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儿慢性咳嗽

小儿慢性咳嗽

小儿慢性咳嗽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54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26318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母婴世界、内蒙古中医药、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世界中联第六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等;小儿慢性咳嗽的相关文献由567位作者贡献,包括桑杲、蔡林、于恒峰等。

小儿慢性咳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1 占比:1.20%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6318 占比:98.71%

总计:26661篇

小儿慢性咳嗽—发文趋势图

小儿慢性咳嗽

-研究学者

  • 桑杲
  • 蔡林
  • 于恒峰
  • 代晓明
  • 何亚薇
  • 何平
  • 俞姣
  • 冯斌
  • 刘艳琳
  • 叶礼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明珠; 任献青; 刘华; 朱荣欣; 姜盈盈; 苏杭
    • 摘要: "四不足"是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和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阴常不足"的临床特点。基于此观点可知,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应为肺常不足、娇脏易伤;脾常不足,土不生金;肾阴不足,水不制火;阴常不足,肺津耗伤。临证时,若属肺常不足,应治以益气固表,补肺散邪之玉屏风散;若属脾常不足,应治以培土生金、健脾化痰之二陈汤;若属肾常虚,应治以滋阴降火之六味地黄丸合补肾温肺之核桃仁、蛤蚧等;若属阴常不足,应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润燥之沙参麦冬汤。
    • 李思; 方艳丽; 叶宏; 王放; 丁斐; 沈雁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其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9月~2020年9月门诊就诊的249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症状、体征等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特征根值为2.5、累计贡献率为68.82%的5个公因子,结合中医证候学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痰湿蕴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热壅肺证、肺阴亏虚证、肝胃不和证。结论:因子分析法客观分析小儿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 李伟; 曹丽; 马统帅; 韩博; 刘春梅; 张邵军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对河南省商丘市及周边地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435例慢性咳嗽患儿,按照家属意愿(是否同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将其分为对照组(212例)和观察组(22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记录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患儿慢性咳嗽病因,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病程、家庭月收入)、出院时疗效、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等。结果:3岁以下患儿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3~6岁患儿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UACS,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6岁以上患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为CVA,其次为UACS。男性患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为UACS,其次为CVA;女性患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为PIC,其次为CVA。观察组患儿出院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8.15,P<0.05);治疗后2周、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ACS、CVA、PIC是商丘市及周边地区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患儿的明确诊断,有助于提高患儿慢性咳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韩飞; 王聪; 龙旭浩; 白晓红
    • 摘要: 国家级名老中医姚晶莹教授为辽派中医儿科清润流派创立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总结与观察,其主张治疗儿童疾病时皆须考虑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学特征,阴不足则易生内热耗阴液。故善用清润疗法防治儿童阴虚内热诸症,经验丰富,效果明显。龙旭浩教授跟随姚晶莹教授学习多年,传承清润疗法,应用姚老经验方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阴虚内热证)颇有体会。笔者在跟随导师龙旭浩教授及儿科团队各位老师跟诊学习中,对姚老清润疗法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深有体会,现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此三个典型儿童慢性咳嗽病症,浅析清润疗法在小儿慢性咳嗽阴虚内热证治疗中的应用。
    • 戴兴龙; 吴玄珠
    • 摘要: 儿童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指反复咳嗽或持续咳嗽时间>4周,且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 [1] 。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小儿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临床常会选择止咳平喘药、祛痰、抗组胺药及抗生素等进行经验性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会发生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 [2] 。中医认为小儿慢性咳嗽属“久咳”和“内伤咳嗽”等范畴,具有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等优势,可从根本上改善患儿体质,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深受广大家长青睐 [3]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通过不断总结和实践,自拟止咳养肺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取效满意,报道如下。
    • 陈磊
    • 摘要: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结合推拿疏通肺经对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O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结合推拿疏通肺经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可提高疗效。
    • 赵丽莎; 王啸; 孟牛安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肺脾论观察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收集小儿慢性咳嗽患儿80例,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及雾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六君子汤加味,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咳嗽相关的症状改善情况并针对痊愈和显效患儿随访跟踪一周,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率及药物依赖性。结果 常规组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儿的咳嗽频率、喘息、气短胸闷评分分别为(2.67±0.71)分、(1.67±2.01)分、(2.67±0.58)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2±0.38)分、(0.87±0.16)分、(1.12±0.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随访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与药物依赖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六君子汤配合西药可有效改善小儿慢性咳嗽临床效果、促使患儿康复,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及药物依赖性均较低。
    • 姬遇仙
    •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对小儿慢性咳嗽疾病临床症状、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儿科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接诊的80例慢性咳嗽患儿,根据抽签法分组(每组n=40),对比组接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症状消退时间、血清炎症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比组(62.50%),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复发率(0.00%)低于对比组(15.00%),P0.05。结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促进慢性咳嗽患儿症状消退,减轻炎症反应,且联合给药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 吴珊珊; 卫妍; 李江全
    • 摘要: 慢性咳嗽系小儿常见病,病因复杂,确诊困难,治疗效果欠佳.临床观察发现小儿慢性咳嗽发病或加剧存在昼夜节律性,本文以阴阳消长为据,从“五脏主时”“六经欲解时”两方面分述小儿慢性咳嗽的昼夜节律辨证,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周玲
    •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中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治疗的90例慢性咳嗽患儿,A组与B组各随机纳入45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咳嗽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诊治疗慢性咳嗽患儿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疾病尽早康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