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昆剧

昆剧

昆剧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625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1篇、会议论文4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上海戏剧、上海艺术家、戏剧艺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北京舞蹈学院建校60周年暨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戏剧艺术高层论坛、春华秋实 笔墨流芳——中国戏曲学院第二届研究生论坛等;昆剧的相关文献由496位作者贡献,包括顾聆森、朱恒夫、岳美缇等。

昆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1 占比:99.3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64%

总计:625篇

昆剧—发文趋势图

昆剧

-研究学者

  • 顾聆森
  • 朱恒夫
  • 岳美缇
  • 李晓
  • 毛应民
  • 潘妍娜
  • 王宁
  • 丁修询
  • 刘厚生
  • 刘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武洁; 罗戎蕾; 朱巧玲
    • 摘要: 昆剧中的服饰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并且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该文聚焦多版昆剧《牡丹亭》的服饰特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场景、不同剧目背景下服饰造型的异同点,总结出昆剧服饰造型的设计寓意及其与剧情表达之间的联系,推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徐栋寅
    • 摘要: 昆剧历史悠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剧被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在这个传统的剧种里面有着五花八门的行当角色,熟悉昆剧的观众们知道,昆剧行当有“三小”之称,即小生、小旦、小丑。生旦应该来讲是最出彩也是最受大众追捧的行当,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柳梦梅;《玉簪记》中的陈妙常、潘必正等等,光鲜亮丽的扮相、才子佳人的剧情以及委婉动听的水磨唱腔,成为了昆剧的代表形象,以至于大部分学习昆剧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学习小生、小旦,丑角虽在这“三小”里面,圈粉程度却有些差距。
    • 王雪燃; 任孝温
    • 摘要: 1843年上海开埠后,经济飞速发展。咸丰年间,戏园应运而生。同治、光绪年间,戏园渐趋兴盛。在发展过程中,上海戏园采用了许多带有浓厚商业特色的营销手段,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对昆剧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一是为昆剧演出提供固定场所,使昆剧得以持续生存;二是增加昆剧受众群体,拓宽受众层面;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昆剧在剧目、舞台美术等方面的艺术创新。通过分析戏园经营模式对昆剧的影响,揭示了昆剧与市场的关系。
    • 吴佳鑫
    • 摘要: 昆曲艺术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21世纪以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国外的密切关注、国内的政策措施为昆曲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对昆曲艺术的支持使得大量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江苏演艺集团昆剧院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党在江苏的奋斗历史创作了《瞿秋白》,展现了江苏昆曲的艺术风貌。《瞿秋白》是江苏演艺集团昆剧院创作的第一部革命题材现代昆剧,也是其继《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后创作的第三部现代昆剧,大量新编剧的出现是昆曲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戏剧剧本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在剧场进行演出是戏剧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因此戏剧艺术除了观众与演员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演出空间,演出空间就是剧场。对昆剧舞台空间进行解释和分析,充分认识现代昆剧的价值,对创作文艺精品有着重要作用。
    • 王宁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昆剧处境尴尬,但昆剧仍因为“四脉“的存在得以衰而未亡:一条根脉是孑遗的“传字辈”和他们的老师辈,他们在当时维系着的昆剧的“戏脉”;第二条根脉是曲社和堂名,它们延续着昆曲的“曲”脉;第三条是文脉,主要靠当时的曲家来维系;第四条是支持昆曲发展的官脉,体现为政府官员尤其是文化官员、文化政策对昆剧的支持。《十五贯》盛演之后,昆剧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较快恢复,与这几条根脉的维系密切相关。
    • 徐钊; 蒋小平
    • 摘要: 《六十种曲》普及广且影响大,其选录的《荆钗记·见母》通过制造内外戏剧冲突,使用多种戏剧技巧和表现手法完成了戏剧性构建。《审音鉴古录》选录的《荆钗记·见娘》在《六》本基础之上从唱念和表演两方面进一步凝练了看点,如今昆剧舞台演出的《见娘》不出《审》本之框架。从《昆剧表演一得》可见,锣鼓音乐使得该出戏剧性再度提升。从文本到舞台,呈现了以曲牌抒情性书写为主到注重戏剧性提升的过程,戏剧性与抒情性的统一也让《见娘》成为了昆剧舞台的经典作品。
    • 罗怀臻
    • 摘要: 余生也晚,与俞振飞先生生前交集仅有两次,一次是听他的学术讲座,一次是看他的舞台演出。1983年秋天,我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进修,系主任陈多老师邀请俞振飞先生为我们进修班做学术讲座。时年俞振飞81岁,蔡正仁42岁——可巧蔡正仁今年也是81岁。那次讲座距今将近40年了,俞振飞先生仙世也已将近30年,惜乎当年我对昆剧茫然无知,俞振飞讲了什么,已全无记忆。
    • 李丹
    • 摘要: 用中国戏曲改编莎士比亚戏剧是近年来戏曲在跨文化交流中寻求创新性和国际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昆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代表,素有“百戏之祖”的美称。《血手记》作为经典莎剧《麦克白》的首部昆剧改演之作具有重要意义。从跨文化角度看,昆剧《血手记》在人物塑造、改编理念和形象设计等方面具有开创性、多样性和可塑性,在继承传统昆剧表演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跨文化创新。此外,《血手记》借助原作所具有的激情改良昆剧的温润之风,最终演绎出富有民族化特色的昆剧版莎剧。
    • 王馨
    • 摘要: 祥慶昆弋社是北方昆弋的重要昆劇班社之一,自1936年夏起,受邀巡演於全國六省十二市,前後近兩年時間,是近代昆劇史上由北向南最大的昆劇傳播和交流行爲。此次巡演過程中,祥慶社在江浙滬兩省一市停留時間最長,演出地點最多,行程路線最爲複雜,一直研究有缺,謬傳甚多,今爲之做詳細考述梳理。
    • 魏锦
    • 摘要: 昆剧《瞿秋白》是一部呈现出古典昆曲现代化发展的典范之作。该剧在审美样式上既尊重和保留了古典昆曲的精粹,也处处可见现代审美甚至后现代审美的舞台呈现;在戏剧内涵上追求对人性的抒写,同时亦成熟地化用古典的程式表达了现代戏剧所最为关注的人的存在与情感状态;编、导、演、音乐、舞美的创作都归于共同的舞台目的和旨趣,体现出现代戏剧艺术生产方式在戏曲舞台上所释放的力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