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堤
导流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公路运输、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2617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西部探矿工程、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六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第十六届全国海事科学技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等;导流堤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杰、王桂萱、郑洋等。
导流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617篇
占比:99.61%
总计:22706篇
导流堤
-研究学者
- 赵杰
- 王桂萱
- 郑洋
- 周金领
- 李燕
- 邓美姣
- 付旭辉
- 余列强
- 侍克斌
- 侯佩瑾
- 兰艳萍
- 卡毛措
- 叶清
- 吴斌
- 吴明阳
- 周家飞
- 夏豪
- 孙志忠
- 张云岗
- 张满银
- 张艾文
- 张鹏
- 徐震
- 忻国雄
- 戴跃华
- 易仲强
- 朱立俊
- 李川
- 李文杰
- 杨庆彪
- 杨洁
- 杨胜发
- 汪鹏飞
- 沈向红
- 王俊利
- 王建中
- 王建萍
- 王生新
- 胡江
- 苏冬阳
- 范红霞
- 茅锡华
- 许建杰
- 谢荣
- 赵再兴
- 邹志伟
- 魏浪
- 黄俊
- Wang Zhiqiang
- 丁辉
-
-
高义慧
-
-
摘要:
文章以某导流堤为背景,主要对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在导流堤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塑料排水板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准备、水上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技术要点,最终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
-
-
田鑫
-
-
摘要:
某大型河渠倒虹吸在运行过程中,进口导流堤处发生渗漏。通过对堤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核以及堤身倒虹吸填筑质量的检验,并在现场进行了抽水试验,采取了挖探坑等措施,得出渗漏原因是原地层卵石渗透性大,加之局部堤身填筑质量较差,采取了明挖回填方案进行处理,结果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
-
陈杨
-
-
摘要:
以金沟河流域红山水库泥沙淤积为背景,结合相关文献及库区实际构建起物理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水库上游修建导流堤、下游修建排沙渠的清淤措施与其余排沙清淤措施(如并重流排沙)联合应用后对红山水库库容及库区清淤治理效果的分析.结果 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流域库区泥沙淤积综合治理措施能在平滩流量下快速形成主槽冲沙通道,并能有效实现库区及导流堤上游泥沙的排除.水库上游修建导流堤、下游修建排沙渠的清淤措施对于金沟河流域红山水库库区清淤治理切实可行,并与其余排沙清淤措施联合应用后能快速恢复水库库容,对红山水库及同类型水库提供了一条清淤治理的可行之策.
-
-
-
-
摘要:
原涡河蒙城枢纽始建于1960年,在蒙城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船运及农业灌溉等条件的变化,现状涡河蒙城枢纽运行功能严重不足,开始制约蒙城经济发展。2011年,蒙城县委、县政府着手谋划将涡河蒙城枢纽移址重建,拉开工程建设的序幕。新建涡河蒙城枢纽工程位于老蒙城闸下游10.3km徐庄处,横向跨涡河,船闸布置于左岸,节制闸布置于船闸右侧,船闸和节制闸之间由导流堤分隔,右岸老河道将于工程完工后进行封闭。
-
-
-
-
何霖;
赵杰;
张成刚
-
-
摘要:
针对地震作用下砂层液化引起的海工结构破坏问题,基于有效应力液化判别方法及以Martin-Seed-Finn孔压应变模型为基础的PL-Finn液化后大变形本构模型,对某核电站导流堤结构进行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结果.从平均有效应力、液化区域、超孔压比、残余变形等方面研究导流堤结构地基砂土液化特征和变形机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下分析结果表现出一致性的液化规律及变形特征.砂土液化后发生流动使结构出现规律性残余变形,且随地震强度增加而变大.结构左右两侧近似呈对称式侧向滑动,随深度增加沉降范围逐渐减小.SL1作用下结构最大侧向滑移量为1.11m,最大沉降量1.26m,最大隆起高度0.61m.SL2作用下结构最大侧向滑移量为1.88m,最大沉降量1.89m,最大隆起高度0.98m.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
-
-
-
李杰1
-
-
摘要:
亚吉铁路K504-K524段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十分平缓,地表为荒漠地段,植被稀少,气候干燥。在施工期间以及建成之后路基均出现了因排水不畅造成的水毁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排水不畅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治理措施以及整治效果,为非洲类似地区的路基设计以及整治提供了参考。
-
-
-
-
-
-
Wang Zhiqiang;
汪智强
-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六十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对墨玉县萨依巴格乡乌尊阿热勒村非典型性泥石流形成机制的探讨,阐明了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的基本特征、物源条件、水源条件及诱发因素.提出了3种不同的防治方案设计思路,提出在各泥石流沟中下游修建导流堤和开挖沟槽,将研究区不同泥石流沟并入较大(重要)沟道内,从而将整个泥石流沟流域范围进行划分,认为进行防治工程设计的方案最为经济,同时安全保障程度较高.
-
-
杨江浩;
王建中;
范红霞;
王志寰;
朱立俊
- 《第六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
| 2013年
-
摘要:
在收集和分析长江南京八卦洲河段水流泥沙及河床地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河工模型试验的技术手段,对调整两汊分流比以增强和改善左汊水动力条件的三类整治工程措施,即洲头导流--导流堤、限制右汊--右汊潜坝和护底以及减小左汊阻力和扩大过流能力--左汊口门切滩、疏浚、扩卡的三大类整治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洲头导流堤方案对增强左汊水动力条件的效果最好,潜坝次之,左汊内切滩、疏浚、扩卡的效果相对较差。
-
-
吴明阳;
刘国亭
- 《第十六届全国海事科学技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根据潮流模型试验和泥沙淤积计算,研究西港区各建设工程实施前后洋山港区及通道水域的潮流动力变化,估算西港区年回淤强度和数量。从水流泥沙角度综合分析认为,西港区工程方案三最佳,并指出导流堤与码头工程应同步建设。
-
-
高祥宇;
李褆来;
张新周;
陈黎明
- 《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11年
-
摘要:
针对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5、6机组取、排水工程,建立了连云港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采用潮位、流速、流向和含沙量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良好.按照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5、6机组取、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计算了取、排水渠导流堤建设爆破挤淤施工期引起的悬浮泥沙扩散情况,为海域使用论证提供参考依据.
-
-