内在情理逻辑,呈现出早期民间戏文自然纯朴的状态.《张协状元》生旦表演体制体现出巨大的艺术张力,"均平劳逸"的原则得到了初步体现,7个脚色扮演了 40个不同人物,改扮已是常态,但仍较为粗糙,人物形象塑造不够鲜明,未能很好解决人物众多与脚色有限的矛盾.这些经验和缺陷直接启发了"四大南戏"、《琵琶记》及以后传奇创作的改进与完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