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36608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社区医师、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等;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相关文献由48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伟民、郭明霞、刘红兵等。
屈光不正性弱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6608篇
占比:99.95%
总计:436841篇
屈光不正性弱视
-研究学者
- 刘伟民
- 郭明霞
- 刘红兵
- 张云亭
- 张权
- 李威
- 王庆强
- 翟彦君
- 肖信
- 赵武校
- 齐晓芸
- 丁正平
- 卢海燕
- 吕川
- 唐云户
- 孙先桃
- 孙向欣
- 孙文翠
- 孙素贞
- 张崇民
- 张月
- 张琰
- 张静
- 徐晓波
- 晁小蕊
- 朱娟
- 李志超
- 李懿
- 李晓蓓
- 林仙姬
- 梁剑蓉
- 燕振国
- 王炜
- 王琦
- 王英
- 甘露
- 秦伟
- 等
- 罗晓燕
- 蒋瑜
- 马琳
- 黄焱
- 黎宗汉
- A.
- Abdolhamid Najafi
- Ali Rezaei Shokooh
- Coats
- D.
- E.
- Farhad Adhami Moqadam
-
-
何南
-
-
摘要:
目的:比较压抑膜与传统遮盖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遮盖治疗,研究组采用压抑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双眼视功能指标[立体视、弱视眼的调节灵敏度(AF)、调节幅度(AMP)、正相对调节(PRA)、双眼集合近点(NPC)]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2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立体视、PRA、NP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F、AM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抑膜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改善双眼视功能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传统遮盖治疗。
-
-
王君君
-
-
摘要:
目的观察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153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74眼)和观察组43例(79眼)。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对比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弱视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双眼融象功能及双眼立体视觉功能正常率(Titmus立体视检测图),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儿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立体视觉检查图)。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眼融象功能正常率、双眼立体视正常率、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正常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视觉生理刺激及立体系统训练联合常规综合治疗能促进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力恢复,重建双眼立体视觉功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
赵春会;
马晓蕾
-
-
摘要: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Ametropic amblyopia,AMA)患儿弱视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AMA患儿350例(641眼),均行弱视眼PVEP检查,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儿PVEP检查结果[P100波峰潜时(LP100)、P100波振幅(AP100)],分析弱视眼PVEP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因素,所有患儿均给予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治疗6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不同疗效患儿治疗前弱视眼PVEP检查结果,分析PVEP检查结果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LP100随着患儿年龄、等效球镜度、弱视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AP100随着患儿年龄、等效球镜度、弱视程度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AMA患儿年龄、等效球镜度、弱视程度与LP100呈正相关,与AP100呈负相关(P<0.05);治愈患儿治疗前LP100低于有效、无效患儿,有效患儿低于无效患儿,AP100高于有效、无效患儿,有效患儿高于无效患儿(P<0.05);AMA患儿疗效与LP100呈负相关,与AP100呈正相关(P<0.05)。结论AMA患儿年龄、等效球镜度、弱视程度均会影响弱视眼PVEP检查结果,且PVEP检查结果与患儿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
-
李笠;
薛海岚;
赖泰辰;
薛颖
-
-
摘要:
目的:分析阿托品+过矫镜疗法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疗效、立体视重建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1,过矫镜疗法)及研究组(n=44,阿托品+过矫镜疗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立体视重建、不良反应及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为95.4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为70.73%,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立体视重建有效率为94.0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60.98%(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3%vs 68.29%)(χ^(2)=13.365,P=0.000)。结论:采用阿托品+过矫镜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佳,可显著改善患儿立体视重建情况,且患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
徐晓波
-
-
摘要: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性弱视采用眼罩遮盖法、阿托品疗法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月到2020年10月,取80例本院收诊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样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应用眼罩遮盖法,试验组采用阿托品疗法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屈光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试验组屈光度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均有一定效果,但实践表明,后者治疗效果与屈光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前者,临床应用价值高.
