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礼教

礼教

礼教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5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1篇、会议论文5篇、相关期刊358种,包括学理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2012年国际植物染艺术设计大展暨理论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2006年儒学全球论坛暨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礼教的相关文献由458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剑华、翟麦玲、于彦梅等。

礼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1 占比:98.9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1.10%

总计:456篇

礼教—发文趋势图

礼教

-研究学者

  • 宋剑华
  • 翟麦玲
  • 于彦梅
  • 亓延
  • 任强
  • 刘明坤
  • 刘淑华
  • 周子平
  • 周芹
  • 孙生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毛泽东
    • 摘要: 关于赵女士自杀事件,日来论者颇多。我亦略有所论评,登在本城的《大公报》。这是人类一个公事件,除开主张极端的个人主义和独身主义之外,谁都应该注意,应该研究。而在我国女子一面,尤应特别注意研究。盖我国因数千年不正当的礼教习俗,女子在任何方面,都无位置。
    • 胡耀
    • 摘要: 儒家传统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才子佳人是对中国文化中,青年男女的一个特殊指称。《西厢记》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一部著名的才子佳人爱情剧,剧中才子佳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角们在“情”与“礼”的抗争中,其高扬的情爱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也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社会之一角。
    • 殷慧; 张攀利
    • 摘要: “五四”以来,学术界针对儒家礼教的探讨和研究,产生了不少学术成果。通过对多元定义和内涵、不同价值取向、两种书写范式影响下的礼教研究的梳理,可以总结出中国礼教思想研究仍待深入开拓的空间:就研究的取向而言,亟需对礼教思想进行正本清源的研究,加强礼教与礼制、礼治的综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须改变过去对立的斗争思想史研究范式,应对礼教进行多维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研究内容上,需要探讨帝王、士人、普通民众等不同阶层的礼教思想和礼仪革新,需要结合“六经皆礼皆教”的思想来开拓礼教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视野上,既要对中外学者关心的礼教思想前沿问题做出更好更适当的回应,也要从礼乐文明综合体发展的内在理路重新梳理中国礼教思想史。
    • 张丽锋
    • 摘要: 情、礼、欲在文学作品中的书写本是文学创作的应有之义,然百年来在西学东渐和反封建的双重思潮影响下,无论是文学史、还是文学批评史均对古代文学中涉及情、礼、欲内容的作品给予对抗冲突性解读。从汤显祖“情在理亡”到鲁迅“礼教吃人”的单向性观念来对文学作品进行价值评判和艺术评判,既无助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有益阐释,也无助于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的健康发展。穿越文学经典的情、礼、欲书写与认识,以“双重局限分析”的方法才能解除“蔽于一曲”的理论盲点。只有跳出观念现实给定的“情在理亡”命题从而转变为“普遍的情受个体化的理支配”新命题,才能彰显出作家独特的个性化生命体验与独创性创作价值。
    • 焦体检; 李夏青
    • 摘要: 孔子的鬼神观是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论语》中可以得知,他对鬼神始终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以非功利的眼光去看待祭鬼神之事,强调不可迷信崇拜,而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孔子在《论语》中谈到的不言鬼神并不意味着不事鬼神,相反他将鬼神作为实行礼教的工具,并与孝悌的伦理观念融合在一起,使民众把对“鬼神”的敬转化为对“礼”的敬,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 李文胜
    • 摘要: 征诗这种文学活动在宋元之际正式成为文人群体的活动方式,月泉吟社开启了古代文人征诗的序幕,深深影响着元代文人征诗活动。征诗这种形式一直活跃在元代不同文人群体之间,体现了征诗活动对元代文人群体的强力渗透。元代征诗具有丰富的诗学意义,体现着元代多民族文学的融合及跨越国界的交流。元代诗人完成诗人身份下移,促进征诗繁荣,深深影响了明清文学的书写。
    • 朱莉丽
    • 摘要: 明朝曾在紫禁城接待过众多的外国使臣,希冀通过与外国使臣之间的礼仪互动,将明朝的礼教威严传达到域外,起到强化权威,招远抚夷的作用。这些域外来客,用他们好奇的眼光观察着北京城、紫禁城,用翔实的笔触记录着他们在这里的一闻一见。
    • 郭迎迎
    • 摘要: 《郑风》中有很大比例的婚恋诗,这些婚恋诗是我们了解郑国女性群体的珍贵资料。从阶层上来看,《郑风》中的女性既有平民也有中下层贵族,阶层分布广泛,能够很好地反映郑国女性生存形态。从特征上来看,《郑风》中的女性具有克己尊礼、娴雅端庄、婉顺勤俭、忠贞诚挚等品质。《郑风》中女性身上体现的知礼守礼等品德是郑诗不淫的有力论据。
    • 王承斌
    • 摘要: 关于《孔雀东南飞》一诗主旨,目前有"反封建"说、"恋子"说、"官府逼亲"说、"婆媳矛盾"说等不同说法.若结合诗歌内容及其产生的时代环境看,此诗主要是表现焦仲卿、刘兰芝夫妇恪守封建礼教,却在礼教造就的权威及男权思想暴力下走向灭亡的悲剧.进一步说,那不仅是一场家庭悲剧,也是一出社会悲剧,是动乱社会中礼教奉守者在暴力压迫下走向灭亡的悲剧.这类悲剧,主要源于社会动乱对思想的冲击、对封建权威者约束的减弱.它反映的家庭问题至今仍存,是永远值得人们探讨的话题.
    • 摘要: 161921年6月胡适在给《吴虞文录》作序中首次提出“打孔店”。此后,这一口号在新文化运动中广泛流传使用,演变成“打倒孔家店”。其实际含义是要打倒孔子、儒学、后儒和礼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