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师承教育

师承教育

师承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7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18883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健康大视野、卫生职业教育、光明中医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第八次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研讨会、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等;师承教育的相关文献由876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敏、于智敏、史亚飞等。

师承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6 占比:1.59%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18883 占比:98.07%

总计:19255篇

师承教育—发文趋势图

师承教育

-研究学者

  • 宋敏
  • 于智敏
  • 史亚飞
  • 孙丽平
  • 潘华峰
  • 左文涛
  • 张彩霞
  • 李岩
  • 杨丽萍
  • 赵多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艳君; 孙明新; 兰向东; 张颖; 孙士江
    • 摘要: 目的探讨五位一体师承教育模式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351名接受师承教育的学生开展调研研究,问题涉及3个方面,包括中医本科班引入师承的必要性,师承后是否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结果90.6%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引入师承模式是必要的,91.2%的同学认为本科引入师承教育能提高学习中医的学习兴趣,90.6%的学生认为师承教育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91.5%的同学认为师承模式可以提升批判思维能力,而91.5%的学生认为师承教育有利于个性培养和因材施教。结论大部分学生是肯定师承教育的优势,认为通过五位一体的师承教育模式的教导可提升其自主能力。
    • 岳冬辉; 张雯迪; 崔妍; 毕岩
    • 摘要: 结合中医院校教育利与弊,提出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对导师和学生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选择,并精心设定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案。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经典理论的基础型、掌握中医临床思维的传统型、掌握现代诊治疾病方法的现代型、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型、具有高水平论文写作能力型的高素质中医人才。
    • 李娟娟; 何佳奇; 吴嘉嘉
    • 摘要: [目的]了解浙江省传统医学师承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优化师承教育发展策略、推动传统医学高效传承提供思路建议。[方法]对2017至2019年浙江省传统医学师承教育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围绕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课程、教育规模、跟师监管及跟师考核等方面,深度剖析师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院校教育的优势为切入点,对比分析其融入师承教育后取得的培养成效。[结果]近年来,浙江省传统医学师承教育主要分布在杭州、温州及金华等地区,师承人员年龄31~40岁,专业主要为中医、针推、妇儿及骨伤,指导老师大部分具有高级职称。师承教育整体发展良好,但其教育形式、课程设置、教育规模、跟师监管及考核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发展。院校教育融入师承教育有效提升了师承人员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取得比例,通过率均在80.00%以上,比仅进行师承教育的人员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平均提高了17.90%。[结论]院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与师承教育表现出较好的顺应性,教学效果良好,应大力推广并不断优化院校教育融入师承教育这一发展策略,同时也要出台激励措施、开展远程监管、调整考核方式补充现有的师承政策,以提高师承教育的实效,促进传统医学的发展。
    • 宋瑜; 陈红风; 潘一滨; 刘胜; 阙华发; 陆金根; 吴晓莉; 刘萍
    • 摘要: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及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中医住培中如何融合传承千年师承教育的力量,值得进一步探索。中医外科学有更高的实践动手要求,且具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并用的学科特色。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使住院医师将理论与临床有效融合,急需发展更符合中医临床思维传承的中医住培带教新模式。该文以“顾氏外科”传承带教实践为例,探索师承教育融合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模式的具体方式及其科学性,为优化中医传承发展和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 丁鑫; 钱占红
    • 摘要: 中医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法,而中医教育的目标是将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中医临床培养的核心是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并回归于临床,实践已证实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各科教学的应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师承教育几乎是伴随着中医学的产生而存在,是我国传统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故文章提出中医大学教育的关键是通过递进式案例式教学结合传统师承教育进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
    • 李富震; 于宁; 苏金峰; 孟璐; 张福利; 姜德友
    • 摘要: 中医学在救治急危重症方面具有独到优势,但国内中医院校对于有关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流于纸上谈兵。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研究实践,提出“师承教育+Mini-CEX”中医急危重症临床思维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师“榜样力量”,使学生在可靠的社会分享过程中,树立专业自信,获取急危重症救治经验,通过即时开展“以案明理,以理明案”完成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与此同时,引入Mini-CEX并将其中医化,有助于优化中医思维训练与考核,促进教学相长,从而形成中医危急重症临床思维教学-实践-即时性评价-补救性教学-再实践-再评价的训练与考核循环往复、有机结合的完整闭环,值得进一步研究。
    • 夏联恒; 贾振; 黄克江; 梁学威; 高杰
    • 摘要: 分析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优缺点:院校教育对中医人才培养规模化和标椎化起到重要作用,能满足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但缺乏个性化培养,难以因材施教,存在缺乏临床实践、中医药人才文化教育等弊端。师承教育注重临床实践,能做到因材施教,保障中医人才个性化,有助于提升中医人才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有利于学术经验传承,但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和标椎化存在不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均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现今最优的中医人才培养方式是将两者相结合,使两者相互补充。
    • 张媛; 刘亚敏; 于涛; 孙健; 王聪; 符文彬
    • 摘要: 岭南特色中医药作为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医学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院校如何在发挥好院校优势与汲取师承精髓的基础上,将地域医学特色融入中医教育中,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同时又传承好地方特色文化与技术的人才,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并实践探索的。文章以中医针灸学课程教学与岭南地域特色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例,探讨如何将“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有机结合并贯穿中医人才的全程教育中,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岭南中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 摘要: 9月16—18日,“第六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在中国的北京市、天津市和瑞士Bad Zurzach市通过线上会议形式成功召开。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瑞士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联合承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委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协办。本次大会以“守正创新,传承精华,培养人才,与时俱进”为主题,交流中医药教育教学、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师承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与国际传播、真实世界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康复、养生保健等相关领域的经验和成果。大会开幕式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张伯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革生分别主持。
    • 摘要: 9月16—18日,“第六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在中国的北京市、天津市和瑞士Bad Zurzach市通过线上会议形式成功召开。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瑞士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联合承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委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协办。本次大会以“守正创新,传承精华,培养人才,与时俱进”为主题,交流中医药教育教学、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师承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科普与国际传播、真实世界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康复、养生保健等相关领域的经验和成果。大会开幕式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张伯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革生分别主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