-
-
晁小蕊
-
-
摘要: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多媒体视觉训练,观察组采用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视觉敏感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8.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和视觉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夏红玉
-
-
摘要:
目的: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5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综合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是非常确切的,临床有效性较为明显,值得推荐应用.
-
-
李杰;
赵萌
-
-
摘要:
目的:观察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25例和C组26例.A组采用配镜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遮盖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精细训练法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立体视锐度.结果:治疗后,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B组,立体视锐度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立体视锐度,效果优于单纯配镜治疗或配镜联合遮盖治疗.
-
-
丁新如;
刘向玲
-
-
摘要:
目的:观察精细目力训练联合遮盖疗法和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6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遮盖疗法联合屈光矫正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精细目力训练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P1波振幅、P100潜伏时间、视觉敏感度、视力和屈光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1波振幅、视觉敏感度和视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100潜伏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屈光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目力训练联合遮盖疗法和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P1波振幅、视觉敏感度和视力,缩短P100潜伏时间,降低屈光度,其效果优于遮盖疗法联合屈光矫正治疗.
-
-
晁小蕊
-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多媒体视觉训练,观察组采用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视觉敏感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8.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视觉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和视觉敏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Zhang Xueyin;
张学印;
Xu Xiling;
徐西玲
- 《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探析.rn 方法:以某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172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患儿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期选取4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以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与比较两组以及观察组内不同弱视程度的患儿的PVEP的p100振幅(AP100)与P100潜伏期(LP100),并观察不同弱视程度的患儿的治疗效果.rn 结果:两组患儿PVEP的AP100与LP100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轻度弱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与基本治愈率分别是100%、86.4%,中度患儿分别是100%、69.0%,重度患儿分别是92%、51.7%,差异性显著(P<0.05).重度弱视患儿的潜伏期最长,且治疗效果最差,与中度患儿、轻度患儿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rn 结论:通过对弱视儿童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测定,可以反应视功能损坏的程度,对视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
-
-
罗晓燕;
罗红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分析并研究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rn 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来医院进行扩瞳、验光、配镜、遮盖、红闪、精细训练的235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相关临床特点.rn 结果:在本研究中,远视性弱视患者141例,占60.00%,近视性弱视患者76例,占32.34%,散光性弱视患者18例,占7.6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种病型的弱视患者发病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显著,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最普遍的是远视性弱视患者,且其治疗效果和屈光状态、患者年龄、弱视程度存在较大关系,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这些因素采取恰当的干预手段.
-
-
王英;
肖信;
刘伟民;
卢海燕
- 《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研究两种视力表检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视力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在广西视光中心确诊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0例(240眼),男78例,女52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6.88±1.78)岁,分别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视觉噪声双视力表检查左右眼的矫正视力,先测标准对数视力,再测视觉噪声双视力;视觉噪声双视力表由电脑显示器呈现,检查距离为1.5m,先测无噪声条件下的E字视标,再测有噪声条件下的E字视标;为便于统计分析,标准对数视力采用五分记录法,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Spearman'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Spearman's相关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1)无噪声视力表与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结果之间Spearman's相关系数r=0.916,P<0.01;(2)有噪声视力表与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结果之间Spearman's相关系数r=0.765,P<0.01;(3)无噪声视力表与有噪声视力表检测结果之间Spearman's相关系数r=-0.871,P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标准对数视力与视觉噪声视力检测结果存在线性关系。
-
-
林泉;
刘伟民;
肖信;
林恩韦
- 《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大龄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其视力的变化,为寻找儿童弱视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84例(160眼),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和传统综合训练方法对大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具体训练方案由医师基于患儿视觉表现的初始状态、功能低下的严重程度以及训练治疗过程中的进步来设计,视知觉学习系统组给予提高视觉噪声和轮廓整合、位置噪声等视觉训练方案,传统训练组采取红光、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