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61434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实事求是、人民论坛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3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2014年水电移民政策 技术 管理论坛等;就地城镇化的相关文献由38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恒钊、李林峰、闫静等。

就地城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1434 占比:99.96%

总计:561681篇

就地城镇化—发文趋势图

就地城镇化

-研究学者

  • 胡恒钊
  • 李林峰
  • 闫静
  • 李强
  • 刘波
  • 吕文慧
  • 朱宇
  • 相妍
  • 赵德昭
  • 车宇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德昭
    • 摘要: 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影响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U型"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力资本的平均"门槛值"为8.63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门槛值"分别为8.13年和9.17年,跨越人力资本门槛值对就地城镇化极其重要。其政策内涵在于,在就地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不仅应重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的提升,而且应注重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综合扶智"比"单纯输血"更加有效。
    • 赵德昭
    • 摘要: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治理的充分关注使其突破了传统的财政收支分析框架。本文试图从税收分享机制的崭新视角来研究产业转移和产业转移粘性问题,并尝试提出就地城镇化推进的大国雁阵模式。本文研究发现,产业转移可以通过扩大税源税基、提高财政自给能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有效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治理能力,进而对就地城镇化进程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产业转移粘性是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没有在我国区域之间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区域间税收共享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产业转移粘性。我国具有明显的大国经济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与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其可以在区域内部独立完成若干周期的雁阵式产业转移,进而形成就地城镇化推进的"大国雁阵模式"。
    • 赵德昭; 尚瑶瑶; 韩宁
    • 摘要: 基于大国转型经济体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国情,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系统构建财政治理影响就地城镇化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测度各省份的财政治理能力和就地城镇化水平,并对其影响效应进行详细的实证检验。整体样本估计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好地发挥了“援助之手”的重要作用。分地区样本估计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援助之手”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演进态势。分系统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子系统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财政能力和风险治理能力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在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推动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援助之手”总体作用的发挥,还应充分重视“援助以何手”,从而实现就地城镇化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根本转变。
    • 刘传明; 李顺茂; 刘城; 王月晴; 李笑
    • 摘要: 农民集中居住在表征上是建设集中居住区,将农民集中到新型社区居住,以缓解农村土地零散经营状况、破解"空心村"问题,最终达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快实现城镇化的目的。它是在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更新等背景下,以经济要素流动、精神文明提升等为驱动因素,将原有散落在自然村的居民向城镇和新的集中居住点转移的过程。因此,农民集中居住不仅是一个空间聚集过程,也是一个社会重组过程。
    • 胡纹; 周泽旭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国家战略,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深刻改进了城乡关系,乡村人口、产业和社会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的逆流动现象,判断其对乡村振兴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该现象在城乡发展中的战略意义,进而提出“人口逆流动—就地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确立做强人口“逆流动”的4项措施:强化逆城镇化政策供给;推进公共服务城乡等值化;确保城乡文化软实力协同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
    • 陈铭; 饶宇轩
    • 摘要: 从研究旅游型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发现引入旅游业在推动乡村产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严重矛盾。通过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结合宜都市大溪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了以“三生同步”为核心的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发展路径。从生产方式、生活空间、生态景观三个重要方面,提出了完善泛旅游产业结构、营造复合式人居环境、构建生态型景观体系的旅游型乡村就地城镇化规划策略。
    • 邱婷
    • 摘要: 产业发展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力量。以鲁西南农村的农业产业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就地城镇化的均衡发展过程及其实践机制。结果发现,鲁西南的农业产业振兴加速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成为农民“迁移进城”的替代选择;经营产业与经营家庭过程同构的家庭组织机制、产业配套与日常生活需求契合的政府服务机制以及农民转型与村庄发展目标整合的职业化动力机制共同形塑了就地城镇化实践,并实现了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均衡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依托于农业产业化路径来实现,关键在于要实现以农民为实践主体和以村庄为建设载体的有机统合。
    • 吕文慧; 侯为民
    • 摘要: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压低了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在短期内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从长远看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根本出路,须发挥集体经济的组织优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加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全面放开城市户籍限制,实现农民工与市民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进就地城镇化,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儿童被留守的经济性和制度性障碍.
    • 何鹏杨; 龚岳; 李贵才
    • 摘要: 市民化语境下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渐从农民工的替代概念中剥离出来,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综述研究主流观点仍将农业转移人口等同于外出农民工,忽视了就地市民化的返乡农民工、居村农民等主体.本文从空间视角出发,以县域为界限将已有研究分为异地市民化与就地市民化两类并展开综述研究,试图在同一框架下总结包括农民工、返乡农民工、就地城镇化农民、居村农民等主体在内的市民化研究进展,以展现多主体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进展全貌.
    • 苗丝雨; 肖扬
    • 摘要: 流动人口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关注人群,如何缓解流动人口的健康不平等现象成为新型城镇化高品质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已有研究发现空间流动特征对其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而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是否可以有效缓解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不平等值得进一步探究.采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流入地、流出地和流动距离三方面研究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不平等现象.研究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呈现亲富人的心理健康不平等现象,不同空间流动特征对心理健康不平等的贡献作用存在差异性.长距离流动的流动人口平均心理健康相对较差,并会拉大心理健康不平等现象.因而鼓励就地城镇化成为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减少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不平等现象的方式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