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异常收益率

异常收益率

异常收益率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8604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东岳论丛、广东社会科学、学海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等;异常收益率的相关文献由144位作者贡献,包括封文丽、刘晓磊、唐文丽等。

异常收益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8604 占比:99.93%

总计:118690篇

异常收益率—发文趋势图

异常收益率

-研究学者

  • 封文丽
  • 刘晓磊
  • 唐文丽
  • 曾月明
  • 刘进
  • 张本照
  • 方先明
  • 王瑞
  • 王舒
  • 章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亚光; 许坤
    • 摘要: 本文对共同持股以及贷款公告市场反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使用我国2017和2018年上市公司854笔贷款公告数据,其中542笔为存在银企共同持股的实验组公司,312笔为非银企共同持股的对照组公司,使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银企共同持股的公司贷款公告的市场反应,即存在银企共同持股的贷款公告对上市公司异常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我国股票市场中,贷款公告会导致上市公司在事件窗口期产生显著为正的异常回报率,研究发现与国际主流观点一致,说明我国资本市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提升显著;第二,银企共同持股的贷款公告市场反应显著为正,公司存在银企共同持股时,贷款公告事件存在公告日之前的超额收益,可能存在相关信息被提前泄露的情况。
    • 骆祚炎; 莫贤锐
    • 摘要: 本文以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往文献对理财产品的研究较少,且这些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关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等定量分析更少见,本文力求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测度结果表明,银行理财产品无论从单项产品还是从总体来看,监管套利程度都呈现上升趋势,理财产品的监管套利风险在增加。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措施进一步防范理财产品监管套利风险。第一,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做好分类监管,尤其要做好对短期理财产品的重点监管。第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遏制理财产品监管套利可能引发的风险。第三,从深度上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纳入监管体系。第四,将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目标。此外,在适度限制银行理财产品交易的同时,要有效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
    • 耿光帅
    • 摘要: 本文以2006—2020年A股上市且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国有上市公司选择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重点研究山东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全国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和山东省非国有上市公司在宣告实施股权激励时,均产生了短期的正向市场反应,但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更高;从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来看,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票的风险溢价是影响异常收益率的唯一显著性因素,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异常收益率除受股票的风险溢价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更显著的市场弹性,是资本市场对企业特征、激励计划特征以及资本市场环境特征的综合反应。
    • 陈泳霖; 侯梁祖
    • 摘要: 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极大地增加了中美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使中国的股票市场产生剧烈波动。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的正面事件及负面事件对股票市场不同行业表现的具体影响,还将中美贸易摩擦作为哑变量参与建模,使用CAPM模型分析贸易摩擦对不同行业短期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不同行业受贸易摩擦的影响程度不同,而在中国股市中,除了农、林、牧、渔业受负面影响较小外,其他行业均受到较大冲击;第二,贸易摩擦事件对异常收益率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第三,中美贸易摩擦降低了股票市场大多数行业的短期系统性风险。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 黄宝凤; 朱晗; 李娜
    • 摘要: 文章采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内所有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新闻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探索了并购重组类新闻对相应上市公司股票短期收益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类型的并购重组新闻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资产收购和资产剥离类新闻会对股票收益产生负向冲击,而股权转让、债务重组及吸收合并类新闻的发布会对股票收益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不仅如此,资产收购、资产剥离和股权转让新闻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小的波动性,而债务重组、吸收合并类新闻的影响在短期内波动较大,且带有较长的时间滞后性.此外,通过对比短期收益趋势在拓展事件窗中的表现,实证了资产收购、资产剥离、股权转让以及吸收合并类新闻影响下的股价均存在事前可能被信息操纵的现象.
    • 曾辉祥; 程宸; 金友良
    • 摘要: 资本市场对环境失责事件的消极反应是激励企业承担环保责任的重要治理机制.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14~2018年我国环境敏感型行业企业的环境失责事件为研究样本,探究资本市场对企业环境失责事件的惩罚效应及行业内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失责事件的曝光给企业带来显著为负的异常收益,行业和产权性质的差异对惩罚效应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造成影响;资本市场对企业环境失责事件的惩罚具有显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该研究结果为政府搭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企业履责行为的惩罚性倒逼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 陈旭
    • 摘要: 本文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首先分析两家企业的基本状况,着重以事件研究法说明此次并购活动究竟给企业带来的是正向收益还是负向收益。最终结果表明:阿里巴巴在事件期内获得了6.389%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并购活动给股东带来了财富。由此本文梳理了一些并购启示,希望其他企业的并购能够从中获得有益帮助。
    • 李锦科
    • 摘要: 文章从社会责任指数成分股调整市场效应入手,以社会责任投资指数成分股变动所引起的相关股价变动衡量资本市场对社会责任行为的认可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责任作用于企业价值的系统机制,为社会责任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经验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 王瑞; 方先明
    •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在研究证券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定义不清、样本少、影响因素和结果分析不深入等问题,本文对证券监管执法的市场反应研究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建立市场反应分析模型,对A股市场2004~2017年1424件监管执法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管执法与公司股票的异常收益率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由于监管执法威慑不足、投资者有限注意力、异质信念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行为等原因,证券监管执法的市场反应有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