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屈光度

屈光度

屈光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231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轻工业、手工业、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9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772篇;相关期刊398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第一届健康管理西部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等;屈光度的相关文献由2595位作者贡献,包括W·谢伊、Y·周、B·周等。

屈光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9 占比:16.55%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4772 占比:83.21%

总计:5735篇

屈光度—发文趋势图

屈光度

-研究学者

  • W·谢伊
  • Y·周
  • B·周
  • 刘冬华
  • 彭华军
  • 崔彤
  • 王雁
  • 季书帆
  • 李梅英
  • 瞿小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孟宪怡
    •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儿童近视治疗的过程中托吡卡胺眼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将天津市北辰医院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儿童近视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接受托吡卡胺眼药水治疗的39例患儿为实验组,接受阿托品眼用凝胶治疗的39例患儿作为对比组.结果 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后可知,实验组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裸眼视力以及屈光度与对比组患儿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比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对于近视患儿来说,托吡卡胺眼药水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可以进一步临床推广.
    • 吕银月; 杨智宽
    • 摘要: 目的:角膜生物力学用于角膜塑形术后效果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共纳入2019年1月-2021年3月的100例青少年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角膜塑形术,测量屈光度、角膜形态的相关参数以及角膜生物力学的相关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佩戴后1天以及1周后,等效球镜度数(SE)、陡峭K值(Ks)、平坦K值(Kf)、基质层厚度(CST)、上皮层厚度(CET)与佩戴角膜塑形镜前差异显著(P<0.05)。佩戴后1天中央角膜厚度(CCT)增加,但1周后CCT低于佩戴前(P<0.05);佩戴后1天以及1周后,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滞后量(CH)明显降低(P<0.05)。术前CH与术后1天SE变化量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术前CRF与术后1天、术后1周的屈光度、角膜形态的相关参数变化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角膜塑形术后屈光度、角膜形态以及角膜生物力学会发生变化,角膜形态结果变化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 叶莹莹; 吴筠倩; 保金华; 郑景伟; 袁一民; 陈浩
    • 摘要: 目的:观察学龄儿童的近视进展情况,分析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4年纳入温州2所小学二、三年级近视儿童,每年随访1次,直至小学毕业。检查内容包括非睫状肌麻痹主觉验光、双眼视功能检查(隐斜、调节性集合/调节、正负相对调节、正负融像性聚散)和问卷调查。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进展速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2名近视儿童[年龄7~9岁,95名(62.5%)男性],初始屈光度为−1.30±0.95屈光度(diopter,D),年近视进展量为−0.68±0.35 D。回归分析表明:与慢速组相比(年近视进展量>−0.50 D),中速组(−1.00 D0.05)。结论:学龄儿童近视进展速度与性别、初始屈光度相关,与基线双眼视功能无关。女孩、初始近视程度大(7~9岁时,屈光度≤−1.00 D)的儿童近视进展快。
    • 吕维娜; 黄灿; 李冬梅; 余素英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对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眼调节功能、矫正视力、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绵阳万江眼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压抑疗法等常规矫正治疗)和观察组(46例,在常规矫正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调节功能及矫正视力、屈光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矫正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调节滞后量、屈光度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可改善患儿视力水平,提高眼的调节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王科蕾; 万咪咪; 王继红
    •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药日钟阴阳方控制低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诊治的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中药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日钟阴阳方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判定治疗疗效,测定与记录患者的屈光度、眼压、远视力、眼轴长度等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中药组的远视力明显更高(P<0.05),中药组的眼轴长度增长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日钟阴阳方能有效低度青少年近视的屈光度,可持续降低眼压,使眼轴长度增长值减小,提高视力,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 吕自新; 郑祥辉; 姚晨阳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阿托品治疗高度远视合并斜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高度远视合并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0.01%阿托品治疗,观察组采用0.1%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屈光度差值、眼轴长度差值、眼压差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立视重建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9.00%,高于对照组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光度差值、眼轴长度差值和眼压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立视重建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阿托品治疗高度远视合并斜视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屈光度差值、眼轴长度差值、眼压差值和立视重建有效率,其效果优于0.01%阿托品治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0.01%阿托品治疗。
    • 罗媛
    • 摘要: 目的 研究青少年近视患者行阿托品防治的效果。方法 数据遴选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4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框架组(佩戴框架眼镜,n=42)、科研组(使用阿托品,n=42),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瞳孔直径、屈光度、眼压、眼轴长度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与框架组比较,科研组瞳孔直径、屈光度增加,眼压更低,眼轴长度增长延缓更明显(P 0.05。结论 阿托品防治青少年近视可提高瞳孔直径、屈光度,达到预期疗效、保证用药安全,避免发生近视反弹现象。
    • 叶小青; 陈健
    • 摘要: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眼球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某医院进行视力矫正的9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佩戴框架眼镜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屈光度、眼球参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带镜6个月、1年后屈光度高于带镜前(P0.05)。结论:佩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视患者的屈光度,改善眼球参数,减缓近视的发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杨帅; 邵杰; 张君
    • 摘要: 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形成,以白内障为代表的年龄相关性疾病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手术方式实现人工晶状体置换成为当今世界解决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而准确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是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关键,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不准确导致出现术后屈光误差,不能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大数据分析和机器自学习特性,可实现对复杂临床数据的深度分析和自主决策,因此借助该技术有望提升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精度、降低术后屈光误差、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中的基本原理,分析比较不同原理的人工智能计算公式的特性、优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展望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在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中的应用前景。
    • 杨成秀; 吴建峰; 郭滨; 林思思; 蒋文君; 毕宏生
    • 摘要: 目的观察甲状腺素腹腔注射对负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生长发育和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2周龄三色短毛健康雄性豚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12只。实验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水溶液0.0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注射4周。从注射第4天起,模型组、实验组右眼佩戴-6.00 D透镜,左眼不戴镜作为自身对照;对照组双眼不戴镜。造模期间观察各组豚鼠一般情况并测量体质量和肛温。造模4周后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雌二醇(E_(2))、睾酮(T)、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检测各组豚鼠双眼散瞳后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观察眼球后极部巩膜厚度。结果造模后实验组豚鼠体质量下降明显,肛温升高,活动频率增高,毛发枯槁无光泽、易脱落,多食消瘦,大便干结色黑,易怒躁动,兴奋好斗,不易被抓取;对照组和模型组豚鼠体征正常。造模4周后,模型组体质量高于实验组(P<0.05)。从造模第2周开始,实验组肛温高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组造模后血清FT_(3)、FT_(4)、E_(2)、cAMP、cAMP/cGM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T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屈光度和两眼屈光度差值低于对照组,眼轴和两眼眼轴差值长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造模眼屈光度和两眼屈光度差值低于模型组,左右眼眼轴短于模型组,左右眼眼轴差值高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组豚鼠眼球后极部巩膜厚度较模型组变薄,胶原纤维最细、最稀疏,间隙最大,且部分纤维出现断裂。结论甲状腺素作用后,负透镜诱导的近视豚鼠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并可导致豚鼠近视程度加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