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封建

封建

封建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7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6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529种,包括法制博览、甘肃社会科学、文史哲等; 封建的相关文献由795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天瑜、陸侃如、馮沅君等。

封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6 占比:98.08%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1.92%

总计:781篇

封建—发文趋势图

封建

-研究学者

  • 冯天瑜
  • 陸侃如
  • 馮沅君
  • 周书灿
  • 聂长顺
  • 趙儷生
  • 陈卫华
  • 黄敏兰
  • C·弗格
  • D·佐勒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栋
    • 摘要: 孟广林教授是我国知名学者,他厘清了中世纪英国王权的概念与理论模式,并以“封建王权”和“宪政王权”书写了中世纪英国政治史。孟广林洞察了王权与议会、法律、贵族以及中下层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申明了王权在中世纪英国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破除了国内学界对辉格史学的迷思。这些进步的取得得益于唯物史观的指导、学术对话以及中西比较。中国学界既要总结学界整体研究之发展,亦应凝练学者个人之探索,才能建设具有主体性的中国学术。
    • 贾向云
    • 摘要: “封建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以往研究局限于马克思早期基于西欧社会实证研究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论”,片面理解和套用“封建社会”理论,忽视了马克思中后期对“封建社会”理论的深化以及扩展完善。马克思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标准,对社会进行了不同划分,从不同角度对“封建社会”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界定。马克思的“封建社会”理论不同于一般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研究,是按照“唯物史观的哲学变革”的理论逻辑对人类历史进行的“历史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刘祎
    • 摘要: 中和韶乐就是人们俗称的“雅乐”,是古代皇家专用的礼仪性音乐。封建王朝的制度给它披上了“封建迷信”的外衣,而皇家专用又给它戴上了“阳春白雪”的帽子。但深究其内涵会发现,中和韶乐其实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乐器的选材与制作中,古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它那庄严肃穆的旋律、一招一式的动作,更是人们对自然的探索与追求。它那富含文化内涵的礼仪,传承着中国千年来的社会思想。这个包含着科学、自然与礼仪的音乐——中和韶乐,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科学智慧,还有他们对自然、对社会的探索与总结。
    • 刘琳钰
    • 摘要: 《源氏物语》是一部以日本平安王朝时期为背景、以源氏和诸多女性的情感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作者是紫式部,她以自身的经历,描绘了当时日本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本文从文本写作背景、《源氏物语》女性形象简析、女性心理描写、悲剧根源探究以及女性群像描述的意义,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 杨拓
    • 摘要: 影片《杀生》通过深层次的荒诞悬疑与黑色喜剧元素去体现影片的主题,深层次演绎了禁锢与自由、挣扎与救赎之间的矛盾对立。在封建落后的围杀中,最后的一点先进自由的烛火也消失殆尽,任何与体制对立的人或物都将成为这个社会背景之下的牺牲品,该片在体现矛盾对立的同时还揭示了故事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复杂。导演在表达故事情节时不断地把“旧思想终将会被新思潮所替代,被禁锢着的自由灵魂也终将被释放”这一思想传达给观众,本文从灵魂的禁锢与束缚等角度探讨导演在片中隐藏的奥秘。
    • 石英
    • 摘要: 说起明王朝,在中国封建朝代中也算得上是寿命长久的之一吧。二百七十多年,十多代的皇帝老儿也够能扛的。但如透过表面看其内瓤,许多方面堪称麻筋勒豆腐——提不住了。别的本文暂且不谈,单说它的外患方面,在封建皇朝中也算得上是相当严重的一个。当然,既然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如果周边没有几个瞅着眼红,抿着嘴唇馋涎欲滴的敌人,那是不现实的;但要像明朝那样,其中后期加起来至少有一半时间不仅是外地叩关甚急,甚至一拨又一拨的骁骑隔三岔五直接入寇,乃至深入明朝腹地,如入无人之境,这就非同寻常了。
    • 戴逸华
    • 摘要: 战国秦汉之际被视为中国历史的重大变局,但变局本身却是各种新旧因素杂糅、冲突的过程.六国贵族在变局中的处境为观察这一过程提供了样本.秦关于"封建"与郡县的争论透露出的蛛丝马迹,表明统一后秦帝国高层的主流意见是行"封建".原因是关东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风俗为旧贵族势力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刚完成军事和政治统一的秦帝国尚不足以彻底予以改造.事实上,秦在统一的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利用六国传统贵族的力量;而统一之后,表面的"法令由一统"之下,是"黔首"之"未集"和旧贵族之"不法".
    • 余治平
    • 摘要: 周代的政制、礼法、宗庙、祭祀维系于血缘伦理,都与公羊家的"亲亲"原则相关联."嫡长子继承法"是周人的制度创新,解决了夏商以来王权交接的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周王分封遵循"褒有德","尊勤劳",血缘亲属优先,兼顾异姓战功."封建亲戚"是对血缘关系的绝对信任,借助宗法力量而维护王权核心利益.周天子作为盟主并不拥有天下疆土统治权,只充当首领.柳宗元否认诸侯能倍加爱护封国之土田人口,其势力过大却挑战朝廷权威,乃至"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封建必将被郡县所取代.但分封制激活了地方,加速土地开发与入口繁殖,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振兴,催生贵族阶层,则也是事实.整个西周历代天子都把精力消耗在为"亲亲"确立制度体系、处理复杂血缘关系上,可依然有不断的亲亲相害,应该认真反省这种政治方式.
    • 闫恒
    • 摘要: 儒家文教向北方游牧民族的传播问题,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关切,也是西方所谓"内亚史观"长期宣称元、清等王朝非中国性的重要依托.本文以成吉思汗崛起的时代为中心,以经史结合并参考非汉文献史料的方法,详细探讨了封建制下蒙古族传统哲学与儒家政治文化在天命观念、伦理观念、礼乐精神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了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儒学接受之内在机制,并得出蒙古民族在与中原文化接触以前就已产生出相对独立的"准儒家"文化品格的结论.
    • 张越
    • 摘要: 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研究和讨论的情况较之以往有一些明显的新特点."无奴论"的再度崛起、中国古史分期"新说"的涌现,为多年来悬而不决的古史分期问题开辟了更多的研究途径."封建"名实问题的讨论促使学者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框架中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任何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学理分析都离不开史实的支撑、史料的依据、理论的导引和现实的考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